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医补脾胃养生法
48623200000023

第23章 健脾和胃(1)

健脾和胃之法适用于脾虚胃弱证。脾虚胃弱证是指因脾胃虚弱,升清降浊功能低下,引起胃失和降者。胃为水谷之海,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胃气旺,则五脏皆受其惠;胃气虚,则五脏皆受其累。故人以胃气为根本。凡病胃气不衰,虽重而易治;胃气大虚,虽轻而难愈。引起胃气虚弱的原因,多与素体虚弱,劳倦伤气,饮食不节,以及大病、久病内伤胃气有关。

临床多表现为食欲缺乏,食后脘腹闷胀,喜按,面色萎黄,消瘦,倦怠,气短懒言,大便稀薄或便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舌淡苔白,脉细弱。若中气下陷,可见脱肛、内脏下垂、腹有重坠感等症状。本证可见于现代医学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慢性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内脏下垂等。

一、健脾和胃靓汤

百合莲花汤

【原料】莲子50克,百合100克,黄花菜20根,冰糖150克。

【制作】

(1)将百合、黄花菜洗净,装入大汤碗中;将莲子去掉皮及两头,捅去心,洗净,放入汤碗中。

(2)往汤碗中加清水500毫升,上笼,用旺火蒸至各种料熟,加入冰糖,再蒸片刻即可。

【功效】此汤色泽美观、脆嫩鲜美、清淡宜人,可健脾开胃、固精敛汗,是夏日清热滋补佳品。适用于脾胃不和而致的食少纳呆、口干不欲饮、嘈杂心烦等病症。

酿清汤燕窝

【原料】干燕窝10克,鸡清汤2000毫升,母鸡背脊肉120克,熟瘦火腿30克,盐、料酒、白胡椒粉、味精、葱、姜、绿色菜叶、鸡蛋及猪油各适量。

【制作】

(1)将燕窝泡入开水中,加盖闷一会儿,待水冷后再换开水,直至将燕窝泡软;将葱划破,切成长段;将姜拍破,漂入凉水中。用刀背将鸡背脊肉砸成极细的肉泥,抽出筋,再用刀剁几遍。将火腿、青菜叶切成4厘米长的细丝,将1只鸡蛋打散,用火将锅烧热,用一块肥膘肉在锅中擦一遍,将鸡蛋倾入锅中,摊成薄蛋皮,然后取出,切成4厘米长的丝。

(2)将鸡肉泥盛入瓷容器内,先下少许葱、姜及鸡汤,待煮沸后才将鸡肉泥下入汤内,搅散。随搅随下,待呈稀糊状时,加盐、白胡椒粉及鸡蛋清(2个)向一个方向搅动,搅到发亮为止。

(3)把燕窝整齐地成24份,放在一块干净布上,再用干布盖好,压去水分。

切,

(4)用24个小瓷汤匙,抹上猪油,将燕窝顺摆入勺内(一端勿伸出汤匙外,另一端在勺把上),将鸡肉泥挤成丸子,放在汤匙内,用小刀蘸水抹平,摆上切好的蛋丝、火腿丝及青菜叶丝(每只瓷汤匙中各放一根丝点缀即可),再轻轻将丝压入鸡肉泥中,上笼,用中火蒸熟,取出,分盛在12个碗内。

(5)将鸡清汤注入锅中,加入盐、味精及胡椒粉,调好味,注入碗内即可。

【功效】本品汤清如水、燕窝鲜嫩、营养丰富,补益脾胃,补肾补血。宜于脾虚胃弱而致的食少体弱、头晕目眩、脾胃虚寒及食欲缺乏患者进补。

猴头芙蓉汤

【原料】水发猴头蘑200克,6个鸡蛋的蛋清,湿淀粉15克,豌豆苗15克,料酒10毫升,味精1克,精盐3克,清汤1000毫升。

【制作】

(1)将猴头蘑顺毛片成片,用开水汆透,捞入碗里,加入料酒、味精、清汤少许,上笼蒸烂后取出,沥去水分,用净布搌干。

(2)将蛋清、湿淀粉搅成糊,将猴头蘑片放入裹匀。

(3)将锅放火上,下清水,烧至将开时,将猴头蘑片逐片滑入,汆一下,水开后捞出。

(4)将蛋清调匀后加少许清汤,搅匀,上笼蒸透;在锅内加入清汤,置于火上,加入调料,沸后倒入汤碗中,把蒸好的“芙蓉”用勺挖入汤碗内,再放上猴头蘑片,撒上豌豆苗即成。

