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进青铜峡: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48637100000003

第3章 远古文明的序幕(3)

在农业种植技术方面,旱作农业起源于古老的刀耕火种。与旱作农业相比,稻作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火耕水耨”。那么,何为“火耕水耨”呢?《两汉博闻》卷三语云应劭曰:“烧草,下水种稻,草与稻并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复下水灌之,草死,独稻长,所谓火耕水耨也。”也就是说,所谓的“火耕水耨”就是把地里前一年留下的枯草用火烧掉,然后把水稻直播田中,待禾苗长到七八寸时,再割除杂草,灌水灭绝。这种方法历史上一直沿用。如6世纪前期的《齐民要术》,在介绍稻作技术时,也介绍过这种传统的耕作方法。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是一大进步,从刀耕火种再到火耕水耨,是人类的又一大进步。“火耕水耨”的科学之处在于它充分地运用了“水”与“火”这两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达到了开荒、施肥、锄草及防治病虫害的多重目的。先民种稻、捕鱼,如果稻田灌水后再放养一些鱼,到了收获的季节,便可实现鱼米双丰收。这是一项非常适合当时“国情”的种植技术。在银川平原青铜峡的水稻种植中一直在广泛使用。也正是在这种科学的种植技术的支持下,银川平原才出现了一系列的稻作文明,被称为“鱼米之乡”,青铜峡还被称为“贡米之乡”。

“塞上明珠”——青铜峡,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5度37分~106度11分,北纬37度16分~38度15分之间。东接黄河,与利通区、灵武市相望,南过牛首山与中宁县接壤,西依贺兰山明长城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为邻,北与永宁县相连。东西宽30多公里,南北长60多公里,总面积2525平方公里。青铜峡市人民政府驻小坝,距吴忠市驻地利通区8公里,距自治区首府银川市54公里。这里建制历史悠久,开发领先,“新秦中”“塞北江南”“塞上明珠”“鱼米之乡”“宁夏粮仓”等称谓久负盛名。

青铜峡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宝扇状。南部牛首山一带海拔1500~1700米,东北部黄河冲积平原海拔1150~1250米。山地、丘陵地主要分布在市境西南和南部,其余为平原水浇地。地貌类型分为侵蚀构造地型、侵蚀堆积地型和堆积地型。地理特征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排灌畅通,是历史悠久的富饶农牧业区。

青铜峡地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干旱区域的交汇地带,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资源独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2955小时,年平均气温8.3℃~8.6℃,无霜期176天,降水量260.7毫米。适合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和瓜果、蔬菜。

明代藩封宁夏的庆王朱的第三子朱秩炅在《渠上良田》的诗中写道:“天堑分流引作渠,一方擅利溉膏腴。鱼游浅碧东风细,花涨残红暮雨余。千顷良田凭富足,万家编户获安居。亢阳任尔为骄虐,稔岁何妨史氏书。”此诗表达了塞上的良田凭着河水得以丰收;塞上的人家也是靠河水安居乐业的。充分反映了银川平原引黄灌区旱涝保收,鱼米富足的情况。

青铜峡接纳百川、汇聚千流,将甘甜的河水洒向银川平原。这就是地处塞北江南的前端、银川平原“因渠以溉”十大干渠之首、塞北江南发源地的青铜峡。

三、古泉

青铜峡的古泉很多,在柳木高山灵武口、玉泉营等处的古泉,历史多有记载。但有的今已干涸不见,能见到的尚有几处。

一是卧牛泉,又名鸽子山泉,在青铜峡市西部鸽子山。为断层上升泉,在100平方米范围内露出11个泉眼。

二是庙山湖泉,在青铜峡西部庙山湖。为断层上升泉,在50平方米内露出8个泉眼。这些泉眼涌水量大、水温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三是四眼井泉,从广武西行15公里,在羊头山下,长城西侧的荒漠中,有一片绿树成荫的地方,叫做四眼井,又名寺儿井,以山泉数而名。北边树荫下,有一个由山泉水积聚的水池,池中生长着翠绿、茂密的蒲草,不时传来哗哗的流水声。西边是一大片瓦砾场,这就是《康熙朔方广武志》中记载的西夏时李元昊建造的大佛寺和避暑宫遗址。从残迹中可以分辨出当年建造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的遗址。其北面的口子门沟和西边的芦沟湖都在视线之内。

