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
48604900000023

第23章 不要对考试产生恐惧感(3)

另外一方面,家长盲目地将孩子“拔高”,往往也是出于攀比心理。他们看到其他的孩子都在补课、参加课外辅导班,生怕自己的孩子不补就会有差距。其实,家长的这种担心大可不必,这是因为,现在的考试,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所考查的重点还都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核心,也就是说:以教材内容、考试大纲为中心,孩子只要掌握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多数情况下就可以应付各种考试了。

所以,在引导孩子准备考试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引导孩子做好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切勿轻易“拔高”。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情况,针对孩子的实际提出意见。

在考试之前,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水平,给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复习目标,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求孩子拿高分,甚至拿满分。给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这样实现起来才比较容易,能给孩子增加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让孩子更热爱学习。

抓好基础知识,抓住重点。

无论老师怎样设计考题,都是根据教材、大纲的要求来设计的。即使偶尔有所谓“超纲”的部分,也都是在大纲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想让孩子取得好成绩,首先就要把大纲学好,不要盲目做题,抓不住重点,偏离了复习的正确方向。

在孩子有时间、有兴趣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拔高。

如果孩子学有余力,能够很好地理解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学习不吃力,成绩也不错,感觉还有精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时,家长可以适当的引导孩子做拔高题。但家长这样做的前提是孩子自己要有兴趣,千万不要家长愿意,孩子不愿意,家长强迫孩子去做,这样的结果,只能让孩子产生厌倦心理,出工不出力。

8孩子在考试的时候“抠题”怎么办?

一位母亲对我讲,孩子期末考试的试卷发下来,她一看,又没答完。问孩子是怎么一回事,:“考试的时候遇到一道很棘手的题,在上面花了不少时间,就把后面的题给耽误了。”

孩子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了,以前考试的时候也经常因为一道题没答好,耽误了整个试卷的解答,等回到家里一看后面的题,其实自己差不多都会。不只是在考试的时候,平时写作业也是这样,一遇到不会的题,就僵在那了,一做就是半个小时,有时候,还会因为一道题做不出来耽误了一晚上的学习。

本来孩子爱“抠题”是孩子爱钻研的表现,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如果在考试的时候“抠题”,因为一道题耽误了整个做题进度就不是好事情了。那么,怎样提高孩子的做题效率,避免在考试的时候“抠题”呢?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爱抠题的孩子大都有一个毛病,就是没有时间观念。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爱抠题的孩子不仅在考试的时候慢,平时写作业的时候也慢,拖拖拉拉,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所以,避免孩子在考试的时候抠题,关键就是平时要训练孩子学会遵守时间。比如在做作业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时间限制:“必须在二十分钟内把这些作业做完”,这样,孩子就会有意提高自己的效率,不再拖拖拉拉。

做一些模拟的时间分配的训练

为了避免孩子在考试的时候抠题,在考试之前,可以做一些模拟的时间训练。实际上,在每一门科目的考试中,每一种类型的题目的数量都是大致固定的,一般来说,前面的题目都比较简单,文字量、计算量比较小,越往后,题目所要求的思考的时间就越长。所以,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就要让孩子有一个大致的时间分配方案,填空要花多少时间,选择要花多少时间,计算题要花多少时间,有了这样的时间分配方案,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就知道每种类型的题目大致要花多少时间,这样,即使在某道题上做不完,也不至于在上面“抠”得太久。

在考前复习的时候要注意把各个知识点理解透彻。

许多爱“抠题”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感受,其实,他们对于自己所“抠”的题并不是一点都不会,恰恰相反,对于这些题目,他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总觉得自己一定能够做出来。可是等到真正动手去做的时候,又发现它变得朦朦胧胧,离自己好像很遥远,但又不甘心放弃,就在犹豫之间,时间就浪费了。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原因就在于他们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不够透彻,平时学的时候就没搞明白,模棱两可,到了考试的时候,在很紧张的环境下,思路就变得更加不清晰了。所以,避免孩子“抠题”,就一定要在考前把各个知识点弄懂,弄透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考试的时候因为一道“似会不会”的题目不必要的浪费时间。

9孩子考试总犯同样的错误怎么办?

