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大国,中国自然要素禀赋的空间差异十分明显,中国的东西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经济结构、资源特点和相对优势,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也十分显著。这种差异和不平衡在东部与西部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也正是导致开展东西合作的主要动力之一。从总体上看,东西部之间存在显著的区位梯度势差。东部是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基础最好的地区,东部的优势在于资金雄厚,加工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已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各类人才特别是经营人才比较集中,对外开放度较大,国际市场营销水平高,市场占有能力强,基础设施条件好,但能源和原材料比较缺乏;而西部地区是全国能源与原材料较为集中的地区,同时拥有土地、光热、水力、矿产、旅游等自然资源、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市场潜力方面的优势,但缺乏的是资金、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因此,东西部之间存在相当的区位梯度势差,形成东西部合作与发展的基本动力,使东西部进行优势互补所需的各种资源、要素,在东西部区域间的充分流动得以实现。西部渴望通过合作充分发挥西部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速度,实现经济起飞,缩小地区差距,尽快扭转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东部则通过合作进一步拓展资源的配置空间,在西部开辟新的发展领域和市场。
1.1.2动力之二——产业转移
区域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的结果。由于区域优势和全国经济布局的总体要求,在不同的区域内拥有不同的区域产业结构;当区域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其产业结构也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作为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间在资源和产出上的比例关系,遵循配第一克拉克定律,具有特定的演进规律: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区域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最后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并占据首位。同时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轻工业比重逐步下降,重化工业比重逐步上升,呈现出逐渐高度化的趋势。并由能源原材料工业向装备制造工业转变,由劳动、资源密集型逐次向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变。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尤其东部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产业转移冲动:由于经济发展空间狭小,使土地价格上涨;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使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短缺,使一些传统产业特别是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原材料成本上升和产品趋于饱和,已经或正在失去比较优势,亟待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第三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另一方面,西部具备接纳东部产业转移的条件:西部基础设施虽不太完善,人才、技术、资金匮乏,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或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但其幅员广阔,市场潜力巨大,资源丰富,特别是在水能、土地、生物以及部分矿产等方面的自然资源禀赋具有独特优势,一些产业和产品生产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产品生产,具备或正在获得比较优势,并有新的领域尚待开发,可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东部与西部这种资源的互补特征,决定了二者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产业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使得区域经济活动更具有效率,但是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产业在空间上过度集中也会导致不经济,因此集中到一定程度又必须走向分散,这时候符合分散趋势的产业就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东部地区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生产能力已经很大,产业集中程度已相当高,此时将产业向边际收益较高的西部地区迁移,充分利用国家赋予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与西部进行经济合作,将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西部地区也将从中受益。
1.2运作机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东西部经济合作的特点是政府的作用占主导地位,中央政府是主体。其运作机制是:中央政府通过统一财税将各地区的财力集中起来。然后由政府职能部门经过周密计划,组建国有企业,落实到目标地区,实现建设资金的区际流动,再以计划调拨的方式抽调其他经济要素到目标地区的特定企业里参与经济活动。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东西部地区之间直接的经济合作和要素流动并没有发生,而是被由东部地区到中央政府、再由中央政府到西部地区的两次经济要素纵向流动所取代。一般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为调整要素空间布局而进行的生产要素区际调度基本能够做到。而且力度较大,但是由于价格信号往往被扭曲、个体决策权上移至计划行政部门、计划行政部门集中进行决策缺乏足够的信息保障等原因,其生产要素配置的经济效益往往较差。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是市场经济的作用占主导地位,企业不但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载体,而且是主体。其运作机制是:企业以其利润最大化为动机,根据其掌握的有关信息,自主决策,搜寻并确定目标地区,与当地的企业进行合作,或者到当地政府部门登记成立新企业,实现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在企业进行要素空间移动的这一系列活动中,两地政府部门一般不会做任何行政干涉,如果这种要素移动属于产业政策鼓励的。则政府部门为其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方便,如果这种要素移动属于产业政策限制的,则由相关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来约束。
总体上,这样完全的企业行为,其经济效益是有保障的,但是经济要素区际流动的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各种市场因素的综合作用,能否达到政府的期望值则是未知的。
