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脱下和服的大和抚子
48621700000013

第13章 日本女性婚恋与家庭(7)

但是,时过境迁。如今,在日本像高仓健那样气质阳刚、深沉稳重的“酷男”已经难寻难觅了。代之而来的是什么“宅男”、什么“草食男”,看起来阴柔秀美,听起来女腔女调,一副不男不女“中性人”的样子。据说,早在30年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就曾预言过世界发展的十大趋势,其中就包括性别的“中性化”。至少这一点预测,在日本是出现了。

日本一家周刊的问卷调查表明,受访女性70%感到身边存在“草食男”,24%表示“不存在”,16%表示“不懂什么叫‘草食男’”。所谓“草食男”,就是像食草动物一样,在职场,没有出人头地的欲望,能够做好上司安排的事情,却绝对不会主动做上司没有安排的工作;在婚恋关系上,缺乏男子汉应有的主动,不会积极追求恋爱或性爱方面的事情;在家庭里面,喜欢自己独居独处,自娱自乐,不愿意和亲人们交流来往;对金钱比较细心,不希望花别人的钱,也不愿意让别人花自己的钱;在性格上表现得友善温和,不易和人发生冲突;在打扮上,喜欢使用化妆品,喜欢购买高档服装,甚至喜欢女性服装。

问题在于日本社会为什么会流行这种“草食男”?早稻田大学社会学部二年级学生川岛惠子告诉我说,“草食男”的产生是社会男女平等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过去,男人的性别角色以及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都需要“男主外”,男女自然是不平等的。现在,社会已经进入“后现代化”时代了,日本也进入“少子化”时代,连孩子都不愿意生的女性在生存上不存在问题,在性欲上也没有过高的要求,这种“女强”才带来“男弱”,才导致“草食男”的出现。女性感觉到了一种平等,并不讨厌“草食男”,这也是“草食男”蔓延的原因。男性的社会偶像实际上都是按照女性的需求出现和打造的。如果女性普遍不喜欢这种形象,这种男性形象就不可能存在下去。因为社会毕竟是需要男女并存的。

日本东芝管理本部的佐藤贤二对我说,现在公司里面的年轻人与自己当年入社时的年轻人完全不一样。他们把工作当作维持生存的饭碗,而不是当作事业或者自身发展的途径。所以,他们也不会和上司发生冲突,几次听着不顺耳,就会辞职不干的。现在,反而是上司害怕这些年轻人。因此,在公司里面只要说谁是“草食男”,上司都要让他三分的。

日本“草食男”还有一些令人倒胃口的习惯。比如,和女性一样,喜欢坐着小便;喜欢化妆,使用的化妆品种类一点也不比女性少;甚至喜欢胸罩,喜欢包括裙子在内的女性服装。日本家庭主妇中岛惠子对此表现得很宽容,她说,日本“草食男”开始喜欢坐着小便,应该是马桶改革的结果。和式厕所让男人只能站着或者蹲着小便,而西式马桶如果站着小便的话,常常会把马桶周围搞脏的。所以,日本许多家庭妈妈让儿子从小就坐在马桶上小便。另外,年轻女性穿牛仔裤时,一般都在前面有拉链,这是过去男裤的象征。因为女性有了这些服装的变革,才会对“草食男”的服装变革显得容忍。

这样看来,日本男性的“中性化”,的确是来源于女性的变化以及女性的容忍与宽容呢。

日本大学校园女生正在“肉食化”

大学校园女少男多,并不是中国大学校园的独特风景,在日本也不例外。目前,日本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东京大学里面,本科生数量为14333人,但女生仅有2716人,占全体学生的18.9%。

对于东大的男生来说,女生可谓“稀世宝贝”。据统计,女生最多的教育系里,其比例也不过40.1%,工学系的女生比例只有可怜的9.4%。此外,外语学院的男女比例也不均衡,其中法语系女生最多,而德语系女生最少。