【功效】此汤汁清味鲜,脆嫩可口。适用于脾胃不和而致的纳少、嗳气、消化不良、腹胀等病症。

蛋蓉菜花汤

【原料】鸡蛋2个,菜花200克,青豌豆25克,熟猪油10毫升,精盐、味精、香菜末、骨头或肉汤各适量。

【制作】

(1)把菜花修整干净,掰成小花朵,放入开锅中,略煮一下,捞出,在凉水中投凉,再捞出,放入盘中。

(2)把鸡蛋煮熟、剥皮,使蛋白与蛋黄分开。将蛋白切丝,蛋黄捣成蓉。

(3)往勺内放油,烧热,放入蛋黄蓉,略炒几下,加入骨头汤,随即放入菜花、豌豆、蛋白丝、精盐,烧开,撇去浮沫,加入味精,撒点儿香菜末即成。

【功效】清淡爽口,开胃健脾。适用于饮食油腻、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致的脘腹胀闷、嗳气呃逆、矢气频频、吐酸等病症。

火腿猪骨冬瓜汤

【原料】熟火腿75克,猪骨头、冬瓜、精盐、味精、火瞳(瞳骨)、姜片、葱节、绍酒各适量。

【制作】

(1)将冬瓜洗净,切成长约5厘米、宽3厘米、厚1厘米的片。

(2)将熟火腿节同样大小片12片。

(3)取净锅1只,加入清水、火瞳、猪骨头、葱、姜,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加入绍酒,移至大火焖煮2小时左右。

(4)待汤汁醇厚时,捞出火瞳、肉骨及葱、姜,放入冬瓜,煮3~5分钟即熟。

(5)用精盐、味精调好口味,盛入大汤碗,覆上火腿片即成。

【功效】此汤清鲜爽口、色泽清雅,有健脾开胃、生精益血、利尿补钙之功效。适宜于脾胃亏虚而致的纳呆腹胀、嗳气吐酸、妇女产后体虚、食欲缺乏、妊娠水肿及儿童佝偻病等病症,是食疗精品汤肴。

【注意】凡外感未清、积滞未化、胀闷未消者忌食。

金丝银鱼汤

【原料】干银鱼75克,火腿50克,鸡皮25克,芙蓉蛋1个,猪油60毫升,冬笋或青菜适量,盐少许。

【制作】

(1)先用温水把干银鱼发软,捞出,备用。

(2)将火腿、鸡皮切成丝。

(3)在锅内放猪油,把银鱼放入略炒几下,然后把火腿丝、鸡皮丝放入同炒,再添上鲜汤,最后下芙蓉蛋、冬笋、盐,用小火煮,水不宜多。

【功效】此汤有健胃补虚、润肺利水之功效。适用于老人体弱多病、脾胃失和而致的面色萎黄、纳少嗳气、虚劳咳嗽、慢性肾炎等病症。

奶油鳜鱼汤

【原料】鳜鱼1条(约350克),笋片25克,火腿肉25克,黄酒、葱、姜、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将鱼去细鳞、肠杂,加酒、盐,略渍,猪油爆香姜片,投入笋片翻炒,加水煮沸,推入鱼,加酒、盐,用文火焖煮40分钟,至汤呈白色,撒上火腿末、葱花,淋上猪油。

