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住区设计
48627700000026

第26章 住区设计模式研究(5)

6.2.2功能空间混合

一个相对完整、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区本身即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应当同时具有居住、商业、文化娱乐、教育和(无污染)轻工业等职能空间。这种相对综合、多样化的功能空间的混合形成了一个功能网络,不仅可以促发住区内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也是使单一型的住区向更加复杂的混合型住区转变的一条必备条件。对住区而言,功能空间混合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住区活力

在功能混合的社区内,人们的出行时间、出行目的各不相同,这样住区内大多数时间段中都有人活动,避免了白天“空城”、晚上“卧城”的现象,从而保证了住区中的公共空间的活力与繁华。正如简·雅各布斯对多个城市社区观察所发现的,多样化的基本功用(primary uses)、空间的混合,同时也会促发更多的从属功能(secondary uses),如零售商店、小餐馆等服务设施的健全与发展。这正是保持社区空间活力、提升人气的基本条件。

2)促进住区安全

简·雅各布斯通过调查发现,在一个多功能的住区内,白天和晚上不同时间段均有人活动,这会吸引街道两侧的建筑,包括住宅内的人们注意到外面的行人,他们许多人以时断时续的方式观看街上的活动。这种行动在他们相互之间以及对过路的陌生人均产生监督和控制作用。如正在做饭的主妇可以通过窗户观察正在街道玩耍的孩子,这些孩子同样也受到在周围商店和公共活动场所活动中的邻居的注意,孩子在这样的一条混合功能的街道上是快乐且受到保护的,雅各布斯将这些场所称为“街道眼”。这一概念在后来产生了广泛影响。实际上,中国许多传统居住街巷空间的商业店铺具有明显“街道眼”的功能,但当今新规划的住区,为了追求“漂亮的”景观效果,忽视了小店铺作用,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安全的隐患。

3)保持住区可持续性

(1)与城市脉络吻合的可持续性

混合型住区从设计之初就对周边城市环境有系统的考虑,对周边土地资源的利用,不仅保证住区与周边城市环境有效的吻合,而且住区也可借助城市周边的资源得到更好的发展,促发了社区内人的多样化活动和多层次需求,而且可以解决当地就业、当地购物消费,缓解城市周边的交通压力,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2)资金的可持续性

城市住区内的一些轻工业、商业机构的引入,为住区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来源。它不仅解决住区居民就业问题,也为住区实现自我管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3)土地分配策略与城市接轨

住区与城市之间进行功能协同互补、资源共享不仅可带来板块价值的提升,对于大多数位于城市边缘的住区来说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住区结合城市周边设计,已成为混合型住区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

在城市层面进行住区统筹规划,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上对住区进行统筹规划和布局,尤其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面,住区设计应以政府为主导,统一规划,确保城市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有效配置和使用效率,同时也保证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城市公共资源的浪费与使用不公平的现象,集中提升区域的整体凝聚力,达到城市、区域与住区的相互融合。

(4)各类职能空间均衡布局

现在中国大多数住区规划设计仍然深受现代功能主义思想的影响,强调功能分区及用途单纯化。这已被现实证明是引起交通混乱、空间缺乏活力、资源浪费等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各类职能空间均衡布局就成为设计者进行功能适度混合的保证。相对完整、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区应当同时具有居住、商业、办公、文体及教育等各种职能,各种职能空间应当按照住区规模、规划形态进行混合均衡布局,既保证功能进行适度混合,也能保证各类空间的使用效率及频率。

(5)商业设施与公益设施并存

商业设施的引入,不仅解决了住区功能需求问题,也更好地分担了城市周边的需求。公益设施的引入,则保证城市住区应当承担的城市职责。

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英国兴起的“新社区”(new settlement)规划概念及其实践,为了振兴考印街社区,非营利性的社区开发公司将位于社区中心的老仓库改为办公、餐饮和中低收入住宅,并把社区内一些简陋的房屋加以修整,办成一般档次的商店、餐馆及休闲娱乐场所。这不仅使部分的当地居民得以在社区内就业,使考印街成为一个居住、工作、娱乐等多功能均衡发展的社区。而且,由于社区开发公司将办公、餐饮等商业建筑的盈利补贴到社区住宅的建设中,从而使社区逐步得到振兴与发展。

6.2.3社会阶层混合

1)意义

“花园城市”、“邻里单位”、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都倡导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有些学者还提出新的居住形式,如“大混住,小聚居”,“小同质,大异质”等模式,都强调了混合居住的特点。但是,混合居住模式在业界中也受到很多质疑,部分学者认为混合居住模式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局限:

(1)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

(2)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角度,也会带来一些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城市公共设施还不能完全由政府提供,混合居住模式很难建成适应各个阶层不同物质、精神需求的配套设施。

(3)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它忽视了居住者心理感受及其引起的社会后果,即使采用大混住、小聚居模式,也同样不能克服这些局限于。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前两个问题的确存在,但是居住空间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并不能完全从经济角度来考虑。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过大的阶层差异在目前的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准下,的确会产生沟通的困难。但是,不同阶层的沟通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又是必须的。混合居住模式的支持者认为,不同收入阶层混合居住的主要优点在:

①人口构成的多样化可以丰富居民的生活,从社会学角度上,也可以增加居民对于社会的容忍度。

②通过中高收入群体的影响,改变低收入群体的行为模式。除了住宅质量得以改善外,城市邻里的生活环境质量也得以提升。

③混居可以加深不同阶层间的理解,增强社会主流对于弱势群体的关心和重视。通过中高收入居民的信息网络,以及新环境的社会观念影响,低收入居民容易找到工作。狄肯斯(WilliamT.Dickens)认为低收入阶层获取机会的最大障碍在于,缺乏一个有效的个人交往网络。

