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朱秉宜肛肠病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
48626800000017

第17章 成才之路(2)

四、衷中参西,融会古今

朱秉宜教授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中西医学瑕瑜互见,各有长短。中医学建立在朴素的唯物论与自发的辩证法基础之上,经历了数千年临床实践的考验而不为时代所淘汰,正是说明其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容。若中西汇通,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就能提高疗效。他认为,中医学理论必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理、提高、发扬光大,才能充满旺盛的活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在学术上,他一贯主张古今学说不宜偏废,要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铺平经、时方之鸿沟;中西医理论要相互参照,从而创立现代的中医药学。他自己身体力行,继在苏州中医进修班系统学习了西医基础知识之后,又根据临床及科研需要进一步自学了西医理论、科研设计和统计学等有关现代知识,摘录了3千多张文摘卡。在继承发扬中医遗产时,努力用现代医学知识探索其治疗规律和治疗原理。例如,枯痔钉疗法为中医传统特色疗法之一,该疗法在上世纪60年代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其治疗原理不甚明了,插钉方法亦各有不同,因而其治疗效果不一,术后大出血、肛门脓肿等并发症时有发生。朱秉宜教授仔细研究了全国各地使用枯痔钉的名家如陈忠平、李笑风、陆琦等的插钉方法,经大量临床观察,提出了插钉方法不同,用药剂量亦随之而不同,由此产生的治疗结果亦有差异。他还提出,若采用深插、密插法,则用药剂量大,可使痔核发生大片坏死,最终以痔核坏死脱落而达到治疗目的,相当于坏死疗法。若采用小剂量的插药法只使枯痔钉周围产生部分坏死,以插钉后整个痔核产生炎症,继而产生纤维化,通过硬化萎缩而达治疗目的,相当于硬化疗法。不同的用法致有不同的治疗机理,他认为选择并发症少,又能达到治疗目的的硬化萎缩为好。他总结出了求得硬化萎缩的插药方法,为临床合理有效地运用枯痔钉疗法作了有益的科学探索。

五、继承发扬,积于跬步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朱秉宜教授认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必须由数代人踏踏实实地从点滴做起,才能聚沙成塔,形成我国的现代中医药学体系。因此,他提出用现代科学技术挖掘、整理中医药学,要全方位进行,无论是理论,还是临床,是内治法,还是外治法,都可以有所作为。他从医五十余年以来,以肛肠科中医特色的外治法为重点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他在研究外治法中,又以探讨其治疗机理为重。他经常对后学者说:“治疗机理是疗法的核心,如若治疗机理不明了,就无法正确使用,更谈不上有所发展。中医传统的外治法有其精华,若能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探明其机理,必能发扬光大”。上述他对枯痔散、枯痔钉疗法等提出的探讨,无不立足于治疗机理的探求。又如,挂线疗法是临床行之有效的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高位肛瘘具有疗效好又不致后遗肛门失禁的优点,优于西医的手术疗法。朱秉宜教授在研究其治疗机理中,得出该疗法的治疗效果是由挂线的慢性切割、异物刺激和引流等共同作用下产生,进而将挂线的引流作用应用于跨间隙肛周脓肿和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近年来,他还指导其学生开展了肛周脓肿的挂线引流保留括约肌手术的临床研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特色疗法,使之在现代肛肠外科领域里再现风采。又如,中医系痔法始见于秦汉,盛行于宋代,近代经改良仍被广泛应用,但临床发现术后时有继发性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朱秉宜教授据现代医学的肛门直肠解剖、生理的特点,指出系痔法不宜将上方的痔上动脉结扎在内,并提出了“低位结扎”的操作原则,有效地避免了上述并发症,使这一疗法日臻完善。如此,朱秉宜教授从点滴做起,将中医传统的特色疗法与现代医学的治疗观点有机地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这些特色疗法的优势,为实现中医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六、师古不泥,攻补随机

