书城管理老子管理学(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集粹)
48648400000032

第32章 “反”的法则———艺术篇(3)

“反者道之动”,企业领导人要学会上述分析问题的方法。

五、“知美之美”与卓越管理

《老子》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语意是,普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丑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就变成恶的了。

真、善、美的整体分析

美与丑,善与恶,还有真与假,对这些,任何宗教学说,任何哲学学说都会讨论的,并且都有各自的评判标准。

美与丑,善与恶,还有真与假,都是相对的概念。它们是坐标,真的坐标,善的坐标,美的坐标;是假设,真的假设,善的假设,美的假设;是追求,真的追求,善的追求,美的追求。与之对应,分别有假、恶、丑的坐标、假设、追求。这些真善美、假恶丑的坐标、假设、追求都是由人确定的。

真善美一般情况下是统一的。真的东西是善的、美的,如一位好人,一首好歌,一幅好画等。但也有不少情况是相背的,是真的,但不善,不美,如苍蝇;是善的,真的,但不美,如长相丑陋的好心人;有美感,但不真,不善,如画作的赝品。

真、善、美的单个元素分析

上面是就真善美三者作为一个整体作讨论,就它们单个元素来说:真的好,假的不好,但也有假的是好的,如假牙,隐形眼镜。魔术是假的却赏心悦目,说假话不好,但对病人编病不重等假话却是对的;善的并不全部排斥恶,如治病以毒攻毒地用药,这时毒药却是好的;丑的一定不美吗?不一定,如前讲的心地善良的丑陋人就很美,如《巴黎圣母院》中的撞钟人。

真的是美的,假的就不美。西施姑娘是美人,有一个叫东施的人,本来就长得很丑,却要学西施的病态美,结果其做作状让众邻人受不了,东施效颦成笑话。其实,西施的美不仅在于她的长相,还在于她的品质是美的,她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是英雄式的人物。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这里的美,这里的善应是内容的美与善,而不在于形式。形式的美与善容易做到,内容的美与善,却不容易做到。至于美转化为丑,善转化为恶,那是事物矛盾发展的一种变化,这种情况是有的,是坏事,有时也并不全是坏事,所谓“物极必反”,所谓“反者道之动”。

关于卓越管理

下面,我们联系管理来讨论一些问题,主要讨论与真善美相关的卓越管理问题。

管理,我们这里所说的真善美的坐标是,反映时代要求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代表人民利益的。符合之称为善,反之为不善。

从企业管理说,按李占祥等人著的《矛盾管理学》的观点,从企业成长论说评价坐标有六点:有利于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有利于创新的出现;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利于企业组织与文化的整合;有利于潜力的增长和有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

西方有一本书,在20世纪80年代十分有名,是美国人彼得斯、沃特曼(ThomasJ.Peters,RobertH·waterman,Jr)写的,我看到的中文译本起码有六个,有译成《追求卓越》的,有译成《成功之路》的等等。我选取《追求卓越》这个版本,因为这个译本书名译法符合我写本题的题意。

何谓卓越?按彼得斯、沃特曼的观点是说该企业生产的产品品质是高的,服务是好的,杰出公司提供的服务应该是杰出的。

关于杰出公司

产品品质高,服务好,杰出公司提供杰出服务,就是一种真善美。

《追求卓越》一书认为,杰出公司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不断创新,这创新不仅表现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上,还表现在必须不断地对企业周边环境做出应变。

该书还说,搞企业管理,学会思考比考虑数字依据更重要,发挥智慧作用比理性思考更重要,实际行动比坐而论道重要。

杰出公司的实现,关键要有一个好的领导。对此,彼得斯、沃特曼也有很好的观点,说:我们发现这些杰出公司所以成功,“都几乎归功于一个或两个强有力的领导人”。说某些企业的成功,“却是由一个特殊的领袖在发展初期就已经孕育而成了”。

彼得斯、沃特曼两位提出,杰出企业应该具备八个特征。

采取行动,强调实践的重要,提倡先做,后修正,然后再试。

接近顾客,推出无与伦比的产品,服务好,信誉卓著。

让员工发挥自主性及创业精神,提倡员工当创新斗士,提倡员工在创新中合理犯错。

通过人来提高生产力,认为员工是实现杰出公司力量的源泉,为此要尊重人。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努力去实现,价值观的核心是产品品质好,服务好。

