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小城市总体规划解析
48618100000019

第19章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2)

③公路。主要指高速公路和国道。高速公路给中小城市预留的交叉口数量和位置对城市的用地布局影响很大,城市总体规划中应合理安排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的衔接,并相应调整用地性质,一般仓储用地、物流用地、工业用地、市场用地安排在连接高速公路便捷的区域。国道是过境交通的主要载体,对城市活动干扰很大,许多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将国道包进城市中,与城市交通相互干扰。在总体规划中,应将过境交通搬迁出去,原址道路调整为城市道路。

④航运。航运包括海运和河运两种。中小城市的港口吞吐量一般较小,运输货物也多为建材类和食品类,城市总体规划中应注重港城职能划分和货物的疏散,合理规划疏港道路,及时疏散转运货物。

(2)与区域市政基础设施的衔接

①给水工程。近几年,各地县(旗)城关镇均编制了总体规划,由于各地情况和预测方法的不同,形成了各县(旗)城关镇用水量标准不一致。应根据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规划人口和用水指标进行用水量预测,各县(旗)城关镇用水量与水厂规模相应调整。中心城区给水工程规划中也应遵循全市域的水资源平衡,以不浪费、节约水资源为原则。供水水源的保护和开发是影响各地县(旗)城关镇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各地几乎都面临着寻找新水源的问题,其中既有水质型缺水,也有水量不足的原因,规划建议可以采取工业和生活分质供水和中水回用的原则,以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同时强化各水源地保护工作,严禁随意开采地下水,对地下水资源要统一管理,合理开发,严格控制污水的随意排放,设置水源地保护区,明确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

②排水工程。现状市域的排水状况大多较差,污水处理设施缺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居多。规划应根据科学预测污水排放量,确定污水处理设施,通过提高中水利用率节约水资源。污水处理方式应根据气候条件和已建设施的实际处理效果,科学地选择污水厂处理工艺。处理深度为3级后的出水可用于绿化、浇洒道路、公厕冲厕等市政管理用水。

③供电工程。市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电网结构欠合理,电网发展水平较低,运行不经济。而中心城区出于用地经济和生活生产安全考虑,电厂和大型变电站皆布局在城市郊区范围,规划中应做好选址。在市域电力负荷预测及电力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电源和电网规划。

④通信工程。通信工程主要包括电信、邮政和广播电视三类。其中,市域通信网络有待完善和提高,农村与城市通信发展水平相差巨大,部分边远地区仍不能通话;城市通信管网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有限的路由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各家运营商各行其道,管理无序。目前,邮政事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邮政作业机械化程度低;包裹分拣在农村营业网点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基础设施和科技投入不足;由于资金缺乏,邮政设施不能和城市同步配套,邮政企业整体技术含量不足;企业负担重,一些企业仍未摆脱亏损局面。广播电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广播电视覆盖率低,少数边远牧区、山区仍接收不到广播电台节目;部分有线电视网络技术设施落后,传输容量少、用户少;另外,市广播电视台办公场地狭小、混杂,不便使用和管理。电信应进一步建设完善电信传输基础网,扩大网络规模,重点抓好中继光缆和接入网光缆建设,建设各县乡的主干环节点及支环,增强传输能力。在城区实现光纤到路边、到小区、到大楼;在农村使光缆在连通全市各乡镇的基础上,延伸至村社,实现村村通电话。邮政以发展现代邮政适应社会需求为指导方针,加快邮政业务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电子邮政和物流畅送,形成邮递类业务、邮政金融类业务,电子信息类业务和集邮业务类四业并举的格局。广播电视完善并改造无线网络,对现有广播、电视设备进行改造,实现全数字化。增建电视转播台、差转台,扩大无线广播电视覆盖范围,重点发展有线电视网络,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建成集图像、声音、数据于一体的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广播电视综合信息网络。

⑤燃气工程。市域统一规划气源和供气方式,并根据用气量预测进行供气设施规划,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确定居民耗气定额。

