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名人事迹选编
48635500000046

第46章 共和国1号烈士——段德昌(1904-1933)

生平简介

段德昌(1904-1933),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湖南南县人。少时就读于南县第一高等小学,后到长沙上中学,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活动。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入黄埔军校(第4期)和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5师政治部宣传科长,1师政治部秘书长,次年参加北伐战争。其间,介绍驻湖南独立第5师第1团营长彭德怀入党。

1930年2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段德昌任副军长兼第一纵队司令。1930年7月成立第二军团,他任第六军政委,后任军长。1931年,他所在的军改称第九师,他任师长,接应贺龙领导的第7师、第8师。在贺龙领导下,浴血抗击了国民党的四次反革命围剿。

段德昌与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33年,在“肃反”中被“左”倾错误路线执行者杀害,时年29岁。

1945年,中共中央为段德昌等被“左”倾错误迫害致死的同志恢复名誉。1952年,毛泽东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烈士证”授予了段德昌。1962年,段德昌的遗骨移葬鹤峰县城满山红烈士陵园。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确定的33位中国当代军事家,段德昌名列其中。

革命活动

段德昌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武装的创始人之一。水泊洪湖是他革命军事生涯的起点。他的军事才能和远见卓识让洪湖周围揭竿而起的游击队纷纷向他汇集。“大马刀,红缨枪,我到红军把兵当。革命纪律要遵守,共产党教导记心头……”他创作这首《红军战士纪律歌》将由渔民、猎户组成的游击队锤炼成一支铁师劲旅。

段德昌是理论与实战兼长的军事家,总结了一整套水上、平原游击战术,从而成为我军军事史上最早从事水上游击战争的军事将领。

段德昌烈士铜像

1931年3月,集结于江北苏区的国民党军全部南渡,围攻以石首为中心的江南苏区。根据特委的指示,红六军军长段德昌率部挺进江北,一路打回洪湖,抵达朱河附近的陶家渡时,远见前面人嚣马嘶、灰尘四起。前哨来报,敌军新二旅一个营马上将进入陶家渡。此时的红六军经过连续激战,子弹已经告罄。作战参谋不等段德昌下令,便吩咐部队:“赶快后撤!”“为什么后撤?后撤来得及吗?”段德昌问。“没有子弹能打吗?”作战参谋不解,反问道。“会打仗,没有子弹也行!”段德昌命令全体士兵退出子弹,上刺刀,迅速埋伏到大路两旁的庄稼地里,只留小股部队迎敌。小股部队与敌接触后,虚晃一枪,调头就走,引得敌人进入伏击圈。段德昌一声令下,红军战士端着明晃晃的刺刀从庄稼地里拥出,将敌人截为数段,干净彻底地予以全歼,一举收复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