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丁点这么老实听话,我多嘱咐他几句也许就可以了。于是一天早上,我好歹劝说丁点在家玩着,就赶紧骑车送开心上学了。那天特别不巧,路上自行车就没气了,我只好推车送了开心,回程上又找了个地方修自行车。等我回到院子,天已经大亮,不知道是几点了。远远地就见一群人围在我们那个楼底下,叽叽喳喳的。我没有心思看热闹,只顾赶紧回家,担心丁点等得不耐烦。等到了楼近前,才发现所有的人都抬着头往上看,我也看过去,天哪,原来大家看的是丁点。他打开窗户,爬到护栏里来了,正抓着栏杆哭呢!脚上只穿着袜子。我顿时急出了一身汗,人群里有人认识我,大声责问:“你干什么呀,让孩子一个人在家?”我顾不上解释,一路小跑上楼了。听见下面人群有动静,好像是110的警察来了。
打开门,丁点听见声就大声叫起来:“妈妈,妈妈!”
我赶紧过去把他抱进来,他哭得涕泪横流,都快在脸上结冰了……楼下的警察大声问:“孩子没事吧?”
所有的人都在看着我,我歉疚得不能说话。
幸好有惊无险,可我吓得不敢再让丁点一个人在家。不得不跟开心商量,从此让他一个人去上学。不是我狠心,毕竟他大一些,比丁点更能处理意外的情况。我虽然这么想,可是每天早上依然焦虑不安,纷乱的马路时时横亘在我心里。
这样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温暖的日子里我们又开始了晚上到地坛的活动。孩子们都大一些了,母亲们有更多的时间闲聊。有一天说起学校门口的交通混乱,月月的妈妈突然问我:“最近我怎么老看见开心一个人去上学,你不送了?”
我就把丁点不能一个人在家的情况说给她们听,可是她们认为我的决策有失公允。
“老二都快3岁了,在家等等有什么呀?你应该送开心。让他自己上学太早了!”
他们说我偏心丁点,而且提出证据:自从有了丁点,原来也一样脸色红润体格健壮的开心就明显地消瘦了,而且脸色越来越黄……似乎是我把对开心的爱和照顾都转移给丁点了。
现象确实是这样,难道作为一个母亲,我一碗水端不平吗?
我不能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虽然对孩子的爱是无疑的,但没有办法衡量和比较这感情的多少。孩子是不同的,和我之间发生的事情是不同的,我不能保证能做到一视同仁。毕竟,母亲首先也是一个有反应、有情绪的人,怎么能不受孩子的言行影响呢?
而且,这两个孩子是如此的不同。晚上我们讲完故事,道晚安的时候,开心总是问我:“妈妈,你爱我吗?”得到我的肯定他才美美地睡下,似乎永远需要无尽的爱和关怀;而丁点则会关心地问我:“妈妈,你快乐吗?”让我从心里感觉温暖。
经验之谈
妈妈的心也需要关照
我知道孩子之所以不同,有我难以推卸的责任,可是我不能因此就没有感觉。我也希望被关怀、被照顾,哪怕只是一句话。
我首先是他们的母亲,所以我照顾他们,教导他们,原谅他们,可我同时也是跟他们一样的人,也有自然的人际反应。感情是相互影响的,需要用心维持的,谁也不能只想着无尽的索取,谁都是一样。我已经控制我的行为,尽到做母亲的本分;如果再控制住自己的心,使它只有超然的公正和无私,那“我”就没有了。
那是个不一般的境界,有待时日。
为什么我要让着他?
我不知道开心是不是也从别人的言论里,听到我更爱弟弟这一类的说法,总之在他不得不自己上学之后,他曾经一度很暴躁,经常在跟弟弟玩的时候,提出苛刻的要求并粗暴地惩罚他,这让我陷入苦恼和失望。虽然我控制自己不至于大发脾气,可心情依然在脸上暴露无遗,从孩子们看我的神情上我能确认这一点。我软硬兼施地制止开心的行为,希望开心能理解我的心,担当起一个理想的哥哥的角色,分担我的辛苦,可是他却把这一次次的冲突归结到丁点身上,反而变本加厉地“折磨”丁点。我们三个人的关系一度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开心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突然生病的。孩子的承受能力毕竟有限。这场病使我手忙脚乱,也使开心回到第一重要的位置。丁点默默地跟着我往返在去儿童医院的路上,似乎更懂事了。
住院部不允许小孩子进去探视,每次我进去看开心,都只好把丁点放在住院部门口。我又担心他乱走,就把他抱到走廊上高高的大暖气上坐着,给他拿个苹果什么的吃着。探视时间是两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他就一个人在那儿等着。
有一次开心问起来:“弟弟呢?”
