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编
48636000000118

第118章 泸州·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

大娄山下、赤水河边,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太平镇的长征街上,一座小青瓦的三层小楼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

陈列馆600多平方米展厅里,陈列着200多件当年红军留下的弹药武器和日常生活用具,向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参观者展示着当年金戈铁马的历史。

1935年春,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巧妙地与敌周旋、转战在川、黔、滇一带的高山河谷中。当年1月28日至3月22日,红军来回4次渡过赤水河,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彻底扭转了战略转移中的被动局面,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中央红军曾3次进出古蔺县境,历时54天,遍及大部分乡镇。

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长征的伟大胜利,弘扬红军精神,1958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太平镇建起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近半个世纪,太平渡陈列馆先后接待了20多万名海内外的参观者。

多年来,四川省各级政府充分利用这块红色的土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和纪念活动,用长征精神激励后人。1996年10月,泸州市人民政府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的大会在太平渡陈列馆召开,数千名党员在这里发出的“继承长征精神、为家乡建设再立新功”的铮铮誓言,响彻赤水河两岸。同年,古蔺电视台、贵州仁怀电视台等单位共同举行了“蜀南黔北大寻访”的活动。新闻记者们寻访红军足迹,对比老区今昔变化,用文字、图片、电视等多种形式对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宣传红军走过的这块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列馆所在的长征街还分布着80多处当年红军短暂停留生活过的驻址。在这条光荣的老街上,只要稍上点儿年纪的老人,对当年的历史都会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