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专业精神:白金版(第2版)
48629800000012

第12章 专业精神源自坚定的信念(5)

罗宾·艾伦,现在是哥伦比亚保险公司——加拿大最大的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但在刚进入这家公司的时候,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职员。她工作起来非常积极勤奋,渐渐地,她获得了一个新员工所能够获得的中级职位。后来,公司看到了她在工作中的勤奋和努力,希望她能去负责安大略省的保险业务。这是一个天大的机会,然而也是一个极大的难题和挑战!因为在此之前,她从来没有以一个省份的保险负责人的身份工作过,而现在这项工作又意味着整个公司在安大略省的长远发展。这样重大的责任,让她犹豫了。她的舞蹈老师安德韦对她说:“你真的想去做吗?如果是的话,在开始之前请不要畏惧任何东西,不敢开始的人永远只能得到平庸。”罗宾·艾伦克服了自己之前存在的胆怯,坚定了把新任务做好的决心。她在新事业上投入了最大的精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在面对梦想,面对工作任务时,也可能会面对很多的问题与疑虑,但是,你首先要勇敢地放弃种种毫无意义的害怕与怀疑。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员工的勇气和胆识的竞争。要造就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必须拥有真正优秀的员工,这一点毋庸置疑。美国百货公司的员工手册里的第一句话就是:“战胜恐惧,勇敢前行!”在这家公司里,大家信奉这样一条原则:在真正行动之前,不要自己吓倒自己。正是这样的信条,使得这样一家无论在资金还是销售网络上都无法与沃尔玛等巨头相比的零售公司,能够在竞争异常激烈的零售行业立足至今。

在公司中,谁是勇敢行动的员工,谁就能为公司创造巨大价值,也就能给自己以最高的价值体现。相反,那些越是害怕失败、越是犹豫的人,越容易遭遇到真正的惨败。因为勇敢行动的员工会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从而获得越来越多的经验和机会。

当然,说勇敢行动并不是让人鲁莽行事。而是让你明白,要想获得成就与业绩,只有先抛开猜测、犹豫,行动起来,只有在行动中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为了主宰自己的生活,我们要积极地行动。其实,每个人都具备充分发挥潜能的必要工具、能力和条件,但是,真正想发挥出潜能,就一定要去实际地做事情——目标明确且持之以恒地去行动。经得起失败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挫折是命运的考验,埋怨、沮丧、愤怒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矢志进取,面对挫折不退却、不烦恼,投入全部的精力向着目标奋斗,这样才能经受住考验,才能获得成功的真谛。

美国汽车工业的巨子福特曾经说过,他更愿意聘用那些有失败经历的人,没有遭受失败和挫折考验的人,他从来不敢委以大任。人一生中正确与错误相伴,成功与失败交织,每个人为了生存下去,必须经过严酷竞争的考验,稍有不慎,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可能。成功与失败代表了人生的两个极端,但它们只隔咫尺,结果却有天壤之别,而它们又是如此的紧密联系,转换只在瞬间。没有永远的成功者,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那些既经得起成功又经得起失败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在前进的途中,当遇到错误时,人们通常会说:“我真是倒霉,又出错了。”而有创造力的人会去了解错误的潜在价值,对自己说:“这个能使我想到为什么?”然后他会把这个错误当作垫脚石,为成功创造条件。

纵观人类的发明史,充满了利用错误和失败来产生新创意的人。爱迪生在知道了上万种不能制造灯丝的方法后制成了灯泡,开普勒由错误的理论得到了行星间引力的概念。所以当出了差错,或者遭受了某种损失的时候,意志坚强者会从中吸取教训,想法补救,来扭转不利局面;那些经不起挫折考验的人会自怨自艾、沮丧、不知所措,从而丧失了成功的机会。有一位哲人说得很正确:成功是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的,只有勇于面对现实,不怕失败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实践中,把失败转为成功,往往只需要一个想法和与之相配合的行动。