朱秉宜教授认为在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的过程中,对于古典医籍和近世先贤着述,既要熟悉,但又不能受其束缚。师古而不泥古,察之于古,验之于今,取前人经验,不落前人窠臼,方能在临床实践中闯出自己的路来。如他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息肉等难治性大肠疾病时,不墨守成规,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再配以中药保留灌肠等法,每于短时间内获显效,深受广大病员的欢迎。例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多病程日久,时作时止,缠绵难已,临床多见脾虚之象,常规当培土健脾。而朱秉宜教授却认为该病只要有脓血便,必有湿热瘀邪留着,若不予清化和血,等脓血渐尽,再温肾补土,则难竟全功。大肠息肉病人,常需手术治疗,且术后易复发,对此,朱秉宜教授总结出的清热凉血化瘀药内服,配以乌梅、白花蛇舌草、荔枝草等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可使病者避免手术之苦,而使息肉消除。又如,对肛门直肠疾病术后的病人,一般多要控制几天大便,但朱秉宜教授却主张要术后每天排便。对此,他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肛门直肠犹如人体的阴沟,如果每天不予疏通,则要因堵塞而泛滥成灾。”他拟定的以清热凉血为主加用生、熟大黄的经验处方,病人术后服用对防止感染,减少并发症,效果显着,我院使用该处方30余年,无一例病人术后发生破伤风等严重感染。这充分证实了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独立思考、推陈出新,才是治学治医的必由之路。

七、不囿成说,勇于创新

对古代的医籍着述,固然不可因循沿袭,对现代的医学理论,亦不能为成说所囿,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须面对临床实际,深入体察,结合现代科学的手段,敢于提出新的观点,方能求得真知。朱秉宜教授认为这一点,对我们当前发扬光大祖国医学尤为重要。1980年朱秉宜教授研制的“消痔液”及所创“消痔注射疗法”通过了科研鉴定,并获省政府科技成果四等奖。该科研成果的研制成功,正是朱秉宜教授不囿成说,勇于探索的结果。

据中西医治疗痔的外治方法如硬化、枯痔注射、枯痔散、枯痔钉、结扎等疗法都以阻断痔血流为治疗手段,由此而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朱秉宜教授认为,痔病乃多发病、常见病,需要寻求效果确切、使用方便又无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能适应患者需要。根据中医理论,痔的成因是血脉不行,理当以疏通之法,更为合理,而从事研究与阻断痔血流相反的疏通血脉之法。尽管古今中外尚无先例,凭借朱老坚韧不拔的精神,经过10多年的艰难探索,终于首创了治疗内痔、混合痔、肛裂的以松弛肛管平滑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治疗机理的药物“消痔液”以及“消痔液的局部注射方法”——称之为“消痔液注射疗法”。这一创举在理论上提出了治疗痔核的新观点,在治疗方法上提供了新途径,在医界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外此后不断出现以改善局部血循环为机理的治疗痔核的注射、内服药物。

八、恪守医德,甘为人梯

古人云:“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者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朱秉宜教授从医五十余年,始终认为崇高的医德是从医的根本。他几十年如一日,对病人无论工人、农民、领导干部,都一视同仁,态度谦和。临证问病,不避污秽,不嫌烦琐,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每获病家感戴。改革开放以来,“送红包”现象日甚,他坚决抵制,退回“红包”、礼品不计其数。为此,他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劳动模范,医院“行风先进个人”。在他的带动下,全科医生廉洁行医蔚然成风。朱秉宜教授深知我国现代中医药体系的建立,要靠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因此,他特别重视人才的培养,在医、教、研方面大胆起用新人,给年轻医生加压力、挑重担。他常说:“我这一生对中医药事业只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是一颗铺路石,只要后辈能踏着这些石头铺就的路顺利前进,我就终生无憾了。”他在实际工作中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年轻医生。

当工作遇到困难时,他循循善诱,正面引导,而不求全责备。他还常将自己的一些新设想提供给年轻医生,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少走弯路,迅速成长。他还针对有些学生,对肛肠科有所偏见,经常讲述“灰姑娘”的故事,现在正是“灰姑娘”适逢王子的时代,使之安心求学。在他的精心呵护下,肛肠学科老、中、青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正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