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走进神秘百岁不老人
48637600000002

第2章 神奇老人(2)

张艺谋!当胡旨接到制片人的电话时,这个响亮的名字让他有些眩晕。申奥宣传片!那可是要在莫斯科申奥现场向全世界人民播放的啊!胡旨感到,冥冥之中有一股巨大的力量要把老人平凡的生活彻底颠覆,它要无限放大老人生命的价值,让老人为世界瞩目。胡旨放下电话,立刻把这个爆炸性的新闻播报给全家人。

家里立刻炸开了锅。郭老也深感意外,他问胡旨:“就是拍《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那个娃儿?”

“对!人家可是世界闻名的大导演!”胡旨神色张扬地对外公描述张艺谋其人。这也难怪,多大的腕儿啊!

第二天,所有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纷纷来到郭老家里,虽然他们经常从郭老身边经过,对郭老的成名也曾经给予了相当高的关注,可他们还是禁不住再来看看郭老。在他们看来,郭老注定是举世瞩目的名人,或者说,郭老现在就是享誉全球的明星了。这样的大人物,不多看几眼,简直是对不起自己。郭老的家里,前所未有地热闹。

郭老早晨没有去晨练,这在郭老从八十岁开始的晨练生涯中还是第一次。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无论春夏秋冬,只要天气允许,郭老就一定要出门晨练,如果遇到狂风暴雨的天气,郭老也会在家里不大的客厅里打打拳、拉拉腿。

可是这天一早,就不断有人登门,晨练只好作罢。郭老和善地接待着来访的亲朋邻里,和他们寒暄着。

没有人能够知道郭老那一天的心情,所有的人都兴高采烈,他们看上去是冲着老人来的,可似乎又不是冲着老人来的。他们更多的是相互议论着,向郭老的家人打听着,亢奋让他们根本没有空闲去静静思考老人面对这件事时究竟有怎样的心思。郭老后来也从未提起过那一天他的感受,老人对于那一天的经历说得并不多。

即便后来笔者向郭老细细打听,他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可笔者从郭老以后的经历里,明显感觉到,在那一天,郭老想了很多。

郭老在接到电话后的第三天就打电话回应江苏电视台的制片人,为北京申奥贡献自己的力量,老人义不容辞。可是如果去北京参加拍摄,时间上或许有些仓促,经过商量,张艺谋决定,从江苏电视台“万人盼奥运”的片子里剪取郭彩如老人“劈叉”的镜头,放进申奥宣传片。

于是,几个月后,在莫斯科申奥评选现场,世界奥委会委员们在北京申奥片中看到了郭彩如老人精彩的表演,通过现场转播,全世界的人们也看到了洋溢着古老体育精神的百岁老人。

大隐于市

自从上了申奥宣传片之后,郭老的知名度又上了一个台阶,他的生活也越来越忙碌。几乎所有的南京媒体,采访过他的或者没有采访过他的,都陆续邀请郭老参加节目。

郭老正常的生活被打乱了。有时候不能按时吃饭,因为记者的采访还没结束;有时候不能准时睡觉,因为电视台的节目要求做现场;他还有好几天连晨练都被冲掉了,因为前一天太累,郭老没能按时起床。最让郭老难过的是,他的出名让家人的生活也受到干扰,比如他的老伴。老伴张氏当时也已经九十多岁,因为丈夫的一朝成名,张氏也跟着操心起来。他们好久没有过上像以前那样安静的日子了。对于郭老的名人生活,张氏有点措手不及,面对近一年喧嚣的生活,夫妻俩都有点不适应。

二零零一年底,张氏走进她生命中的最后时刻。张氏的身体本来就不是太好,这儿那儿的小毛病不断。跟郭老的黄昏恋瓜熟蒂落之后,郭老帮助她调养,张氏身体日渐硬朗了。本来七十多岁时张氏就有些力不从心,觉得大限已到,可跟郭老结婚之后,张氏和郭老又携手走过了十八年,他们的生活一直很快乐,很安恬。

但是张氏毕竟岁数大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没有人能逃得掉的。张氏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了,她躺在病床上,默默地看着郭老,看着这个比自己还大了十多岁的,跨越了一个世纪沧桑的老人,心疼却又无能为力。

二零零二年初,九十二岁的张氏走完了自己漫长的人生道路,安详地去世了。张氏去世之前跟子女说,她很满足了,自己一辈子活到九十二岁,也是罕见的高龄了。她走得很放心,唯一的牵挂便是她一百零二岁的老伴,她不放心一个百岁老人活在喧闹的中心,被纷纷扰扰的新闻媒体继续打乱原本安宁恬淡的生活。但是再不放心也不能再担心了,张氏去世了。

