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社科精品书——做个快乐的甩手家长
48618700000024

第24章 做个会赚钱的富爸爸——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1)

美国人罗伯特·T·清崎的《富爸爸,穷爸爸》曾经风靡一时,罗伯特本人因教人们怎样成为百万富翁而被称为百万富翁学校的教师。今天我也想与家长们谈谈怎样赚钱,谈谈怎样做个会赚钱的富爸爸。家长们也许觉得我这个老师十分俗气,是个实足的拜金主义者——不去钻研教育理论提高教学水平,却在这里大讲生财之道,实在是有违师德,其实不然。

我认为一个称职的父亲一定是个会赚钱的父亲,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金钱虽然不是万能,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且不说吃饭穿衣要钱,出门坐车要钱,看病吃药要钱,结婚生子要钱,请客送礼要钱,孝敬父母要钱,购房买车要钱……就拿培养子女来说,从孩子的出生,到上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毕业,整整23年,我初步估算了一下,至少要30万人民币,而这还仅仅是教育经费,还不包括孩子生病等意外开支。

正因为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需要以宽裕的金钱来做支柱,所以今天我想与家长们谈谈怎样赚钱。

一、在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施展自己的天赋我认为一个人成功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在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施展自己的天赋。关于这个观点,我已经在《第二章:培养兴趣、发现天赋、形成特长——让孩子快乐地“当自己”》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其实,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对于家长自己,都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然后考虑怎样在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天赋,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家长们可以根据我在第二章中提到的几个方法,去寻找自己的兴趣和天赋,然后再与赚钱联系起来。

1、利用爱好和特长赚钱找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并想办法利用它们来赚钱,这是一种简单快乐的挣钱方法。我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也是一个喜欢用事实来说话的人,所以今天我想用事例来阐述我的观点,传播我的思想。

汉德·泰莱是美国纽约曼哈顿区的一位神父。一天,教区医院里一位病人生命垂危,请神父过去主持临终前的忏悔。在他说过“仁慈的主,请宽恕您的孩子”之后,听到了这样一段话:“仁慈的上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作为一名黑人,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现在我只想说,感谢您,您让我愉快地度过了一生,并让我用歌声养活了我的六个孩子。现在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但死而无憾。仁慈的神父,现在我只想请您转告我的孩子,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去吧,他们的父亲会为他们骄傲的。”

一个流浪歌手,临终时能说出这样的话,让泰莱神父感到非常吃惊,因为这名黑人歌手的所有家当就是一把吉他。他的工作是每到一处,把头上的帽子放在地上,开始唱歌。40年来,他在地铁里唱,在广场上唱,在任何一个能放下一顶帽子的地方唱。他如痴如醉,用他苍凉的西部歌曲感染他的听众,从而换取他应得的那份报酬。

泰莱神父听完他的临终忏悔后回到住处,心情没有像以往那么沉重,因为这一次他没有听到:“请仁慈的主宽恕我吧!儿时的梦想我没能去实现……”或者是“请仁慈的主宽恕我吧!

我最感兴趣的是画画,而我却一辈子都没有去做……”

黑人歌手的话让他心里有一种轻松感,这种轻松感,让他想起了自己五年前曾主持过的另一次临终忏悔——那是位富翁,住在里士本区,他的忏悔竟然和歌手的差不多。他对神父说:

“倘若我不是被某种乐趣所吸引,倘若不是我纯粹出于我个人的意愿,而是受别的什么支配,我想我就会一事无成。我喜欢赛车,我从小研究它们、改进它们、经营它们,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它们,这种爱好与工作难分,对这种能把闲暇与兴趣结合起来的生活,让我非常满意,并且从中还赚了大笔的钱,因此我没什么要忏悔的。我只想告诉我的儿子,照着自己的梦想去生活吧,那就是身在天堂。”

白天的经历和对富翁的回忆,使泰莱神父当晚就写下自己的感想: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不会留下悔恨呢?我想也许能做到以下两条就足够了:第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第二条,想办法从中赚到钱。