美国的西南部是大面积的沙尘,无数的农庄被沙尘摧毁了,无数的人被迫流离失所。沙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吞噬着农庄,人类也与其进行了不断的战斗。

有一个20岁的男孩,名叫吉姆,他的父母与沙尘奋斗了一生。父母去世后,家里的担子便落在他的肩上。直到有一天,家里一粒粮食也没有了,他和妹妹面临着饿肚子的困难。吉姆满面愁容地坐在院子里,无计可施。

这时,他年幼的妹妹走了过来,身边还跟着她的一个好朋友。

妹妹希望吉姆给她一毛钱,去店里买饼干吃。

吉姆沉默了很久,他实在找不到任何一个拒绝妹妹的理由,但他确实没有一毛钱。

晚上,吉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妹妹那失望的眼神总是在眼前晃来晃去。从小到大,他就经历着沙尘的考验,中间还经历了丧失父母的痛苦……但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为了微不足道的一毛钱,他居然让年幼的妹妹失望,难道自己就这么无能吗……吉姆想了很久,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切,并想出了整个行动计划。

吉姆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父母去世之后,他为了打理农场,而留在了家中。然而沙尘的肆虐,靠农场已无法维持生活,他必须找一份工作来维持。

第二天,吉姆去镇上给自己找了一份临时工作。从此他白天上班,晚上便找来许多书,一直读到深夜,他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有一天能得到他真正想要的工作——当一名教员。在他辛苦地努力下,他的目标终于得以实现。他在一间乡村学校找到了一份教师的工作。他终于如愿以偿。

对于那些整天叫嚷着“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的人来说,只能给他们一个答案:“为什么不呢?”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必然要经历一些苦难,就像人生要经历许多喜怒哀乐一样。但是,生活会让你明白:在经历苦难考验的时候,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面对苦难、伤痛、失落所承受的折磨都是一样的。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本身就有着强大的创造力,他们不会等着别人帮助、等着别人拉扯一把、等着别人的钱财,或是等着运气的降临。他们会抛弃身边的任何一根拐杖,破釜沉舟,依靠自己,赢得最后的胜利。

坚强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也是力量的源泉。没有控制自己意志的力量,便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也就没有发明与创造的可能性。要使自己的生命具有特殊意义,要与众不同,充满精彩,就必须以坚强的意志,承受考验。

作为一名拥有专业精神的员工,无论面临多少艰难曲折,决不会放弃成功的希望和理想。

越想放弃的时候,越不能放弃

许多历经挫败而最终成功的人,感受“熬不下去”的时候比任何人都要多。但是,他们总能树立“成功就在下一次”的信念,并坚持到底。

不要抱怨播下去的种子不发芽,只要你精心呵护,总会有收获的一天。人和竹子一样,往往也是“一节一节成长”。在你最想放弃的时候,恰恰是你最不能放弃的时候!

进取心是成功的根本,没有一种向上向前的进取态度,任何成功都无从谈起。但进取既要有即知即行的“道根善骨”,也要有坚持到底的坚忍力。

什么是坚忍力呢?“坚”是坚持,“忍”是忍受,就是在前进中遇到各种问题与困难时,能咬紧牙关忍受,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爱迪生说得好:“失败者往往是那些不晓得自己已接触到成功,就放弃尝试的人。”

人生总会遇到关口,这时候,会感觉到加倍的软弱和无力,认为自己不行了,便放弃,于是功亏一篑。

莎拉娜是一家出版社的着名编辑,对工作十分负责。有一次,她组织编辑了一本畅销书,为了达到最好的发行效果,莎拉娜决心找人设计出最好的封面。

莎拉娜采取招标的方式,找了很多人设计封面。封面一个个拿上来了,又一个个被她否定了。按一般出版社的惯例,一本书的封面设计,有3到5个样稿就可以做选择了。但是莎拉娜这次格外精益求精,竟然选了10多个样本。

她的这种做法,连最挑剔的同行都觉得过分了:不就一个封面吗?干吗这样较真呢?她一共看了20个样稿,都觉得不满意,无法作出最后的选择。这时书籍出版的时间越来越紧了,不能够再等了。莎拉娜就对自己说:“看来只能放弃了,就从这20个中选一个吧。”但是,这时心中有个声音告诉她:即使有这么多的封面,可是真正需要的还是没有找到。不能放弃!于是,莎拉娜决定再坚持一次!