努力做内行的事。

组织机构单纯,幕僚人员极少。

宽严并济。

关于蹩脚公司

杰出公司与蹩脚公司对立,美与丑对立,蹩脚公司做不到上述八点,甚至更糟糕。关于这点,20世纪20年代有一位美国广告大师叫克劳德·霍普金斯的,在他的《科学的广告》中说:“我所看到过的很多经营危机大都是因为下面这几种原因:做事太过分;在潜在机遇面前不够大胆,看不起保守作风而仓促行事;害怕竞争者可能比自己走得更远或爬得更高,所以自己不惜在一条未曾开辟的小路上贸然领跑。”蹩脚公司在经营自己企业时胡来。

杰出公司所以能得到成功,关键之一要有好的领导人,蹩脚公司则不然,我们见到过这样的企业领导人,他们工作中善四拍:定项目时拍脑袋,拉投资时拍胸脯,遭反对时拍桌子,出问题时拍屁股,这样的企业领导人如何能搞好工作。

杰出公司工作是卓越的,卓越在于追求真善美:真,货真,讨人喜欢;善,货善,服务善,给顾客以友善;美,企业工作实践美,创新美,本企业员工工作做得美。

六、“绝圣弃智”与知识管理

关于知识管理

“绝圣弃智”的话,语见《老子》第十九章。关于“绝圣弃智”的是非及“智”的重要性,我已经在本书“智谋篇”“知不知上”这个题目中讨论过了,这里不赘述。

本题主要讨论与“绝圣弃智”相关的知识管理问题。

稍稍重述一下我的关于“绝圣弃智”问题的观点,老子并不全部“弃智”,老子反对的是“有大伪”的智,用到歪门邪道上去的智,胡乱作为的智,真正的智还是要的。

我这里所说的知识管理,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知识的培养与知识的使用,把现代的信息知识加进去。培养,培养素质较高的人才;使用,把有用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并产生效率、效益,包括知识的积累、储存、加工、应用,让知识成为学问。

培养什么样的人

知识是属于人的,人掌握知识,人创造知识,人与知识结合;但人又必须分离知识,让知独立出来,进入到图书馆,让它成为公众的东西,供人人享用。如此人创知,知育人。

培养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十分值得研究。有种种说法,有二要素说:德与才,古人司马光说法;三要素说:德智体,一些教育文件上这么说;四要素说:德智体美,蔡元培的主张;五要素说:德智体美劳。

培养学生,主要通过学校系统教育去实现。培养何种人,笔者认为上述五种说法各有道理,但可补充。我说主要是四种素质,德、智、体、能。德,道德;智,智力;体,健康;能,能力。或说三种:智、能、为人。智,才华;能,能力;为人,遵守道德,善于待人处事。

我讲素质,有一大特点,强调了能力这个素质。

按我的理解,学历重要吗?重要,说明该生受教育的程度。但是,学历不等于能力,有学历的人什么事都不会干,这样的事常有;相反,没有学历却有能力,成为大家的不少。如齐白石、聂耳都没上过大学。这里,能力转化为智。当然,这不是说智不重要,相反却十分重要,有智作支持,其能力就可能更强。我这里强调的是要做有智有能的人,或说做智能双全的人。

要培养学生“能”

我去过英国、瑞典,那里的小学教学,主要就让孩子玩,讲课很少,让孩子在玩中学到东西,当然,这个玩也是有目的地进行。举个例说,在瑞典,我去小学听过一次课,一年级的课堂教学十分随便,老师提问极具趣味性,同学们七嘴八舌作答,竟然可以通过用举足的方式来表示要求发言,以此来唤起孩子的学习兴趣,锻炼学习能力。

现在,我们有人提出,“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主张早早让孩子受教育,这个提法、做法有问题,违背幼儿知识成长规律,是一种超前教育的思想,忽视了孩子阶段性成长的内在要求。