【功效】此汤有增乳通乳、益脾和胃、补虚益损的功效。适用于脾胃不和而致的饮食减少、气短乏力、神疲懒言、肢体浮肿、形体消瘦等病症。

丝瓜虾米蛋汤

【原料】丝瓜500克,虾米100克,鸡蛋3只,豆油50毫升,精盐、味精、葱末各少许。

【制作】

(1)将丝瓜刮去外皮,切成3厘米长的菱形块。将鸡蛋磕入碗内,用竹筷调匀,放入精盐2克,虾米用温水泡软。

(2)将炒锅上火,舀入豆油,烧至四成热,倒入蛋液,摊成鸡蛋饼,并用小火将两面煎成金黄色,盛入锅内,改成小块。将炒锅复上火,往锅内放入豆油,烧热,放入葱末,炸出香味,加入丝瓜煸炒至发软,加入开水约2000毫升,再加入虾米,烧沸约5分钟,放入蛋块,再用旺火烧3分钟,见汤汁变白时,放入精盐、味精,起锅,装入汤盆内即成。

【功效】此汤色彩鲜丽调和、瓜香蛋鲜兼有海味。适用于夏季脾虚胃弱而致的纳食不香、头晕面赤、身热不爽等病症。

青红萝卜排骨汤

【原料】青萝卜及红萝卜共600克,排骨460克,蜜枣4枚。

【制作】

(1)萝卜去皮,切厚件,排骨斩件,出水过冷河。

(2)把适量水煲滚,放下排骨、蜜枣、青红萝卜,煲滚,再煲2~3小时,下盐调味。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除胀。适用于脾不运化、胃失和降而致的食欲缺乏、嗳气呃逆、脘腹胀满、大便不爽等病症。

山药羊肉汤

【原料】羊肉500克,山药150克,精盐5克,料酒20克,葱段15克,姜片10克,味精、白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

(1)将羊肉削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放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将姜、葱洗净后拍破待用。

(2)将山药切成0.2厘米厚的长斜片,与羊肉一起置于锅中,注入清水适量,加入姜、葱、白胡椒粉、料酒,先用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移至小火上炖至熟烂,捞出羊肉晾凉。

(3)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中,再将原汤除去姜、葱,略加调味,连山药一起倒入羊肉碗内即成。

【功效】此汤鲜香清爽、肉嫩适口,有补脾益胃、润肺补肾之功效。适用于小儿脾肾虚弱引起的营养不良、发育迟缓、食少便溏,或肺虚久咳、久病体弱等病症。

【注意】

(1)山药宜提前用温水泡好。

(2)羊肉宜选用新鲜羊前腿、肋条或胸脯肉。

鸡丝豌豆汤

【原料】熟鸡500克,豌豆100克,鸡清汤2500毫升,精盐20克,香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将熟鸡去骨、切成丝,把豌豆放入鸡汤中加热,起汤时在盘内放鸡丝和豌豆,盛上调剂口味的鸡汤,加香油、盐、味精即成。

【功效】此汤咸鲜味美、清澈透明,有开胃健脾、补益强身之功效。适用于脾虚胃弱而致的纳食不佳、嗳气吐酸、小儿疹出不透、黄水疮、奶疮痈肿等病症。

皮光肉滑汤

【原料】猪肚1具,木瓜1个,紫河车5克(磨粉),淀粉、食盐、香油各适量。

【制作】将猪肚用淀粉、油、盐洗净,再把紫河车、半熟半生的木瓜切丁,混合后放入猪肚内,并用线扎紧猪肚口,放冷水煲汤,至汤水渐变牛奶白色,加入调料即成。饮汤食肚,每周1次。

【功效】此汤汁鲜,色白,如牛奶色,味道醇厚,有补脾健胃、嫩肤养颜之功效,能减少粉刺、暗疮,使皮肤光滑,且能丰乳健美。常饮此汤,对少食胃弱等证有治疗作用。

鲜蘑豆腐汤

【原料】鲜蘑菇150克,豆腐400克,蒜头1瓣,葱花、姜片、精盐、麻油、味精、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将鲜蘑菇切丁,豆腐用沸水烫后切成小薄片,油烧至六成热,爆香蒜丁、姜末,加入蘑菇丁煸炒,然后倒入清水。待沸,倒入豆腐片,并调味。再沸,勾薄的透明芡,并撒上葱花、胡椒粉,浇上麻油。

