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专业精神:白金版(第2版)
48629800000019

第19章 专业=责任+能力(6)

2.客观地审视自己并加以完善

要想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就必须首先正视自己。比如说对照自己做一番客观审视,分析一下哪方面还不错,哪方面值得注意。一定要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无须他人指正就能够进行自我完善。有发展前途的人是那些了解自己并能够正视自己的人。具有这样意识的人才能在工作中步步提高。

3.做好工作中的一件事

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比对很多事情都懂一点皮毛要强得多。

4.建立合理的思维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固有的思维方式,作为一名员工,这种思维方式在工作中的应用直接影响到解决问题的效果。因此,员工建立一种合理的思维方式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所必需的。

5.制定目标激励自己

一名解决问题能力很强的员工,总是密切关注企业的经营方向,着眼于未来,确定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个大目标而为自己设定若干个小目标,并启发自己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员工工作中有目标,自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每一个人在潜意识里都会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员工为自己树立一个工作目标,是发挥自己潜能、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6.勤于思考

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强的员工都特别善于思考。思考是成长的唯一方法。优秀的员工经常面对问题去思考,在思考中得到成长,在思考中找到工作的方法,在思考中领悟工作的快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思考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好的员工必须做到认清事实,发现问题,并勇于解决问题。否则,他的决策有可能变成不切实际的计划,其行为就会因“盲目”而失去意义。而这一切的后果,则会让工作进展的更加缓慢而且艰难,最终陷入失败的深渊。

专业员工必须具备倾听的能力

只有给别人机会,自己才能获得更大的机会。其实很多成功的人都首先是做一个倾听者,一个学习者;然后再做一个取长补短者。先给别人发言的机会,同时也就给了自己一个学习别人长处的机会。

任何人都有可以值得学习的东西,而且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是你想象不到的。

每个人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或重视自己的愿望,而受到重视的最基本条件是愿意认真地倾听,所以当我们自认为是理解朋友的时候,先得问问自己:“我能专心地倾听朋友的话吗?”即使是一些平淡无奇的庸人之语,对说的人来讲,可能是重要的。

愿意倾听别人,就等于表示自己愿意接纳别人,承认和重视别人。如果你能面带微笑,用一种专注而又迫切的眼光看着他,那会让人感觉你是欣赏他的。在这种氛围里,对方会充分地展现自己。如果一个人总善于让别人在你面前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那你定能主动、积极地做个好朋友,做个好领导。如果一个职员向你这个经理提建议,即使开始还有点紧张,但你的倾听会使他马上感到放松和自信。倾听是一种无言的信任。

善于倾听的人总是善于理解和沟通的。当一个为成功而喜悦的人面对一个微笑着倾听的朋友时,他会感到这位朋友是理解他的,也是为他而高兴的。当一个因失恋而愁眉苦脸的人面对一个表情凝重而专注倾听的朋友时,他会感到自己的痛苦朋友能理解,虽然朋友没能提出如何重获爱情的好建议,但他已感到自己得到了一点心理依靠。倾听是一种愿意和朋友分担喜悦或忧愁的表示。

做一个倾听能力的员工,可以让自己从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即使你没有在企业中的其他部门工作过。

做一个倾听能力者,并不说明你就不如别人,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习到发言者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短处,从而总结出更全局、有效地发言,同时对倾听者本人也是一种提高。

成功公司的管理方式、制度,都能体现出公司在做员工的倾听者,主管在做属下的倾听者。会议上,主席很少在讨论的过程中发言,因为在讨论过程中的发言常常会影响到会议的结论。

在微软,每个主管都会跟属下有一个“While One”。在“While one”的谈话中,主管跟下属很少谈工作,除非下属主动谈。主管在谈话的过程中,是在做一个倾听者,在倾听员工的倾诉。主管们更多的是希望听到员工的不满,因为微软相信,一个企业不可能十全十美,要想一个员工对企业各个方面都满意,那是不可能的,有不满那才是正常。微软希望员工把不满反映给主管,这样公司才能基业常青(Best to Last)地做下去。