二零零二年初,张氏的丧事结束之后,郭老忽然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他告诉胡旨,他再也不接受任何采访,不做任何节目了。胡旨对老人的决定稍稍表示了惊讶,他觉得,老人的“事业”刚刚走上一个高峰,怎么说放就放了呢?不过胡旨还是能够觉察出老人的心情,胡旨后来对笔者说:“老伴的去世对爷爷影响很大。”

老人后来回忆起张氏的去世却表现出一个洞察人生的智者的豁达。他说,那段时间的喧嚣,确实打扰了他和老伴的生活,但这绝不是造成老伴张氏离去的原因。张氏老了,大限已至,寿终正寝了。在郭老看来,老伴的离去完全是自然的规律。

“就像有一天我也会寿终正寝一样。”郭老对笔者说,其实早在老伴离开之前他就做出了远离媒体的决定,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他没有完全去实施;老伴去世之后他宣布这个决定时,想法已经很成熟,老伴的去世算起来也就是起了一个推动的作用。可是失去妻子确实让郭老感到痛苦,无论郭老用怎样宽大的情怀去面对,从双栖到单飞,生活的改变让郭老在以后的两年里更多地陷入对往事的回忆……

在那段时间里,郭老想了许多,他常常回忆他一生中的三个妻子,想起过去的苦难和命运的多舛。郭老细细地回味他一百多岁的生命里所经历的幸福和痛苦。不过,郭老想得最多的还是自己现在的神奇。说实在的,就连郭老本人对自己的生命不息也感到分外惊讶。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活到一百多岁,早在他八十岁的时候,他就曾经一度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了。可上天给予了他更多的时间,到二零零二年,他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活了一百零二个年头,而且一直非常健康。

郭老分析自己生命不息的原因时认为,正是坚持不懈的习武让他得到了上苍的垂青。郭老告诉笔者,他是从八十岁那年才开始体育锻炼的,后来又以高龄开始习武,“红旗飘扬”、“大鹏展翅”那些神奇的武术动作都是他在九十岁之后的习武生涯里创出的。郭老的叙述让笔者感到非常惊讶。

郭老回忆起他锻炼身体的二十多年,八十岁之前,他的身体状况并不是特别好;八十岁时,又得了胆结石,对于一位高龄老人而言,这是一场重病。郭老住进了医院,准备开刀了。

但是当时郭老身体很虚弱,医院和子女们都担心郭老过不了开刀这一关。郭老却不认命,他觉得自己能行。经过紧张的手术,结石切除了,郭老也神奇地挺了过来。手术之后,郭老开始慢慢地康复起来。他的身体甚至恢复得比以前更加健壮。

那场大病之后,郭老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于是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身体。时值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锻炼健身的意识开始以雷霆万钧之势在群众中迅速普及开来。早晨,在城市里的广场空地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舞拳弄剑。各种健康杂志、图书,介绍传统气功、各个门派的武术、太极拳、八卦步、元极功等。门类众多的武术和气功都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健美操等西方的健身方法也被引进,并得到提倡。中央电视台也在那个时候开播了“健美十分钟”等体育健身节目。

当时,郭老手术后的身体刚刚康复,他一个人走出家门,看见早晨的广场上成群结队打拳做操的人们,积极性便被调动了,于是他顺理成章地融入了这日益普及的全民健身浪潮中。

开始的时候,郭老也就是跟着别人练练太极拳,做做健身操,没有系统的锻炼计划和有针对性的锻炼方法,锻炼的效果也很一般。后来,郭老开始寻找一种系统有效的锻炼方式,他觉得,中国传统的武术应该是最好的。那时,郭老住在南京下关区白云石矿附近,他经常去白云石矿晨练。一个偶然的机会,郭老在晨练时遇到了一个高人。他指点郭老说:“太极拳的宗旨是用意不用力,你这样练,是得其形而失其神。”郭老当时并不明白这位高人的意思,不过一来二往,他们成了朋友。

郭老后来才知道,这位高人叫曹鼎宽,是南京武术协会的成员,也是白云石矿武术小组的组长。曹鼎宽可是有真功夫的人,在年轻气盛的时候,也曾是武术界风云一时的人物。郭老和曹鼎宽一见如故。郭老对武术表现出的执着让曹鼎宽感动。但当郭老提出要拜他为师时,曹鼎宽有点为难。他觉得让一个大自己三十多岁的老人喊自己师父实在有些不好意思,但郭老的热情又让他无法拒绝。最后,曹鼎宽答应教授郭老一些武术,但绝不以师徒相称。郭老于是尊敬地称曹鼎宽为曹老师。

