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医教您防治便秘
48623700000019

第19章 专题讨论(2)

十、便秘对糖尿病患者有哪些危害?

也许大多数人都有便秘的经历,也许有时便秘对普通人来说只是一个小毛病,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便秘却可能是致命的。

糖尿病是危害人们眼睛、心、脑、肾及大小血管的慢性终生性疾病。其高致死率已位于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占第3位。在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中,失明和心肌梗死是两项重要的致残、致死原因。据报道,在欧美国家因疾病致盲的原因中,糖尿病占主要地位。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平均为50%左右,病程超过30年者,患病率可达95%。而心肌梗死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原因。高血压和高血糖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失明和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令人想不到的是,如此严重的后果往往是便秘引起的。

为什么便秘会给糖尿病患者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呢?这是因为糖尿病的病程较长,造成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顽固性便秘。排便是机体“清理垃圾”的过程,长期便秘可使“垃圾道”堵塞,导致毒素吸收。

有研究资料显示,人在用力排便时,血压水平较平时可翻一番。

而许多患者收缩压可一过性达到200mmHg以上。糖尿病患者多有视网膜微血管瘤或新生血管,瞬间的高血压可造成血管破裂,引起视网膜出血,导致失明。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伴有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硬化,便秘可造成血压急剧升高,心脏负荷加大,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大大增加。

十一、便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吗?

便秘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如脑血栓、脑出血、心肌梗死等。

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如果便秘则易引发脑血栓。因为在排便的时候会腹部用力,使腹压升高,然后导致血压升高,这时,如果老年人的血压本身就偏高,动脉管腔中原来形成的斑块就会在双重压力作用下,移动到脑血管较细的地方堵塞血管,形成血栓。而对于便秘引发脑血栓的原因,还有另外一种可能,老年人出现便秘很多时候是因为缺水,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血液黏稠度会增加,流动变得缓慢,进而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相对来说,便秘诱发出血性卒中(即通常所称的脑溢血、脑出血)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几乎所有老年人的血管都有一定程度的硬化,本身就容易出现脑血管破裂问题,便秘时用力过大,血压骤高,更增加了血管破裂的可能性。如果老年人再伴有一些其他病症,如高血压、心脏病等,便秘就更加危险了。

另外,便秘还是心血管病,如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排便用力使血压升高后,心肌用力收缩,可能造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梗死。

十二、便秘对性功能有影响吗?

很多人认为便秘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个生活习惯问题而已,往往都不注重调整,甚至认可了长期受此困扰。更没有考虑到便秘还与性功能相关。

细心的夫妻可能体会到,在没有便秘的时候,男性表现性欲旺盛。

女性则会体验到,当性生活达到高潮时,将感觉到阴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抽动,这时你还会感觉肛门周围也会出现有规律的收缩,这种收缩可以随着性高潮的强弱起伏而加剧或减弱,这都说明女性性高潮的来临伴随着肛门的“运动”,而这正是耻骨尾骨肌(性爱肌)“工作”的结果。由于耻骨尾骨肌附着耻骨与尾骨上,好像一张绷紧的“吊床”,支持着骨盆内全部器官以及会阴部的肌肉,参与收缩阴道功能,完善排便功能并促进阴道紧握性,使夫妻性生活更加和谐和健康。但如果妻子长期患有慢性便秘,在性生活中,必然使耻骨尾骨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甚至出现性交疼痛现象,性生活就自然难以和谐了。长期如此,还将出现性欲减退、性冷淡及性厌恶。如果丈夫患有便秘,将导致其出现系列性功能障碍症状,如阳痿、早泄、射精无力状态。

十三、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时应该注意什么?

大肠是消化道的“终点站”,食物由口腔经过食道、胃等消化器官消化吸收之后,在大肠形成粪便并定时排出体外。所以,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就是排便的规律和性状发生了改变。

正常情况下,每个人的排便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或每日1次,或隔日1次。得了直肠癌以后,这种有规律的大便习惯发生了改变:或便秘,大便3~4d1次;或腹泻,每日4~5次甚至更多;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或解便后有便意未尽、排便不畅的感觉。这种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正是直肠癌发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报警信号。

尽管排便的规律和粪便性状发生改变是大肠癌的报警信号,但是,由于痔疮、肛瘘和其他肛门直肠疾病也会有便血、排便规律改变的症状,而人们往往又不愿意往癌症等处想,总以为是痔疮出血,从而错过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良机。

据临床资料统计,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增高,发病年龄在提前,而早期的癌症又容易误诊,所以,年逾40的成年人,如果出现以下情况:

①平时大便有规律的人,近期内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有排便不畅感。

②大便性状发生改变,如拉稀便、黏液便、脓血便或便中带血呈鲜红色或果酱色者。③出现腹胀、腹痛或其他腹部不适者。④有“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无力者。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以便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术后生存率。

十四、长期便秘可能会引发乳腺癌吗?