刘永森读高中的时候,看到同学手中有一本关于速记的书,出于对书中速记符号的新奇,他依葫芦画瓢地模仿起来。他感觉用这些符号记录老师的讲义很方便,于是常常情不自禁有事没事地在本上画着那些奇怪的速记符号。后来上了函授速记学校,再后来又拜了黑龙江颇有名气的一位老先生为师。这期间,他参加了全国速记比赛并取得了好名次。但那时的他也仅把这作为一项独特的爱好,甚至还为自己除速记以外什么也不会而感到慌张。因为长久以来,并没有人以专业速记而发财。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刘永森意外地发现了一块几乎还没有人注意的市场。他了解到,北京平均每天有100场以上会议,再加上各个单位内部召开的各种会议更是不计其数,而大部分会议的主办者都有为会后资料整理而发愁的情况。于是,他想自己开一家公司,专门从事速记业务。刘永森选择了1999年9月29日这个他认为比较吉利的日子,用10万元在工商局注册了“文山会海”速记公司。

公司开张后,生意异常火暴,一台速记机、一个速记员,速记员只要让他的手指以常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的速度在键盘上跳动,他就可以获得会议组织者为其支付的每天数千元甚至可以再高些的报酬。作为一家专业速记公司,刘永森从事过“世妇会”、“知识产权发布会”、“国际周”以及其他各种会议的现场速记记录、各种音像资料的速记和整理、个人传记口述编书等。刘永森利用自己的独特爱好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华伦·布朗是美国联邦政府卫生及公共服务部的律师。有一天,他烤制了一个有柠檬凝乳糖霜的黄色蛋糕,拿到聚会上让大家品尝,朋友吃了都大加赞赏。他自此爱上烤制糕点,便一面继续当律师,一面研读《糕点烘焙技巧》和《糕点艺术》之类的书籍。

布朗接到的第一张订单来自一位朋友。这位朋友给他20美元,要他烤制一个巧克力生日蛋糕,配巧克力浆糖霜。布朗索性举办一次糕点品尝会,邀请50人参加,结果大获好评。随后他就常于晚上和周末在家里烤制糕点。有一次他出差纽约,带着一个自己烤制的巧克力蛋糕上路,蛋糕的香气竟在机场引起一阵小轰动。

布朗对蛋糕的热爱越来越胜于法律工作,每次外出公干,无论去哪一州、哪一城市,都必定找电话簿黄页分类中“糕饼店”,然后按地址上门考察,向店内糕点师傅请教。他又去社区成人进修学校修读商科课程,去“烹饪学院”修读糕点装饰课程。

对糕点烘烤的热爱使他放弃了律师工作,在华盛顿市热闹的U街开了“饼之恋“。布朗的“饼之恋”于2002年3月开业后,售卖纸杯蛋糕、磅饼和“脆皮爪“(制法是把磅饼糊放在烤锅里煎,直到外皮松脆)的收入,足以支付他自己和员工的薪水。布朗说,他第1年的目标是总收入35万美元,利润5万美元。

“饼之恋”很小,面积只有50多平方米。布朗最近看上了“饼之恋“对面一幢较大的房子。

布朗说:“我要让‘饼之恋’成为糕饼界的名牌。“华伦·布朗如今已找到让许多人万分羡慕的生活方式:以嗜好为生。

玛丽·高曼和她的丈夫是爱书一族,他们俩平日闲聊时,常常谈到要开一家书店。高曼夫妇住在匹兹堡市郊区奥克蒙,3个孩子都正在念大学。他们知道,如果把储蓄都拿出来开书店,风险不小,于是先用一年时间去拜访各书店老板并调查市场。有一项统计数据吸引了她:

买书的人约有20%买侦探小说,刚巧她和丈夫也都是侦探小说迷。

1990年万圣节,高曼夫妇在自己家附近开了“侦探小说书店和咖啡屋“。开业成本需要10万美元,他们拿出了毕生积蓄,向亲戚借了些钱,又以6万美元股票作抵押而向银行融资。

书店开张第一年,销售额只有12万美元,收支勉强平衡。玛丽不时想出一些新点子吸引顾客,例如,他们率先在店内供应咖啡、给侦探小说迷赠送礼品篮、读书俱乐部在书店里举行聚会可获免费晚餐等。此外,书店又经常赞助作者举行售书签名活动和作品讨论会。

现在,这家书店年销售额42万美元,扣除税收、经营开支和6名兼职员工的工资之后,高曼夫妇可以赚到大约3.4万美元。虽然赚不了大钱,但高曼夫妇乐在其中。他们最近在书店网站增设了网上订购服务,让顾客安坐家里也能买到最精彩、最新的侦探小说。

