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中国五千年地理之谜全集
48596700000006

第6章 千奇百怪的地形地貌(5)

莫高窟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鸣沙山、月牙泉交相辉映,妙曲天成;阳关和玉门关则像两位守边的将军千百年来傲立边陲,形象地记载着中华民族烽火狼烟的沧桑岁月。正因为它们的出现,敦煌才成为一座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成为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如今,就在敦煌城西北约180公里的大漠深处,又开发出一个奇特的自然景观——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雅丹地貌最早是在罗布泊荒原中被发现的,在中国,雅丹的最大分布区却不是在罗布泊地区,而是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但像本区这样集中连片、规模宏大,而且交通条件又较好的雅丹地貌却绝无仅有。它对于研究风成地貌的动力和演变机制有重要的科研价值,通过对沉积地层的研究,还可以恢复古罗布泊地区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对于普及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地质学的知识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敦煌雅丹地貌是极其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走进敦煌雅丹,仿佛走进了一座天然迷宫。蓝天白云,苍穹掩映四野,黛青色的戈壁瀚海中隆起一片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0公里,总面积400多平方公里的不规则的黄土沟壑,其间岗峦纵横,峰林叠嶂,怪石嶙峋,气象万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西部大漠中雄浑壮丽的奇特画卷。

敦煌雅丹地貌,可谓历经了历史的风云和岁月的沧桑。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罗布泊地区旅行,对此类地貌早有文字记载:“沿途尽是沙山沙谷,无食可觅,行人夜中骑行,则闻鬼语。”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和英国人斯坦因到中国西部探险,发现了敦煌的雅丹地貌,并借用维吾尔语“雅尔丹”,将这种风蚀地貌命名为“雅丹”。雅丹因其奇特诡秘怪诞的地貌、道路无法辨认,地势低洼地磁强大、罗盘无法正常使用和夜间鬼哭狼嗥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风声,被当地人俗称为“魔鬼城”。

掀开魔鬼城的神秘面纱,敦煌雅丹地貌就是一座奇特的地质博物馆。据科学考证,敦煌地区原来是一个巨大的断陷盆地,与西部塔里木盆地连成一片,大约在240万年以前(早更新世),这里气候寒冷潮湿,沉积了冲洪积和冰水相融的砾石层。到了大约73万年以前(中更新世),这里气候湿润多雨,水量丰富,盆湖面积渐渐扩大,从而形成了东至安西、西至罗布泊以西浩淼的淡水湖泊,即古罗布泊。到了大约30万年前(中更新世晚期),气候转为炎热干燥,湖泊面积大幅度缩小,湖泊中心沉积了多层石盐砾石层。随后湖泊逐渐消失,气候更趋干旱,原先入湖的疏勒河受南部山区的振荡隆升,随之向北改道,古罗布泊从此断流干枯,使原先湖泊中的沉积物逐渐裸露地表,具有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和柱状节理的沉积物,在暂时性水流和长期强大定向风力的作用下,松软的沙砾被卷走,地表被侵蚀成颇有规则的沟壑,而坚硬的土石则成为高矮不等的土岗,强风又刀刻斧凿般把土岗雕刻成一个个似人似物,似禽似兽的造型,日积月累,演化出了如今这样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雅丹地貌景观。

走进敦煌雅丹,宛如走起了中世纪的古城堡,这座繁华的城市有高大的城墙、纵横的街道,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有开阔美丽的城雕广场,而且还可以发现许多世界上着名的建筑缩影,如北京的天坛、西藏的布达拉宫、断壁长城、烽火台,以及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置身其间犹如进入一个宏大的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走进敦煌雅丹,就像误入了波澜壮阔的海战中,那闪着鳞鳞波光的黑戈壁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那一排排的风蚀垄槽就是出征的舰队,而氤氲蒸腾的雾气就是迷漫的硝烟……规模如此壮观,战争如此残烈,这是哪朝哪代的战争呢?

