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编
48636000000051

第51章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纪念馆原有馆舍系利用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树德里的原有建筑建成,建成于1952年。

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共“一大”会址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旧址,1996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实施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扩建工程。新建筑的外貌与中共“一大”会址建筑相仿,占地面积715平方米。地上一层为观众服务设施,设有门厅、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和贵宾厅。二层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厅。1999年5月27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扩建工程在庆祝上海解放50周年纪念日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江泽民同志专门为扩建工程竣工开放题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建馆近50年来,征集、收藏的文物38万余件,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近1000万人次。1997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厅面积450平方米。共陈列展示革命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148件。文物原件有117件,占展品总量的80%左右,其中24件是国家一级文物。

第一部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通过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这段历史背景的陈列介绍,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部分的珍贵革命文物有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有上海小刀会起义时潘可祥部队使用过的小刀;有邓世昌生前使用过的发晶书章;有“鉴湖女侠”秋瑾亲笔手书的光复军军制稿和辛亥革命时浙江军政府布告等。

第二部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及其活动。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及其活动的陈列展示,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这一部分陈列的珍贵革命文物有李大钊在建党时期用过的英文打字机;有1920年9月出版的陈望道翻译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有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出版的第一本面向工人大众的通俗刊物——《劳动界》和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汪寿华1924年拍摄的有他亲笔题词的原始照片等。

第三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举行。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这部分陈列的主要史料照片有当年出席党的“一大”会议的所有代表的照片,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和第一个工作决议。为了生动地再现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陈列室内还按中共“一大”会议室原状开辟了一个蜡像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