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编
48636000000096

第96章 兴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1934年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是决定中央红军生死存亡而付出30 000余名红军指战员生命的惨烈战斗。为了纪念伟大的红军长征精神,1987年,战役发生地兴安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在该县光华铺为18名红军指战员建墓立碑。

该园于1996年1月在广西兴安县建成,碑园占地120亩,气势恢宏,800立方米的红军群雕堪称全国纪念性群雕之最,园区还建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由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大型群雕长46米,高11米,用灰白花岗岩雕凿而成,由4个头像和5组浮雕巧妙连成一体,生动地再现了红军突破湘江战斗前后的各个历史画面。4个头像分别是“小孩”、“女红军”、“青年指战员”、“老游击队员”;5组浮雕分别是“救星”、“送别”、“远征”、“激战”、“永生”。大型群雕艺术地再现了当年红军途经桂北血战湘江的壮烈场景。群雕设计借鉴了电影中“散点布局”、“大特写大头像”等多种手法,在民族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注入了浓浓的现代意识,群雕远看像广西座座险峻的山峦,充满对历史痛切的反思感,营造出多层次的艺术空间;近看有人物有故事,虚实结合;登上主碑再回头来看它,又像矗立在红土地上的一支手枪,巍然屹立。

主碑建在海拔2486米高的狮子山顶。站在主碑前极目远眺,北面是城市繁华区,南面是一片迷人的田园风光,东面是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古灵渠从狮子山西面横穿而过,可谓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主碑碑体由3支直插蓝天的步枪构成,象征着“枪杆子里出政权”。主碑中心整体是一个圆拱形建筑,它庄严肃穆,像一个供英灵长眠安息的陵墓。

主碑和群雕间由一线四折的中轴线台阶连接,既体现了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第四道封锁线的曲折艰难,更能让人们亲身体验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碑园内的园林建设新颖,具有时代气息,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参观游览的理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