晶盟公司也在努力做一个员工的倾听者。

晶盟给员工提供了很多发表意见的机会,比如意见箱、人资定期的意见调查表、品保的品管圈、提案改善等。

善于倾听的人肯定是其他人成功或失败时首先寻找的对象,他们有话会对你说,有苦会向你诉,他们毫无顾忌地向你敞开心扉。丰田公司的全体员工平均每人一年要提出10个左右的建议,可以肯定丰田公司的经理们个个都是善于倾听的。

每个人要做到善于倾听还得注意一些技巧。首先要流露出专注的神情,眼光当然不能东张西望,身体要朝着说话者略微前倾,手头的东西肯定是要放下来,如果不是什么忧伤之事,面带微笑是最好不过了。其次,在倾听过程中不能随意打断对方,要让对方把话说清,说完整。如果能在对方说的过程中不时地随内容的变化而相应有感情地“啊,嗯,嗬”几声,感觉会和谐许多。如果你是经理、领导,难免会有人来访或电话干扰,这时你得很抱歉地先说声:“不好意思,稍等一下。”

另外,在倾听过程中能把重要的东西简单地复述一下,效果会更好。如果对方在描绘他的成功时说到“我花了整整18个小时才把这篇文章写好”,你能很惊讶地重复一句“18个小时”,不但不会让人感觉有打断之感,反而让人感到你完全体会到了他的艰辛。必要的复述是表示对重要内容的关注和理解。

试着做一个有倾听能力的成功者,在家庭中、在工作中、在跟朋友相处中,即使在跟陌生人的偶然交谈中。试着去做一次,哪怕只有一次,也许你就会完全同意,作一次倾听者之后,你会喜欢上做一个倾听者!你就会想着怎样去培养自己的倾听能力。

当你具备了倾听的能力,你就具备了成为一个多方面的专家的基础,因为你所听到的正是你所不知道和不了解的。培养自己的倾听能力,这对于你的专业精神将有很大的提高。

专业员工必须具备说服的能力

善于说服他人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必备的素质。但这种才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多加练习方可应用自如。专业员工必须具备说服的能力,培养自己说服别人的能力。实质上就是培养一种综合的谈话能力,它在工作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在工作及事业上,能言善辩之人,可利用自己的口才来说服人,使业务顺利进行,事运亨通。一个出色的成功人士,说服别人的能力是他成功的必备条件。因此,提高自己的说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说话的内容是首要的。针对不同的说服对象,演说的内容应当不同,这就是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好处”,在说服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反复从多侧面强调自己所能提供的“好处”,唯有如此,说服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说话时的神态、举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说服别人的时候,自己首先应当做到十分的自信。当自信只有九分的时候,也应当表现出十分的自信来,否则,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怎么可能说服别人?

其次,应当注意目光的交流。在说服别人的时候,眼睛一定要与对方对视,目光应当表现出一种坚定的信念——我的东西实在是太好了,如果你不接受,一定会后悔!面部的表情应当自然而略带轻松,显得胸有成竹。

充分的准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作非常充分的准备,才能够胸有成竹,信心十足,才可能有一种感染人的气势。在准备的过程中,应当十分注意突出能够吸引对方的地方。语言要言简意赅,一个说话啰唆的人绝对不能很好地吸引听者的注意力,对于商业界人士尤其如此,时间对于他们至关重要,所以越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就越能吸引他们。

沟通之巧,在于练习。说服人的能力并没有什么大的窍门,只要多练习,多总结,就一定会取得进步。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会使得别人容易听从他的意见,而有些人,总是让大家很难受,即使照他的意见执行了,也感到不愉快。

一般来说,如果你希望说服一个人,首先要从对方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你需要指出这件事情对企业来说利益何在,企业可以通过这件事情得到什么样的发展,但是,不要去做一些很夸张的承诺,也不要老是企图用权势去压别人。即使你是优秀的员工,你也应该从原地做起,具备更强的专业说服能力。

