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编
48636000000103

第103章 琼山·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纵队改编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纵队于1989年12月建成。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共琼崖特委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了“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表示愿意在团结抗日的前提下改编琼崖工农红军,并于1938年10月22日达成协议。正当广州沦陷、日军逼近海南岛的危急时刻,中共琼崖特委于11月间及时调整编制,按一个大队建制组建部队,以200多名红军为主体,以各县委掌握的300多名民众武装为补充,做好改编的准备工作,并决定以党组织坚强、群众基础较好、有利于战时转入农村开展游击战争的琼山市云龙镇为改编地点和部队驻地。同年12月5日,改编仪式在云龙镇六月婆庙隆重举行,部队番号定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队长冯白驹。全体官兵身穿灰色军服,全副武装。上万名群众和各界人士敲锣打鼓前来祝贺。冯白驹队长代表独立队全体官兵表示誓死保卫琼崖的决心,宣告了琼崖人民抗日队伍的诞生。

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纵队改编旧址位于海南省琼山市云龙圩,于1989年12月建成开放。拥有300余平方米的展厅,1座红军战士铜像、2座纪念亭、1面壁廊及其他完善的配套设施。挺立园地中央的红军战士铜像高4.6米,连同基座共高10米。基座正面刻着徐向前元帅的题词“琼崖抗日先锋”,背面镌刻着“琼崖红军改编简介”。在铜像东侧于1990年修建的两座纪念亭分别称为“荡寇亭”和“凯旋亭”。在铜像后面约30米处修建的壁廊刻有中央领导人的题词。铜像西侧的展厅内陈列着众多的历史资料、图片和文物,生动地展现了海南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的光辉战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