上大学,谈恋爱,似乎是应该同时并举的事情。围绕着东大女生的恋爱问题,学生之间流传着所谓的“银杏传说”。据说“考入东京大学的女生,如果第一学年在驹场校区内银杏树叶落了的时候还找不到男朋友,估计毕业之前也就不会找到男朋友了。”意思是说东大女生如果不能在入学后马上交到男朋友的话,很可能会孤零零地持续到毕业的。看起来,第一年,很关键。

不久前,东京大学进行过一项有关“恋人依存度”的调查,结果显示26.8%的东大女生经常向恋人倾诉烦恼,而这一比例在东大男生中仅为7.3%。由此看出,东大女生学业上有成就,情感上依然是小鸟依人般地眷赖恋人。

据媒体报道,日本的大学女生逐渐“肉食化”。2006年日本性教育协会实施的“青少年性行动全国调查”显示,大学女生中有性经验的比例为62%,与1999年调查数据相比,整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不过,这也打破了一个说法,那就是“在大学里找处女,比抓特务还难”。而大学男生中有性经验的比例为63%,几乎与女生持平,这个数据与前一次的调查数据几乎没有太大改变。如果男生“草食化”现象发展下去,这个比例很有可能发生逆转。

除此之外,调查显示,在日本的高中里面,有过性体验的女生比例为30%,比上一次统计提高了6个百分点。男生比例与前次调查相差无几,仍为27%。这样说来,日本高中已经出现女生“肉食化”、男生“草食化”的逆转现象。

最有意思的是,东京大学女生不久前还组织了“东大女生‘性’座谈会”,人们实在无法想象这些“花朵般的大学女生”会在座谈会上放肆地大谈性事。不过,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也会成为她们普通生活的话题吧。

日本女性从“姐弟恋”走向“父女恋”

世风悄然在变。“姐弟恋”,正在成为日本女性保守的过去;“父女恋”,则犹如新潮涌来,隔代恋爱已是稀松平常。

日本媒体最近公布一项调查结果称,日本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中,超5成愿意和比自己大10岁以上的男性恋爱。其中包括不少女性表示,就是相差20岁以上也“毫无问题”。

如今在中国内地,也流行“萝莉爱大叔”。相比之下,尺度比东瀛列岛小了很多。在一项网络调查中,6成中国女性表示对比自己大5岁以上的“大叔”感兴趣,显然和日本女性喜欢“隔代恋”有不小的差距。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曾刊登了一篇题为《日本女性疯狂找首尔男友》的文章。报道说,韩国男性被称为“亚洲的意大利人”。健康的身体和为期2年的义务兵役把年轻男性打造成在亚洲身心等各方面均最成熟的男性,所以获得了这一称号。

日本女性为了找大龄熟男,不惜跨出国门,可见其内心之热切。人称女性是“享受型动物”,需要稳定、安全感和责任感。看起来,嫁给父亲辈的老男人们,能够满足她们的诉求。

首先,在日本女性看来,老男人们具有魅力和较强的包容力。男人一般成熟得较晚,有句话,“男人四十一枝花”,中年“熟男”往往最能吸引女性。

老男人们在日常为人处事中更自信、淡定,还不乏幽默感,让女孩子们容易着迷。同时,成熟男人理解问题,认识问题,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似乎比青涩的男孩子们更接近现实,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更能够带给女性以安全感。

其次,在日本女性看来,老男人们经过多年的打拼,拥有了一份稳定的事业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有道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选择成熟男人女性不必面临创业的艰辛和风险,还可以在较高的起点上开始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男人越老越值钱,男人越老也越有钱。有了稳定的事业,收入自然不成问题。丰厚的物质不只是婚姻与爱情的基础,更是给女人以安全感的有力保障。

最后,在日本女性看来,老男人更知道疼女人。常言道,女人是用来疼的。在这方面,久经历练的老男人们,可谓经验丰富。在处理与女人的关系时,他们所采取的态度则是能让则让,能爱则爱,能哄则哄,手法老道,这在女孩们的眼里则就成了会欣赏、会宠爱女人的优点。

他们不会像二十几岁的小伙子那么毛躁青涩,他们懂得如何体贴女人。他们亦更懂得珍惜,懂得如何去生活,如何享受生活,不再会好高骛远。

除了老男人本身的特质,日本的整体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也是日本女性喜欢隔代恋的诱因。日本经济面临困境,能够找到稳定工作的人越来越少,终身制逐渐瓦解,且整体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很多日本女性要承受更大的生存和生活压力,有钱、成熟、体贴的老男人自然被她们所青睐。

日本女性喜欢和尚的背后有何玄机?

