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医补脾胃养生法
48623200000044

第44章 中医其他补脾胃法(2)

按摩是一种独特的中医治病、健身方法。临床医生或自己运用按、摩、推、拿、滚、揉、捏、打等各种手法,作用于病人或自己体表的皮肤、肌肉、筋腱、关节、神经、血管以及淋巴等部位,特别是对穴位产生一种机械性刺激作用,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达到舒经活络、调气活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方1推运胃脘法

双手从剑突下到幽门,循胃脘推而运之,称为推运胃脘法。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医者沉肩、垂肘、悬腕,将力集于掌指部,以单手小鱼际及掌根或双手重叠交叉,从剑突下到幽门,循胃脘呈钩形推而运之,又称为钩形推运法,操作中以掌缘旋而转之,反复施以。此法用于胃脘部,亦可用于腹部的其他治疗部位。

【注意】操作过程中不宜挤、压、按、捣,需按照一定的顺序着力。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制酸止痛,化痰利水,解郁散结,舒肝止痛,理气和中。

方2推脾运胃法

以左手推之于脾,交于右手运之胃,推而运之,循于脾胃,称为推脾运胃法。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医者沉肩、垂肘、悬腕,以左手掌根、大鱼际侧及余四指指腹,自鸠尾、巨阙至幽门、期门,推而运之,为推脾;交至右手余四指指腹及小鱼际循胃脘呈勾形运而抹之,为运胃。即左手推脾,而右手运胃,称为推脾运胃法。手法要着力深沉,均匀和缓,持续连贯,推而不滞,运而不浮,推脾运胃,左手往右,交接准确,配合严密。此法主要用于上腹部。

【注意】操作中切勿挤压叩按、忽浮忽沉。

【功效】补益脾土,养血胃气,调和脾胃,促进运化,通经活络,消胀止痛,宽胸利膈,开窍醒胃,调气安神,消痰利水,解郁散结。

方3龙凤呈祥法

双手拇指弓起,余指略屈曲,分别置于左右肋缘,推而滚运,两拇相关,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形如龙凤,称为龙凤呈祥法。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双手拇指弓起,余指略屈曲,以掌背及高骨着力,自左右肋缘推而滚运,移而动之,双拇相对,左为阳似龙,右为阴似凤,一上一下,一起一伏,一前一后,边推边运,边运边滚,边滚边移,推运交潜,往返操作。此法多于配合全身按摩时应用。

【注意】操作时要以内动劲连贯施力,不宜施用暴力或操之过急。

【功效】健运脾胃,疏调胃肠,理气消滞,通调气滞,消食导滞。

方4点三脘开四门法

以示、中、环三指分别点戳三脘,双手四指分别点开四门,称为点三脘开四门法。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于患者腹部,用双手充分施以推、揉、运、摩等手法后,以三指(示指、中指、环指)分别对准三脘穴(上脘、中脘、下脘)点而戳之,再以四指(示、中、环、小指)分别对准四门(幽门、章门、期门、梁门)点而开之。操作时持续着力,左右对点。

【注意】操作时双手密切配合,不可操之过急或暴力挤压。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下气,理气舒肝,解郁散结,和胃止呕。

方5源根筑提法

四指(示、中、环、小指)端并拢,戳点胃旁(指下有搏动为应手)称为源根筑提法。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以四指端并拢对齐,斜置于胃旁点而戳之,微微颤抖,随呼吸定点提起。戳点时麻木痛凉感贯窜腿足,提起则热流滚滚下窜于趾。本法主要用于上腹部。

【注意】操作中持续着力,不可操之过急或暴力挤压。

【功效】调和气血,和胃止呕,降逆通腑。

方6推运胃脘法

双手从剑突下到幽门,循胃脘推而运之,称为推运胃脘法。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家人沉肩、垂肘、悬腕,以单手小鱼际及掌根或双手重叠交叉,从剑突下到幽门,循胃脘呈钩形推而运之,以称为钩形推运法,操作中以掌缘旋而转之,反复施以。此法用于胃脘部,亦可用于腹部的其他治疗部位。

【注意】操作过程中不宜挤、压、按、捣,需按照一定的顺序着力。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导滞,解郁散结,舒肝止痛,理气和中。

方7提拿夹脊法

拇指和示指对合着力于脊椎两旁,连贯提拿,称为提拿夹脊法。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以单手或双手拇指与示指对合,着力于夹脊,提而拿之,边移边提,边提边拿。一般自上而下为补,自下而上或自右向左为泻。此法主要用于夹脊部。

