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学者中,中科院自然科学所研究员宋正海称自己是一个“持异见者”。根据他的观点,郑和不能完成地理大发现,由欧洲人发现美洲是历史的必然。他甚至还提出,即使郑和航海到达西欧,今日世界历史格局也不会有根本性不同。
英国海军退役潜艇军官、航海史学家孟席斯历时14年,走访了120多个国家、900多个档案馆、图书馆之后,提出惊人理论:郑和船队早在哥伦布之前72年就航行到美洲;早在达·伽马之前77年就绕过好望角;早在麦哲伦之前一个世纪就完成了环球航行;早在库克之前350年就到达澳洲。孟席斯的新理论震惊了世界。
而在宋正海看来,孟席斯的这些“发现”可比“天方夜谭”。因为郑和的船队根本不可能进行环球航行。
送去金银换回玩物
宋正海认为,首先,地理大发现需要强大持续的动因,这样的动因在当时的欧洲存在,但在明代中国是不存在的。
从13世纪开始,西方的商人和冒险家们醉心于《马可·波罗游记》所描绘的神话般的东方财富,纷纷做起“黄金梦”。然而,当时土耳其帝国控制了地中海到东方的传统商道。另一条从地中海经埃及由红海通往印度洋的海路,又控制在阿拉伯人手里。在这种形势下,西欧各国迫切想寻找一条绕过地中海通向东方的新航路。这就是地理大发现的强大而持续的动因。
和当时西欧统治者积极支持远航、发展海外事业相反,明代中国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大部分时间实行“海禁”。中国资本主义不发展,便缺乏推动地理大发现的经济动因。
郑和下西洋主要推行怀柔政策,目的不是经济,而是政治。中国古代改朝换代后,新皇帝大多要昭告天下,希望海外各邦臣服新王朝。郑和七次远航归来,怀柔政策已收成效,各国已与朝廷建立政治、外交关系,来华使节盛况空前。当郑和远航的政治目的达到之后,远航再没有了强大动因。
相反,郑和七次航海不仅没有像后来西欧航海家的远航那样带来巨额利润,反而使国库空虚。郑和每次出海,装载大量金银、铜钱、瓷器、丝绸、棉布、铜器、铁农具、铁锅等,而换来的只是专供皇室和贵族官僚享用的奇珍异宝、珍禽异兽、香料、补药和各种奢侈品。每次远航耗资巨大,乃至损害封建统治的基础——小农经济,致使郑和航海被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敌指责为“弊政”,再也无法进行下去。
从唐朝开始,中国航海就名震海外,但自郑和航海壮举后,反而一蹶不振,从此让位于西欧。
“平坦的大地”
宋正海指出,无论是哥伦布向西远航,还是麦哲伦环球航行,之所以能进行,并非出于纯粹的冒险,而是和他们本人及其资助者确信大地是球形这一理念分不开的。但是在中国,地平的大地观却根深蒂固。
明初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宇宙理论是浑天说。浑天说似乎主张大地是球形的,其实它与古希腊宇宙理论对大地球型的理解有本质的不同。浑天说中的球形大地半个在水中,半个在水上。水中的半球并非人世,航行是永远无法到达的。
因此,中国传统的大地观从根本上否定环球航行或东行西达、西行东达的可能性,也不去讨论环球航行问题。相反只会证明,以此为目的的航海是根本徒劳的。
郑和的地图中没有“未知世界”
古希腊学者认为大地是球形,所以发展起包括有经纬度、经纬网和地图投影的小比例尺地图系统。
中国古代地图学制图理论和方法均以平面大地为基础,根本没有考虑大地是球形,甚至连拱形也没有考虑。中国传统地图学属大比例尺地图系统,没有经纬度、经纬网,更没有地图投影。在全国图中,边远地区精度很差,域外各国就无法标绘,而只能以文字说明之。也因为此,尽管古希腊出现不少世界地图,但中国古代一幅也没有过。
《郑和航海图》属于对景图,这种航海图不仅没有目的港的经纬度,而且图上所绘的目的港位置和方位,也并非是实际的位置和方位。用这种航海图导航,无论在开始还是中途,均不知目的港的确切方向,只是利用航线各处的山形、水势、星辰位置等来判别船舶的位置,这样一步步地前进。
而根据经纬度、地球大小和已知世界来绘制的世界地图,就必然要并且也可能对地球的未知世界部分进行较科学的猜测。这种猜测包括:大西洋有多大;从欧洲西海岸向西航行到东方的中国、印度和日本需要多少时间;大西洋中会不会有大块陆地存在等等。这些问题的长期科学猜测,对地理大发现有着推动作用。
但是中国古代似乎从来没有从科学上论证未知世界的存在,也没有提出横越太平洋到西欧去的设想或论证其可能性。尽管史书记载,中国僧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到东方大洋中的扶桑国,但后来也没有从地图学、地理学上去论证它的存在。郑和七次远航,也没有一次向东闯入太平洋去寻找扶桑国,而基本是沿着中国和西洋的传统航线西行。
