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老子管理学(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集粹)
48648400000010

第10章 “德”的法则———政事篇(1)

一、“德”,“道”的溅落

“为无为”。疑哉,说“无为”为何冠以“为”,说 “为”为何尾以“无为”。悟哉,“冲气为和”,灵性在结合,人君南面之术,道法自然。

“德”,《老子》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德”是《老子》(《道德经》)中一个重要命题。《老子》的一部分被称之为“德经”(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其余一至三十七章为“道经”)。《老子》一书专门讨论“德”的就有十六章次,出现“德”的字样有几十处之多,是《老子》一书中重要性仅次于“道”的一个概念。其中议论得最集中的、最主要的是三十八章。

什么是“德”? “德”是 “道”的体用, “道”为体,“德”为用。“道”以宇宙、自然为对象作讨论,“德”以社会、政治、人生为对象作讨论。“德”的渊源是“道”,“道”作用于社会、作用于自然,作用于政治、作用于人生的就是“德”。

“道”是本,“德”是植。“道”通导,“道”者导也,“道”者,规律也。“德”通得,“德”者得也。谓得其所以然也。天人相应,人法自然,老子把对宇宙自然所讨论的这些道理,通过“德”,运用到人类世界中来了。

“德”,庄子等人的理解

关于对“德”的理解,古代有些人的见解值得注意。“道”的后学庄子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庄子的话与老子所说的“有”“无”观,“道”“一”观极为相似,“德”之生与“有”、“无”有关,与“道”、“一”有关。

《管子·心术上》说:“德者,道之舍。”“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

这些话说明,“德”与“道”相关。“道”是世界物质的本源,“德”是世界本源中的一个物,“道”有所得便出现了“德”。

“道”与“德”

高层次的“德”就是“道”。《老子》一书中有“玄德”之说(见十章,五十一章),“玄德”就是“道”,原话这么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意思是说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对万物有作为而不自恃所能,万物长大了而不宰割它们,这叫玄德。但“道”与“德”还是有差别的,不是所有的“德”都能成为“道”,如三十八章上说的“下德”,就不属于“道”。

从总体说,“德”是“道”的一种表现,是作用于社会、政治、人生的一种表现。

关于“道”的社会价值、政治价值、人生价值,现代学者詹剑峰在《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一书中,就是把“德”放置在“人法自然篇”中做议论的。学者陈鼓应论及“德”的问题,讲到三十八章内容时,称本章的讨论是“人际关系愈来愈外在化”。学者林语堂所著《老子的智慧》一书中,有一篇叫“生活的准则”,讨论的是《老子》四十一章至五十六章的内容,还有一篇起名叫“政治论”的,议论的范围也是属于《德经》部分,是关于其中五十七章至七十五章的内容。以上所谓“人法自然”,“生活的准则”,“政治论”云云,所讨论的都是人世间的问题。

细析《老子》三十八章

前面我们提到《老子》三十八章。我们需要着重讨论这一章的内容,这是因为:其一,所谓《道德经》的《德经》就是从这章开始作讨论的;其二,在这一章中,老子关于“德”的议论最为典型;其三,1973年马王堆出土《老子》帛书抄本,有甲乙两种,两书均为《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说明历史上有人重视“德”;其四,因为我们将利用老子这三十八章的话,着重讨论两个问题,即老子的伦理观与老子的无为观。

《老子》的三十八章这么说: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这段话的上部分,即从“上德不德”起至“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其意思是,持上“德”的人,不自持有德却有德;持下“德”的人自持有德,实际却没有德;持上“德”的人,则应自然无所求无所为;持下“德”的人,为之所欲,故意表现他的德。这段话,老子明白地借“德”来宣传他的“道”,他的“无为”观。

这段话的中间部分,即从“上仁为之而无以为”至“乱之首”。其意思是,上仁的人做事有为但不有意,上义的人做事有为却有意,上礼的人有所作为得不到报答时,就扬起胳膊打人。所以,失“道”的人去追求“德”,失“德”的去追求仁,继之,追求义,追求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不足,是大乱之祸首。这段话,主要讲伦理方面的事,老子提倡“道”、“上德”,反对“仁”、“义”、“礼”。

这段话的最后部分,即从“前识者”至末“故去彼取此”。是说,所谓“先知”,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应立身敦厚而不浅薄,存心朴实而不虚华。所以,做人要舍弃后者而坚持前者。这话是上面观点的总结,老子强调“道”、“上德”,主张为人要敦厚,要朴实。

“德”的两种涵义

细究起来,老子所说的“德”有两类,一类是“道”之“德”,一类是“道”之用的“德”。

第一类的“德”,即“道”。如前所说,是“道”的另一种称谓,“道”“德”同体,同义,“道”即为“德”,“德”即为“道”,如《老子》五十一章说到的万物的生活缘由时,就说了“道生之,德畜之”的话。

第二类的 “德”,是“道”之用。人世间的 “德”,是“道”的“软着陆”,处于宇宙太空间的“道”溅落到人世间。如五十四章说,“(‘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修之”于“身”、“家”、“乡”、“国”、“天下”等,就是“道”的人间溅落。

关于“道”的溅落为“德”,表现在方方面面,我们选取其中两个主要的:无为而治问题、伦理问题,在下面几节作讨论。

二、“无为而治”

老子“无为”观

“无为”,老子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老子》一书多次使用了这个词。前题引的三十八章上的话,关于“无为”的就是其中重要一说。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无为而无以为”最好,“无为而有以为”次之。“无为而无以为”,符合“道”的宗旨;“无为而有以为”,主观功利色彩太重。至于三十八章上讲的其他概念,“仁”、“义”、“礼”更是等而下之的了,因为它们都违背老子的“无为”思想,那“上仁为之而无以为”,那“上义为之而有以为”,那“上礼为之而莫之应”,都不好。

