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省域城镇体系提出的全省战略目标
安徽省省属近海区,东面距海岸线仅300km左右,主要通过长江、京沪铁路和陇海铁路直通上海、连云港等出海口;还可通过京九线、皖赣线直通南部的广东和福建沿海地带,这将十分有利于安徽省现在和将来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安徽省位于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中部地带,地处沿江内陆省份的最东端。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长江流域和内陆腹地推进,安徽省在我国三大地带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既可较快地接受沿海经济的辐射,又可享受国家对沿江地区和中西部省份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日益突出。
安徽省现已初步形成“一带、一区、一中心”的空间格局的轮廓。“一带”即长江城镇带;“一区”即皖北城镇密集区;“一中心”即以合肥为中心的大城市地区。根据发展趋势预测,安徽省长江城镇带是沪宁杭城市带的延伸和发展,应纳入沪宁杭城市带统一规划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领航地区。区内,上海市是中国最大的中心、综合性工业基地和最大的外贸口岸,也是华东地区的首位城市;浦东新区将建设成为“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面向现代化”的领先地区;上海随之成为外向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远东现代化国际城市。这对临近长江三角洲的安徽省将产生强大的辐射力,特别对皖江地带影响更大。安徽省城镇向来与上海市保持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今后更应主动迎接辐射。
皖江协作区是以芜湖为中心,安庆、马鞍山、宣城、铜陵、池州等四市为次中心的长江沿岸地区,充分发挥区位和“黄金水道”的地理优势,构筑优势突出、协调互补、外向带动的产业体系,形成高密度沿江产业带,在全省率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其中,对于芜湖-宣城经济区有如下定位:发挥造船及其他制造业优势,改造、提高纺织、冶金等工业部门,努力把芜湖市建成沿江综合性加工工业城市;继续加强宣城、宁国、繁昌等市县的机械、建材和公共工业和各县乡镇企业;芜湖市和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积极引进、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加强芜湖港口建设,加快芜湖长江大桥建设步伐,使该市成为长江中下游重要交通枢纽;利用芜湖市外贸港口的有利条件,把芜湖发展成我省外贸出口基地,并巩固芜湖商城的地位,建好米市、茶市,使之成为全国性的批发市场;建设宣州敬亭山-广德太极洞和泾县皖南烈士陵园、云岭新四军军部等皖东南旅游专线,并同黄山旅游区和九华山旅游区联合组成游览线;在发展沿江平原、江南丘陵“二高一优”农业的同时,建立宁国、广德、泾县等山区竹笋、山核桃、香菇、木耳等特产基地。
(3)融入“皖江城镇带”的战略目标
皖江城镇带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中下游,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为安徽省的经济核心区,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将使本区在连接东部、西部的资源与市场上大有作为,很有可能成为东部发达地区的加工基地,在建的西气东输工程经过本区,将会给皖江地区经济与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并为改善能源结构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宣城作为皖江城镇带建设中有分量的一员,应遵循皖江城镇带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①提高工业化水平,促进城镇化进程;
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城镇发展;
③尽力实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区域共建共享;
④多元化投资融资,广开财源,加速城镇建设步伐;
⑤进一步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⑥规范土地市场,强化土地管理,优化城镇布局;
⑦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人为本,改善环境。
3)地势分析
