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48612200000040

第40章 机体需要是道德行为的最终基础(3)

再说,章子怡的10万元给贫困学生帮了大忙,是“雪中送炭”。这难道不值得充分的肯定和颂扬吗?这样的人不是越多越好吗?高尚的人往往更注重情感需要的满足。高尚行为与人的本性的关系是植物与土壤的关系。如同荷花,不能因它出于淤泥,就否定它的美丽;不能因它美丽,就否定它植根于淤泥。人因为有追求满足自身需要的本性,才有高尚的行为,正因为有高尚的行为,人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性。淤泥是土壤的一种,它同人本性为己一样,是自然所赋予,并没有什么卑贱之处。

总之,道德行为并不是不为自己的行为,而是理智地为自己的行为。高尚的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也会关心自己,只是在关心他人和关心社会中关心自己。

浙江湖州市原永昌绸厂有位女挡车工,叫张玉兰。她很有志气,为了自己的前程和幸福,一心在普通的岗位上干出成绩。她每天早上班、迟下班,上了班就卖力工作,连吃饭时间也不肯休息。她每月的产品质量都名列第一,还创造了连续50个月无疵绸的建厂最高纪录。从1979年起连续6年被评为县、市劳模,1984年被国家纺织工业部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劳模,1985年被评为省特等劳模,1987年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并被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无疑,她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1996年,张玉兰当选为永昌绸厂厂长。2002年企业改制,市政府决定永昌绸厂整体拍卖。按市里政策,44岁的张玉兰被划在内退之列,每月工资400多元。一下子,张玉兰的利益、自尊、面子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她自身机体的种种需要在燃烧。她越想越闷,连续一个多星期吃不下、睡不着。不久,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整天精神恍惚,整夜睡不着。而就在此时,她丈夫因工伤工资被降到500元,儿子又考上了大学,每年学杂费1.5万元,生活费5000多元。巨大的压力严重地损害了她的物质利益和情感,她绝望了,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药,决心了结一生,后因抢救及时而脱险。

此后一段时间,她苦度时日,常常一块豆腐吃一餐,二斤青菜吃两顿。为此,她不得不为生活而奔波,她一次次托人找工作,然而一个个希望破灭。她不甘心命运的安排,办起家政公司,她顾不了那么多面子,生活逼着她豁了出去。毕竟,她是个道德高尚者,她靠诚信、苦干、负责换来了客户广泛的信任。因此,公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她又闯出了一条新的谋生之路。这是一位高尚者的真实故事。

六、道德教育应建立在对个人利益的关心上

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制定出道德规范的时候,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个人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人们常常并不能认识这些规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遵守它多是慑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因而这种遵守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道德执行的广度和深度。因此,社会有必要对其成员进行道德教育,让人们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看清大局,从而自觉地遵守道德,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再说,道德规范要作为自尊的警示牌,必须通过大力地宣传使之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舆论,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中国一贯重视道德教育。古代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有“父慈子孝”、“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传统美德。现代,道德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的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始终坚持不懈地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地开展思想教育。实践证明,这样的教育为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建立和建设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思想觉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培养了人才。我们相信,赵一曼、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焦裕禄、任长霞等一大批值得人们信赖的英雄和模范人物的出现,与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我不能不说,这几十年来,中国在道德教育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的错误和混乱,而突出地表现在道德教育的目的上。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已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从道德的起源来看,社会制定道德规范的目的是想用道德来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要实现这一目的,其中重要的一环是要让人们了解道德规范的内容和意义,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从而使人们顾全大局,关心社会利益。为此,道德教育就是应该要人们树立为公、关心社会利益的思想觉悟,这是道德教育的直接目的。但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又为什么呢?个人生存和幸福是一切的根本,无疑道德教育又可以为人民群众更多地获得个人的利益。应该看到,这正是社会制定道德规范和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然而,在传统的观点看来,思想教育就是要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净化人的灵魂,克服人的私欲。人头脑里的私字越少、思想觉悟就越高,只有彻底地克服人的“私欲”,才能达到“忘我”、“无私”、“超越自我”的境地,才能使人们树立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彻底地忘我、无我就是思想的最高境界,就是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

无疑,这是错误的。

错误之一,受禁欲主义的影响,把人的私欲看成是恶的东西,从而排斥、否定个人利益和个人追求。应当承认,自有人类以来,人们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情况是大量地、普遍地存在的。如偷盗、欺骗、贪污、受贿、损公肥私、争争吵吵、打打杀杀、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不讲孝道等等。可这是人们谋求私欲手段的“坏”,而不是私欲本身的“坏”。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是合情合理的。人是自然存在物,自然赋予了人肉体和需要。一个人从诞生那天起,自然也就赋予了他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反对这一权利。历史上,中国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西欧的宗教神学家把个人肉体的欲望和情感看成是“邪情私欲”,而把一切称之为爱情的东西说成是“卑鄙下流”,这是封建社会的禁欲主义。如今一些人把“想自己”、“为个人”当作低贱丑陋的事情予以反对,对此我们不能不说,这仍然是一种禁欲主义。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有谁会笑话人的情欲、鄙视人们为情欲而奋斗呢?一位哲人说得好:“只有人才能给自己和别人强加这种奇怪的念头:为享乐而追求享乐是不光彩的,是享乐主义。”我们的思想教育大可不必持有这种奇怪的念头,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人们的个人利益,维护人们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权利。对于谋求私欲手段上的“坏”,是应该反对的,但我们不能否定私欲这个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