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综合知识应试指南
48635700000036

第36章 四川经济

2009年四川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41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0.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711.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198.8亿元。2009年,该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突破万亿大关,增幅比上年提高28.3个百分点,比全国其他省高20个百分点。

2009年四川全省GDP总量为14151.3亿元,较2007年增长12.5%。其中,成都当之无愧占据第一位置,2009年GDP为4502.69亿元,增长14.7%。此外,排名第二到第九位的市州与2008年相比并无变化,分别是绵阳、德阳、宜宾、达州、南充、乐山、凉山和泸州。排名较2009年出现变化的市州共有6个,自贡和内江、巴中和雅安、甘孜和阿坝的位置分别出现了对调。从GDP增速来看,大多数城市的GDP增长保持在14%~16%之间,增速最快的是凉山州,达到15.2%。

一、主要工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四川一批优势传统工业产品及部分高新技术产品在全国保持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份额,形成了工业企业和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和主要推动力。

1.彩电及部分电子信息产品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2.名酒、名烟等传统优势消费品工业市场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白酒行业拥有4个国家名牌。

3.中成药及原料药业发展迅速,潜力很大。

4.发电设备等部分机电成套设备保持了较大的市场优势。

5.水电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对外输出能力。

6.化肥、硫酸、原盐、丝等化工及部分原材料工业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

7.航天、航空等国防、三线工业基础较好,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粮油基地

四川的粮食产量历来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左右。2005年,四川全年粮食总产量3409.2万吨,列全国第3位、西部第1位,占全国的6.6%、西部的23.9%;油料产量232.3万吨,列全国第5位、西部第1位。

三、发达的畜牧业

养猪业是四川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生猪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出栏数、猪肉产量及省际猪肉贸易量,均占全国10%左右。2005年生猪出栏8764.3万头,猪肉产量652.4万吨,列全国第1位,西部第1位。猪牛羊肉产量739.7万吨,列全国第2位,西部第1位。

四、经济作物和中药材之乡

四川经济作物油菜籽、甘蔗、茶叶、柑橘、蚕丝产量居全国前列;银耳、生漆、毛竹等产品享誉各国;林副产品油桐、生漆产量分居全国第一、二位;还盛产白蜡、棕片、竹类、木耳、黄花、花椒等。

四川又是“中药材之乡”,中药材驰名中外,中药材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大宗药材有贝母、虫草、天麻、黄连、川芎、麝香等40种以上。

五、西部最大市场和物资集散中心

四川商业机构门类齐、网点分布广、覆盖面积大,是全国的商贸大省。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1.4亿元,列全国第7位,西部第1位。国务院确定了把省会成都建成中国西南的商贸、科技、金融中心,交通、通信枢纽,使成都的发展日益加快。新会展中心落成,城市地铁奠基开工,新增数条国际航线等,年年都有新进展。

六、中国西部投资热土

以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为标志,四川利用外资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达11亿美元,同比增长11%。截至2006年6月,落户四川省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已增至116家。“十五”期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51.9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3.4%,占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累计利用外资的40.3%。

对外经济合作取得新成效。2005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245个,合同金额14.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亿美元;外派劳务17549人次。同时,对省外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七、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四川历史上“蜀道难”的状况己经得到根本改变,交通四通八达,基本形成公路、铁路、民航、内河航运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了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2005年末铁路通车2988公里。县县通公路,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1.5万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1759公里)。大小通航河流120多条,通航里程1万多公里。国际国内空运航线145条,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枢纽机场。

八、通信网络完善

与国内通信系统连成一体的四川通信,国际直拨电话可通达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末市话用户1101万户,农话用户47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90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达到38%。初步形成了现代交通、通信网络。

九、中国西南金融中心

四川是西南地区金融中心,在西部地区也占有重要地位。2005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905.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743.0亿元,存贷规模均列西部第1位。全年保险业务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余额46.1亿元。

强化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08年四川全省GDP总量为12506.3亿元,较2007年增长( )。

A.8.2%

B.9%

C.9.5%

D.8.5%

2.成都市的发展定位是“( )枢纽,( )中心,( )基地”。

A.一、二、三

B.二、三、四

C.三、二、五

D.四、一、二

3.以下城市称号中,不是成都市曾经获得的称号的是( )。

A.中国最适宜居住城市

B.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C.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D.国家森林城市

4.四川省森林面积、蓄积均居全国各省区第二位,以下哪一项不是其森林资源的特点?( )

A.资源分布不均

B.防护林比重大

C.林地利用率低

D.森林生态系统多样

5.2007年5月23日~6月10日,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成功举办,这次会议的主题是( )。

A.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

B.挽救濒危珍品,延续人类文明

C.文化资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

D.传承蜀地文明,打造文化名城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四川省2008年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受到地震影响,成都、绵阳、德阳、广元的增速明显放缓至个位数,阿坝州则出现了35.7%的负增长

B.2008年四川生产总值12506.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增速比上年回落4.7个百分点

C.2008年四川省外贸进出口总额220.4亿美元,居全国第13位、西部首位,增长53.3%

D.2008年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33元,增长13.8%,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21.2元,增收574.5元,增长16.2%

2.四川省目前有五大经济区,以下各项全部属于川南经济区的是( )。

A.自贡、泸州

B.宜宾、内江

C.乐山、资阳

D.南充、眉山

3.下列产业中产品产量名列西部首位的是( )。

A.机械

B.化肥

C.水泥

D.医药

4.下列关于四川粮食产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四川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0%左右

B.2007年粮食产量列全国第一位

C.2007年油料产量居西部第二位

D.2007年粮食总产量为3448.4万吨

5.四川的经济作物中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的是( )。

A.油菜籽

B.甘蔗

C.银耳

D.香蕉

三、判断题

1.2008年四川省全社会国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81.2亿元,增长29.5%。( )

2.1995年开通的成渝高速公路是四川省与重庆直辖市之间的公路交通大动脉,是四川第二条高速公路。( )

3.成都是全国重要的商贸城市之一,外资零售业进入数量居全国第一。( )

4.《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椌实施办法》将于2009年7月1日起实施,进入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专卖店。( )

5.养猪业是四川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生猪数量居全国首位。(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B

5.A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

3.BC

4.ABC

5.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