宣城市现代地貌格局基本上受地质构造控制,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山间盆地、岗地、平原等五种类型。南部山地、丘陵和盆谷交错,海拔高度一般为200~1000m;中部丘陵岗冲起伏,高度一般为15~100m;北部除一部分破碎的丘陵外,绝大部分为广阔的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河湖港汊,圩区地面高度一般为7~12m。
(1)地貌分区
根据宣城市地貌特征,主要分为三个分区。
①宣郎岗地、平原区。包括宣城市中部、北部和郎溪全部。区内以网纹红土和棕黄色粘土组成的南北向岗地,水阳江、郎川河主支流沿岸的冲积平原,南漪、固城湖的湖滨平原为主要地貌轮廓。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南部多岗地,北部以平原圩区为主,是宣城市的主要粮产区。
②广宁低山、丘陵、山间盆地区。包括广德县的全部,宁国县的东部、中部和宣州市南部边缘与宁国县接壤处。区内以低山为主,各地高度不一,南部海拔高度为600~700m,中部、北部降至400~500m。丘陵广布区内,主要分布于北部以及山间盆地的边缘和内部,相对高度多在100m左右。山间盆地山岗地和冲积平原构成盆底,属多种经营和粮产区。
③宁、泾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区。包括宁国县的西南部、泾县的全部和中心城区的西部。区内中山面积不大,主要分布在宣宁交界处和泾县的局部地区。低山和丘陵构成重要地貌单元,具有南部、西部高,北部、东部低的特征。丘陵分布在山区与山间盆地的过渡区,以高丘陵为主。山间盆地分布在青弋江、水阳江主支流沿岸地带,在盆地内部有一定的岗地分布,是林、茶重要产区。
(2)宣城市区域活动断裂
据地震地质和地震活动性分析,宣城市及邻区地壳结构相对简单,莫霍面埋深约37~38km。燕山晚期以来,受地壳断裂活动影响,形成着名的宣城-南陵盆地。区域构造线以北、东方向为主,其中,对宣城市地震危险性判定有重要意义的区域活动断裂有以下三条断裂带。
①石台-宣城断裂。为区域性深大断裂,走向北东,自北而南经宣城、泾县,北延至江苏溧阳一带;南处室内江西修水。它控制了下古生代部分时代岩石的沉积,断裂两侧奥陶系-志留系岩相截然不同,章渡和广阳晚白垩系盆地沿断裂呈串珠状排列,并控制青弋江河道。在泾县陈村,中更新世网纹红土中见断层活动迹象。1743年泾县城北5.0级地震可能与该断裂的活动有关。
②江南断裂。为一条横亘皖南山区北麓的重要断裂,此断裂沿山脉与盆地为走向,走向近东西,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特征线。断裂以北即为着名的宣南盆地,以南为黄山隆起。该断裂重力、磁异常突变明显,莫霍面深度在断裂两侧也有较大变化(南浅北深),故是一条切割较深的断裂。该断裂构成宣南盆地的南界,1971年以来,沿断裂有弱震活动,1979年3月广德发生3.3级地震可能与该断裂活动有关。
③茅山断裂。指茅山断裂本身及两侧地区,它是几条北北东向以压扭性为主的活动性断裂。南经溧阳、郎溪、宣城一线,向北可能越过长江经宣城、宜陵延至兴化,直至盐城一带,长约200km。沿断裂在溧阳上沛于1974年、1979年分别发生5.5、6.0级两次地震。
(3)宣城市不同时期地震烈度标准
①1978年《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宣城基本烈度为6度,泾县为7度。
②1990年《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国家地震局、建设部震发〔1992〕160号):宣城市基本烈度小于6度,郎溪部分地区为6度。
③2001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别图》:宣城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无量纲),其中宁国、旌德、绩溪部分地区为0.10。根据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宣城市的宣州、郎溪、广德、泾县基本烈度为6度;宁国、旌德、绩溪小于6度;郎溪部分地区为7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宣城中心城区属中硬场地类型。
(4)中心城区用地条件分析
据地震地质和地震活动性分析,在距宣城市城区200km范围段潜在震源区,沿江潜在震源区,溧阳潜在震源区和泾县潜在震源区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依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划分,宣城市基本烈度为小于6度,不设防。由于地震烈度6度以下不设防,宣城有关部门一直也未进行防震抗震规划方面的工作,《城市地质勘察报告》、《地质区划报告》等基础资料欠缺,所以本次城市规划中,中心城区用地条件的评价主要依据宣城市基本地理情况,参照区域断裂地质构造特征进行识别。通过多因素分析,宣城市区及城市发展用地范围共分三类用地类型,即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用地三类。