“地理大发现最根本的条件还是经济动因。”宋正海说,“如果明初中国资本主义有迅速的发展,从而产生强大持续的经济动因,那么封锁海洋政策、皇帝的主观意志、狭隘的大地观以及传统地图的缺陷等不利条件都会改变,并按经济要求而顺向发展。那么中国人也会完成地理大发现的。”
紫金山明孝陵免遭水淹之谜
明孝陵主体蔓延数公里,而且范围包容整个紫金山。虽然地面上的木制建筑多在战火中焚毁,但是依山傍水的明孝陵却没有受到水患的侵扰。昨天,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贺云翱教授说,明孝陵利用紫金山的地形,因势利导建有完备的排水系统。这正是使其免遭水灾的秘密所在。
贺云翱教授说,明孝陵的整个排水体系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既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又将其艺术地融入陵区的布局之中,高度体现了中国南方多水地区建筑规划上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为多水地区,雨量充沛;钟山的岩层由北向南倾斜,主峰的雨水主要经独龙阜孝陵陵宫区域排泄。明孝陵必须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才能确保陵宫的安全。因此,孝陵陵域划分成引导区、神道区、前朝区和后寝区,同时通过御桥,将这四个区连接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因为孝陵所处的位置地形复杂,孝陵的排水必须考虑得周全完善,但排水体系也不能打破陵域建筑体系安排在不同的空间单元之内。郭城大金门和碑楼为一组建筑,呈南北中轴贯连,然后向西折拐出现第一道御河;在第二个空间单元内主要布置6种12对24件神道石刻,经棂星门再到第二道御河;第三个空间则进入森严规范的陵宫区,穿过陵宫门(一称文武方门)、享殿前门、享殿和内红门,在陵宫的最后部分出现第三道御河,过了河就是孝陵最为神秘崇高的禁地——要见地宫所在的宝城宝顶,还需要穿过类似于宝城城门的方城内其前后设门之暗黑隧道,登临明楼(相当于宝城城门门楼),才可以仰观俯视皇帝和帝后的长眠之处。这些不同的空间单元以及建筑组合之间,采用不同风格的一座座桥梁和一重重门道相沟通,有分有合,若即若离,各司其职,但又一气呵成,联为整体,既充分利用了自然,为陵寝营造出安全的生存环境,又将各建筑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幽深且明快,和谐而统一的意韵,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建筑艺术上的天才杰作。
这三条排水系统不但未打破陵域空间的有序性和完整性,而且利用御桥将陵域装点得更为完美,更富有生机,在规划和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
除三条御河外,陵宫地下还建有巨大的涵道,以增加雨季的泄洪量。陵宫内则建有地下排水管道,地面建筑周围均以砖铺设散水和明沟。享殿台基四周有数十个向外悬挑的精美的散水螭首,正是通过这些螭首才将明孝陵建筑上承接的雨水排到地面上。“螭”是龙的九子之一,也就是现在水龙头的由来。陵宫宫墙外也以砖铺设散水,并以砖石砌建挡土墙。
贺云翱教授说,明孝陵的设计非常注重利用大自然,而不是破坏大自然,现在的人建造工程动不动就要削山填河,违背自然规律,无法把人很和谐地融入大自然,理应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明孝陵很好地将建筑艺术和自然景观进行了统一。这个设计理念,依然值得当今的建筑设计师研究学习。
近日,曾亲自勘探过明孝陵的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治天先生,带着记者来到了明孝陵享殿东边察看。张先生说,孝陵东西两侧墙外,都有深深的壕沟拦截山水。一旦山上有大量雨水涌来,可以直接流如壕沟。而在孝陵东面墙外壕沟底部,还连着一个涵洞口。这个涵洞口在地下东西贯通孝陵,起到了有效的排水泄洪作用。遗憾的是,这个排水涵洞因为年久失修,已经有部分砖块开始坍塌,及时维修维护已经刻不容缓。
西太后为什么反葬在了东边
清朝同治年间清宫有两位皇太后并尊。一位是慈安皇太后,称东太后;一位是慈禧皇太后,称西太后。两位皇太后的陵寝都建在河北省遵化县的清东陵,坐北朝南,东西并列,中间只相隔一条马槽沟。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东太后葬在了西边,西太后却葬在了东边。这是怎么回事呢?
