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综合库保管工
48634000000003

第3章 仓储管理概述(3)

2.桥式起重机

桥式起重机在构造和用途方面与龙门起重机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桥架部分。桥式起重机必须设有固定的桥墩,桥架是沿着安装在桥墩上的轨道运行。因此,桥式起重机多用于库房内装卸堆码物资。通常称作“天车”或“行车”。

3.臂架式起重机

也称旋转起重机。这种起重机是依靠臂架或整个起重机的旋转来起重和移动货物。它与其他起重机械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吊具装在可伸缩的臂架上,除具有起升货物的起升机构外,还具有旋转机构和变幅机构,使起重机的工作范围由线扩大到面。

4.堆垛起重机

堆垛起重机是实现仓库储存、装卸、堆码作业机械化的主要设备之一。它是现代化仓库中不可缺少的起重设备。

堆垛起重机一般可分为桥式堆垛起重机和巷道式堆垛起重机两类。

(1)桥式堆垛起重机。实际上就是桥式起重机再配上一个货叉升降机构,这个货叉安装在一个立柱上,并能沿立柱上下移动来完成货物的存取。

(2)巷道式堆垛起重机。相当于一个可沿轨道移动的活动电梯。对于多品种、多规格、储存量较大的仓库来说,最宜于用巷道式堆垛起重机。其特点是堆垛高、通道小、库容利用率高,有利于实现仓库管理自动化。随着生产的发展,仓库的储存量不断增加,必须向空间发展。而巷道式堆垛起重机为在充分利用空间高度和仓库作业自动化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叉车(俗称铲车)

它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紧凑,机动性好,可以在货场、库房内有效完成物资的装卸、搬运及堆码等各项作业。

(二)运输机械

运输机械是以相对连续的流动方式,沿一定方向运送物资的机械设备。运输机械的种类也很多,按其作用原理不同,分为连续式运输机械和间歇式运输机械两类。

1.连续式运输机械

是以连续的流动方式输送物资,工作机构都做单向运动。仓库中较常用的是带式运输机。

2.间歇式运输机械

主要指各种运输车辆,目前在仓库中常用的有手推车、电瓶车、拖拉机及各种载重汽车。叉车也可作为短距离内的运输机械,但在仓库中,叉车主要用于起重、堆码。

各种运输车辆是进行库内外物资运输的主要工具。它们一般与龙门起重机、桥式起重机或叉车联合作业。在联合作业时,需注意机车的配套问题,以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

二、物资的贮放设备

物资的贮放设备,是用来存放各种物资的容器和设备,它包括各种货架、料仓和料槽等。根据物资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和形态的不同,贮放设备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保管一般物资的贮放设备

适用于存放金属材料、机械零件、配件等。这类贮放设备中包括通用货架、长形料架和特种材料架等。

(二)保管块粒状和散装材料的贮存设备

适用于存放散装水泥、石膏、石灰以及散装的螺丝铆钉等。这类贮存设备中包括料仓和料槽等。

(三)保管可燃、易燃液体材料及腐蚀性液体的贮存设备

适用于存放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和各种酸、碱等。这类设备主要为各种形式的贮罐和桶。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油料管道运输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管道运输既起到保管作用,又起到运输作用。由于管道运输具有能不间断地、均衡地运输,减少物资的路途损失,管道建筑工程较简单,又可以实现运输机械化等优点,所以近几年来,我国管道运输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四)保管和运输粉尘状、颗粒状的贮存设备——气力输送装置

这种装置主要是利用压缩空气的推力,来输送粉状物资。如散装水泥、煤粉等,同时也起着贮存保管作用。

三、计量设备

仓库要经常进行物资的验收、发放、库内物资周转以及盘点等各项业务,这些工作的工作量大而频繁。为保证库存物资的数量准确,必须要采用各种计量设备。计量设备的式样和称量能力应根据计量的物资而定。

计量设备包括称量设备和量具。

(一)称量设备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天平与台秤;

2.磅秤;

3.汽车磅秤;

4.轨道衡;

5.电子秤。

(二)量具

库用量具一般可分为普通量具和精密量具两类。

1.普通量具

度量材料长短的量具,有直接量具和辅助量具两种。直接量具中有直尺、折尺、卷尺;辅助量具中有卡钳和线规等。

2.精密量具

仓库为了更精确地测量物资的规格、尽寸,除上述普通量具外,还必须使用精密量具。如游标卡和千分卡等。

四、消防设备

消防设备是仓库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设备一般包括:灭火器、给水装置以及消防用的各种工具,如斧、铁锹、沙箱、梯子、水带、水枪和各种运输工具,还需要水箱、水池、沙池、消防信号等设备。

五、各种辅助设备

为保证仓库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除应具备上述各种设备外,还需有多种辅助设备,如金属或电缆的切割设备,各种检修设备、检验设备、通风照明设备及安全设备等。

(一)材料切割设备

主要是切割金属用的锯、砂轮、剪切机等。

(二)检修设备

为了保证仓库起重运输设备及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转,必须经常进行检修保养,仓库根据需要而设置的检修用设备。