不适宜建设用地包括风景区、主要河流、滩涂、泥沼地带及地质复杂地带;较适宜建设用地包括丘陵密集地带,地形地势复杂区域,低于20年一遇的洪水淹没区及水系发达地带,改造需要一定工程技术,并有一定难度;适宜建设用地包括除以上两类用地之外的规划发展用地。因为宣城市地势复杂,按安徽省地震断裂分布,中心城区没有断裂带和潜在断裂带通过,随着防洪标准由20年提高为50年一遇,南水北调工程的落成,抑制中心城区东部发展的主要障碍(洪水淹没区)减弱。因此用地类型的划分较多考虑地形地势和洪涝灾害对建设活动的影响。随着防洪标准的提高和排水设施的改善,城市用地条件相应改善,因此,说明书中的用地评价是相对现状条件而言的。
①适宜建设用地。适宜建设用地即不经改造就可以开展建设活动的地段。该地块地势相对平坦,无断裂带和预测断裂带通过,较大范围主要集中在旧城区周边。规划发展区域内大部分用地属此类,占总用地的30%左右。
②较适宜建设用地。较适宜建设用地即经过适当改造便可开展建设活动的地段。较适宜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滨河部分地带,低于坝顶高度以及地势较复杂的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以西地区。该类用地较少,大约占总用地的55%左右。
③不适宜建设用地。在现有条件下无法改造或改造难度过大的地段属于不适宜建设用地。主要河流、滩涂及河岸区域具有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的功能,除非特殊原因进行改造的均避免进行各项建设活动;部分低洼、水网地带改造难度极大,可作景观绿化等用途,强化生态功能,不宜进行建设活动;风景区和湖区范围是中心城区的主要景观资源,不宜进行建设活动。该项用地数量较大,大约占到总用地的15%左右。
如果充分考虑专项规划内容,即防洪标准提高和排水设施改善后,较适宜建设用地将转化为适宜建设用地,但届时的开发建设要充分考虑对耕地、草地和林地的保护,以珍惜土地的原则予以开发。
7.2.2设计重点
受复杂地势和城市发展面临问题的双重影响,宣城的设计重点主要是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时序、城市性质和城市用地布局等内容。
1)城市性质
(1)历版总规确定的宣城城市性质
综合分析历版总规对城市性质的定位,有利于理解宣城历来发展愿望和今后发展道路,从而在现实基础上确定本版总规的城市性质。
①80版确定的城市性质:宣城地区政治、文化中心,皖南旅游区的旅游点,以轻纺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城市。
②85版确定的城市性质:宣城地区及宣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按照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建成以轻纺工业、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中等城市。
③88版确定的城市性质:宣州是安徽的历史文化名城,皖南旅游风景区的旅游点,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④92版确定的城市性质:皖东南中心城市和铁路枢纽。
⑤98版确定的城市性质:宣州市是皖东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以发展工贸旅游和扬子鳄产业为主的山水园林城市。
从历版总规对宣城城市性质的定位可以看出,宣城的发展一直以历史文化、旅游和工贸为主要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的发展在没有偏离这种理念的过程中,又伴随着行政建制变更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历版总规中都对各时期的宣城地位有所表述,其主流相同,但内涵略有不断演进的差别。
(2)本版总规调整确定的宣城城市性质
宣城城市性质在延续历版总规发展的基础上,考虑当前区域条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①宣城市是皖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承担了皖东南地区部分经济和社会文化职能,这是宣城市最根本的区域特性。
②宣城市是安徽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境内318国道、芜宣高速以及多条省级公路交会,连通市域范围的支线公路连成网络。宣城铁路共有皖赣、皖浙两条线路,它们承担了绝大部分中长运距客运、货运,大大促进了宣城的社会经济发展。宣城毗邻江浙,是安徽省东南部的门户,道路交通设施充分发挥了地理位置的优势。随着宣城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宣城区域经济开发中的区位优势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城市地位将有明显的提升,这是宣城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
③宣城生态环境优越,境内不仅有水阳江、郎川河、青弋江、南漪湖、梅渚河、胥溪河等河道,还以起伏的地形为地貌特征,以城中敬亭山为城市标志,保障宣城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对于城市环境的整体保护十分重要,也有助于突出城市山水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