据日本体育报5 月7 日报道,近年来僧侣在日本女性中的人气大增。各种与年轻僧侣的交流活动中都会聚集大批年轻女性。参加活动的女学生表示:“他们言行得体,和身边的男性很不一样。他们的禁欲主义也很吸引我。”

表面看,僧侣受到女性青睐,着实令人匪夷所思。但在日本此类现象应是稀松平常,因为日本的僧侣非同它处。倘若熟悉日本僧侣们的生活,就会发现他们的日子堪称丰富多彩,多种多样。

众所周知,日本的佛教自成一家,与中土强调戒律的“大乘”佛教有所不同。在日本,大多数和尚不但可以娶妻生子,可以吃肉,甚至还可以将自己的身份世袭遗传,包括我们所熟悉的“一休哥”,根据日本的历史记载,都是个风花雪月的“花和尚”。

日本僧侣受到女性青睐,自然是有原因的。日本女性和僧侣交流,一般是要花钱的,且还要报名申请。当然,这背后有多重原因。

首先,因为对僧侣好奇。很多女性尤其是年龄不大的学生,对僧侣本身就充满好奇。好奇心的驱使让她们愿意接触僧侣。有女大学生甚至直截了当地问:“和尚会花心吗?”参加过类似活动的一位大三女学生笑称,活动让她对与自己平等交流的僧侣们的印象大为改观。其次,寻求一种心理安慰和解除困惑。日本经济低迷,社会面临种种困境,失业率升高,就业愈来愈难,且日本刚遭受大地震不久,心灵的创伤还未痊愈,需要心理上的抚慰。社会危机往往会较容易引发心理危机,日本自杀率不断上升就是例证。在此语境下,尤其是女性,寻求心理安慰,显得很正常了。

埼玉县的一名白领女性称,“无论我跟他们聊什么,他们都能无条件理解和体谅,平时和朋友不能说的话也可以和他们说。”僧侣能从佛教教义出发给出切实的建议,也能启发人们自己解决心中的困惑,因此是一种可信赖的存在,自然会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第三,对僧侣坚强意志的崇拜。日本僧侣虽然生活很丰富、很多彩,但他们的意志力一样很坚强,显然,这会给女性一种安全感,参加交流活动的女性对此并不讳言。

日本僧侣一样看重修炼,日本千叶县法华经寺每年的严冬进行“百日大荒行”,至今已持续了700年。修行完成那天被称为“成满”,尽管僧侣们胡子拉碴,但他们内心相信,经历了这百天的艰苦磨炼,自己的造诣又精进了一步。

2011 年9 月初下台的日本前首相菅直人近日再度踏上巡访日本四国地区88处名刹的“朝拜之旅”。2004年,菅直人承认自己在担任厚生大臣期间有10个月没有缴纳养老金,这一丑闻导致他不得不辞去了民主党党首的职务,然后剃光了头,身穿和尚的衣服参拜了88 座寺院以示赎罪。可见,苦行、修炼在整个日本社会有着极高的地位。

最后,傍个僧侣,以求稳定。在日本僧侣也是一个职业,且是一个比公务员还稳定的职业。有女性主动邀请僧侣们参加男女联谊会,也有僧侣参加相亲会的。一名参加相亲会的37岁妇女说:“如果嫁给一个拥有寺庙的僧侣,而不是嫁给商人,你就不必担心丈夫因公司重组而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