⑥供热工程。大力发展集中供热,改变分散的供热方式,逐步减少现有分散小锅炉的供热面积,严禁新建并逐步取缔各单位的小锅炉。工业与民用兼顾,生产用热与采暖用热结合。有条件的城镇应充分利用工业余热采暖,减少燃煤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热电结合,结合集中供热,发展热电联产,以热定电,提高能源利用率。

⑦环卫工程。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及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垃圾产生量也随之大幅增长,在垃圾成分的构成上也由过去的以灰渣等无机物为主转向以有机物为主。近期对垃圾处理首先实现无害化,远期逐步向减量化、资源化、化方向发展。城市垃圾采用卫生填埋法处理;对医疗垃圾等有毒、有害的特殊垃圾采用焚烧法等进行特殊处理。加快各县(区、旗)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实现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⑧防灾规划。综合防灾包括防洪、消防、抗震防灾和人防四类。其中,防洪主要包括河洪和山洪两类,尽可能利用城市已有工程,本着完善、提高和预防的原则新建工程;滞洪区的选择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湖泊、壕沟和低洼地,以减少占地。防御洪水应采取工程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即在上游区域通过植树造林、筑坝、拦沙、建造水库调蓄、拦蓄洪水等方法控制水土流失,增强涵养能力。下游修建围堤、滞洪区、泄水渠以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对沿山防洪主要是导流坝和石坝的建设。消防继续贯彻“以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以消防站从接警起5分钟内到达责任区最远点为依据进行消防站设置,消防站尽量设在责任区中心及附近位置,尽量设在交通便捷,距公共设施近的地点。抗震防灾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做好抗震减灾工作,不断提高全市抗御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强化对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和建筑抗震设防的管理,提高建筑、构筑物抗震能力。加强组织机构落实及抗震减灾宣传工作,增强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震害损失,利用城市道路、广场、绿地作为人群疏散场所。人防坚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使人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强化人民防空建设,进一步完善健全组织机构,加大人防工程建设力度,全面规划,综合安排,同步实施,将人民防空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全面提高城市的总体防护能力,使城市平战功能健全,为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⑨环保规划。综合分析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固体废物排放情况以及生态环境问题,采取保护、改善环境,解决现状问题,预测潜在矛盾,提出大环境的综合整治措施。

2)与区域规划成果的衔接

(1)城市规模上的衔接

城市人口规模与市域、省域城镇体系人口规模相衔接,城市用地规模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在城市规模的核定中,应将预测值与区域相关指标校核,以免出现区域各个单位城市人口规模预测值之和超过区域总人口预测规模。此外,本着珍惜土地资源,合理开发的指导思想,以地尽其用的思想配置用地性质,既要满足区域范围保护耕地的要求,又要满足城市发展的迫切要求。因此,适当提高建筑容积率,改造旧城,激活城中村或未利用地,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通过国土部门和城建部门共同协商解决用地问题,从而明确城市用地指标和规模。

(2)城市定位上的衔接

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战略相适应,明确中心城区产业发展战略,指导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我国区域发展走向合作与竞争共存的状态,合作主要是基础设施和生产的合作,而竞争更多趋向于人才和资源的竞争。无论哪种形式,同属某一区域的城市群,或同属某一核心城市辐射区域的中小城市群,都共同分享着区域大市场。因此,城市定位应建立在区域定位之下,在区域中明确城市的功能和地位,以区域发展为平台,寻找着力点或突破口,选择自身的发展模式。

