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财自然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不值钱的物件”更是。但人的感情会对某些小东西产生倾向——也许它们见证了一个人的成长,也许见证了整个人类的一段,总之被赋予了“意义”。于是,就有了所谓的淘宝。
说一次购物体验。有一回我爸爸带我去镇上购置衣裤鞋袜,因为我要上初中了。在我爸心目里,一个中学生应该有更像样的“装扮”:“你是小伙子了,该像个小伙子的样儿。”
之前我确实不像个小伙子,不说从小我穿的用的多是表哥或叔叔的二手货,就算是好的二手货,我也穿不出好样子来。主要是我从小就流着半截鼻涕到处游荡,是一个非常非常邋遢的乡村少年。
但无论如何乡村少年也会有长大的一天。终于有崭新的衣物可以享用,我就兴奋地跟在我爸屁股后面。因为彼此都缺乏经验,我们小心翼翼走在集市里。四周到处都是赶集的人,我们就像被淹没在一群兜里装着大把购物款的富人中间。因此就更没有主意了,反正哪边吆喝声大就去哪边。但吆喝声越大人就越多,一不小心我就会被那些大脚给踩住,疼得都不能哇哇叫,最好的办法就是耍无赖,坐等我爸把我一下拎出地面……感觉就像一根葱被拔了出来。
终于在一个鞋铺,人少了些,我跟我爸就停下来认真考虑买个东西。鞋铺三四层,大部分都是黑皮鞋,我们父子俩同时看中了一双小白皮鞋——它在那群黑乎乎的家伙里也实在是太显眼。大概是电视剧看多了,审美跟着老上海小帅哥走。我稍稍用了点儿想象力,觉得穿上它我一定不会再流出半截鼻涕了。“爸,就这双吧。”我试了试,大小正合适。
也不知道算不算巧合,上了初中,我果然就没有流半截鼻涕的原始冲动。那双小白皮鞋的确很养眼,开学那几天我比过去自信多了。穿上了那双小白皮鞋,我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乡村小路上,都感觉自己在拍一部青春电影。那感觉太好了,虽然并没有人围观我的白皮鞋,关于鞋子,同学之间也有更好的货色,比如名牌运动鞋——但我把这一切理解为,他们都在默默关注我,默默嫉妒我,都在暗中使劲穿上更好看的鞋子跟我搞攀比。
我穿了小白皮鞋三年,它从白的变成黄的,我个子长高了五厘米;我使劲擦,它还是慢慢又从黄的变成了灰的,我个子又长高了五厘米。后来小白皮鞋名不副实,行将变黑……最终它裂开,被“雪藏”,在一次又一次的家庭大扫除和垃圾处理倾倒后,小白皮鞋不见了。
我那时候单纯,觉得将来的一切都会更好,对陪伴自己多年的物件缺乏感情,不明白那些“意义”——现在,我愿意花一百倍的价钱重新得到它,我亲爱的小白皮鞋。
可是它不会再回来了,我知道。它现在也许和我家乡的某一块泥土相依,也许变成了一片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