【注意】操作中需对称提拿,手法宜准确可靠,不宜抓拧,注意保护皮表。

【功效】疏通经络,通调脏腑,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壮水制火,滋阴清热。

方8运运颤颤法

双手掌交叉重叠,平放置于患者腹疗,施用内动劲,运而动之,振而颤之,称为运运颤颤法。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医者沉肩、垂肘、悬腕,五指并拢伸直,双手掌重叠交叉,平放于患者腹部,施力于双手,用内动劲,运而动之,振而颤之,运运颤颤,相互配合,边运边移,边颤边动。此法是全身按摩时在腹部的配用手法,操作中不宜对其他部位发生影响。患者自觉施治部位有温热感渗透为宜。

【注意】操作中应集中精力,不可施用按压等暴力。

【功效】消食化积,健运脾胃,通调气血,理气通便。

方9狮子滚绣球法

双手拇指伸开,余指并拢,略屈曲呈半圆形,置于腹部正中推揉,形如狮爪,滚戏绣球,称为狮子滚绣球法。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双手拇指伸开,余指并拢屈曲呈半圆形,双拇指相对用左右尺侧小鱼际及掌根部着力于腹部正中,掌内侧稍悬拱起,双手并合呈半圆形,顺时针旋转推揉,逐渐扩大范围,如同狮子滚绣球之势。左旋为补,右旋为泻。

【注意】操作时避免挤压、按叩,不宜忽快忽慢,或暴力操作。

【功效】调和气血,健脾益胃,解郁行滞,活血通便。

六、敷脐补脾胃法

敷脐法通常称为脐疗,是中药外治疗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以中医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不同病症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制成丸、散、膏、丹、糊等剂型,将其贴敷于脐中,上面用纱布或胶布等覆盖、固定,或配合适当的灸疗或热熨,以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方法。

敷脐的药物通过对脐部(神阙穴)局部穴位的刺激作用,经过皮肤透入、经络传导,激发经脉之气,协调人体各脏腑之间的功能,疏通经络,促进脏腑气血运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方1

【组成】厚朴、吴茱萸、半夏、干姜各适量,金仙膏2贴。

【用法】将方中前4味药混合,共碾成细末,过筛,储瓶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以温开水调成糊状,敷于患者的脐孔内,外用金仙膏封贴;同时,将另1贴金仙膏贴于胃脘处。每3日换药1次。

方2

【组成】吴茱萸24克,高良姜、肉桂各20克,陈皮15克,金仙膏1贴。

【用法】将前4味药混合,共碾成细末,储瓶,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加入温开水调和如膏状,敷于患者的肚脐上,外用金仙膏封贴。每2~3天换药1次。

方3

【组成】炮姜、肉桂、小茴香、丁香、木香、附子、吴茱萸各3克,麝香少许,生姜汁适量。

【用法】将方中前8味药混合,碾成细末,储瓶备用。用时先将麝香研为细末,纳入患者脐孔内;再取药末适量,以生姜汁调和如膏状,旋即敷于脐孔内,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每2日换药1次。

方4

【组成】厚朴、党参、麦芽、神曲、三棱、金仙膏药各适量。

【用法】将前5味药混合,共碾成细末,过筛,储瓶密封备用。用时将金仙膏药肉置水浴上溶化后,加入适量药末,分摊于纸上或布上(每贴重20~30克),趁热贴于患者的肚脐及胃脘2个部位。每3日更换1次。

方5

【组成】党参、白术、炙甘草、半夏、陈皮、香附、木香、砂仁、益智仁、厚朴、神曲、干姜各适量,金仙膏2贴。

【用法】以上药物除金仙膏外,混合,共碾成细末,储瓶备用。同时取药末适量,在锅内炒热,填满患者脐孔,再将金仙膏加温软化,分别贴于肚脐及上脘穴。每2日换药1次。

方6

【组成】附子、白芷各10克,苦丁香8克,川乌12克,胡椒6克,大蒜20克。

【用法】将以上各药共捣,做成饼,敷贴于患者的脐部。

方7

【组成】公丁香、木鳖子、白胡椒、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各等量。

【用法】将上药混合,共碾成细末,储瓶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以热粥调和呈膏状,敷于患者脐孔内,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方8

【组成】炮姜、炒雄黄粉、肉桂、吴茱萸各1克,白胡椒6粒。

【用法】将上药共碾成细末,储瓶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以脱脂药棉薄裹如小球,纳入患者脐孔内,用手按紧,外用胶布封固。

方9

【组成】母丁香、肉桂各6克,硫黄18克,麝香少许,大蒜适量。

【用法】将前3味药碾为细末,加入麝香再研匀,储瓶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1.5克,和大蒜共捣烂如膏状,敷于患者的脐孔内,外用胶布封贴。每日换药1次。

方10

【组成】胡椒、艾叶、吴茱萸、灶心土、大蒜各适量。

【用法】将方中前4味药混合,共碾成细末,过筛,储瓶备用。用时取药末6克,与大蒜共捣烂如膏状,敷于患者的肚脐上,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