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朱秉宜肛肠病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
48626800000010

第10章 临床经验(6)

3.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这是因为抗癌药及放疗对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而产生的神经精神症状,患者可出现头痛、神疲体倦、失眠多梦、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心神不宁、幻觉、共济失调、反射减弱、震颤等症候。中医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化疗灼伤明液,以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虚火上炎,或肾阴亏虚、心失所养、心肾不交所致,故治宜滋补肝肾、平肝潜阳、养心安神为主,方用天麻钩藤饮和左归丸加减。神昏谵语者可选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等清心开窍之品。

4.膀胱刺激征 由于抗癌药物对泌尿系统的毒副作用,导致中毒性膀胱炎,从而产生膀胱刺激症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滴沥不畅,甚至尿闭。化验检查见血尿、蛋白尿等。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化疗以后,湿热毒邪下注下焦,膀胱气化功能不利所致,故治宜清利下焦湿热,方用八正散加减。如有血尿者,则应加白茅根、大小蓟、生地炭等凉血止血药;小便混浊或伴有膏脂(蛋白尿),则应与萆薢分清饮合方加减;尿闭不通或伴有尿潴留者可配合导尿或耻骨上膀胱穿刺等治疗。

5.皮肤病变 部分抗癌药对皮肤及其附件有毒性作用,能引起过敏性皮炎、疤痕以及瘙痒症等皮肤病变,可按皮肤病进行施治,以滋阴养血、疏风清热法为主。中医学认为“发为血之余”,脱发者多系放疗化疗以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所致,故治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为主,选用人参养荣汤与左归丸合方加减,并重用首乌。

六、发扬“挂线”特色,扩大临床应用的经验

挂线疗法首载于明代的《古今医统大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由于该疗法具有治愈肛瘘又不致后遗肛门失禁的优点,较好地解决了肛肠外科难治性疾病——高位肛瘘治疗中的难题,因而被临床医生沿用至今,成为中医的传统特色疗法。近年来,随着该疗法治疗机理的阐明,其临床应用更为普遍,并在欧美、日本等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如1987年英国肛肠学会将挂线疗法定为治疗高位肛瘘的首选疗法。朱师对挂线疗法从其挂线日程以及在具体疾病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对挂线日程的明确提出应以两周左右为宜

应用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建国以来经过了两次改良:一是将药线或丝线改为有弹力的橡皮筋,从而避免了频繁紧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并使挂线日程变得可以随意控制;二是采用了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的中西医结合方法,这对缩短疗程,减轻术后肛门疼痛起到较好的作用。

在临床运用中,对挂线的日程有不同的意见,其中一种意见是一次予以紧扎,以期在5~7天内脱线,缩短挂线的日程。朱氏则认为,如肛管直肠环已纤维化(临床表现为肛管直肠环僵硬),即使予以切断,也不致肛门失禁,故予一次紧扎,使其在5~7天时间内脱线。但对尚未纤维化者,一次紧扎橡皮筋则有发生肛门失禁的可能。第二,高位复杂性肛瘘,其低位切开部分的创口在短期内不可能愈合,何况此症每多并发大小不同的脓腔,需要有充分的引流,需要填塞引流物,疗程并不能因橡皮筋在短期内脱线而缩短。第三,若采用缓慢挂线切割的方法,既可避免紧扎而致的剧烈疼痛,对肛门功能的保护更好,又因挂线用橡皮筋本身有很好的引流作用,不必另置引流物。第四,控制橡皮筋到脓腔及低位切开的创口逐渐填平时脱线,那时创口已经表浅,引流较好,生长比较迅速,换药也方便,可以相对地减轻病痛,同时也并不增加疗程。因而,朱师主张挂线的日程应在两周左右较为适宜。

(二)用挂线“引流”治疗肛瘘和肛周脓肿

传统的挂线疗法主要采用“慢性勒割”作用,朱师通过临床实践认为,“挂线”也具有较好的引流作用,因而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他就将其用在临床实践中治疗病变涉及低位肌间、高位肌间、坐骨直肠窝、骨盆直肠窝的复杂性肛瘘或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他采用的方法是,将与内口相应的主管道浅部做放射状切开,清除内口及原始感染病灶,对主管道的高位部分,以及支管脓腔不做广泛切除或切开,只根据引流需要作几个小放射状切开,潜行搔刮瘘管腔内坏死组织,然后在相应的切口之间瘘管内挂入呈松弛状态的橡皮筋(即被挂线部分不予紧扎),利用橡皮筋作为引流物作对口引流。术后也不需要在管腔内放置引流条,只需顺橡皮筋放入去掉针头的小儿头皮针,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药液将管腔内的污物冲洗干净。等到管腔或脓腔缩小长平,主管道切开之创口接近愈合时,拆除所挂的松弛的橡皮筋,继续冲洗支管、脓腔3~5天,支管或脓腔就会逐渐闭合而愈合。

这种以松松挂线的橡皮筋作为引流物可起持续的引流作用,不会滑脱,也不需要更换,可放置在管腔较小的无法放置引流条的支管腔内,因而较之其他引流物有引流效果好,痛苦轻,简便的优点。同时由于依靠了这种引流方法,改变了传统手术要弧形切开支管或脓腔,创面较大对肛门周围组织尤其是括约肌及肛尾韧带的损伤较大的缺点,减少了对组织的损伤,也可防止肛门移位等。另外,这种方法也改变了传统挂线疗法必须切断组织的思维模式。

(三)挂线疗法治疗肛管直肠狭窄

朱师认为挂线疗法也可用于肛管直肠狭窄的治疗。具体方法是,在狭窄环部位按肛瘘挂线法挂以橡皮筋,适当紧线,待橡皮筋挂开脱落后,予扩肛。如一次尚不能达到满意疗效,可以予再次在别处挂线切开。

