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润概述
2.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3.所得税费用
4.利润分配的核算
本章导读
13.1 利润概述
13.1.1 利润的概念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利润的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表现为收入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之和减去费用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之和后的差额。如果收入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之和大于费用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之和,其差额即为利润;反之,则为亏损。
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应当以自己的经营收入抵补其成本费用,并且实现盈利。企业盈利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的高低。对企业的利润进行核算,可以及时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反映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和每一会计期间的最终经营成果,有助于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据此进行盈利预测,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13.1.2 利润的组成
企业的利润就其构成来说,既有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也有通过投资活动所取得的,还包括那些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事项所形成的利得和损失等。总之,企业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和支出、所得税费用等组成部分。
有关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1)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2)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3)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所交纳的相关税费总额,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4)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总额,包括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5)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因其公允价值变动所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6)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7)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是企业的期间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1)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2)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3.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中,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
从上述内容可知,企业的利润总额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取得的收入扣除发生的费用后的净额,即营业利润部分;另一部分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之外发生的利得和损失。由于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收入与费用的核算方法,已在前面有关章节做过介绍,这里主要介绍企业在日常活动之外发生的利得和损失的核算方法。
13.2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13.2.1 营业外收入的核算
1.营业外收入的内容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营业外收入并不是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的费用进行配比。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罚没利得、捐赠利得、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
(1)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它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和无形资产出售利得。其中,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是指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的价款或报废固定资产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扣除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无形资产出售利得,是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的价款扣除出售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出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是指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大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相关费用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3)债务重组利得。是指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清偿债务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4)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形成的利得。
(5)盘盈利得。是指企业对于现金等清查盘点中盘盈的现金等,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6)罚没利得。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对方单位违反合同或协议而取得的罚款,在弥补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后的罚款净收益。
(7)捐赠利得。是指企业接受捐赠所形成的利得。
(8)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是指企业因债权人已破产、解散、撤销等原因,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
2.营业外收入的核算方法
为了核算和监督营业外收入的取得及结转情况,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收入”科目。它属于损益类科目。贷方登记企业取得的各项营业外收入;借方登记企业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营业外收入;期末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本科目可按营业外收入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现举例说明营业外收入的核算方法。
例13-1 A公司购买一批材料,由于销货方违约支付罚款3000元,罚款已收到并存入银行。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3000
贷:营业外收入——罚没利得3000
例13-2 A公司由于设备更新,将旧设备出售,取得处置净收益5500元,转入营业外收入。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5500
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5500
例13-3 A公司在财产清查中发现库存现金溢余200元,经核查,原因不明,已按规定程序报经企业管理当局批准,予以转销。其账务处理方法如下。
(1)发现现金溢余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200
(2)报经批准后,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200
贷:营业外收入——盘盈利得200
例13-4 A公司经董事会批准,将长期挂账、经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80000元予以转销。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80000
贷:营业外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80000
例13-5 月末,A公司将本月取得的营业外收入88700元予以结转。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收入88700
贷:本年利润88700
13.2.2 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1.营业外支出的内容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它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盘亏损失、罚款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1)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它包括固定资产处置损失和无形资产出售损失。其中,固定资产处置损失,是指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的价款或报废固定资产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不足抵补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后的净损失;无形资产出售损失,是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的价款,不足抵补出售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出售相关税费后的净损失。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是指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小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相关费用后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
(3)债务重组损失。是指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超过受让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4)盘亏损失。是指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的、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转销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5)罚款支出。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违反有关法规或者未履行经济合同或协议而支付的滞纳金、罚款、赔偿金、违约金、罚息等。
(6)公益性捐赠支出。是指企业对外进行公益性捐赠所发生的支出。
(7)非常损失。是指企业对于因客观原因(如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所造成的资产损失,在扣除了保险公司赔偿后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净损失。
2.营业外支出的核算方法
为了核算和监督营业外支出的发生及结转情况,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支出”科目。它属于损益类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贷方登记企业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营业外支出;期末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本科目可按营业外支出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现举例说明营业外支出的核算方法。
例13-6 A公司因火灾毁损一批库存材料,价值7020元,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予以转销。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702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7020
例13-7 A公司为支持灾区的重建工作,捐赠库存材料100000元。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100000
贷:原材料100000
例13-8 A公司结转报废固定资产的清理净损失11280元。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11280
贷:固定资产清理11280
例13-9 A公司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盘亏设备一台,其账面原价为36000元,累计已提折旧8000元,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为3000元,经查明属于被盗,已按规定程序报经企业管理当局批准,予以转销。其账务处理方法如下。
(1)发现设备盘亏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25000
累计折旧8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00
贷:固定资产36000
(2)报经批准转销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25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25000
例13-10 A公司因违反税法,被税务机关处以罚款5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罚款支出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例13-11 月末,A公司结转本月发生的营业外支出193300元。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193300
贷:营业外支出193300
需要注意的是,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之间并不存在配比关系。企业在具体核算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时,不得以营业外支出直接冲减营业外收入,而应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分别进行核算。各项营业外收支均应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进行核算,同时应注意严格区分营业外收支与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之间的界限。
13.2.3 利润形成的核算
为了核算和监督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企业应设置“本年利润”科目。它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贷方登记期末转入的各损益类科目的贷方余额;借方登记期末转入的各损益类科目的借方余额;结转后本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借方余额,则反映企业当期发生的净亏损。年度终了,应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从“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贷方。如为净亏损,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年末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企业一般应按月计算利润,按月计算利润有困难的企业,可以按季或者按年计算利润。
在会计实务中,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有账结法和表结法两种。
1.账结法
账结法,是指在每月月末将所有损益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各损益类科目月末均没有余额,“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反映年度内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采用账结法,每月均可通过“本年利润”科目提供当月利润及本年累计利润或者亏损额,但每月末结转本年利润的工作量较大。
在账结法下,月末结转收入类科目的余额时,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等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结转费用类科目的余额时,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