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医补脾胃养生法
48623200000021

第21章 健脾化湿(2)

(2)将鸡翅翻扭在鸡背上,盘好,将鸡头翻压在鸡翅下,放入开水锅中烫一下,捞出,盛入蒸钵内(鸡脯贴钵底部),加奶汤60毫升,隔水蒸2小时,取出,翻扣在汤盘内,抽去竹签,将原汤沥入锅内,加入奶汤180毫升,盐3克,烧开,放入绿色鲜菜,稍煮,捞出,围在鸡的周围,汤用湿淀粉勾成薄芡,加入鸡油、味精,淋在鸡上即成。

【功效】本品鸡形完整、色白肉嫩、补脾祛湿、益肺滋肾。适宜于头重如裹、一身沉重疼痛、食欲缺乏、舌苔厚腻不退等脾虚湿困患者食用;也适宜于咳喘、气短、腰膝酸软、面色苍白等脾肾气虚的患者食用。

肉桂甘草牛肉

【原料】黄牛肉500克,肉桂2克,甘草2克,姜片、八角茴香、盐、白糖、熟菜油、酒糟汁各适量。

【制作】

(1)将牛肉洗净,切块,放入沸水中煮至三成熟,捞起待凉,切成肉条。

(2)将铁锅置于小火上,加入肉汤,放入牛肉条、肉桂、甘草、盐、八角茴香、酒糟汁、白糖、熟菜油,煮6小时左右(随时翻动,以免粘锅),至肉汤快干时,不断翻炒至锅中发出油爆溅的响声时捞起,沥干油,放凉,拣出姜片、八角茴香、肉桂、甘草。

【功效】补益脾胃,温中散湿。适用于脾胃虚弱、水湿内盛而致的营养不良性浮肿、体虚或消瘦、畏寒怕冷、大便溏薄等病症。

六味牛肉脯

【原料】牛肉250克,白胡椒2克,荜茇2克,陈皮1克,草果1克,砂仁1克,高良姜1克,生姜5克,葱5克,食盐适量。

【制作】

(1)将牛肉剔去筋膜,洗净后放入沸水,焯至色变,捞出,放凉后切成大片。

(2)将白胡椒、荜茇、陈皮、草果、砂仁、高良姜碾成粉,将姜、葱绞汁,拌和药粉,加盐,调成糊状。

(3)把切好的牛肉片用药糊拌匀,放入坛内,封口,腌制2日,取出,漂洗干净,沥干,放入烤炉中烤熟。

【功效】健脾暖胃,益气血,强筋内。适用于脾胃虚寒、湿浊中阻之乏力困重、不思饮食、脘腹胀满、脘腹冷痛、手足欠温等病症。

保健馒头

【原料】茯苓粉50克,玉米100克,大豆粉50克,面粉500克。

【制作】

(1)将面粉与玉米粉掺拌一起,用温水糅合。

(2)合面发好后,和好食用碱,掺入茯苓粉、大豆粉后再揉。

(3)做成馒头,上笼,蒸熟后食用。

【功效】健脾益胃,渗湿利水。适用于脾虚水湿而致的食欲缺乏、口淡无味、大便溏薄、下肢及颜面浮肿等病症,或有助于糖尿病、肥胖病等各种病症的改善。

豆腐粑煮鲫鱼

【原料】豆腐粑(豆腐锅粑)30克,鲫鱼120克,红糖或白糖各适量。

【制作】

(1)将豆腐粑炒成黄色;将鲫鱼剖腹,去内脏(不去鱼鳞),洗净。

(2)将豆腐粑和鲫鱼一同放入锅中,加2碗水,煮至熟透,加糖调味。

【功效】健脾利湿,宽中益气。适用于脾胃湿热而致的妇女白带、赤带、下肢浮肿等病症。

荷叶乳鸽片

【原料】乳鸽4只,白糖少许,鲜荷叶1张,麻油少许,水发冬菇60克,白胡椒粉适量,熟瘦火腿15克,蚝油6毫升,姜片5片,湿淀粉10克,盐少许,熟猪油30毫升。

【制作】

(1)将乳鸽肉洗净,斜切成长4.5厘米、宽2.5厘米的片。将冬菇、火腿均匀切成长4厘米、宽2厘米的片。将鲜荷叶用开水泡一下,洗净后抹干水分。

(2)将鸽片和头、翼放在瓦钵内,先用姜、蚝油、盐、麻油、白糖、白胡椒粉及湿淀粉拌匀,再下猪油拌匀。

(3)于长碟中横放一根水草,将荷叶摊开,放在上面,将鸽片、冬菇、火腿逐片互相间隔,分3行排在荷叶上,将鸽头、翼放在上面,裹成长方形,用水草扎紧,放入蒸笼中,用中水蒸15~20分钟取出,去掉水草,原包上桌。