便秘者的粪便中存在一种致突变原。该突变原与已知的几种致癌物质类似。这些物质经肠道吸收后,可随血液循环进入对其相当敏感的乳腺组织,增加了诱发乳腺癌的可能性。

如何预防乳腺癌的发生?专家认为,妇女平时应注意合理饮食,减少摄取动物性脂肪,常吃新鲜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每晚睡觉前,可揉腹部10~15min,以刺激肠道蠕动;每日清晨喝一杯温开水或淡盐水,有助排便。若发生便秘,可适量食用蜂蜜或芝麻、香蕉等润滑肠道的食物,对预防便秘可起到辅助防癌作用。

十五、长期便秘可能会患子宫颈癌吗?

从医学的观点讲,一个人1周解便的次数不到3次即是便秘。虽然短暂的便秘并不代表肠胃异常,但是若是便秘现象持续超过3周以上,则应该及早就医,尤其当发现个人解便习惯改变,如经常便秘改变成经常腹泻,或时常腹泻转变成时常便秘时,即需就医寻求便秘原因,千万不要置之不理,忽略身体发出的警讯。

当便秘症状持续超过3周,建议最好就医检查。因大肠下段的直肠及乙状结肠都位于骨盆腔,当男性罹患前列腺癌、女性罹患子宫颈癌时,有1/6的患者容易因前列腺癌或子宫颈癌影响大肠蠕动,进而导致便秘,如前述提及之女性病患即是因子宫颈癌而导致严重便秘。

日常摄取蔬菜或水果的纤维素和水分不足、缺少运动的生活方式或环境改变等,是常见的便秘原因,旅行、怀孕或饮食改变也会造成便秘,但容易忽略的是,便秘也可能代表身体发生严重的问题,如子宫颈癌,因大肠长肿瘤造成肠道狭窄,也常导致便秘。为了健康,应该每天注意是否有任何排便习惯的变化,以提早发现疾病、提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

十六、注意:便秘的“警报”有哪些?

便秘是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便秘带来的一般症状为口臭、恶心、食纳不良、腹胀、皮肤色素沉着、注意力不集中等。便秘还有一些严重的危害,如在结肠癌、肝性脑病(肝昏迷)、尿毒症、乳腺病、老年性痴呆等的发病中,都有重要作用。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时,患者甚至可因便秘失去生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便秘的背后隐藏着重要疾病。由于便秘很常见,有些重要疾病易被患者忽略,甚至失去治疗时机。这些疾病伴随便秘会出现种种“警报”。

1.便血或黑便 可表现为黑便、便后滴血或鲜血便,血可与粪便混或不混,主要视出血部位高低、出血量多少而定。黑便提示出血部位较高(离肛门远)。不论哪一种出血,都说明病变处血管有破裂,轻者为痔核、肛裂或黏膜损伤,重者可能是息肉、炎症、溃疡或肿瘤。

2.贫血 明显便血,久之引起贫血容易查出,危险的是小量但长期出血(隐性出血),肉眼难以辨出,除非作大便隐血试验才会发现出血。还因为是慢性失血,患者常能适应而无不适感觉。除失血外,肿瘤毒素对造血系统的抑制,也是造成部分患者贫血的原因。贫血较多见于胃、结肠肿瘤。

3.消瘦 明显的或进行性消瘦,应高度怀疑肿瘤的存在。也有的消瘦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厌食与消耗所致。

4.发热 单纯便秘不至于发热,便秘患者如长时间的反复测量确有发热,特别是不规则低热,提示有慢性炎症(如肠结核等)或肿瘤,不过,首先应排除其他常见发热原因(如五官科病变、妇科炎症、泌尿系炎症等)。肿瘤组织代谢加快,其产物对机体的刺激也是发热原因。