当第21个封面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喜出望外——不错,就是它!果然,这本书有了这个封面,宛如锦上添花,很快畅销全国。

事后,莎拉娜感慨地说:“不管干任何事情,最关键的是不要轻易放弃——越想放弃的时候越不能够放弃。当你觉得再也无法突破的时候,你一定要逼迫自己更向前走一步,成功就在下一次!”

说得太对了。在工作中,一些人之所以没能成功,并非没有努力,而是在遭遇到困难之后,在快成功的前夕,他们放弃努力了。而最后成功的人,总是抱着“成功就在下一次”的信念,继续努力,最终“柳暗花明”。

人和竹子一样,往往也是“一节一节成长”:每过一道“坎”时,都充满颤抖般的战栗和紧张感,你必须将力量集中到一点上来。闯得过去就意味着你上了一个台阶,闯不过去,就意味着成长的失败。

因此,人生的“关键”时刻,往往是生命的紧张和痛苦汇集到一起来的时候,你必然会比平时感到加倍难受,但这是好事。如果缺少生命颤抖般的战栗和紧张感,那就意味着你还没有触及成长的关键点,最终难以有所成就。所以,你要勇于承担那种“建设性的痛苦”。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讲座,邀请丘吉尔前来演讲。当时,他刚刚带领英国人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他是在英国人最绝望的时期上任的,赢得了这样的胜利,而他此时的声誉已接近登峰造极。

新闻媒体早在3个月前就开始炒作,大家对他翘首以盼。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会场上人山人海,人们都准备洗耳恭听这位伟人的成功秘诀。

不料,丘吉尔的演讲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他说:“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讲演结束了。”

说完就走下了讲台。会场上鸦雀无声。一分钟后,会场上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一个何等震撼人心的总结啊!请记住这样一句名言:成功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放弃。人生就像爬阶梯一样,必须一步一阶,丝毫取巧不得,只要一步一阶,终达山顶。

再试一次,就成功

作为一个具有专业精神的员工,要抱有再试一次,就有可能成功的心态。

有一个年轻人去微软公司应聘,而该公司并没有刊登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不解,年轻人用不太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路过这里,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感觉很新鲜,破例让他一试。面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年轻人表现糟糕。他对总经理的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以为他不过是找个托词下台阶,就随口应道:“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一周后,年轻人再次走进微软公司的大门,这次他依然没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现要好得多。而总经理给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样:“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就这样,这个青年先后5次踏进微软公司的大门,最终被公司录用,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曾经有一个旅人,在茫茫的大沙漠中失去了方向,又饥又渴,他便开始挖身下的黄沙找水。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仍未找到水,于是他心灰意冷,倒在一边等死。后一个旅人经过,在前位旅人挖过的地方,挖了不久便找到了水。人们慨叹:“与其躺着等死,不如再试一次,他已经来到了胜利的大门前,为什么不敲一下呢?”

信心是人们永远不止息的追求,蕴藏着无穷的美丽与光明,如同雨后的彩虹。怀揣着希望上路,就能激发生命的潜力和创造力。

是的,保持“信心的人生才是有力的”。

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也许,我们前行的步履总是沉重、蹒跚;也许,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也许,我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缠绕,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许,我们高贵的灵魂暂时在现实中找不到寄放的净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再试一次,你就离成功的彼岸越来越近。相信自己内在的洞察力,尊重自己的直觉并考察它们,我们需要支持自己。不要害怕尝试,尝试是你成功的阶梯,也是专业精神的必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