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我家小孩不拖拉: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48604800000005

第5章 怎样合理地利用时间(2)

当然,每天的学习量要恰到好处,如果把一天的学习量定得太高,孩子为了完成数量就常常会忽略质量,计划就容易流于形式;但如果定得太低,轻而易举就能完成,孩子则容易产生满足感,甚至是松懈。恰当的学习量是稍微高出一点孩子的日常能力,让孩子稍加一点劲才能完成,给孩子一点压力,同时又让他“可望也可及”,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性格,培养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5.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老师们都喜欢对学生说这样一句话:“每个人每天都有二十四个小时,你利用好了,成绩就好,利用不好,成绩就上不去。”想想也是,同样的孩子,谁也不比谁笨多少,都是早上八点上学,晚上五点放学,大家都花差不多的时间学习,可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效果就好,而有的孩子学习效果就差呢?这里面的诀窍就在于会学习的孩子能够科学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

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孩子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就显得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呢?

首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凡是那些取得优异成绩的孩子,无一例外的都是善于利用课堂时间的。孩子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课堂学习时间是孩子最主要的学习时间。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当堂就能理解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就等于抓住了学习的主动权,就可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其实,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都是孩子们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考试常考的重点内容,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应对考试基本上就不用发愁了。有一些孩子,白天上课不认真听讲,对老师的讲课不重视,晚上回家一个人偷偷地“加料”,看各种课外辅导书、做课外习题,每天都搞到很晚,这样的孩子,也许会算几道难题怪题,但却常常抓不住老师讲的重点,所以总体成绩往往并不如意。

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时间,就要全神贯注地“投入”。上课的时候,孩子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好课堂笔记,千万不要“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端坐在书桌前,心却早不知飞到哪里去了。用好课堂时间,掌握老师讲述的知识点,课后再稍加复习,就可以掌握这一天的学习内容了,这样才不会犯“丢了西瓜捡芝麻”的错误。

其次,要利用课余时间做好预习和复习。

可以让孩子在课前做好预习,这样就对老师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接受起来就特别快,而且,上课时还可以对自己在预习时没有看懂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课后还要做好复习,即使上课全都听懂了,但学过的内容如果不加巩固,是很容易遗忘的。在课后一定要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来巩固新学到的知识。

第三,对各个科目做有针对性的学习。

学习的科目越多,对各个科目的学习就更要合理地分配时间,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以一名理科学生为例,学习的五门主要科目是语文、英语、物理、化学、数学。

语文的学习需要不懈的积累。无论现代文的字词、语法、文学常识,还是文言文的字句都需花大量时间来积累整理,而且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巩固,才能运用自如。可以要求孩子在每天晚上花二十分钟把课堂内容较快地浏览一遍,使所学内容得以巩固。除了在平常给予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外,可以要求孩子在双休日抽一定的时间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以免遗忘。

英语也是一门需要积累和经常复习的学科。学习英语要持之以恒,每天都要给英语一定的学习时间,学过的单词、短语要反复地朗读、书写、记牢;每天要抽出二十分钟大声地朗诵课文,对于常用句型要熟记,能默写。日积月累,英语成绩就可以得到明显的进步。

学习数理化则需要做大量的练习。要记牢每一个重要的公式、定理,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时间,把老师上课讲过的例题重新演算一遍,这样就了解了这一类型题目的解法。除此之外,课余还要做一定数量的习题。做题不要只图快,不图精。要弄清楚题目中的道理,知道该使用哪些知识点、哪些公式来解题;做题时应该周密思考,把思路扩展到其他同类型的题目上,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练习还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使成绩有所提高。切忌在某几天突击做几道题就完事,这样只能是囫囵吞枣,欲速则不达。

第四,在均衡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专长。

有的孩子对所学的科目会有偏好。比如男孩子常常会喜欢数学、物理,女孩子则更喜欢语文、英语。这时,在均衡的基础上,可以努力培养孩子在某个科目上的专长。在孩子的时间、能力允许的前提下,对于孩子喜欢的科目,可以多做一些练习,做一些有深度的课外题,这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可以促进他们的整体发展。

第五,要给孩子的弱项多分配一些时间。

孩子偏科是让许多父母都很头痛的一个问题。男孩子常常会在语文、英语学科方面比较弱,女孩子在数学和物理学科方面比较弱。对于比较弱的科目,孩子常常会产生一种畏难情绪,他们会有意回避对这些科目的练习,觉得反正自己学不好了,还不如学学那些自己特别感兴趣、成绩又好的科目。但这样的学习方式显然是不对的,孩子要想取得好的综合成绩,就必须均衡发展,对于孩子比较弱的科目,可以多安排一些时间来练习。父母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寻找他们没有学好这些科目的原因,以便加以改进。孩子每天下课以后,除了要分配时间用来“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外,还要分配一定的时间来弥补自己比较薄弱的科目。

最后,充分利用最佳的学习时间。

一天有二十四小时,除去睡眠时间,人类大脑的活跃程度是不同的。为了让孩子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就要弄清孩子的最佳学习时间。一般来说,早晨大脑具有最好的想象能力;上午大脑的接受能力比较好;下午大脑的周密思考能力最敏捷;晚上八九点钟左右记忆力最强;推理能力在白天12小时内逐渐减弱。根据这些规律,在孩子早上刚起床的时候,由于想象力较丰富,可以做一些记诵性的学习,比如背语文课文和英语单词;上午要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下午除听课外,要快速准确做好当天的作业;晚上加强记忆和理解,预习第二天功课;在中午、傍晚的空隙时间,可以安排一些娱乐和休息活动,如看报纸、看电视、散步和体育锻炼等等。

6.脑体结合,文理交替

孩子学习最忌“死读书”,所谓“死读书”,就是一门心思扎到书堆里面,为了学习而学习,不分白天黑夜,把自己学得头昏脑涨,还以为只有这样学习才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其实,不分昼夜地苦读,强制自己在疲劳的情况下坚持学习,就会出现疲劳过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思考能力下降、大脑反应迟钝等情况,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时间长了,还会出现颈、肩的酸痛不适等生理症状。因此,切忌盲目苦读,要劳逸结合,留有一定的放松时间。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活动,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避免“死读书”呢?