当他知道弟弟在外面等着的时候,显得很着急,催着我赶紧走。他担心弟弟被人拐走。
我很高兴看见他这样,就开玩笑地问他:“你这么关心弟弟,怎么还老跟他争,不让着他呢?”
开心想了想说:“我自己愿意照顾他行,可是我就是不愿意你老要求我照顾他、让着他,为什么我要让着他,他不需要让着我呢?”
这个提问又超出我原有的思想,我似乎没有真正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也让我记起开心以前曾经提出过一个类似的问题(孩子为什么要听家长的话),为什么开心总是有这样的问题呢?他真是一个不一般的孩子。
为什么哥哥要让着弟弟?是因为本着“取长补短”的原则,年长、更有能力和思想的人就必须做出让步吗?是因为社会稳定需要这个秩序吗?还是这实际上取决于一个假设:血缘关系决定他们有更亲密的感情,哥哥会自然地爱护弟弟呢?
我知道很多家长会和我一样,刚开始觉得这个问题很突兀,“这有什么原因可讲,尊老爱幼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嘛!”可我明白开心现在疑惑的,不是这些原则本身,而是这些原则背后的道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应该回答这个问题,毕竟我比他大26岁,能更快地想清楚才对。
我选择了最后一个答案回答开心,同时也决定遵循我一贯的处理方式,从此让他们兄弟之间独立相处,让一切以自然的感情来决定。如果他们之间能够维持并不断加强自然的手足之情,兄友弟恭的局面会自然形成;如果他们真的性格迥异、冲突强烈,那即使我强迫他们表面上让我满意,也只能加深他们的矛盾,无助于他们心灵的接近和相容。所以,一切让爱做主,随他们去吧!
经验之谈
兄弟相处之道
兄弟之间的关系,要么真的休戚与共,要么势同参商,与姐妹之间的温吞吞的亲密不同。这中间,有先天的个性差别原因在内,但更有影响的,似乎是童年阶段,母亲对兄弟之间不同的态度和要求。越是对行为规范要求严格的家庭,男孩之间长大之后往往关系更淡薄。
所以,要释放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真正沿着自由发展的方向越来越亲密,就要小心地呵护孩子之间天生的好感和吸引,让这自然的感情发展壮大起来,才能在兄弟之间形成无形的强大的纽带。以我的经验,向这个目标迈进,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让兄弟关系脱离母子关系的影响,独立发展。
可以告诉孩子兄弟相处的社会规范,和自己对他们的期望,但要给孩子们独立相处的机会,独立解决矛盾的机会,不要处处当裁判,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笼罩下形成彼此的关系,那样是很不稳定的,而且是不真实的。作为母亲,一定要给孩子独立发展和其他人的关系的空间,收敛自己的控制欲和泛滥的爱心,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帮助孩子在自由之中获得真正的生活。
★一切以“爱”为原则,让孩子们跟从自己的心。
规范的形成是有具体的社会性目的的,而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孩子失去的是自然的天性和心灵的自由。我们不必这么着急,让孩子在没有独立思想的时候就毫无批判地接受社会的观念和价值,要注意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财富:对亲人的爱。相信孩子,相信人性,即使你不作要求,他们也能在争吵打闹之后自然平息,并且更加亲密和依赖。
关上门就行
我答应开心,相信他对弟弟的感情,不再干涉他和弟弟之间的事情,只是要求他任何情况下不许对弟弟动武,我告诉他,就像无能的大人才打孩子一样,无能的哥哥才打弟弟。开心答应了。
接下来到现在,我一直都在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再多余地插手他们兄弟俩之间的相处。但是有一点我公开向他们俩宣布:如果他们俩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对方的时候,可以随时来向我请教,我很乐意提供指导。
这个做法,不仅解放了开心,也解放了我。我发现,除了干家务以外,我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可操心了,因为所有的时间他们俩都在一起,不管是一起游戏还是吵吵闹闹,总之一个离不开另一个,没我什么事了。
其实丁点不怎么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被哥哥的情绪和思想调动着,也快快乐乐地配合着开心的行动。这时候我开始写东西,不希望被打扰,就正儿八经地拜托开心恪守承诺,别给我添麻烦。开心被委以重任,心满意足,总是高高兴兴地把弟弟叫进客厅,然后露出头向我喊:“妈妈,我们开始玩了,别打扰我们!”