【功效】清暑益气,补脾化湿。适宜于脾虚水泛而致的食少纳呆、完谷不化、大便溏薄或病后瘦弱、产后虚弱等病症。

阳春肘子

【原料】砂仁5克,猪肘子500克,葱10克,生姜3克,绍酒10毫升,花椒、麻油、食盐各适量。

【制作】

(1)将肘子残毛刮干净,沥去水分,再用竹签将皮面扎满小眼,将姜、葱择洗干净后切成姜片和葱段。将花椒、食盐在锅内炒烫,倒出,稍冷,在肘子上搓揉,然后放在陶瓷容器内(忌用金属容器)腌24小时。

(2)将砂仁碾细待用。

(3)把腌好的肘子再刮洗一遍,沥去水分,在肉的内面撒上砂仁粉末,用净布包卷成筒形,再用绳捆紧,盛入盘子内,放上姜片、葱节、绍酒,用沸水、旺火,上笼蒸约1.5小时,取出稍冷,解去绳布,抹上麻油即成。

【功效】行气健胃,化湿醒脾。适用于脾虚湿滞、脾胃虚弱而致的食后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眼睑浮肿、大便溏薄、气短乏力等病症。

荷叶蒸鸡

【原料】新鲜荷叶适量,鸡腿肉250克,生姜末、葱花、黄酒、味精、精盐等少许。

【制作】

(1)将鸡肉洗净,切成6厘米长、3厘米宽、3毫米厚的肉片。

(2)取新鲜荷叶洗净,沥干水,平摊于案板上,切成大块,每片鸡肉用一层荷叶包裹,盛于盆中,上笼蒸熟。

(3)打开荷叶,取肉装盘,加适量精盐、黄酒、味精、葱花即成。

【功效】祛暑清热、健脾开胃。适用于湿热困脾而致的食欲缺乏、口淡无味、下肢浮肿或眼睑浮肿、大便溏薄等病症。

【注意】脾胃虚寒、寒湿内盛,且有腹中冷痛、大便清稀,不宜进食。

枣圆蒸鸭

【原料】大枣50克,龙眼肉25克,鸭子1只(约2000克),莲子25克,油菜心、黄酒、精盐、味精、葱、生姜及白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

(1)宰鸭,去毛及内脏,投入沸水中氽3~5分钟,放入凉水中洗净。

(2)将大枣、龙眼肉洗净;将莲子去心、洗净,放温水中发涨。

(3)将鸭肉放在钵内,加葱段、生姜片、黄酒、精盐、白糖及白胡椒粉,再把龙眼肉、大枣、莲子放在鸭的四周,加盖,上笼蒸至鸭酥烂。

(4)去葱、生姜片,将油菜心加用奶汤、精盐及味精烧入味后,围在鸭周围即成。

【功效】补益脾胃、利水消肿,作用于气虚水肿、脾虚体弱、食欲缺乏、心悸寐差等病症。

大蒜炖生鱼

【原料】大蒜150克,生鱼(乌鱼)400克,黄酒20毫升,醋3毫升,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

(1)将大蒜剥去鳞叶;将生鱼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

(2)将生鱼、大蒜放入碗内,加醋、食盐、黄酒,再放入锅内,隔水炖熟,再加适量味精即成。

【功效】健脾利水,消肿减肥。适用于脾虚失运、湿热内蕴而致的浮肿肥胖、纳少乏力、头晕心悸、大便溏薄等病症。

荔荷蒸鸭

【原料】宰净肥鸭1只(750克),葱段6克,瘦猪肉60克,瘦火腿(熟)15克,鲜荔枝150克,料酒10毫升,鲜荷花1朵,奶汤750毫升,姜片6克,白开水500毫升,精盐、味精各少许。

【制作】

(1)将鸭洗净,切开背,去掉嘴、臊,敲断四肢骨。将火腿切成5粒,猪肉切成6块。将荔枝去壳、去核,切成两半。将荷花瓣摘下,折叠好。

(2)先将荷花瓣放入开水锅内,略(稍煮)后捞起,再放入鸭氽1分钟后取出。最后将火腿、猪肉、鸭、姜、葱、盐、料酒及开水放入钵内,放于蒸笼中蒸(或隔水蒸)90分钟后取出(用中火蒸),去掉姜、葱,去掉鸭胸骨、锁喉骨,撇去汤面浮沫,用净布将原汤过滤留用。将鸭放回钵内(胸向上),倒入原汤、清汤,入蒸笼中蒸30分钟后放入荔枝、荷花瓣,再蒸10~20分钟后取出,最后放入味精,即可食用。

