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三明风光览胜
48645700000018

第18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2)

尤溪南芹小腔戏

尤溪南芹小腔戏,亦称江西戏,俗称“土京戏”。清嘉庆年间传入尤溪县池田乡。当时,港头村人余清福首拜江西艺人为师,满师后即在本村设馆教戏,并组织戏班流动演出;因唱皮黄曲调,主要行当角色用小嗓行腔,故通称为“小腔戏”。在一次演出途中,因翻船,艺人大部分遇难,惟余一人脱险。他流落到邻村南阳尾(今南芹村),将两个原先唱大腔戏的戏班合并取名“庆隆”,改演小腔戏。从此,小腔戏便在尤溪南芹扎根。

小腔戏主要剧目有《双喜临门》、《桂英下山》、《满天福》等。小腔戏唱腔属皮黄腔系,根据不同剧目的剧情需要,选用不同的唱腔曲调。小腔戏的唱词以七字和十字齐言句为基本格式,也有五字句。演唱中,常加入“啊”、“呀”、“唉”、“咿”等虚词衬字。小腔戏读音以中州韵(俗称“官音”)为主,杂以方言,谓之“土洋腔”。小腔戏班人员很少,有“16把椅”之称,即前台演员10人,后台乐队6人。小腔戏表演程式有“大花平天,二花平眉,挂须平鼻,小生平肩,小旦平乳,三花平肚脐”等规范要求,表演动作带有木偶表演的痕迹,不少动作直接来源于生活。小腔戏的服装除主要的生、旦角比较华美考究外,其他角色的穿戴都十分简单,色彩以黑红为主,有的直接把彩旗或农村主妇用的围裙拿来做披风、裙子。

20世纪50年代初,尤溪县南芹乡成立小腔戏剧团,移植上演京戏剧目《三代仇》、《九件衣》等。“文化大革命”期间,南芹小腔戏剧团仍然坚持演出,移植上演了多个样板戏。1978年后,南芹小腔戏剧团还移植上演了《十五贯》、《近上梁山》、《春草闯堂》等剧目。尤溪县十分重视南芹小腔戏的保护工作,分别制订出10年和5年保护计划,建立了一系列运作机制。2007年8月,尤溪南芹小腔戏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安大腔傀儡戏

永安大腔傀儡戏是大腔戏的剧种之一,也是青水畲族的特色文化之一。明代末期,提线木偶即传入永安青水乡,最初演出形式极为简单,演出者仅两人。一人在台后操作,一人司锣、鼓,吹笛。演出者不但要手牵提线,以调动傀儡的全身各部分,同时还得根据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唱念出生、旦、丑的唱腔和语调,其配合需十分默契、协调。永安青水乡有众多的民间木偶剧团,黄景山和龙吴村的戏班尤为有名。他们常年活跃在城市乡间,丰富了当地群众的业余生活。青水木偶戏和青水畲族的大腔傀儡戏剧、汉剧小戏剧、打黑狮以及《畲族古籍》等7项内容被列入《中国木偶史》、“中国文化部木偶研究课题”,同时还列入《中国畲族古籍纲要目录.畲族卷》名录。青水乡通过加大依法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力度,建立健全了保护机制,不断提高当地畲民的民间文化保护意识,并在畲族中、小学的音乐课内进行教学,培养新人,较好地弘扬和传承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2007年8月,永安大腔傀儡戏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溪肉脯干制作工艺

明溪制作肉脯干的历史非常悠久,宋以前明溪县就有人制作肉脯干。据说南宋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护幼帝赵昺御驾南征,途经明溪县,曾品尝过肉脯干,大为赞赏。明溪肉脯干是独具客家风味的名优食品,古时被誉为“汀州府八大干之首”。其制作工艺非常讲究,用料为:猪腿肉5000克,黄酒10克,大蒜15克,五香粉6克,盐8克。当地加工肉脯多在农历十一月至翌年的四月。加工时取新鲜猪后腿瘦肉,用锋利的剥刀逐层切剥。所剥之肉,其薄如纸,再用陈酒糟、大蒜、五香粉、精盐、酱油、味精等调料拌匀,用大炭火慢慢烘烤而成。所用的酒,还不能当年生产的,至少要贮存3年以上的老黄酒。这样制作出来的肉脯色、香、味、形俱佳:色,具有特有的红褐色,油润均匀有光泽,略带透明感;香,散发出的是猪肉烘烤的自然香气;味,具有特有的红曲醇味,咸中微甜带植物香辛,耐咀嚼有韧性感,回甘留香;形,厚薄均匀,纤维完整。2007年8月,明溪肉脯干制作工艺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沙县小吃制作工艺

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民间具有浓厚的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著称,是中华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沙县小吃属源远流长的中原汉族饮食文化传统的一个分支,它既有福州、闽南一带的饮食特点,又有汀州一带山区客家饮食文化风格。因此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沙县小吃又分为两大流派,即口味清鲜淡甜、沙县豆香糍粑制作精细的城关小吃流派,代表品种有扁肉(面食)、烧麦、肉包等,独具特色;口味咸辣酸、制作粗放的夏茂小吃流派,以夏茂镇为代表,原料以米、薯、芋为主,如米冻、喜粿、米冻皮(粳籼面)、牛系列等。2007年8月,沙县小吃制作工艺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建客家擂茶制作工艺(宁化客家擂茶制作工艺)

