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用书.小学.上册
48622900000042

第42章 高效记忆有诀窍

一、主题分析

(一)训练意图

1.让学生明白高效记忆的好处。认识到好的记忆力并不神秘,有很多可遵循的方法,从而激发其产生高效记忆效果的内部动机。

2.教会学生几种高效记忆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训练。让学生自觉运用所学方法帮助记忆,不断提高自己的记忆水平。

3.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高效记忆带来的成就感,树立起培养高效记忆的信心。

(二)训练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记忆,并且相信自己可以记住需要识记的内容。

2.使学生能够简单说出几种高效记忆的方法,并养成自觉、灵活运用记忆策略进行学习的习惯,鼓励其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3.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在高效记忆中获得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掌握几种高效记忆的方法。

2.难点

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并养成自觉、灵活运用高效记忆法的习惯。

二、板块剖析

(一)诊断评价

1.目标

(1)借助有趣的记忆力自测题,激发学生对记忆训练产生兴趣,以及对提高自身记忆力水平的迫切要求。

(2)初步检测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了解学生目前主要采用哪些记忆方法,存在哪些记忆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策略训练。

2.操作程序

(1)新课导入:教师可以播放一段高效记忆的视频(很多综合娱乐节目中“神童”或是“记忆高手”在短时间内完成记忆任务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高效记忆的神奇。

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记忆高手”为什么能高效记忆进行猜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存在提高记忆水平的方法,并且运用记忆方法帮助记忆既是可能的,又是必要的。

(2)记忆力自测:本环节给出两道记忆题目,可以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记忆测验,来初步检测学生的记忆水平;然后让同学以讨论形式交流自己在记忆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更好地记忆;思考:为什么即使使用同一种方法,大家之间的记忆效果还是不一样呢?

本环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外因(如营养、安静的环境等)虽可以加强记忆,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那些记忆力强的人并不一定都是生长在优厚的环境中,逆境成才的大有人在),增强记忆的关键因素在于自身的内在动力(积极的心理准备与自信心)和恰当的记忆方法。而高效记忆的方法并不是神秘不可知的,人们可以通过对高效记忆法的学习和应用,提高记忆能力和记忆水平。

(二)观点意识

“观点意识”环节,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揭开记忆的神秘面纱”,了解记忆的真正含义,认识到激发记忆的内部动力:如树立自信心和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等对高效记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教师应指出记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来都不是针对一个单独的点进行的记忆,任何记忆内容都是与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紧密联系着的,联系越多,记忆就会越快越牢固。

(三)策略训练

1.目标

(1)教会学生三种训练提高记忆能力的策略。

(2)掌握本课所教的三种记忆方法,使学生可以针对不同性质的记忆任务进行灵活选择、恰当运用。

(3)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并在生活中养成自觉运用记忆方法进行记忆的习惯。

(4)体验运用记忆法进行记忆的思维过程,以及感受成功完成记忆任务的成就感和喜悦心情。

2.操作程序

本版块的内容可由观点意识自然过渡。

(1)策略一:保证休息,放松心情。

让学生明白进行记忆之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生理准备,对提高记忆效果有很大作用。强调人的内部动力对成功完成任务的重要影响。

活动安排: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一次放松训练,时间在10到15分钟左右。教师可事先选择一段轻柔的音乐,用于放松训练。下面是放松训练时教师的指导语:

首先,选择一种自己认为舒适的姿势。允许学生对自己的位置做一些细微的调整,最终让自己感到尽可能的舒服和无拘无束。

其次,逐步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

现在让你的注意从你的头顶,漫游到你的头皮及前额,舒展头皮和前额的所有肌肉。任其自然,让它们放松。让这种放松弥漫到你的眉头、眼睑,让你的眼睛舒服地休息。继续让放松扩散,到你的双颊、嘴唇和下颌,注意你的下巴,让支撑下巴的肌肉放松,任其自然。你会注意到由于重力的原因,你的下巴会微微下坠,而你的嘴唇会稍稍分开。