老子在第三章讲了“我无为则无不治”的话,第五十七章讲了“‘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话等。

庄子在他的《庄子·天地》中,如老子言,肯定了“无为”的价值,说:“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清静)而百姓定。”

孔孟讲“无为而治”与老庄的区别

孔子也讲过“无为而治”的话,是在《论语·卫灵公》上说的:“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是说,自己不做什么却天下太平了,能做到这点的恐怕只有大舜了。他做了一些什么呢?只端庄地处于王的位置上。孟子也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孔子、孟子是从领导的方法论上讲无为而治的,是从他们一贯倡导的那些“仁”、“义”、“礼”等角度去讲的。而老子、庄子呢,老子、庄子讲无为而治,是从哲学意义上去讲的,是从领导境界去讲的,是从领导原则上去讲的。老子还主张“绝圣弃智”(十九章)、“绝仁弃义”(十九章)。

老庄、孔孟讲“无为而治”角度完全不同,很不一样。

两个问题

我们前面简单地讨论了“无为”问题,本书是讨论《老子》的管理价值的,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其一,“‘德’无为而无以为”这个观点对不对?是积极的呢还是消极的呢?其二,它有没有普遍价值?管理学中要不要讲“无为”?

其一:老子的“德”观、“无为”观对吗?

我们先讨论老子的“德”观、“无为”观的对与否,这是千年争论公案,笔者基本持肯定态度。

千万不要以为老子所说的“无为”是一无所为,一无所求。不是的,老子实际上也是讲有为的。只是用“小为”去换取一个“大为”,用表面的“不为”去换取一个真正的“为”。这可以在《老子》三章、六十三章的一些论述中得到佐证。三章中说:“为无为,则无不治”;六十三章中说“为无为”。这二章中的“为无为”,那“为”是目的,那“无为”是手段。“无为”了,就可以得到有效的“为”,达到“无不治”的效果。

在《老子》中,类似的话还可例举出不少,如“圣人无为故无败”(六十四章),“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我无为而民自化”(五十七章);“知无为之有益”(四十三章),这“故无败”、“无不为”、“民自化”、“之有益”,都是属“有为”范畴的内容。

可以设想,要是人人真的“不为”,都只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干,这吃从何来,喝从何来,岂不饿死,还侈谈什么无为。

让我们着重分析《老子》最有争议的三十七章的内容: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

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

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有人把上述话视为老子最典型的消极、狠毒、权诈的话。消极:主张一切不为,一切不欲;狠毒:人家有了“欲作”,却要用“无名之朴”去镇压它;权诈:表面说“无为”,实际追求“无不为”,而且还假惺惺地要侯王“守之”,要“不欲”。

老子的“无为”思想是否“狠毒”、“权诈”,我们将在本书谋略篇中作讨论。老子是慈善老人,说他“狠毒”、“权诈”不当。是否是消极呢?如前已述,老子的“无为”是为了有“为”,因此并不消极。

“无为”,从两种意义上讲是积极的:一作顺乎自然讲,把“无为”视为人类活动的一种行为方式,“‘道’法自然”(二十五章),不做规律所不允许的事;二视“无为”为有“为”的一种努力。

在“为”中使用“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为,而是有所不为有所为。在该使用“为”的时空条件下使用“为”,在不宜使用“为”的情况下就“无为”。

“为”那些有意义的事,不“为”那些低级趣味的事,更不“为”那些蝇营狗苟的事。腾出时间、精力去做有益的大事。总的是争取获“为无为”的效果:有所“无为”才有所“为”。

上述理解可能有悖老子的原意,但是,不要紧,老子追求的是“为无为”,是“故无败”、“为无为”、“民自化”、“之有益”。

想到了《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则故事,说,有一棵大樗树,树干木瘤盘结,树枝弯曲成蛇状,树躯树干不能用绳墨做家具,有人说该树是无用物,庄子却说,不用本身就是用,使它免遭砍伐,树大树荫大,还可供人歇憩。这是寓言,它形象地告诉我们,判断价值不同,“为”、“无为”观不同。是的,从顺乎自然说,该樗树收到了“无为”的效果。

应该把“无为而治”看做一项难得掌握的领导艺术。

其二:老子的“德”观有普遍价值吗?

老子的“德”观是否有普遍价值,答案是肯定的。

“德”是人世间的一个命题,是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又必然反作用于实践中。“德”是一种价值观,正确的哲学观是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德”的合理性,可作用于人世间的方方面面。诚如老子所说是可以“修之”“于身”、“于家”、“于乡”、“于国”、“于天下”的,其中也包括管理,比如管理学就要讲“为无为”。

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为政、管理要讲伦理

为政要讲伦理,要讲道德,管理要讲伦理,要讲道德。

伦理,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社会中有人,有人际关系。有人际关系,就有伦理问题。道德,包括伦理内容在内的行为规则,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为政、管理就应据正确的伦理准则、道德规则来调节人际矛盾。

老庄伦理观不讲仁

前引三十八章语,讲的是老子的一个伦理观、道德观。如此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还有这样的话:“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八章)。老子反对讲“仁”、“义”、“礼”、“孝慈”、“忠”那些伦理概念。

否认“仁”、“义”、“礼”的伦理价值、道德价值,讲得更为尖锐的还有庄子,他在《庄子·盗跖》中说:“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直躬证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鲍子立干,申子不自理,廉之害也;孔子不见母,匡子不见父,义之失也。此上世之所传,下世之所语以为士者,正其言,必其行,故服其殃、离(通罹,遭受之意)其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