走进敦煌雅舟,似乎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美丽的孔雀开屏、高傲的雅丹公主、久经沧桑的西部伟人、戍边的将士,还有埃及的狮身人面像、缓行的乌龟、望月的蟾蜍……一个个造型逼真、惟妙惟肖,使你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尽享美仑美奂的艺术熏陶。

藏在深闺人未识,一朝出阁天下闻。敦煌雅丹地貌,以她那大漠戈壁的壮阔胸怀和奇特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不远万里前来观赏,而且还成了影视广告拍摄的绝佳外景场地,《英雄》、《齐天大圣孙悟空》、《天脉传奇》、“七匹狼”等多部影视广告就在景区内进行过拍摄。中央电视台、《旅游中国》、《甘肃日报》、《兰州晨报》、《酒泉日报》等众多媒体都对敦煌雅丹进行了报道,一时间她的美景到处传扬,成了人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丹霞山为什么是红色的

人类居住的地球,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地表形态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有流水地貌、冰川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丹霞地貌等等。其中丹霞地貌即以丹霞山为命名地。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霞”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由于20世纪20年代我国学者以丹霞山为基地率先对红层地貌开展科学研究,因而红层地貌也就被命名为“丹霞地貌”。

世界上丹霞山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而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具有雄、奇、秀、险、幽、奥、旷等特点。我国着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在比较了解国内外的丹霞地貌之后,认为丹霞山“无论在规模上、景色上”皆为“世界第一”“中国第一。”

丹霞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又是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15平方公里,地跨仁化、曲江两县、由丹霞山、大石山、韶石山三大景区组成。其中韶石山景区距市区仅十多公里。开发较早的丹霞山景区目前是主景区,距韶关市区50公里。它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桥380多座、岩洞36处,由三级绝壁和三级平坎构成三个景观层:下层是锦石岩景观层。这里的石壁五色交错,四时变化,丹霞山“三十六洞”中最大岩洞“锦石岩”就悬挂于临江的百丈峭壁之上。北宋时僧人法去为这里的奇洞妙景所吸引,遂将此地开辟为佛家净土,共建庵堂18座,这便是丹霞山风景建筑的开端。如今,当年的修筑大多不在,现存的一座尼姑庵,是1981年重修的。这次重修,除修复原有佛象外,还新塑了观音菩萨及其三十二“应身”(即变化身),其神态各异。赵朴初先生曾赋诗赞:“抟泥造像无疲厌,驰想敦煌叹昔贤”。该层沿途还有梦觉关、通天洞、一线天、马尾泉等景点。中层为别传寺景观层。别传寺建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为明末抗清义士、高僧澹归和尚所建,是岭南十大丛林之一。该层的主要景观有杰阁晨钟、松涧涛风、竹坡烟雨、双池碧荷、鸳鸯树、别有天等。山上摩崖石刻,年代最早且字体最大者为南赵汝耒所书“锦岩”二字,每字大逾五尺;字数最多者为明末李充茂所书《丹霞山记》,全文1344字。

从别传寺出来,在二关门后沿铁索攀登上一道几乎是垂直的石级小路,便来到了丹霞山的最上层——山顶景观层。这里不但是观日出的最佳去处,而且还有螺顶浮屠、乳泉春溜、玉台爽气、虹桥拥翠等古今称颂的景观,澹归和尚墓地也建在这里。丹霞山下,有一座狭长形的水库“翔龙湖”。环湖有三岩、六洞、一十八峰、山光水色,十分诱人。

不远处,即是新开发的轰动海内外的着名阳元山景区。这一带我们看到的建在悬崖峭壁之上的古山寨,则是当年山民百姓为避战乱或匪乱的临时居所。

丹霞山西部是大石山景区,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该区是丹霞山地势最高的地方。丹霞山最高的几座山峰如巴寨(海拔626米)、海岩(615米)、平头寨(584米)、茶壶峰(572米)、扁寨(516米)等都集中在这里,该区较好地保持了原始的山野风光,那雄伟险峻的岗丘,遮天蔽日的森林,长年不断的溪流,十分适合开展登山、野营等体育性、探险性活动。

