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编
48636000000133

第133章 西安·西安半坡博物馆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年-6700年之间。该遗址于1953年被发现,1954年-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规模较大的科学发掘,发掘面积达10000平方米,共发掘出房屋遗址45座、圈栏2处、洞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西安半坡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半坡路,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1958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

半坡博物馆陈列展览面积约4500平方米,分出土文物陈列、遗址大厅和辅助陈列三部分。出土文物陈列由第一展室和第二展室组成,主要展出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出土的原始先民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艺术品等。

该馆收藏文物3万多件,一级品200多件。藏品中约有石器3000件,陶器14万件,其他质地器物3700多件,人骨标本200多具,古生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标本约200多件。半坡遗址陶器上的鱼纹图案具有代表性,其中口部噙鱼的人面纹饰最具特色。

该馆的遗址大厅是就地发现、原貌保存的半坡先民居住区的一部分,面积约3000平方米,包括半坡先民居住过的房屋、使用过的窑穴、陶窑、墓葬等先民遗址,展示了原始村落的面貌,反映半坡人的生产水平以及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制度,生动而具体地展现了我们祖先开拓史前文明的艰难足迹。

半坡基本陈列展出遗址出土的各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表现半坡人的生产和生活以及艺术创造;原始社会史陈列通过中国各阶段人类化石、古动物化石标本和数百件文物,介绍原始社会从人类出现到氏族社会的产生、发展、繁荣和解体的全过程。

辅助陈列有第三、第四两个展室,主要举办一些与史前文化相关的民族学、民俗学、艺术史、古人类史方面的专题展览。

1961年,国务院颁布半坡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半坡博物馆被确定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博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