(三)检验设备

仓库用来检验物资的理化性能所需的各种仪器、仪表,如拉力机、硬度计、显微镜、光谱仪等。

(四)通风照明和安全设备

包括各种通风机械、探照灯、安全灯,各种消防设备等。这些都是仓库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设施和用具。

由此看出,仓库设备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也较大。为合理使用这些设备,必须加强仓储设备的管理工作。

1.7.2设备的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是设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购置设备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机械设备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发挥作用。

机械设备耐用期限的长短、生产效率和工作精度的高低,固然取决于机械本身结构和性能的好坏。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机械设备的操作和保养情况。同样一台机械设备,如果使用合理、操作正确,就能减轻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和保持应有的精度,发挥应有的工作效率。反之,就会加速磨损,使机器“未老先衰”,过早地失去它应有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为此在设备使用方面,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格考核制度

设备是由人操作的,因此,设备使用合理与否,与设备的操作者有直接关系。要正确使用机械设备,首先必须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故障,而且还要熟悉设备的性能。为此,操作人员要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进行单独操作。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使人、机相对固定。

二、合理安排工作量负荷

在安排设备工作量时,应根据设备本身的技术操作要求和仓库任务量,经过科学的计算合理确定。不同设备,其性能、结构、精度、使用范围、工作条件和能力都不相同,所以在安排工作量时,需要按照设备的不同技术条件分别确定。既要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又要防止设备的过度疲劳和磨损,更不允许超负荷使用。

三、建立建全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的规程和制度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是密切联系的。合理地使用设备,实质上就是对设备的一种最好的维护。对某些设备,也很难把生产操作与维护工作截然分开。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规程是正确使用和保养好设备的重要技术措施。它主要包括:技术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人定机制度、交接班制度等。

1.7.3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查

一、设备的维护保养

设备的维护保养是设备自身运动的客观要求。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物质运动,必然会产生变化,如零件磨损、零部件松动等。这些是设备的隐患,如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设备过早损坏,甚至发生严重事故。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处理故障,随时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做到防患于未然。实践证明,设备的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护保养的好坏。

设备的维护保养一般应达到以下四项要求:

一是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二是清洁:工作地、设备内外清洁,各滑动面、齿轮、齿条、丝扣等处无油垢、无碰伤、无划痕,各部分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

三是润滑:按照规定进行加油、换油,润滑剂性能应符合要求。

四是安全:按照操作规程合理使用,不盲目超载。各种测量仪器、保护装置和特种机电设备、动力设备应定期进行鉴定。

在具体编制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时,应针对不同设备的特点,正确地规定一般保养工作或保养等级及其相应的作业内容。

二、设备的检查

是对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检查是设备维护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检查可以全面地掌握机器设备的技术状况的变化和磨损情况,及时查明和消除设备的隐患,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设备维护的措施,有目的地做好维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提高维修质量和缩短维修时间。

1.7.4制定设备的技术管理制度

要保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设备技术管理工作。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应包括:建立和健全设备技术档案;进行定期的设备技术状况检查;建立设备技术标准等。

一、健全设备技术档案

设备技术档案也可称为设备历史档案,用以积累设备技术状况的资料,如设备的行驶情况、修理情况以及油料、备件消耗情况等。

设备技术档案的内容应包括:设备的自然情况;设备简历;保养记录;修理记录;检查记录;行驶记录;油料、备件消耗定额完成情况;设备使用人员更换情况;随车工具登记;安全事故登记等。

设备技术档案建立起来的同时要建立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的职责分工,坚持及时登记和记录,定期分析研究设备状况。还应建立检查设备档案管理和执行情况的制度。

二、设备的定期检查

设备技术状况的检查,除使用人员坚持使用前和使用后的重点检查外,还应规定必要的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可分为:

月检查:使用人员结合每月的定期保养,进行全面检查,除完成计划保养的内容外,对检查出的问题同时进行整修改进;

季互查:每季度组织小组人员进行互检,对检查出的问题限期改进。检查结果可作为小组评比条件;

年普查:仓库每年组织一次全面检查,组成检查组对设备逐台评定,选出样板。对有问题的设备限期整改、检修后再进行复查评定。

三、建立设备技术标准

设备技术标准是对设备的规格、质量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它是进行技术管理的依据。

制订设备技术标准,应将设备的各部分分解成若干个单元,按各单元的具体情况确定若干检查点。对每一个单元和检查点规定出技术标准要求,编制成一览表,便于有关人员学习和遵循。检查时按照一览表的顺序进行,检查每一个规定的点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维修、保养必须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

建立设备技术检查标准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要进行调查研究,要分解设备的全部结构,要发动群众讨论确定检查点和检查、整修的技术标准等。有了技术标准,应严格贯彻执行。培养设备使用人员的严谨作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仓储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也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仓库在建立统一的设备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的同时,必须发动群众,提高群众爱护设备的责任感,使他们注意加强对设备的合理使用和日常维护,从而使仓储设备管理工作建立在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