纵贯丹霞盆地的河流叫“锦江”,自北而南在区内蜿蜓38公里,从阳元石到丹霞山之间8公里的河段,风景格外秀美,分布着春江烟树、玉女拦江、群象东渡、仙翁钓江、雄狮回首、童子牧象、天屏挂帘、巨轮远航、白虎俯首、锦水滩声、金龟朝圣、姐妹双峰、榕荫竹影等二十余处景点。

丹霞山风景区东南缘的韶石山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美丽的神话和古老的传说,为这块土地抹上了神奇的色彩。相传距今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经过此地,登山而奏韶乐,美妙动听的乐曲,令周围的山石亦为之动容,变成形状奇异的“三十六石”,韶石山因此得名。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又取韶石之名改东衡州为韶州(即今韶关市前称)。韶石山从此声名大振,唐宋时期成为着名的风景胜地,历代南下文人政客来此游览一番,凭吊抒怀。唐韩愈、宋苏东坡、杨万里等都曾在此挥毫题诗。

在丹霞山,还有大理的摩崖石刻、悬棺墓葬、石窟寺遗址等文化景观。此外,诸如某洞有土匪藏的金块;某山寨有藏着金碗的棺材……等传说,又使丹霞山平添了一分诱人的奥秘。丹霞山不仅风景奇秀,而且生物资源丰富。这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年平均温度20度,年降雨量1640毫米,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盛,主要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经鉴定树龄一百年以上的名树古木有28株,其中三百年以上的有14株,“丹霞梧桐”更是世界上丹霞山最为着名的花卉,其品种有春兰、寒兰、白兰、墨兰、剑兰、蕙兰、二叶兰等数十种,又以白墨、绿墨、凤尾、报岁等最为名贵。1987年,这里发现的一株“达摩兰”更是稀世珍品,当时世界上只发现两株(另一株是在台湾达摩庙发现,“达摩兰”的名字即由此而来)。这株丹霞达摩兰,当年在香港年花市出时标价高达100万港元。每到花开季节,丹霞兰满山飘香,游人循香觅迹,别有一番情趣。丹霞山区出产的“白毛尖茶”则是久负盛名的特产,是绿茶中的珍品,清代嘉庆年间曾为宫廷贡品。其茶芽粗壮,密披银白色的毫毛,茶汤清澈黄亮,味甘醇,有一股天然的兰花清香,为我国三大白毛名茶之首,曾在林业部“林业名优物新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贵州为什么“地无三里平”

浙江文士王世性在《黔记》中,曾把贵州的地理和气候特征概括为两句话,也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地无三里平”其实是一种艺术的夸张,因为在万山丛中,还散布着许多山间盆地和河谷阶地,贵州人把它称为“坝子”。贵州各地分布着2000多个大小坝子,超过五千亩的有90多个,万亩大坝有23个。不过,贵州的确是个“开门见山”的地方,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2.5%。

举目望去,贵州到处翠峰如簇,山石怪异,如狮如虎,如蛇如凤。这里还有由石灰岩组成的岩溶地貌,国际学术界把它称为“喀斯特”(Karst)。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集中的有三个区域:一是地中海沿岸,二是拉丁美洲,三是中国的华南。论分布面积,中国华南喀斯特地区最广,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贵州、广西和云南,而它的核心部位,就在贵州。贵州是中国最大的一片喀斯特分布区,占全省总面积的61.9%。广西喀斯特地貌占全省总面积的33.85%,云南约占29%。要看喀斯特景观,最理想的地方是贵州,这里有地上和地下两条奇异的风景线。地面上,有石牙、溶沟、峰林、峰丛、盲谷、槽谷、溶石、天生桥、穿洞、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溶盆,还有瀑布、迭水、悬挂泉、多潮泉、喀斯特湖、喀斯特潭。林草葱郁,清泉流水,山回路转,疑为仙境。进入地下世界则更加奇妙,有溶洞、阴河、伏流、暗湖及千姿百态的钙质沉积形态,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莲花盆、卷曲石等等。走进这个喀斯特王国,你会被那许许多多的奇观异景所吸引,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