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综合知识应试指南
48635700000025

第25章 劳动合同法(3)

A.人身关系

B.财产关系

C.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D.经济关系

7.用人单位自( )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A.用工之日

B.签订合同之日

C.上级批准设立之日

D.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

8.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 )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A.可以

B.不应

C.应当

D.不得

9.《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可以

B.应当

C.需要

D.无须

10.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 )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十五日

B.一个月

C.两个月

D.三个月

1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 )时间的劳动合同。

A.解除

B.续订

C.终止

D.中止

12.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A.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B.责令改正

C.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

D.给予警告

13.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A.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B.责令改正

C.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

D.给予警告

14.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 )时间的劳动合同。

A.解除

B.续订

C.终止

D.中止

15.以下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 )。

A.劳动报酬

B.试用期

C.保守商业秘密

D.福利待遇

16.劳动法律关系指的是( )。

A.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权利关系

B.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义务关系

C.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价值时形成的劳动权利关系

D.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形成的劳动权利与义务关系

17.《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 )个月内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不属于违法的行为。

A.1

B.2

C.3

D.4

18.事实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权益受( )的保护。

A.民法

B.劳动法

C.经济法

D.刑法

19.下列不属于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的是( )。

A.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B.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C.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

D.休息休假的权利

20.在双方履行劳动合同中,经协商变更了工作岗位,这属于劳动法律关系的( )。

A.产生

B.中止

C.变更

D.消灭

二、多项选择题

1.劳动合同终止的的条件是( )

A.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

B.经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

C.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D.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

2.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工会享有的权利是( )

A.提出意见权

B.要求重新处理权

C.支持起诉权

D.处分权

3.劳动者不参加劳动但仍享有工资支付请求权的情形是( )。

A.法定休假日

B.婚丧假期间

C.依法参加社会活动的

D.产假

4.劳动争议纠纷解决的途径有( )。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为( )。

A.不低于工资100%的工资报酬

B.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报酬

C.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

D.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

6.下列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形包括( )。

A.劳动合同因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而解除

B.劳动合同因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

C.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原工作的

D.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确需裁减人员

7.下列关于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调解原则适用于劳动仲裁和诉讼程序

B.在劳动仲裁前必须先行调解

C.劳动争议仲裁的裁决是终局的

D.在当事人提起诉讼之前,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

8.用人单位在劳动方面的刑事责任有( )。

A.重大安全事故罪

B.违章冒险作业罪

C.妨碍执行公务罪

D.强迫劳动罪

9.下列属于集体合同的是( )。

A.劳动协约

B.团体协约

C.集体协约

D.联合工作合同

10.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下列哪些情形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 )

A.某市发生特大洪灾,急需救灾物资,为此进行的加班加点

B.某工厂决定利用公休日进行厂区的绿化活动,为此进行的加班加点

C.某市自来水水管爆裂,自来水公司组织工人抢修,为此进行的加班加点

D.某工厂供电设备发生故障,造成全厂停电,影响了全厂的生产,为此组织工人进行抢修

三、判断题

1.劳动法是保护劳工之法,劳动保障是劳动法的宗旨和使命,因此,劳动保障的对象即是劳动者。( )

2.劳动合同条款凡是与集体合同条款不同的,一律无效。( )

3.集体合同对其终止后仍存续的劳动合同,不再有约束力。( )

4.凡是提供了劳动的劳动者,都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 )

5.工作时间只能由法律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 )

6.劳动合同被确认部分无效的,这个合同可以不予执行。( )

7.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享有劳动自由,意味着双方可以排除国家法律的强行性规定,自由签订劳动契约。( )

8.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工。( )

9.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实行酌情赔偿原则,而不是要求赔偿全部实际损失额。( )

10.凡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并且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具有就业资格。( )

四、案例分析题

1.煤矿决定招收井下作业工人50名,其中有20名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拿出事先印好的劳动合同要求工人签字。合同中的内容包括:

(1)婚丧假期间不支付工资。

(2)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

(3)职工一方要求提前解除合同需60天以前通知用人单位。

(4)职工可以自愿参加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

(5)在合同期内工人患矽肺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6)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可以享受年休假。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发生争议。

试分析:

(1)该煤矿招收工人中是否有违反法律行为?为什么?

(2)该合同的签订程序是否有违反法律情况?为什么?

(3)该份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2.胡某与某私营皮革制造厂签订了五年期劳动合同。其中约定:劳动过程中出现伤残,责任自负。2005年8月,胡某在操作机器时,因皮带断裂而砸伤左手,住院治疗20多天,需交往院费、手术费、药费等人民币共计52,760.80元。出院时,该厂只支付治疗期间工资,医疗费用全部由职工自理。为此,胡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该厂支付其全部医疗费用。

试分析:

(1)本案该如何依法处理?法律根据是什么?

(2)劳动合同中规定“伤残责任自负”条款是否有效?为什么?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如何作出裁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D

5.C

6.C

7.A

8.D

9.B

10.B

11.C

12.A

13.B

14.C

15.A

16.D

17.A

18.B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BCD

4.ABCD

5.CD

6.ABCD

7.AD

8.ABCD

9.ABCD

10.A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案例分析题

1.答:

(1)有。招用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2)有。没有与劳动者平等协商,遵循自愿一致的原则。

(3)不符合。表现:婚丧假期间不支付工资,应支付工资;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不得超过36小时;职工一方要求提前解除合同需60天以前通知用人单位,提前30天;职工可以自愿参加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需强制。

2.答:

(1)劳动仲裁委员会应裁决用人单位支付胡某的住院费、误工费及因工伤所产生的费用。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工伤应由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因工负伤医疗费。

(2)无效,用人单位以此来免除自己应负的法律责任。

(3)劳动仲裁委员会应裁决支付胡某的因工负伤所需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