让放松继续扩散到你的颈部、双肩,舒展你颈部和肩部所有的肌肉。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有很多小结的绳子,而你打开了这些结子,它们松散而柔软地垂下来。放松你的胳膊,舒展上臂所有的肌肉,然后再到肘部和前臂,放松你的手腕、手掌,一直到指尖,让你的胳膊感到舒服、沉重和放松,让你的血液通畅地流到你的指端。

继续放松你的头与脸,你的颈、肩膀与上肢,同时将你的注意力转移到你的背部,沿着你的背脊继续放松,下移到你的后背中部,再下移到后背下部,再以相同的方式下移到你的腰部和臀部。让放松的感觉扩展到你的身体两侧。注意你每一次呼吸的呼与吸,吸进的空气通过你的鼻孔,向下,再向下进入到你的肺,当肺充满时,再将它呼出,让你的呼吸平稳、缓和而富有节奏。伴随着每一次呼吸让自己完全陷到椅子中去。

放松已围绕于你的臀部、腰部,继续让放松蔓延到你的大腿、膝盖、小腿和脚,让你的腿变得十分沉重,舒服的沉重与放松,放松你的脚腕、脚跟和脚板,甚至到你的脚趾。随着你的腿部变得舒服的沉重,血液更加舒畅地流进你的脚趾,你的脚变得更加温暖。

你的整个身体从头到脚趾,都是放松的,平和而安静,内心极其平静。现在随着每一次呼吸,让你的躯体再放松一点,随着你的每一次呼吸,让你的身体进一步深陷到椅子中去,感到舒服的沉重感和放松感。尽管你越来越放松,但你明白清醒。尽管你明白清醒,却异常放松。身体得到一种彻底的休息,使你精神焕发,恢复活力。

最后,结束放松,请同学们睁开眼睛。你们有没有感觉到全身都很轻松?经过这种放松之旅,你又恢复了活力。

(2)策略二:多观察多联系。

让学生明白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着的。在进行记忆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联系,善于观察和联想,找出它们形态、性质之间的关系,找出新事物和已知事物的联系,这对提高记忆效果有很大帮助。很多记忆术都是依据这个原理产生的。

教师在讲解书中的方法时,可以着重讲解其中的一两个。除了已给出的例子,还可以多补充几个,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几种记忆术,进而灵活选择,恰当运用。以下再提供几例,以供参考:

方法一:编故事记忆法

除了简单地将要记忆的内容串连成小故事以外,还可以运用谐音或是联想、想象将内容改成容易记忆的小故事。比如:

十个要记的词:假设,支持,反对,评价,自下而上,推理,逻辑,前提,结论,思维变迁词汇变形:

1.假设-假舌(谐音)-假的舌头

2.支持-稚齿-小牙齿(谐音)

3.反对-双手摇动(相关)

4.评价-放苹果的架子(谐音+拆分联想)

5.自下而上-走楼梯(动作)

6.推理-推梨(谐音)

7.逻辑-箩筐(谐音+单字联想)

8.前提-提钱(谐音+动作)

9.结论-结轮(谐音)-树上结的不是果实是轮子

10.思维变迁-思维变钱(谐音)-人变魔术,思考一下,头脑中就变出钱来

故事串联:

“一条假的舌头舔着稚齿,稚齿咬了一下摇动的双手,摇动双手的人后退碰到放苹果的架子,那人继续后退,自下而上走上楼梯,在楼梯尽头推梨,梨滚啊滚,滚到箩筐里,从箩筐里飞出钱来,提钱的人碰到树上结的轮子上,头脑发晕,思考一下,头脑中就变成钱来。”

在头脑中播放你编的小故事,像小电影一样,第一遍沉醉电影,第二遍注意要记的词的还原,这样就很容易记住了。在需要回忆的时候,可以从这个小故事中提取出你需要的词。

方法二:联想记忆法

谐音联想记忆:清军1683年入驻台湾:清军入台湾一路爬山(1683)。

形象联想记忆:直升机-蜻蜓。泪-从眼睛里流出的水就是泪。

方法三:口诀记忆法

历史年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自此完

“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统一思想;1853年3月洪秀全定都南京,把南京改为天京。”这些内容可用口诀记作:

洪秀全,拜上帝,太平天国大起义。秀全摇把古扇扇(1853年3月),南京定都换了天。

(3)策略三:记忆卡片随身带。

请学生将需要记忆的内容制作成方便携带的小卡片。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剪裁好的纸卡片,在课堂上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将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录在小卡片上,随身携带,偶尔拿出来“看两眼”。教师应着重指出这种方法的适用情境,主要用于那些内容零散的记忆材料,这样不需要花整段的时间,就可以将这些零散的内容轻松记住了。

教师也可向学生渗透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利用闲散的时间对同一记忆材料进行多次重复记忆,以达到记忆的效果。可见,重复、复述依然是记忆的主要方式,重点是如何进行高效的重复,利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记忆材料。

(4)“试试我也行”环节。

这一环节向学生布置记忆任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验记忆方法的选择过程,以及运用记忆术对高效记忆的帮助。

活动设计:在学生完成题目中的要求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首先,让学生说出在完成本题目时运用了哪种记忆方法,为什么选择了这种记忆方法;组内成员评价这种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有效。从而让学生明白在记忆的过程中应该灵活选择和运用记忆方法。

然后,每组推选出想法最新颖的同学为大家示范自己的记忆方法,以共同学习、获得启发。

(四)反思内化

1.目标

(1)使学生回顾在本课中学到的记忆训练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在记忆任务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方法帮助记忆。

(2)引导学生养成运用记忆术进行记忆的习惯,并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成功高效记忆后的愉快心情和成就感。

2.操作程序

(1)“说说你的小窍门”环节,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讨论除了课本中讲到的几种记忆方法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看看哪组同学找到的方法最多。

(2)“我有我的好办法”环节,让同学记录下自己成功记忆的经历和当时所感受到的积极情绪体验,以树立学生提高自身记忆力的自信心。

(3)“今天我的收获”环节,让同学写下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和感受,然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最后教师对本课做简单评价,肯定学生运用记忆术进行记忆的成绩。对目前记忆水平还不是很高的同学给予鼓励,让同学们了解记忆水平的提高是需要通过长久训练的,要对自己有信心。坚持训练并养成运用记忆术进行记忆的习惯,只要这样,每个人的记忆水平都可以得到提高。

三、活动设计建议

1.放松训练的设计建议: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放松训练的时候,可选择较简单的放松指导语。即便如此,也应该注重训练的效果,在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语音语速,以让学生达到放松的目的,切不可因为急于缩短时间而草草结束。

2.授课形式的设计建议:本课需要教师讲解的内容较多,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活跃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举例讲解、学生分组讨论、小组竞赛、学生互相评价等形式应该交替综合地运用到本课当中。

3.教师应在课前准备好课上需要的记忆材料。在讲解记忆方法的时候,针对材料选择方法,有益于学生更好的接受所学内容。

四、教与学的反馈评价

本课的教学如果能使学生发生下列行为和态度变化,就是令人满意的:

1.能够说出高效记忆的重要作用。

2.可以运用记忆术帮助记忆材料,并说出自己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

3.运用记忆术缩短了记忆时间,记忆内容更牢固。

4.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记忆经验,体验到记忆中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五、参考资料和问题思考

(一)参考资料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指让有机体从紧张状态松弛下来的一种练习过程。放松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肌肉松弛,二是说消除紧张。放松训练的直接目的是使肌肉放松,最终目的是使整个机体活动水平降低,达到心理上的松弛,从而使机体保持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放松训练的基本要求是在环境安静下,练习者要做到心情安定,注意集中,肌肉放松。在做法上要注意循序渐进,放松训练的速度要缓慢。

对身体某部分肌肉进行放松时,一定要留有充分时间,以便让放松者细心体会当时的放松感觉。放松训练能否成功,决定于放松对象对此项训练的相信程度,是否密切配合。放松成功的标志是面部无表情,各肌肉均处于松弛状态,肢体和颈部张力减低,呼吸变慢。总的来说,当一个人放松时,他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压力以外的事情上,帮助自己放松大脑,放松身体,排除由于压力带来的毒素。

