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编
48636000000135

第135章 黄陵·黄帝陵

黄帝陵古称“桥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196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桥山山顶路旁立有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三个大字,为郭沫若手书。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陵园入口处有汉武仙台。轩辕庙位于桥山脚下,是历代炎黄子孙祭奠黄帝的场所。庙内建筑沿中轴线依次有山门、诚心亭、碑亭、“人文初祖”殿,东侧为碑亭、西侧为陈列室。院内千年以上古柏16株,其中“黄帝手植柏”(相传此柏为轩辕黄帝手植)历经五千年岁月,堪称世界柏树之冠。黄帝陵区山环水抱,古朴庄严,气势非凡。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维系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强大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