目前,西部大开发中的东西部经济合作所处的现实经济体制环境,既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也不是纯粹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是正在转轨中的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而且东、西部地区市场体制发育不平衡,地方政府对地区经济有较大的控制权和决策权,是事实上的区域经济主体。在这样的体制环境下,东西部经济合作的特点是:市场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企业位于主体地位,但其行为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较大,有时其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东、西部地区政府职能和行为可能会直接反映到企业行为中,企业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决策和行为需要考虑政府行为的偏好因素。地方政府职能和行为有正或反两方面的作用,既可能支持东西部经济合作。也可能阻碍东西部经济合作。究竟是支持还是阻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西部经济合作引起的以政府为代表的东部和西部地区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变动。
在东西部合作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这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只有尊重市场规律,以企业为经济合作的载体,才能在总体上保证双方经济合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在目前的经济体制下,企业行为若得不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则会受到诸多限制和制约,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比重较大的地区更是如此。只有政府部门予以积极支持,企业才能排除其运营中的各种非市场性困难,才能达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但是政府部门若不尊重企业的行为准则,一厢情愿地过度干预企业行为,甚至搞“拉郎配”式的经济合作,企业在经济合作的主体地位被取代,则经济合作往往效率低下,效果不佳。
3 东西部产业转移的模式与区位选择
对东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以及产业梯度差异的分析,其目的是找出东西部各自的优势产业,以期对东西部间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提供借鉴。如果前一部分的分析是找到“转什么”,那么本部分所讨论的转移模式就是解决“如何转”和“转到哪”的问题。产业转移模式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察,例如从企业的行为方式角度考察转移,可以将产业转移模式分为初级形态和高级形态。初级形态包括:对外投资、对外设立生产加工点和设立营销点;高级形态:设立研发机构、生产设施转移和总部转移;从推进方式角度划分成梯度转移模式、反梯度转移模式和集群转移模式。产业转移的重点区位将选择西部条件较为优越的地区作为重点选择的区位,本章分析将重点围绕中心城市及其附近区域、自然资源(包括旅游资源)富集区、沿边地区三类地区展开。
3.1产业转移模式选择
正如前面对全国范围内产业梯度以及地区间产业梯度差异的分析,一国经济中不可避免会存在高梯度地区和低梯度地区。由于生产要素禀赋、产业基础与产业分工的差异,地区间在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水平上存在一定的阶梯状差距。产业梯度的存在促使了产业转移的发生。根据前面对产业级差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从产业层次上,产业的转移首先从纺织、烟草和饮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发生,随后逐渐转向钢铁、石化、冶金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最后是电子、通讯等一些较低层次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从转移的区域看,往往是从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到次发达地区,再由次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
产业的转移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有部分产业部门向外拓展,如交通运输、贸易服务、金融保险等为生产活动服务的领域。第一产业由于自身的特性,转移存在巨大的障碍。在东西合作中,产业与技术同时存在着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与转移的趋势。产业的适时转移不仅是高梯度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有利于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本部分将从梯度转移模式、反梯度转移模式以及产业聚集模式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3.1.1产业转移梯度模式
经济梯度这一概念包含了要素禀赋梯度、技术梯度、产业梯度等,其中产业梯度是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产业梯度表示由于生产要素禀赋、发展战略、产业基础的不同,各国或地区间产业结构形成了一定的阶梯状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导致某些生产要素会向低梯度地区流动,继而造成产业的梯度转移。产业梯度转移在实际经济中表现为,高梯度地区的某一产业不再具有比较优势时,会淘汰该产业选择新的产业,而落后产业就会向低梯度的地区转移。虽然这种产业梯度转移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但其转移的根本基础和深层次原因仍然是国家或地区在产业上的梯度差异,如果不存在这种梯度差,产业转移也就无从谈起。
根据前面对产业优势程度的地区分布以及地区间产业梯度分布分析,我们认为梯度转移模式主要适用于工业领域。这些产业往往在西部地区拥有一定的需求量,然而受到技术、资金以及生产规模等的影响,西部地区在这些产业的生产上往往呈现一定的劣势。而具有产业优势的东部地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逐步将该类产业转移出去。在此基础上,西部地区积极引进东部地区的先进技术,生产经验,发展自身产业,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均具有积极意义。
3.1.2产业转移反梯度模式
反梯度推进理论是与梯度推进理论相对的范畴,是在梯度推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和发展的。所谓经济发展梯度,就是指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所存在的差异。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实的存在,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也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发展梯度的存在是梯度推进理论和反梯度推进理论的客观基础和理论前提。
反梯度推进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现代技术转移有两个特点,一是经济技术的转移按现有生产力水平转移,这是常规的梯度推移;二是以超越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方式推移,即在一些有条件的欠发达地区可以引进、使用与发达地区同样水平的先进技术、装备,在某些产业和领域形成技术高地,通过辐射与带动进而实现生产力的跳跃式发展。因此,可以导出两点结论:①欠发达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梯度推移顺序,不一定是按常规的先农业、后工业,工业发展中又是先轻工业、再重化工业,先发展初级产业,发展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最后才可能发展高新技术的开发推移顺序。②欠发达地区引进先进技术,不一定是第一梯度、第二梯度地区“外溢”的技术,只要有需求,又具备必要的条件,落后的低梯度地区,可直接引进、采用世界最新技术,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实现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