④社会混合将有助于下一代在教育和个人发展上更多更好的选择。

⑤因为高收入群体具有更明显、更严格的社会行为准则,可以规范每个混居邻里成员,因而可使地区的犯罪率下降。

从根本而言,混合居住模式的最基本目标是:使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环境质量得以改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得以提升,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

混居模式包括了这样一些含义:多样化的人群结构,多样化的景观、房屋设计,多样化的住房契约,差异化的价格,混合的功能,明晰的公共领域等。大体上,欧美国家目前普遍开始将混居模式作为住房政策的新方向,期望通过打破以往旧的住房分异格局推动社会群体的融合。

2)相关研究

在社会极化严重,居住空间分异矛盾突出的西方发达国家,混合居住模式正在得到不同程度的倡导与实践,目前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HUD)已经将不同收入阶层混合居住作为其根本的发展策略之一。HUD在公共住宅项目中,为减少贫穷的集中,主要采取两种操作方法。其一是把将要开发的公共住宅单元划分成小的组团,分散在现有的中高收入阶层邻里中。奥斯卡·纽曼(Oscar Newman)在《创造可防卫的空间》一书中,详细地介绍了他在纽克尔斯(Yonkers)市的公共住宅开发项目中,成功地把200个低收入者住宅单元,整合在中产阶级邻里中的经验。纽曼运用了“迷你邻里”(Mini-neighborhood)的模式,把200个住宅单元分散布置在7个不同的地块上。他认为每个公共住宅组团的住宅单元数目应尽可能小,理想的迷你邻里住宅单元不应超过24户,而且在建筑形式上,公共住宅应与周围的中产阶级住宅相协调。

HUD采取的第二种方法则是将公共住宅和商品住宅结合起来开发,在同一个邻里中,公共住宅和商品住宅的比例视当地住房市场的状况来确定。一般而言,HUD允许公共住宅的比例在20%~60%之间。混合居住的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浮动范围是平均收入水平的50%~200%。这种方法主要强调,通过市场力量,在开发的市场利益和非营利的社会目标之间取得平衡。

按财政资助方的不同,可以分为地方政府资助项目、公共住宅机构项目、独立个人或机构资助项目等多种类型。这种方法,由于主要以市场运作为基础,将公共住宅项目和以市场营利为目标的主流房产开发项目相结合,比较第一种方式而言,又不存在地点较分散而带来的协调和管理问题,因而成为实现不同收入阶层混合居住目标的主要途径。

由于正处于高速城市化时期,中国居民的居住需求和城市外来人口对政府提出的要求会更高,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政府在低收入者购房上一直在努力。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九个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举措,其中尤其提出各地要重点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新审批、新开工项目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必须达到70%以上。这样,我国大城市居住空间的混居格局的出现已经有了潜在条件。有此硬性规定,城市的住区建设至少在住房户型、住房类型上将走向混合模式。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可以参考德国的社区规划:在社区建设上强调不同人口特征人群的聚居;在住房上同时具有单体别墅、联排住宅、多层公寓;在居住形式上兼有住房私有和住房租赁;在居住建筑、公共空间和绿化设施建设上鼓励公众参与,融合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的观点。通过混居模式可以促进阶层间接触与交往,防止教育、商业和环境等公共资源的过分不合理分布,也可使不同阶层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以此实现“功能互补,利益互惠”,促成不同阶层与群体在职业和生活上的互动,为未来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

3)策略

(1)前期运作

艾利克斯·史渥兹(Alex Schwartz)认为混合居住项目运作的先决条件在于,项目本身是否能以合理的成本,吸引足够的中高收入阶层来购买项目中的商品住房,这就意味着当地住房市场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先决因素,如果当地住房市场为中高收入阶层提供的住房选择机会较少,并且中高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潜力大,则混合居住项目就更可行。此外,项目开发的其他特性,如区位、设计、成本、规模、设施、居民的人口组成特性等,也都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可行性。布罗菲(Paul Brophy)对美国7个混合居住项目的分析表明:财政可行性、设计质量、良好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具有市场潜力的区位是其成功的基础因素。

概括起来,混合不同收入阶层的居住项目要想运作成功,并达到其最初的目标,政府的有效引导及开发商的前期运作是非常关键的。

①使项目的运作在市场机制下可行

由于混合居住项目的对象是社会经济异质的人口和家庭,与传统的公共住宅项目不同,其操作方式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和以营利为目的的房产开发手段,因此项目的市场可行性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首先,项目的区位应尽可能选择具有市场潜力的地段,以增加其对高收入阶层的吸引力,这是项目市场运作成功的重要先决条件。

其次,项目中必须有足够的商品住宅单元数量,以维持盈利的商品住宅和非盈利的公共住宅之间收支的平衡。HUD规定,混合居住住宅项目中公共住宅单元最低占总额20%,商品住宅单元最高占80%。这个具体比例,可视地方住房市场状况来确定,如果地方住房市场发展态势较强劲,则公共住宅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

此外,在项目的财政运作上,公共住宅补助金制度不应从根本上改变项目的市场运作特征。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住房补助金应作为一项资本,结合到整个项目的财政运作中,通过市场机制使整个项目可行,并使中低收入阶层的住宅更加易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