从上面几个事例我们可以发现:寓工作于嗜好的人不一定发大财,但他们从工作中得到的满足感,是用钱都买不到的。

2、做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成功不一定会快乐,而快乐则会成功。如果你热爱现在的工作,必定会成功。你善于赚钱的程度,取决于你喜欢这份工作的程度。有一项针对1500名哈佛商学院毕业生的调查研究,追踪他们从1960年到1980年的事业发展。这些毕业生在一开始就被分成两组,第一组的人说想先赚钱,然后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第二组的人则先追求他们真正的兴趣,认为以后财源自然会滚滚而来。其中,想先赚钱的第一组占83%,1245人。甘愿冒风险的第二组占17%,255人。20年后,两组共有101名百万富翁,1人属于第一组,100人属于第二组。你,决定要走哪一条路?

常言道:“只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钞票自然就来了。”要赚钱——赚很多很多钱,首先你必须做自己喜欢的事。原因很简单,如果你不喜欢你的工作,你就不可能把它做好。人惟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成功。如果我们花毕生的时间做我们不喜欢做的事,我们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一个找不到真正归宿的失根灵魂,以及一个非我们愿意过的平衡生活。从事一份能表现真我的工作,而不必扮演不是你的虚伪的角色或被动地为别人工作。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从事自己所喜欢的职业时,他的心情是愉快的,态度是积极的,而且他也很有可能在所喜欢的领域里发挥最大的才能,创造最佳的成绩。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多半都在做他们讨厌的工作,却又必须逼自己把讨厌的事情做得最好。他们对工作缺少热情,找不到工作的乐趣,常常失去动力。不信,你们可以去调查一下,看看有多少人对自己的工作是感兴趣的、满意的。很多人工作只是为了赚钱。“感谢上帝,今天终于是星期五了!”那些为挣钱而工作的人口中经常念叨着这句话。如果你上班只是为了挣钱,那么日子就会变得很长,工作也会显得很枯燥,你每天都在盼望的就是摆脱工作的那一刻。厌倦并非来自超负荷工作,而是因为你对自己的工作毫无兴趣。在工具性的观点下,工作是为了赚取收入来支持我们去做工作外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是典型的消费者导向的工作观:工作是产生收入的工具。如果你仅仅是为了钱而工作,那么你的收入一定不会太高。

我认为,工作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不只是糊一口饭吃的基本生存问题,更是籍由工作或事业的发展来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但遗憾的是,大部分人为了能够获得成功及财富,都以牺牲工作中的满足感为代价而从事一些高收入的工作,这当然谈不上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人为了一份他们极端厌恶的工作而长时间加班,而让这些人早上起床的惟一动力就是薪水。让很多人惊讶的是,绝大部分人,甚至连那些从事具有很高社会声望的职业的人,都在忍受着对事业的不满意。例如,不管法律行业的地位和收入有多高,却有许多律师不能在他们的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一个以前做过律师的朋友这样对我说,他的那些大学同学真正喜欢做律师工作的人并不多,但是他们为什么要学法律,还不是冲着律师的高地位高薪水而来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从事一份高收入但不满意的工作会削弱人的成就感,并阻碍人们创造财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即使一个人有许多钱,但他如果不能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那么就不能体会到很多快乐。你可以想象,不快乐的时候是不可能感到自己成功的。

除非你能从工作中获得极大的享受,否则不会出类拔萃。如果你在你喜欢的事情上表现出色,那么一切看似幸运的事情就会随之而来。如果你一旦产生了对工作的厌倦情绪,或是你不喜欢某种工作,你就没法表现出热情;如果你没有热情的工作态度,你就没有长久的动力;如果你没有长久的动力,你就无法积极地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你无法积极地面对问题,就意味着你会经常放弃;如果你经常放弃,你就永远不会有所成就,于是这一生,你将一事无成。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或是不喜欢,或是不满意,他们只是为了获取一份薪水而工作。他们对工作没有热情,经常失去动力,他们又舍不得放弃这份工作而另找一份工作。他们害怕失去安全感,害怕失去既有的社会地位、丰厚的收入、漂亮的办公室,以及握在手中的权力,他们经常陷入挣扎、害怕、矛盾与恐惧之中。他们虽然意识到维持现状必须付出相对的代价,但是要他们放弃现有的,更是痛苦不堪。他们放弃了新工作的挑战,宁可守着一份并不喜欢的工作,虚度数十年的光阴,以致平淡无趣地度过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