(3)城市结构和城市发展方向上的衔接

与区域城镇结构相协调,明确城市发展方向。以往城市向周边“摊大饼式”的蔓延方式,在许多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发展经验中已经遭到规划专家的批评,这种逐渐加密的城市生长方式已经为城市带来诸多问题,交通拥挤、社会矛盾激化等老生常谈的“城市病”早已不胜枚举。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一些良好的城市形态,规划人士普遍认为“组团式结构”应当成为一定规模城市的合理选择。例如,一座城市发展之初,城市各项设施的投入都是集中式;当城市人口增加时,城市设施不断补充,是以增加的方式在原有基础上向外延伸,居民的通勤方式也由步行向人力车转化;当通勤距离再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机动车取代非机动车或步行,交通方式不得已发生转变,城市再延续原有的摊延方式就会出现城市负重过大,城市中心压力过重。此时,解决这种问题的较好方式是组团式发展,将城市中心职能分解,适当加大城市设施的投入,提高城市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20万~50万人的中小城市其通勤方式将出现重大变革,城市结构和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应具有战略的思维。

5.2规划编制第二阶段

城市总体规划的第二阶段是市域城镇体系编制和中心城区初步方案构思阶段,即根据城市地理地质特征、历史文脉、布局现状、城建现状综合分析设计城市空间结构。

5.2.1编制要点

该阶段的编制是整个规划过程最关键的步骤之一,也是技术投入的核心阶段,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都在该阶段提出,并归纳出解决方案,编制要点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

1)初步提出城镇体系规划思路

(1)确定城镇发展战略

通过分析中心城区在市域的地位作用,人口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基础设施状况等,总结区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律,确定均衡发展战略或非均衡发展战略。

(2)测算各项指标

通过分析区域城镇化现状特征,判断城镇化发展趋势,从而综合多种方法预测城镇化水平和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城镇体系规划中人口规模结构规划的任务,是在确定的城镇化目标下对市域城镇人口的空间安排,是对不同等级城镇的人口规模进行量化。

(3)明确城镇等级规模

根据城镇在市域中的地位高低和发挥作用的大小,通常用指标对比说明,确定其在市域城镇体系中的等级。不同等级的城镇在不同大小的地域范围内分别发挥不同层次的中心城镇作用,由此层层递进,推动市域整体的发展。

(4)疏理城镇空间结构和职能结构

城镇体系中空间结构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城镇发展轴的确定而明确市域空间的城镇发展格局和城镇的重点发展地区。城镇体系中确定城镇发展轴,是规划者基于对该地区宏观经济发展前景与城镇空间布局趋势的判断,而对城镇未来重点发展地区和城镇发展时序进行确定。城镇职能结构规划的任务是从市域角度出发,根据每个城镇的具体区位与条件,确定其在市域宏观经济布局中的分工及所应承担的职责。

2)提出城市问题

挖掘城市问题是总体规划的第一个关键的技术步骤,通过了解分析城市发展的一切背景资料,综合考虑行政建制因素、民俗习惯、历史事件以及地方反馈意见等,透彻总结城市现状出现的一切问题,包括历史遗留的、现状产生的,还有有可能要发生的问题。城市问题的解析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方案的科学性。

(1)城市结构问题

综合审视现状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存在问题和改良目标,通过城市建设史分析城市结构的必然性和成因。城市结构不合理,不仅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还影响着城市的长远发展。对城市结构问题要着重分析城市用地的历次重大调整,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和技术计算用地调整后与城市经济的相关性,利用比较法将同样的相关性指标与相邻城市或相似城市进行对比,由定量分析推导定性结论,指出城市结构出现问题的症结和时间。城市结构的改良要逐步进行,分阶段引导。

(2)历版城市规划实施问题

通过对比历版总规的编制内容和特定的编制背景,把握城市历次的实施情况和原因。由于城市总体规划重在多领域协调,追求的是整合效益,任何总体规划成果一经批准,必然经历了技术探讨和综合协调过程,而在实施过程中因为种种外因,可能要做局部调整,而这种调整强调的是局部利益,必然产生相应的矛盾,规划实施就不断协调新产生的各类矛盾,严重的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式的管理过程。这就是一些城市在实施总体规划中局部修改,出现问题后却认为是规划失误的原因,殊不知总体规划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局部调整必然影响全局。因此,对历史遗留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