我才没工夫打扰他们,我就喊:“玩吧,关上门就行!”他们俩就夸张地把门扣得严严实实。
我听见里面各种莫名其妙的声音,也能听见他们的喊叫声、笑声甚至丁点的哭声,但是我控制自己先不要管。有时候忍不住,敲敲门,想了解一下战争到什么程度,开心就打开一条缝,安慰我说:“没关系,没关系,我能解决。”我坚持要看见丁点,丁点就会忍住眼泪站出来,跟我说:“真的没关系,妈妈!”
我只好走开,虽然担心,但是始终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做了些什么。因为他们玩够了出来的时候都已经忘了曾经闹过什么别扭了。
他们俩没有谁向我来请教相处的问题,不管是哥哥还是经常哭的弟弟。我曾经很期待丁点来向我诉苦,我好教他一些应对强势哥哥的窍门,可是一直都没有机会。丁点在生活和游戏中自然接受了哥哥的权威和领导,更加的顺从和忍让,而且特别会关心别人。这一点得到了所有大人的一致称赞,也成了他性格中的闪亮点。
最好早知道
排行影响性格
上学的时候,我们学到在家中的排行影响性格的形成。比如排行老大的人,有些性格是一致的,比如:霸道、自尊心强、好胜;排行老二则通常有这些特点:老实、随和、忍让,甚至情绪反应慢。如果还有老三,有些研究证明那将是孩子们之中最聪明的。
排行之所以影响性格,是因为排行决定了在家中的生存环境,这也是自然之道。母亲往往有过多的担心,希望用自己的干涉和保护改变小一些的孩子的弱势环境,给孩子们公平一致的生活环境,但事实上,这种干涉会扰乱孩子之间的自然相处,延缓孩子正常的交往能力发展,而且引发孩子之间对母爱的竞争,将孩子们的心灵发展引向歧途。
能做母子也是缘
丁点的入学,宣告我们家的混乱时期正式结束。家里不再有需要时时照料的儿童,而是有两个正在迅速成长的少年。
我一下子拥有了大把独处的时间,心情更沉静下来,回头翻看前些年的日记和照片,回忆孩子们小时候的一幕一幕,时光的流逝就那么明明白白地回放在眼前。曾经的困难和痛苦,在孩子们的成长中自然地化解了;曾经绞尽脑汁寻求的答案,也在孩子的成长中自然地浮现了。就像母亲很多年前说过的话:“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的确,如果我们守着自己最真实的感情,最真实的本性,日子过的就是踏实的,有意义的,酸甜苦辣算什么呢?每个人的生命就是因此才与众不同。
回顾使我更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光,他们一天天地长大,终有一天会离开我开辟自己的生活天地,相聚有时,即使是母子也一样。
从1997年秋天到2010年春天,我跟孩子们相处已经十几年了。当初我一个人挣扎沉浮在北京偌大的人海中,现在却是我和两个孩子,我们三个人,相依为命生活在属于我们自己的小房子里,这,在我眼里,在我心里,是这世上最大的奇迹。做女人就是有这个好处,可以无限扩大自己的家,从而也无限扩大自己的心灵世界。
佛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但这母子的缘分,应该比千年更久远。这不仅仅是共同生活的缘分,更是心灵相伴甚至生生世世相牵挂的缘分。到底什么样的渊源才能做成母子,需要在生活中细细地品味。今生适逢能有生儿育女的幸福,值得敞开身心投入地享受。
写到这里,被孩子们的笑声打断,原来他们在看《金牌魔术师》,开心赞叹不已:“我也要学魔术,我要创造奇迹!”
这话触动了我刚才的思绪,我就说:“这些在我眼里不算什么,你们知道我认为世上最伟大的奇迹是什么吗?”
“女人生孩子嘛!”
你看,我的孩子不费力就知道我想说什么。好像我的心海起伏翻腾的时候,他就站在岸边!
献给父母的智慧教养书
早期教育阶段(0—8岁)
培养聪明大脑90法:6岁之前
观察儿童
理解儿童的行为
母爱的力量:母亲如何塑造和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性格塑造、心灵建设(3—6岁)
教出品行良好的孩子
寻找合适的幼儿园
幼小衔接系列:
我要上小学啦:数学准备知识
我要上小学啦:语文准备知识
我要上小学啦:英语准备知识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性格塑造、价值观教育、行为规范(6—12岁)
压力之下:在苛求的世界里养育子女
我家小孩也聪明
我家小孩会理财
我家小孩有人缘
我家小孩不拖拉
我家小孩会学习
如何对孩子说不
男孩,你为何沉默寡言?
儿童心理学魔法书
十字路口的顽童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必读书(13—18岁)
独生子女的幸福未来
怎样做个体贴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