放松的好处有8点:呼吸变缓,血压降低,肌肉放松,头痛消失,情绪稳定,思维清晰,记忆力提高,焦虑、忧虑消失。

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材料进入人的大脑,需要通过不同的渠道,而记忆也是通过这些不同的渠道分工合作进行的,所以记忆又分成不同的类型——视觉型记忆:善于形象记忆;听觉型记忆:善于声音记忆;运动型记忆:善于动作记忆。每个人都有一种或几种比较擅长的记忆类型,因此,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记忆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更有效地帮助进行高效记忆。

高效记忆56字诀

摆脱束缚 自信积极

目标明确 平心静气

科学用脑 加强锻炼

培养兴趣 集中注意

博专促进 及时复习

加深理解 积极回忆

整理环境 方法并用

高效记忆方法解释:

摆脱束缚:每个人的记忆潜能都是无限的,克服我不能、自卑、记忆力差、各种偏见、条件论及别人观点的束缚,克服记忆困惑。

自信积极:相信你能记住你想记住的任何东西,积极面对,做到五心并用。

目标明确:有明确的记忆目标,适度的压力与动机成正比,合理的记忆顺序安排,做好记忆的时间管理。

平心静气:勿受自己消极情绪的影响,紧张、忧虑、焦躁、孤独感、自卑感等都会导致记忆失灵,要保持积极的情绪及良好的心境,此外音乐也能调节情绪。

科学用脑:勤于用脑(大脑越用越灵),注意脑营养,采用多种有益方式及时休息,保证睡眠恢复记忆,在最佳记忆时间记忆并保持大脑的觉醒兴奋状态,及时呼吸新鲜空气增加大脑供氧。

加强锻炼:体育锻炼是一种良好的休息方式,能调节人的情绪,有助于集中全身能量。

培养兴趣:有兴趣就有记忆动机,就能记得牢,并能集中全部能量。

集中注意:注意力集中,心无旁骛。

博专促进:知识是记忆的基础,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能促进知识的理解力及记忆力。

及时复习:把握记忆规律,适当超度学习,分散学习。

加深理解:理解是记忆之母,要勤于思考苦思,巧思,多思,精思。

积极回忆:尝试积极回忆,回忆比再认更能加强记忆。

整理环境:注意你的记忆环境,宜选择干净、安静的环境,以防外界干扰。

方法并用:运用记忆方法如联想、系统、关键词、大意、朗读、比较、改错、多通道、音乐、首因印象、位置记忆、奇特联想、顺口溜、回忆、争论、实践、集中、劳逸结合、循环、规律等。

(摘自:《理解信息储存的奥秘》,张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高效记忆的十点建议

1.不要在饭后、饱食后马上思考和记忆,因为此时大脑缺氧。

2.不要强迫一次性将知识全部掌握或记住,先让它走进你的记忆,经过多次重复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

3.记忆后睡眠无害处。

4.强烈的事业心及献身精神能帮助你端正学习及工作态度,也有益于培养广博和持久的兴趣。

5.要加强意志锻炼,有意记忆是一个意志过程。

6.记忆品质包括: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系统性及备用性。

7.遗忘很正常,没有遗忘就没有记忆,学会积极的遗忘(把握重点)。

8.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记忆,不要对自己太苛刻。

9.记忆知识一定要有耐性,切勿烦躁,也不要因为识记的知识多而害怕,不要把记忆当成任务,要把它当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自我提升过程。

10.把握遗忘规律,有效的复习时间安排是:

第一次复习,学习结束后的5~10分钟。

第二次复习,当天晚些时候或第二天。

第三次复习,一星期左右。

第四次复习,一个月左右。

第五次复习,半年左右。

根据上面的方法进行复习,可以比较有效地对抗遗忘。

(二)问题思考

1.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是积极地投入,还是在被动接受?

2.课堂上,有没有很好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这些方法有没有在提高记忆效果的同时,也兼顾到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

3.有没有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记忆方法来记忆材料,这些方法中有没有共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