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编
48636000000046

第46章 宜昌·葛洲坝水利枢纽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大型水利工程,它位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出口——南津关以下2300米处,距宜昌市镇江阁约4000米。大坝北抵江北镇镜山,南接江南狮子包,雄伟高大,气势非凡,全长100万平方千米,占长江流域总面积一半以上。

葛洲坝水利枢纽在长江三峡出口下游2.3公里处,上距三峡枢纽坝址约40公里。三峡水利枢纽组是根治长江水害,开发长江水利资源的的主体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效益。考虑三峡电站的调峰将产生的不稳定流,使大坝下游水位每天涨落弯幅很大,从而影响三峡大坝下游航道的通航条件及宜昌港的停泊条件,因此,在进行三峡水利枢纽各种设计方案比较时,选择位于宜昌市上游的葛洲坝坝址修建的调节水库,削减了三峡大坝以下河道水位日变化幅度,同时也彻底改善了这段40公里河道的险滩和洪水期的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叫做河流的比降)及流速,确保航运畅通,并利用这段河道的落差发电。

提前兴建葛洲坝枢纽是为了适应华中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迫切要求和改善三峡河段航运的效益,并为兴建三峡水利枢纽做实践准备。葛洲坝水电站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保证出力768万千瓦,年发电量141亿度(三峡枢纽建成后,葛洲坝电站的保证出力可提高到158—194万千瓦,年发电量可提高到161亿度),可以满足湖北及豫西、湘西地区工业和两湖地区的农业排灌近期用电,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葛洲坝水电站采用径流发电,可以与和它处在同一电网的大水库电站进行补偿调节,利用长江丰富的水量和这些水库的库容,提高系统水电保证出力,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如与丹江口水库补偿调节,即可提高水电保证出力25万千瓦,相当于这两个水站保证出力之和的25%;并可与同网内的火电互相补偿,改善系统水火电运行条件,提高供电质量。葛洲坝水库中枯水期回水到三峡上口的奉节城下,全长约200多公里,将川江航道中最困难一段的滩险全部淹没,水面变得平缓;洪水期回水到巴东以上,淹没滩险河道约120公里。葛洲坝水库建成后,对三峡峡各区航运条件的改善是比较大的。

大坝建成于1988年,前后经过18个春秋的“移山倒海”。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综合利用长江水利资源的工程,具有发电、航运、泄洪、灌溉等综合效益。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将使坝的上游水位提高20多米,向上游回水100多千米,形成一个蓄水巨大的人造湖,同时也有效地改善了三峡航道的险恶之情。为了保证建坝后的顺利通航,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有三座大型船闸,其中一号船闸建在大江上,面积相当于两个篮球场那么大,比著名的美国田纳西河上的威尔逊人字门还要大,可谓“天下第一门”。

建坝后,由于航道水位提高,一扫过去三峡航道上的险滩,使货运量由400万吨左右猛增到5000万吨上。

发电是建坝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大江和二江河道上各建一座低水头经流站,二江电站的机组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低水头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葛洲坝水电站强大的电流不断输往湖南、湖北、河南等地。

为了防止泥沙淤积,大坝两边还建造了两座冲沙闸,用来束水冲沙。若无此装置,坝的上游只需100年就会被泥沙填平,整个工程全部报废。

为了在特大洪水时泄洪,葛洲坝还具有泄洪闸,既下泄洪水,又对洪水起到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洪水对下游的危险。

葛洲坝不仅仅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同时也是一座纵贯南北的长江大桥,其坝顶建有铁路、公路和人行道,连接了鄂西地区的南北道路。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当初在大坝合拢过程中,当龙口只剩20米宽时,滔滔的江水咆哮着、怒吼着,25吨重的混凝土块一投下去马上就被发狂的江水轻易冲走,冲了再投,投了再冲,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坝头仍毫无进展。后来截流大军用粗实的钢丝绳把四个25吨重的混凝土块连成“葡萄串”,两岸同时把两幢共重200吨的“葡萄串”抛入龙口,大坝才终于合拢。所以这座雄伟的大坝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