有一句话说得好,“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作为父母,当我们发现孩子总犯同样的错误时,该怎么办呢?

一位父亲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期中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等他仔细看完儿子的最后一道大题,不禁非常生气,在以前的两次小考中,都有一道与这道题目相似的题目,孩子都做错了。这次期中考试,老师只是把其中的数值换了换,结果孩子又错了,他把儿子叫到面前,狠狠地训了一顿,儿子低着头说:“我一定改”,可是等发完了火,这位父亲也感到很疑惑,为什么孩子会一再犯同样的错误呢?

其实,许多父母都有同样的困惑,同一种类型的题目,已经给孩子讲了不知多少遍了,可是孩子下次考试又错了。反复地责备孩子,也不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那么,为什么孩子总是改不掉呢?

孩子总犯同样的错误,有时是因为粗心。

考试的时间紧张,在几十分钟内要答好所有的题目,在紧张心情的驱使下,孩子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犯错误,尤其是那些平时就掌握得不太牢固的知识,一到这时更容易发生遗忘或者记忆模糊。

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孩子总犯同样的错误,却并不是因为粗心,而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完全理解这道题目所考的知识点。比如有的孩子在写成语“胸有成竹”的时候,总把它写成“胸有成足”,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理解“胸有成竹”说的是“当一个人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之后,他再画竹子的时候就会很自信”,而以为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人很有信心,就把“竹子”的“竹”写成了“足够”的“足”。所以就会总犯这样的错误,这时,作为父母,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成语的含意及时的向孩子澄清,他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所以,当发现孩子在考试时总犯同样的错误的时候,家长们一定不要着急,而是要仔细分析这个错误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够改变。

当发现孩子的错题后,先请孩子自己讲做题的经过。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首先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路是不是清晰流畅。如果孩子吞吞吐吐,不够清晰流畅,那就说明孩子的思路比较混乱,对该知识点没有真正的理解,不清楚这道题目的真正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要与孩子一起重新温习这个知识点,帮助孩子理清解题的思路;这样,不仅加深了孩子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还可以增加孩子对错误的认识,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10紧跟老师的进度,不要另起炉灶

有一位班主任老师发现这样的情况:

快到中考了,他正在领着全班同学进行紧张的复习。他是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对历年考试的变化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可是,他发现班里有一位同学总是交不上他布置的练习题,他就问这个同学怎么回事,这位同学吞吞吐吐说不出来。他就给孩子的家长打电话,才弄清楚事情的原因,原来,孩子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成绩很好,老师的复习内容对他来说太浅了,家长希望孩子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于是就给孩子另行制订了一个“拔高”计划,还给孩子报名参加了一些课外辅导班,有时晚上还要上课。

几个月以后,考试结束了,让那位家长感到失望的是,他的孩子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好成绩,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位家长总想着让自己的孩子“拔高”,结果,这个孩子在平时的复习中难题偏题做了不少,但实际上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最后,这位老师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考前复习的时候,孩子们一定要紧跟老师的进度,不要另起炉灶。

其实,老师对课程的整体进度、复习进度都是心中有数的,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温习哪些内容;哪些知识点是重点的、哪些知识点是次要的;哪些题型是最有可能考的,哪些可能是变形以后以新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家长们在引导自己的孩子复习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老师的复习计划是什么,要求孩子紧跟着老师的复习计划,把老师安排的优先做好,脱离老师的复习计划而自己“另起炉灶”的孩子,可能会费了很多力气效果还不好。所以,相信老师,跟着老师的进度走,会节省下不少时间,还能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

当然,老师的讲课永远都是面向班里大多数同学的,而每一个孩子又有自己不同的情况,如果觉得老师的进度确实与自己的情况不同。这时,可以紧跟老师大计划,制订个人小计划。

老师领着复习的内容有些是孩子很熟悉的,可以少花一些时间,对于自己感到生疏的,就要多花些精力。如果在老师的复习进度之外孩子确实有额外的时间和精力,那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课外的练习。但一定不要太多。这样,孩子的复习既没有脱离正确的目标,又有针对性,容易取得好的效果和良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