宁化擂茶根据饮用的对象不同而分为荤茶、素茶、自用茶和待客茶。自用擂茶俗称“盐水茶”,只需将茶叶擂烂,放入香草、黄花加少许的盐巴,然后冲入沸水即可饮用。这种擂茶一般是用以平时劳动解渴或淘饭。待客擂茶其原料包括茶叶(擂茶用的茶叶有老茶叶、淮山叶等);二是青草药,如积雪草(俗称客食碗)、细叶金钱草、紫苏、苦艾、野菊花、香草、马兰、黄花等;三是作料,其中有扁花罗豆、赤豆、玉米、花生仁等;四是按荤素要求决定加些猪油、肉丝、猪小肠等。擂茶重要功效是清热泄火、解暑生津、调节脾胃。2007年8月,宁化客家擂茶制作工艺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建客家擂茶制作工艺(将乐客家擂茶制作工艺)

擂茶是将乐人招待宾客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之一。将乐人逢婚嫁寿诞,新居乔迁,亲朋欢聚,甚而邻里串门等,都要以擂茶待客。将乐制作擂茶的主要工具是陶土烧制的“擂钵”,内径约一尺左右,内有沟状竖纹;用油茶木制成的擂茶棒,长约二尺许;还有供过滤渣滓的竹编笊篱。制擂茶的用料主要有白芝麻、芳香型绿茶、花生仁、橘皮、甘草等(盛夏时要加入金银花,寒冬时加入陈皮)。制作时,先将芝麻、茶叶、花生仁等置擂钵内,用擂棒均匀压磨,至成浆状后用沸水冲泡,再用笊篱滤去渣滓,制出的擂茶茶汤乳白色,味芳香,清醇爽口,生津止咳。由于芝麻有补肝益肾,润燥化结的药效,所以常饮擂茶可养颜、健身。擂茶棍用油茶树杆或白花蛇藤制成,磨损的木屑溶入茶汤有药理功能。擂茶还可根据节令和人体状况,掺入陈皮、甘草、黄芪、白芍、防风、鸡脚草(凤尾草)、小青(爵床)、艾叶、葛叶、金银花等中草药与芝麻同旋磨,制成防暑祛寒、清热解毒、消食化积等不同功效的茶汤。将乐擂茶与西山纸、龙池砚一道被称为“将乐三绝”。2007年,将乐擂茶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永安贡席制作工艺

宋代时,贡川草席就作为贡品进献朝廷,大约到了明代中期,贡川手工业和商业高度发展,贡席遂以其生产规模和优良品质而畅销八闽。传统的打草席机贴墙而立,高一米宽两米的木框内上崐部横架一条可上下活动的木梁,底部一条固定的木梁,两条木梁间密排开紧绷的纬线,称为纲。所有的纲贯通一个横着的竹筒,称为扣。通过长条开孔眼的那组纲活动的空间大,不受扣前后移动的影响;通过小圆孔的那组纲被固定,随扣前后移动。两组纲之间便忽前忽后产生了整齐的错位。2007年,永安贡席制作工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永安安贞旌鼓

永安安贞旌鼓起源于宋代初年,最初是在丰收、喜庆和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由村民自发形成的鼓队。每人一面金鼓,鼓的直径约50厘米,漆成黑色,中间为红色,擂鼓人以一头黄色彩崐旗,一头金鼓,并配上自制的灯笼挑在肩上,边走边擂,变幻各种队列,鼓声整齐、欢快,节奏变化大,具有烘托节日热闹气氛的作用。清光绪十一年(1885)槐南安贞堡建成后,堡主池连贯又将金鼓进行了改编,为其打上了客家文化的烙印。擂鼓者服饰保留中原汉族的风格,并添入舞火龙、舞金狮等客家风格的民俗游艺,在春节、闹元宵、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寿辰、祭祖等场面使用。用喧天锣鼓,凝聚民心,鼓舞士气,寄托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宁和平”的希望和“驱散邪魔”、“吉利安康”、“恩赐瑞祥”的祈求。“安贞金鼓”因而得名。站立于安贞鼓队之后的硕大花灯,类似于宁化石壁的高棚灯,灯上图案均出自安贞堡内壁画典故。“魁星点斗”、“喜鹊登梅”、“麒麟献瑞”、“竹报平安”、“狮子滚绣球”这一串串象征祥瑞、喜庆的字眼,预示着安贞堡人事事如意,好运连连。2007年,永安安贞旌鼓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流长效十番锣鼓

清流长效十番锣鼓历史悠久,渊源可以追溯到明永乐年间。长效十番锣鼓有坐着或路上行进着演奏两种演奏方式。十番锣鼓常用的锣鼓谱有长流水(走马锣鼓)、起板锣鼓和过门锣鼓三大类。起板锣鼓用于开场,长流水用于较长的路途行进,过门锣鼓最为复杂,难度也大,它与曲调配合,时而穿插、时而过门,讲究紧凑、整齐的效果。采用的曲调很多,约有40余种民间小调。常演奏的曲目有:《八板头》、《十杯酒》、《怀胎》等。2009年5月,清流长效十番锣鼓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