首先,要保证孩子的充足睡眠。

许多孩子不顾白天紧张学习的大量消耗,晚上还贪求灯下用功,家长看在眼里,以为这是孩子在用心学习,其实,一直看书到深夜,不仅会因为过度疲劳而影响学习效果,还会因为睡眠不足而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第二天整天都会昏昏沉沉,学习效率低下。所以,一定要保证孩子每天八小时的睡眠,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利用第二天的时间。

其次,要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

现在的孩子,受到来自家长、老师、学校的多重压力,稍微成绩不好了,就会受到责备,使他们整天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度过。这样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还会使他们的注意力下降,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对学习产生畏惧感。所以,即使孩子成绩下降了也不要责备他们,要多鼓励孩子,与孩子一起想办法,找到成绩下降的原因,与他们一起改进。

第三,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不良的学习环境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比如光线不足或过亮都会导致孩子视觉疲劳,噪声过大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室温过高或过低,也会使孩子感到不适。所以,应该尽量营造安静、轻松的学习环境,以便孩子能够更好地学习。

第四,科学用脑,文理交替。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变换学习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科学用脑,使大脑皮层的各区域轮换休息。安排科目时,文科、理科要交叉安排,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背完英语后一般不要背语文,而要安排做数、理、化题目,这样学习效果会好一些。

第五,学会放松。

学习一定的时间之后,可以出去锻炼一会儿,再回来学习。锻炼的方式如散步、打球或轻微的体力劳动等,也可以与他人聊天。在室内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比如身体前后弯曲,用力伸腿、伸臂;慢慢做几次头绕圈的动作;深吸气,然后慢慢地呼气;两手臂下垂,做几次抖手的动作;离开座位,走动走动等等。

此外,积极向上、乐观、愉快的情绪能加速消除疲劳,因此在休息时间听一些优美的音乐,可以振奋孩子的情绪,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

最后,好钢用在刀刃上。

最好的时间应该用来学习,而不是做其他事情。休息、打球、做家务等消耗的时间不能够算浪费时间,但如果孩子学习的黄金时间在上午,而却在整个上午做一些洗衣服、打扫房间等杂事,中午、下午才来学习的话,这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了。很多事不能不做,但要放在合适的时候做,黄金时间应该用在学习上,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7.检查效果,及时调整

一位父亲,他的孩子中考的时候成绩不太理想,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这位父亲抱着望子成龙的心情,就想方设法把孩子调整到了重点高中,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重点高中的授课难度和课业量都很大,儿子才上学没几天,就抱怨说:“学习任务太重了,我应付不过来!”

这位父亲并没有灰心,他和儿子一起,根据老师的进度安排和孩子的承受能力,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计划里面主要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个就是跟住老师的授课进度,第二个就是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补充一些针对孩子弱项的练习。

开始几天,孩子坚持得很好,但没过几天,孩子的“懒”毛病又犯了,早上该背单词的时候,父亲叫了他好几遍也不肯起床;晚上,草草地把作业做完了,就嚷着:“累了,我要放松一会儿。”然后就跑到客厅看电视剧,一看就是两集,等看得差不多,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这时,父亲想让他看书,可是看到他疲惫的面容和一个连一个的哈欠,也只好作罢了。

结果,计划虽然做出来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变成了一纸空文。两个月过去了,成绩还是排在班里的后面。

另外一个孩子,上了高中以后,突然变得懂事了,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在一个学期内把成绩提高到前十名(他现在的成绩只能够排在班里的中下游)。父母看到这种情况,当然高兴,想尽办法为他创造学习上的便利,还为他的弱项——英语和物理都请了家教老师。孩子也很努力,每天早出晚归,晚上也常常学到深夜,可是,毕竟底子比较薄,想在短时间内把成绩赶上来远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父母请了物理老师来辅导他在初中落下的课程,他向老师提出要在两个月之内帮他把力学部分全部掌握,但老师让他做了几道题之后就发现他落下的太多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根本做不到。孩子感到深受打击,原来的雄心壮志没有了,变得消沉起来……

从这些孩子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只有计划还远远不够,实际上,计划仅仅代表了孩子对于学习的大致安排。在执行计划的时候,孩子很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及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才能够保证孩子的学习目标得以实现。

以前面第一个孩子为例,既然孩子的问题出在自己的自制力不够,不能够保证完成每天设定的学习任务,父亲就要做好监督工作,督促孩子及时完成学习任务,而不能看到孩子放松了就放任自流;对于第二个孩子,情况也不难处理,他的问题就出在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估计得太高,这时,他的父母就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计划,既然难以在短时间内把成绩提高上来,那么为什么不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成绩呢?

家长定期检查孩子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可以纠正许多在制定计划时所犯的错误,使学习方法得以改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一个善于自我检查、学习方法科学的孩子,一定会把一份份计划变为现实,帮助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的!

8.安排时间应参照“生物钟”

一年有四季,一天有早晚,人的身体、大脑也有自己的周期,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根据孩子自身的“生物钟”来安排孩子的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