在曹老师的指点下,郭老的太极拳打得越来越好,对于拳理奥义也略有所悟,渐渐有了些大家风范,郭老的身体越来越健壮,手术带来的阴霾一扫而光。此后的十多年里,郭老和曹老师几乎每天都要在一起切磋武艺,两人的友情超越了年龄的界限,成了一对忘年交。一开始,郭老也只是把习武当成一种强身健体的手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要把身体的每个关节都活动起来”。

但以后,武术锻炼渐渐成了他生活的乐趣。后来,曹鼎宽老师被自己的孩子接去了加拿大,郭老再也不能和这个良师益友切磋了,但武术并没有随着这个良师益友的离开而远去,相反却成为他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曹老师离开之前,郭老在武术上已渐渐有了自己的特色,他独创了“红旗飘扬”、“童子拜佛”、“大鹏展翅”、“蛤蟆跳”等动作和招式。

就这样,岁月无声地从身边溜过,郭老自己也没有觉察到,转眼间他已经九十岁了,再一转眼,他已到了百岁高龄。郭老相信,他的长寿,是长年坚持武术锻炼所得到的报答。

春去秋来,从二零零二年初到二零零四年三月,整整两年的时间,郭彩如老人又回复到从前平静的生活。每天清晨六点钟,郭老按时起床,到小区外面安静的小广场去晨练,打打太极拳,练练“红旗飘扬”等“特技”动作。晨练结束,郭老回家伺候他的花草,帮助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看看报纸,练练字。晚上九点半,郭老准时上床睡觉。家人们对老人的决定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他们帮老人拒绝了多次采访,郭彩如老人远离了媒体,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这两年安静的生活,对于郭彩如老人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是的,郭老曾经是一位名人,鲜花和赞美充斥过他的生活,可那些只能是昙花一现。郭老明白,平凡的生活才是最实在,最适合他的,就像他曾经走过的平静的一百年,他是那样普通,却得到了那样的安静。名人生活反而不适合他。现在重新回到他身边的生活才让他感到真实和平静。平凡,让老人重新找回不息的生命力。

但与过去不同的是,老伴不在了,郭老注定要孤独地走完剩下的岁月。虽然儿孙们对郭老的照顾无微不至,郭老却依然感到了孤独。因为躲避媒体的关系,郭老很久没有和以往一起活动的老弟弟老妹妹们联系了,每当想到一起打太极拳的那个二零零一年三月八日早晨,郭老心中就会感到一阵莫名的怅然。

名人,这个头衔给予他的也许只有喧闹,却剥夺了他生活的许多乐趣。这两年,郭老的思绪像河那样长,一个世纪的往事在老人的心里一点点流过,那些往事,那些平静的苦难和幸福!每一个日出和每一个日落,郭老都铭记在心。郭老觉得,自己的生命也许太长了,长到许多生活的滋味已经平淡,他现在唯一可以做的事情除了晨练和伺候那些花花草草之外再也没有了任何的波澜。儿孙们生活都好,不用操心,而外面的纷纷扰扰和老人似乎没有任何的关系,老人渐渐有些沉默。

家人终于察觉,在老伴去世之后,老人的话好像不多了。儿女们各有各的事,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让他们无暇去观察老人的变化。可老人长久的沉默终于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们觉得,郭老需要一些朋友。于是他们找到郭老的那些老弟弟和老妹妹们,请他们常来家里玩,陪郭老说说话,聊聊天。许多老人因此知道了郭老做出的远离媒体的决定。他们对郭老的想法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和认同。于是陆续来到郭老家,和郭老一起玩乐。

这样,郭老的生活才有了些许改变。其实,人是害怕孤独的,特别是老人。虽然老人们大多喜爱安静,可太寂静的生活会让他们感到死亡的身影正一步步地走近,惧怕会让老人更容易衰老。太多的寂静和思考反而会让老人变得迟钝。所以,哪怕再安静的老人都需要朋友,需要朋友和儿女们为寂静的生活创造出一些乐趣作为点缀。虽然郭老拥有一百年的生活智慧,他可以看透许多生活的漩涡和阴谋,从而洞察人生,可是,郭老依然是一个凡人,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的心思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