增强你说服能力的因素在于用数字说话、理性的思考,等等。如果有机会,多锻炼一下自己的说服能力。让别人心悦诚服地跟你走,总比命令别人跟你走要好。

说服,是以求得对方的理解和行动为目的的谈话活动。因此,说服的最大特征,就是在于引起对方的关注。

说服的关键,在于帮助对方产生自发的意志。因此,说服别人不是为了使对方在理论上获得理解而进行的“解说”,也不是迫使对方在无奈之下付诸行动。

总之,说服能力就是“什么人”,“说什么”,“怎么说”的综合。它是从“劝告说者的人品”、“说服内容的分量”、“劝告说者的应变能力”这三种要素的综合效果中产生的,不可能被某一种单一的技巧所替代。

说服能力是专业员工必须具备的一种特质,要想在企业中站稳脚步,要想成功地说服他人,你必须具有专业的说服能力。在此基础上,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专业体现于细节中

作为一名员工,要想赢得公司上下甚至包括客户在内的普遍尊敬,我们必须注重细节,因为我们的工作能力、专业水平、人格魅力都将通过一些具体的细节展示出来。

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乔·吉拉德认为,做一个专业的推销者,人品比商品更重要,一个专业、成功的推销员必须具备一颗尊重普通人的爱心,而爱心来自注重每一个细节。注重细节使他创造了12年推销出13000多辆汽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且都是用零售方式、一辆一辆地卖出去的。其中有一年他曾经卖出了1425辆汽车。

一次,一位妇女来到吉拉德的汽车展销室,说想要一辆白色福特轿车,她刚去了福特车行,但那里让她过一个小时再去,所以自己先到这里看一看。

吉拉德非常热情地微笑着欢迎她进来。那个妇女很兴奋地说,今天是她55岁的生日,想买一辆白色的福特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自己。

吉拉德立刻很有礼貌地祝她生日快乐,随后他向自己的助手交代了几句,便领着那位妇女从一辆辆新车前慢慢走过,一边看一边详细介绍。来到一辆雪佛莱车前时,他建议:“夫人,您对白色情有独钟,请看这辆轿车也是白色的。”这时,助手将一束鲜花交到了吉拉德手中,他接着把这束鲜花交到了那个妇女手中。

那个妇女十分感动,最后,她开走了吉拉德店里的一辆白色雪佛莱轿车。

乔·吉拉德的经历告诉我们,你的专业往往体现在微小的细节中,对细节的关注给他人带来的是一种体贴入微的舒服。

一叶知秋,小中见大。失败常常从忽视非常细小的地方开始;成功则往往从重视做好每一个细节中获得。

注重细节还要求我们从大局出发,识别诸多事务的轻重缓急。不要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人。

我们不能只看到企业的一小部分,而忽视了整个企业的大局;也不能因为眼前的问题堆积如山,而忽略了与其他部门或其他工作之间的协调配合,否则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专业水平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一位新员工在工作中十分的卖力,也深得同事们的赞扬,但有一天其他部门交来了一份非常急的文件让他帮忙送,为了不耽误自己的工作,他拒绝了请求。站在个人的立场来看,他的做法是对的,但如果站在整个企业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来看,他还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例如,他可以请示上司,把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先放一下,把那件急事迅速解决了,再接着干原来的工作。

当我们视野开阔时,看问题就会更全面、更长远了,我们基本上能分析这个问题可能导致的各种结果,可以更好地协调好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当然,工作中我们更应该记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尽管我们看问题时必须站得高、看得远,但现实中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情组成的,只有把一点一滴都做好了,才有可能成就大事业。

工作中,有些员工会觉得,日复一日地干一些简单枯燥的事情,整理一些琐碎的资料会很无聊。他可能因此而消极地对待工作,办事开始拖拉,因为他认为凭他的能力轻易就能完成,在最后时刻再干都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