四是洗心泉,在青铜峡峡谷黄河东岸,北距拦河大坝7公里,南距金沙湾生态旅游区4.3公里。洗心泉又名杨柳泉,根据乾隆年间编写的《中卫县志》记载:“杨柳泉,在青铜峡,自半崖垂流下入于河,其地石径险窄,明季朱国瑞啸聚螺山以为盗,曾出没于此,至今设汛防焉。”由此可见,洗心泉在很早就有。

洗心泉周边有石刻,位于牛首山西麓三道沟距河面四米的一块较平整的石壁上,石壁南北长8.3米,东西长0.93米。石壁右侧刻有“洗心泉”三个大字,在“洗”字下有泉眼。“洗心”语出《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洗心泉意为饮用此泉之水,可以清除内心的污浊,可以清心寡欲,洗心革面。

洗心泉及石刻周围风景秀美,为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的一处景点。

以上古泉水pH值和矿化度适中,微量元素丰富,是天然的饮用矿泉水,人们经常从泉中取水食用。

四、湖泊

在青铜峡-小坝-连湖一线,有呈串珠状的一长列湖群,沿黄河古河道线状展开,它们是黄河古道遗迹。历史上出过“浩荡烟波玉一湾,孤村相映绿杨间”的美妙景象。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像颗颗明珠镶嵌在青铜峡大地上。湖泊虽不及海洋那样浩瀚无垠,也不像江河那样奔腾不息,但它却以千姿百态、大小不定、恬适各异的风貌存在着,并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美丽富饶的湖泊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丰富的水利资源,

如灌溉、航运和对洪、枯水的调节,而且含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湖泊与大江大河一样,是哺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在长期与湖泊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开发和利用湖泊,并形成了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湖泊文化。

远古时期,勤劳、智慧的中华先民便懂得利用天然河流、湖泊作为交通通道,他们“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周易注》卷八)。“其为舟车何?以为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墨子·节用上》)。古人不仅从事生产活动,而且也有了生产产品的交换行为。当时人们选择居住之地大多处在河流的两岸、两河交汇的地方或相连的湖泊周围。这除了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以外,水上交通的便利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一苇之航远比翻山越岭的徒步更为容易,因此河流沿岸、湖泊周围古人的聚落遗址远较没水的地方多得多。原始的水上交通工具是桴和舟,桴即竹筏和木筏,是由几根粗竹或树干捆扎而成的;舟即独木舟,是用火和石斧把大圆木挖成凹槽而成,所谓“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就是指此而言。先民们就是靠这样的工具涉水和在水中捕鱼,开始了最原始的水上活动。

从狩猎者和捕鱼者变成农耕者,从“穴居野处”的游移不定的生活转为“定居生活”,由“采食经济”变为“产食经济”,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变革。农耕经济的确定,使人类摆脱了单纯依靠大自然赐予而生存的状况,而可以通过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同生物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结合来获得生活资料,从而奠定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可靠的物质基础,得以养育进行直接物质资料生产之外的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人,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949年前,宁朔县境内湖泊相连,曾有“十二连湖”之说。据《甘肃通志稿》记载:“唐渠之东岸曰解而湖,曰杨家湖,曰陈家湖,曰洛洛湖;汉渠之西岸曰平列湖,曰老鹳湖,曰双塔湖;清渠之东岸曰姚家湖,曰苇子湖,曰张喇湖;汉渠之东岸曰明水湖,曰龙太湖;惠农渠之西岸曰黑渠湖,曰塔桥湖,坎坎相连,名曰十二连湖。”

连湖,在小坝北部14公里,东靠李俊堡,南靠马站堡,西靠瞿靖堡,北靠邵刚、玉泉堡。前人有《连湖渔歌》数首。1954年这里建立国营连湖农场,大搞农田建设,开沟排水,湖泊变为稻麦飘香、瓜果丰硕的良田。

今日除连湖、三道湖、朱家湖外,青铜峡政府又在沿黄河边滩地开挖大型湖泊湿地18个,更加丰富和发展了青铜峡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