七、肛肠病的手术经验

朱师对肛门疾病的手术治疗,以操作精巧、切口小、损伤少、效果好、疗程短等特点而着名。在手术治疗后的处理方面,亦有丰富的经验。

中国传统医学治疗痔瘘的手术疗法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其具体操作在古医籍中记载很少,多由家传师承,其绝招则秘不外传,相互之间缺乏交流而存在一定的门户之见。只有在解放后,在党的中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广大中医在政治上与思想上都得到了解放,才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而朱师有机会向国内着名的肛肠科专家如国内名医如丁福华、姜怀琳、韩长泰、张庆荣、周济民、闻茂康、林之夏等前辈学习。朱师认真学习与研究了这些前辈的专长,又通过对西医手术的学习,吸取了西医的优点,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手术风格。如对高位复杂性肛瘘、巨大的环状混合痔等难治性肛肠疾病所设计的手术方式,即是将几种手术方法扬长避短地巧妙结合而形成的,可以说是集前人之长,又不同于前人,有切口小、损伤少、操作精巧、效果好的特点。朱师经常对我们后学者说:“痔瘘手术不仅要彻底清除病灶、治愈病变,还要使术后的肛管平整,防止肛门功能失常等后遗症的发生,尽可能地减少术后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而,操作要像绣花那样精巧,切除组织要审分毫,缝、扎、钳、夹都要想到术后可能产生何种反应及情况,切勿盲目粗暴。”

(一)术式要综合考虑,施术要细微、准确

朱师强调:术式的选择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精心、准确地选择,从各种治疗方式中选择最适合患者病情的术式。如若病情复杂,因现有的各种治疗痔瘘疾病的手术方法,在其适应证范围内,多有一定的疗效,亦有其不足之处,如不能扬长避短地使用,必然不能给病人以最好的治疗。因而,现代的医生,切不可拘泥于一法,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方法,并能根据不同的病变作出最佳的选择,方可达到疗效最好,治疗中痛苦、并发症最少的结果。

因而,朱师极为重视病症的具体情况,每多以病的症状(尤其是痔的脱出症状)、形态(包括病变的范围、大小)、色(局部的颜色)、病位(深浅)、疗法的依据,以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的情况、本病既往的治疗情况等,以作为选择最佳治疗方法的依据,从而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如肛肠手术切口的大小,朱师认为应视其脓肿范围的大小和病变部位肌肉的厚薄而定。凡是脓肿范围大、脓腔深而肌肉丰厚的,切口宜大;脓肿范围小、脓腔浅而肌肉薄的,切口宜小。

各种肛肠病手术切口及创面皆不可过宽,在同样的切口数量时,切口窄者要比切口宽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要缩,而切口的长度一般不影响创面愈合时间。一般切口不能过大,以防损伤肛管直肠环,或愈合后形成疤痕较大,影响肛门功能;但也不能过小,以免引流不畅,脓水引流不畅,脓水或分泌物不能排出,影响创面愈合。

关于创面的形状对于外大内小的创口,朱师认为切口要内松外紧,防止外部创面愈合速度较内侧快,保证让创面从内向外顺利生长。

环状混合痔手术中的难点是切除痔核与保护肛门功能之间的矛盾,若欲彻底切除痔核,容易将肛门上皮较多切除,造成肛门狭窄等后遗症等发生。因而,在做环状混合痔手术时应该充分兼顾这二者关系,在保证不影响肛门功能的前提下将痔核切除。一般皮桥应多保留为好,数量越多越好。对环状混合痔,分段结扎时,分段数量多者与分段数量少者相比,应:①保留肛门上皮多,对肛门功能保护好;②被扎痔核根部小,结扎较牢、痔核坏死脱落快、术后出血等并发症要少。

结扎痔核时应该根据痔核的大小而运用不同粗细的丝线。

一般来说,痔核较大者,用7号等较粗细的丝线,并且为了结扎不滑脱,多8字贯穿缝扎。较小的痔核可用4号缝线,也能达到目的。由于较粗的线容易滑脱,较细的线反而不易滑结,能否扎紧痔核是相对的。随着目前手术用线的不断进步,即使较细的线也有较大的强度,因此手术用线可以越来越细。

关于混合痔手术中是否要切断内括约肌的问题,朱师认为应该因人而异,对于肛门内括约肌括约较紧或痉挛或同时伴有肛裂者,手术中切断肛门管皮肤较多,或者经肛门内压测定发现内压较高者,在做手术时可作内括约肌头的切断术,以解除肛内压增高的痔起病因素或内括约肌痉挛。但对年龄较大,肛门本身松弛者,则不宜再做内括约肌头切开或切断。

对肛周脓肿脓腔范围大,两引流切口间间距过大时,引流容易不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宜多作1~2个引流切口,以缩短两切口间间距,保证引流通畅。另外,向外的引流切口,宜向外延长,不宜缩在肛管内。

肛瘘手术中要注意括约肌的保护。一般来说,在手术中肛门外括约肌上皮下部与浅部可以切开,切开后一般不会影响肛门功能,但前侧的肛瘘仍要注意,因为肛门前侧缺乏外括约肌深部。而外括约肌深部一般不能一次切开,必须采用切开挂线的方法。如慢性肛瘘反复发作,整个肛肠环已僵硬时可以考虑作一次性切开。

一般地讲,对括约肌作切开时,不能一次同时切开两处。对内括约肌的切开也要慎重,因为内括约肌具有持续括约肛门的作用,当其被切开时,其作用将被内括约肌所替代,但由于外括约肌易于疲劳,当其疲劳时肛门就会出现潮湿、漏液等不适。这也是术后并发症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