【功效】此汤味道鲜美、质嫩爽滑、家常风味,有健脾利水、宽中益气、清热开胃、补益强身之功效。适用于脾胃失和而致的肝炎、纳少乏力、恶心欲呕、哮喘引起的四肢、头面浮肿,也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二、健脾和胃药膳

鸡头粉馄饨

【原料】羊肉250克,草果2个,豌豆100克,鸡头粉、豆粉、食盐、味精、葱末各适量,陈皮末、生姜末、生姜汁、木瓜汁各少许。

【制作】

(1)将羊肉洗净,草果、豌豆捣碎,去皮,与羊肉同熬汤。

(2)捞出羊肉,剁成肉末,加入陈皮末、生姜末,五味调和,做馄饨馅。

(3)用鸡头粉、豆粉各适量,加水和匀,做馄饨皮。

(4)用常法包制馄饨,煮熟后,汁内加熟豌豆、生姜汁、木瓜汁、葱、盐少许,调和。

【功效】补中益气,开胃健身。适用于脾虚胃弱而致的纳差不化、口淡无味、腹胀便秘、体质虚弱、虚劳羸瘦、腰膝酸软等病症。

柿饼饭

【原料】柿饼50克,粳米250克。

【制作】

(1)将柿饼先洗干净,切成约0.5厘米见方的颗粒备用。

(2)将粳米用水淘洗干净,与柿饼混匀置于饭盒内,加适量水,放入蒸笼内蒸约40分钟,取出即成。

【功效】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而致的病后体弱、纳差腹胀、嗳气恶心、胃神经官能症等病症。

炒蚕蛹

【原料】蚕蛹100克,油、盐各适量。

【制作】将蚕蛹加油、盐炒熟即可。

【功效】补虚劳,和脾胃,消疳积。适用于小儿疳积、消瘦、脾胃虚弱等病症。

豆蔻馒头

【原料】豆蔻3克,面粉1000克,酵面50克。

【制作】

(1)将豆蔻择净杂质,碾成细粉备用。

(2)将面粉加酵面适量,以温热水和水发酵面团。待面发好后(夏天需2~3小时,冬天需4~6小时)撒入豆蔻粉,混合均匀。

待合格时(不酸不黄),再把面团揉成直径,约为3厘米的生坯(约60克)。

(3)放入笼内,在沸水上用武火蒸约15分钟。

【功效】健脾暖胃,消食宽中。适用于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致的胸腹满闷、不思饮食、口臭口干、大便溏稀等病症。

五香藕肉片

【原料】藕500克,瘦猪肉糜100克,糯米100克,五香粉适量。

【制作】

(1)将糯米淘洗干净。

(2)将糯米、瘦猪肉糜、五香粉混合均匀,纳入藕孔中炖熟,切片,即可食用。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而致的食少纳呆、大便秘结、便血、小儿疳积等病症。

山楂麦芽饮

【原料】山楂10克,炒麦芽10克。

【制作】

(1)将山楂洗净,去核,切片;将麦芽洗净,共置于杯内。

(2)将开水倒入盛有山楂、麦芽的杯内,盖上盖,3~5分钟后即可饮服。

【功效】和胃,消食。适用于胃肠虚弱而致的食积不化、嗳气呃道、消化不良、高血脂、肥胖症等病症。

山楂肉干

【原料】山楂50克,瘦猪肉500克,菜油250克,香油15克,生姜15克,葱15克,绍酒10毫升,酱油25毫升,白糖7克,花椒、味精各适量。

【制作】

(1)先将山楂洗干净,切成圆片,在沸水中烧1~2分钟,取出。

(2)将瘦猪肉洗净,在沸水中烧至六成熟,取出,切成约5厘米长的粗条,放在盆内,用酱油、葱、姜、绍酒、花椒拌匀,腌渍约1小时,沥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