【功效】本品汤清肉白,软烂香美,清热解暑,健脾养血。适宜于脾虚失运而致的纳少浮肿、面色不华、两睑虚肿、贫血、食欲缺乏、全身虚弱证患者食用。也可作为病后、手术前后的饮食调理。

解暑酱包兔

【原料】佩兰叶5克,兔肉200克,甜酱12克,鸡蛋1只,猪油50毫升,芝麻油6毫升,淀粉9克,白汤50毫升,姜、葱、苏打粉、盐、酱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

(1)将佩兰叶洗净,加水煎汁,葱、姜切末。

(2)将兔肉切成薄片,加盐拌和后,用佩兰汁调淀粉、拌兔肉片至吸干;再加鸡蛋搅拌;放入苏打粉、猪油,拌和调匀。

(3)将炒锅烧热后,加300毫升猪油,烧至五成熟时,放入浆好的兔肉片,用筷子快速搅散,断红时捞出。

(4)将炒锅烧热,加50毫升猪油,烧至四成熟时,放入甜酱、葱花、姜末,拌至酱细腻无颗粒,起香味。

(5)在酱锅中加入绍酒、拌开,加入糖、味精、酱油、白汤,拌至糨糊形,放入兔肉片、拌和,沿锅边淋入猪油15毫升,端锅连翻至酱包牢兔肉,加芝麻油,出锅装盆。

【功效】化湿祛暑,补中、益气。适用于暑湿为患、内困脾胃而致的烦热、口渴、尿赤、脘腹闷胀、食欲减退或暑热耗气兼见乏力、眩晕等病症。

参芪烧鲤鱼

【原料】黄芪20克,西洋参10克,活鲤鱼1尾(约750克),香菇、冬笋、白糖、黄酒、精盐、酱油、葱、大蒜、味精、湿淀粉、生姜汁、花生油、猪油各适量。

【制作】

(1)将西洋参、黄芪洗净,用水湿润后切成厚片。

(2)杀鲤鱼,去鳃、鳞、鳍,剖腹,除去内脏,洗净,在鱼身两面斜刀成十字花刀。

(3)将香菇浸透,一切两开;将生姜洗净,切成末;将大蒜切片,葱切段。

(4)将炒锅置于旺火上,放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熟;下鲤鱼,炸成金黄色;烹上黄酒,捞出,沥去油。

(5)再把炒锅放于旺火上,放猪油、白糖,炒成枣红色时,加葱段、大蒜,然后加清汤,下炸好的鲤鱼,并加党参、黄芪,烧沸后用文火煨,至汤汁已浓,将鱼捞在盘上。

(6)去党参、黄芪,把笋片、香菇放锅内,稍煮后,调入精盐、味精、生姜汁、酱油,用湿淀粉勾芡,淋上猪油,浇在鱼上。

【功效】补虚下气,健脾行水。适用于脾胃虚弱而致的体虚水湿胀满、小便不利、气短乏力、神疲倦怠等病症。

苍术茯苓饼

【原料】苍术100克,茯苓250克,面粉1000克。

【制作】

(1)将苍术洗净,置于沙锅中煎煮,先用大火、后用小火熬煎1小时,去滓留汁。

(2)将茯苓捣研成细粉,放入大盆内,加入苍术煎汁,搅拌均匀,再放入蜂蜜,至稠黏如膏,和以面粉,制成饼,烙熟。

(3)每天吃100克,余下饼可晒干备用,临时蒸软食用。

【功效】燥湿健脾,利湿化痰。适用于脾虚湿盛、痰多水肿者消肿减肥、轻身健体,或纳少乏力、脘腹胀满等病症。

【注意】阴精亏耗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

三、健脾化湿粥

五皮粥

【原料】茯苓皮、大腹皮、冬瓜皮各15克,橘皮、生姜皮1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上5味药煎水,取汁去渣,加入淘净的粳米,煮成稀粥。

【功效】健脾补气,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虚湿盛而致的妊娠水肿、老年性浮肿、肥胖症、小便不利、腹泻等病症。

【注意】外感发热时不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