5.腹痛 不少患者排便之前常有轻微左下腹疼痛,多于排便后消失。但若腹痛持续存在,程度重,排便后不消失,提示肠道有阻塞的可能,常由肿瘤、肠道粘连或神经肌肉病变引起。

6.包块 一种是包块随腹痛出现,痛后消失,质软如囊,这多为胀大的肠管的一部分。另一种为实质性包块,或固定推不动,或可部分移动,前者说明病变浸润范围较广。

7.血沉变化 血沉虽非特异性指标,但在体内有炎症、肿瘤、破坏性病变存在时,血沉加快,故可作参考指标。

十七、便秘与高血压有什么联系?

高血压病是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据统计资料表明,有70%~80%的脑出血是由高血压所引起。有人曾测量过,便秘患者排便时增加腹压的同时,血压可明显上升10~20mmHg(1.33~2.66kPa),甚至更高。其原因是高血压患者在排便时用力努挣,往往会使腹压升高,全身小动脉发生短暂性强烈痉挛,这时心跳加快,心脏收缩加强,心排血量增加,血压会突然进一步升高。当压力超过血管壁的承受能力时,则血管破裂。如果患者已经有脑动脉硬化,在努挣大便过程中会导致脑部小动脉强烈痉挛,以后就发生脑部小动脉强制性扩张,出现急性脑循环障碍使颅内压增高,发生脑出血,可以这样说,便秘是加重高血压病的重要因素,是引起脑出血的重要促发因素。

便秘本身并不会产生致命的危险,但是如果患者年龄较大,或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那便秘就成了一个危险的杀手,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致死致残的最重要的因素。高血压患者死在卫生间里的概率到底有多大,目前还没有做过统计,但数字绝对是很大的,早就应该引起患者及家属的特别关注。相对来说,便秘诱发出血性卒中(即通常所称的脑出血)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几乎所有老年人的血管都有一定程度的硬化,本身就容易出现脑血管破裂问题,便秘使得患者排便时必须用力,血压升高,机体的耗氧量增加,增加了血管破裂的可能性。如果老年人再伴有一些其他病症,比如高血压、房颤等,就非常容易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往往会因药物而引起便秘。因为降压利尿药具有排出体内水分的作用,会使体内水分不足,使大便变硬,引起便秘,所以,服用降压利尿药的患者,应避免水分的不足。医师对高血压患者都有过这样的嘱咐,去厕所解便不要用力。但对同时患有便秘的患者,这种医嘱可能就不现实了。再则,老年人气血亏虚,出现便秘很多时候是因为缺水,小便量较少就是身体缺水的表现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血液黏稠度会增加,流动变得缓慢,进而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所以,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因为保持大便通畅,可以起到稳定血压、预防脑卒中发生的作用。老年人中高血压多,便秘也多。而且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如钙离子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等很易诱发和加重便秘。因此,平时应注意食用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各种杂粮等。若有便秘情况,应采用有效措施,如针灸,腹部按摩,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一些通便药物等,切不可用力努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十八、高血压患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预防便秘呢?

1.注意饮食调节 首先要注意饮食的量,只有足够的量,才足以刺激肠蠕动,使粪便正常通行和排出体外。特别是早饭要吃饱。其次要注意饮食的质,主食不要太精过细,要注意吃些粗粮和杂粮,因为粗粮、杂粮消化后残渣多,可以增加对肠道的刺激量,利于大便运行。副食要注意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如青菜、韭菜、芹菜、蕃芋等。还有就是要多喝水,早饭前或起床后喝一杯水有轻度通便作用。足量饮水,使肠道得到充足的水分可利于肠内容物的通过。另外,可有意多食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核桃仁、花生米、芝麻、菜籽油、花生油等,它们都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如果经常拖延大便时间,破坏良好的排便习惯,可使排便反射减弱,引起便秘,所以不要人为地控制排便感,对经常发生便秘者,一定要注意把大便安排在合理的时间。

3.积极锻炼身体 散步、跑步,做深呼吸运动、打太极拳,转腰抬腿、参加文体活动和体力劳动等可使胃肠活动加强、食欲增加,膈肌、腹肌、肛门肌得到锻炼,提高排便动力,预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