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是对弈赌陵。本来东太后应葬在东边,西太后葬在西边,因为东太后是由正宫皇后升为太后的,名正言顺,天经地义。而西太后因为沾了儿子当皇上的光才由贵妃跃级升为太后的,虽然也是皇太后,但在地位、资历上都比东太后略低一筹,所以西太后的陵墓无论在规制上,还是在风水上都不如东太后的。利欲熏心、心毒手辣的西太后岂能甘居人下,咽下这口气?于是精心玩弄了一场“对奕赌陵”的把戏,事先讲一下,由赢者挑选陵墓。由于西太后蓄谋已久,有了充分准备,所以胜者当然是西太后,她毫不客气地挑选了东边的陵寝。
另一种说法是,西太后占东太后的陵寝。一天她梦见自己死了,在东太后的安排下,把自己埋进了西边的那座陵内,这场梦给了她很大的启示。她想,如果东太后死在自己的头里,那时自己一人垂帘,独揽朝纲,把慈安皇太后葬在哪边还不是完全听我的吗?于是西太后设计害死了东太后,利用手中的权力,硬是把东太后葬在了西边,把东边那座陵留为己用。
不过,传说终归是传说,历史的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无论是从丧葬制度上讲,还是从情理上讲,东太后就应葬在西边,西太后葬在东边。
东、西太后的名称,不是由她们的陵墓方位决定的,而是由她们生前居住的方位决定的。慈安皇太后生前居住在紫禁城内的东六宫中的钟粹宫,所以称东太后;慈禧太后居住在西六宫中的储秀宫、长春宫,所以称西太后,与陵寝的方位毫无关系。
按兆葬制度,凡地位较高、至亲者,越应靠近中心的主位。康熙的景陵、乾降的裕陵、道光的慕陵地宫中,都陪葬了多名后妃,凡原配是后都在皇帝左侧,继皇后在次左或右侧,再继后在再次左或次右,皇贵妃更次之。咸丰皇帝的定陵在西面,地位较高的东太后的陵自然要靠定陵近些,而西太后陵要相对远些,这就形成了东太后陵在西、西太后陵在东的格局。
还有,清代帝后陵寝的神道都是以次接主,以低接高的。实际上,慈禧陵神道接到慈安陵神道上,慈安陵神道接到定陵神道上,定陵神道接到孝陵(顺治帝)神道上。由此可以证明慈安地位是高于慈禧的。
从现存的大量清宫档案和有关书籍中可以知道,在最初选定陵址和兴建陵寝时,就确定了东太后在西,西太后在东的位置。
两座太后陵都叫定东陵,因慈安陵位于普祥峪,慈禧陵位于菩陀峪,为了以示区别,慈安陵称普祥峪定东陵,慈禧陵称菩陀峪定东陵。同治十二年二月十日两陵同时破土动工,光绪五年六月同时完工。两陵规制、工艺大体相同,并一没有优劣、高低之分。光绪二十一年,西太后以“年久失修”为借口,将自己的陵寝三殿拆掉重建,其他建筑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和装饰,工程一直延续到西太后死时才竣工。重修后的慈禧陵用料之名贵,工艺之精美。堪为清陵之冠。我们现在看到的慈禧陵是重修以后的,并非初建时的样子了。
看来,在民间流传的关于霸占东太后陵寝的说法还使西太后蒙上了一层不白之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