支配孩子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与学习,前者更重要。美国儿童心理专家格塞尔做过实验:让双生子爬梯。一个出生后第48周爬梯,一个在出生后53周爬梯。要求是每天爬10分钟,连续6周,天天爬。前者爬到第52周,能熟练地爬到5级楼梯;后者在53周时开始爬,两周以后,在不需大人帮助的情况下,就爬到了楼梯顶端。塞氏得出结论认为,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学习只对成熟起一种催化的作用,任意提前训练都会给孩子带来生理、心理负担,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

还有这样的事,1968年,在美国内华达州,一位3岁的女孩伊丽丝和妈妈说:“我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字了。”妈妈大惊,问:“你怎么能认识的?”孩子答:“是幼儿园里的薇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竟一张状子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了,告幼儿园剥夺了伊丽丝的想象力,说她女儿在未认识“O”字前,能把“O”说成是苹果、太阳、足球等圆形的东西,然而自从伊丽丝认识了这英文26个字母后,伊丽丝就失去了这种能力。有意思的是,据说,这个案件竟然是依丽丝的母亲胜诉了。我这里暂不去追究为何能胜诉这个理,但这个故事确实是很耐人深思的。

我介绍上述事是想说:首先,学知识要讲规律,不能做有悖自然的事。在我国少年中,我们抓基础教学并不落后,要比西方同龄同学学得多学得好,但就是培养不出诺贝尔奖的得主来。其次,对幼小儿童不要忙于给孩子硬灌输些什么,不要扼杀孩子好玩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知识。最后,重要的是“能”的教育。

要强化培训

我强调“能”。能力是在实践中得到和提高的。实践产生能力也产生智,所谓干中学,所谓知行统一即掌握知行统一的智与能,为此要强调实践。

在国外,在西方,人们重视能远重于知,信能力不信学历,用人用有能力的人,而不是只注重学历。

德国西门子公司成立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可谓长盛不衰,何故?原因很多,其中重要一条是强化培训,把它看成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要把企业视为学习型的组织。每年拿出5.2亿欧元用于搞培训。

西门子的成功还不在于在培训中投入资金多,教育内容新,方法方式恰当,更在于指导思想对头,重在能力培训上,提倡创新,想方设法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在西门子实践中时时创新,事事创新,处处创新,人人创新。还提倡“速度学习”,认为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流动加快,知识老化加快,学习不加快速度,就会落后,要接受新知识,培养新能力,加速把知识、能力用到实际中去。

“为人”教育十分重要

现在再回过头来讨论人的素质三要素观:智、能、为人。关于智、能的内涵及理,上面已说,不啰嗦。这里着重讲为人,要做一个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善待事物。

人绝不是孤立者,是属于社会的。人,一定要学会与社会相处,处人、处事、处物。人应努力成为某个学科的行家里手,但首先要会做人,成名成家是第二位的。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要做人中人。此说有理,符合老子谦下思想,也符合真理。

三要素说好比是一个三角形。“智”为一边,“能”为一边,“为人”为另一边。三边缺一不可,缺一边则不成为三角形。三边中“为人”这个素质是三角形的底边,不能挪至左,也不能挪至右,起稳定三角形的作用。这个三角形也不能左转或右转,左转或右转就会歪,就会斜,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日本有一家叫大金公司的化工企业,创立已30多年了,年销售额4000亿日元。该企业十分重视员工培训,提倡3H教育,所谓3H,是指Hand(手),Head(脑),Heart(心)。意思是,要员工善于动手,有较强的能力,勤快,努力工作;善于动脑,有较多的知识,不断研究新问题;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博爱、善良。这3H思想,就像我们这里说的人的素质三因素思想。

七、“绝仁弃义”与伦理管理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十九章中的话。这是一句“道者反之动”的话。话中把仁义与孝慈对立起来。

老子、孔子的不同仁义观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观,与儒家思想很不一样。

老子贬仁义,孔子重仁义,对此,我在本书“政事篇”中,在讨论“上德不德”这个题目时,已经讲了不少了,现在再补充若干。

儒家是很讲仁义的,并认为仁义与孝慈统一,仁义从孝慈开始。《论语》中有这样的话,孔子弟子有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