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理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事实上,关于铬盐氧化处理的方法,绝不是秦始皇时代的发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
春秋五霸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击败了吴王夫差,演出了历史上春秋争霸的最后一幕。岁月的流逝,使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静静沉睡在历史的长卷里,忙忙碌碌的后人几乎把它遗忘了。
然而,一支考古队在挖掘春秋古墓时,却意外发现了一把沾满泥土的长剑,剑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践自用剑”跃入人们眼帘。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立即轰动了全国,但是,更加轰动的消息却来自对古剑的科学研究报告。最先引起研究人员注意的是:这柄古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为什么没有生锈呢?为什么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大家知道,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石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溶点大约在4000℃。
中华文明中曾有过太多的秘密,谁能想象,本世纪50年代的科学发明,竟然会出现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前?又有谁能想象,秦始皇的士兵手里挥舞的长剑,竟然是现代科学尚未发明的杰作?问题是在发现以后,我们用什么态度来解释这种超常规的科技早熟现象?我们真不希望看到有些人用“偶然”来解释,它应该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说明。假如以上的事实是真实的话(至少铬盐氧化处理不是假的),那么我们就会问:他们的技术源渊是什么呢?
秦始皇的“碣石宫”修在什么地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207)经过碣石山,为大海的波澜壮阔景象所动,慷慨而歌,即兴作的《观沧海》赋中的诗句。曹操登临的碣石,就是秦始皇的海边行宫。碣石宫曾留下许多古代帝王的足迹,它当年的辉煌气势曾引得多少帝王诗兴大发。而碣石宫到底在环渤海的何处海滨?它曾有的辉煌难道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吗?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便进行了大张旗鼓、马不停蹄的“亲巡天下,周览远方”的行动,他曾先后五次远途巡游。其中第四次出巡是在公元前215年。这次出巡主要目的是巡视北方边塞。他从咸阳出发,沿途经过原韩、赵、魏、齐的边境交界之地,摧毁各诸侯国的城郭,决通川防,夷平大道上的险阻,巡游的终点是渤海的碣石山。面对滔滔的海水,秦始皇还是没有忘记求仙的愿望,一番隆重的祈祷仪式后,秦始皇命令随行人员把他一路的所作所为刻记在石头上,然后住在了临海的行宫—碣石宫。
据史书记载,碣石宫存在的时间很长,很多帝王都曾登上碣石宫“观沧海”。在秦始皇东临碣石一百年以后,汉武帝在元封元年(前110)也东巡到碣石,登临观海。又过了317年,曹操出兵乌桓,胜利班师,经过碣石山,留下了有名的《观沧海》赋。此后,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唐太宗李世民等,均曾登临远眺。其中北魏的文成帝还在碣石山下与群臣大摆酒宴,改碣石山为游乐山,可见当时的行宫风景宜人。不知由于什么原因,自宋代开始,碣石及其周围沿岸的宫殿群日渐模糊终至湮没,让人对这位千古一帝的海边行宫产生了众多的联想和疑问。
秦始皇的海边行宫碣石宫到底在环渤海的何处海滨?一种说法是《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骊成(即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一种说法是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昌黎县的碣石山南距渤海15公里,主峰海拔695米,上有仙台,是传说中汉武帝登临招仙的地方。仙台顶部山壁上镌刻有“碣石”两个大字。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昌黎县的碣石山就是秦皇汉武登临招仙的碣石宫所在地。既然能称为宫,当然要有宫殿的建筑,但是宫殿的一点遗迹也没有,所以这种观点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没想到,一个和孟姜女坟有关的遗迹却引起了秦始皇海边行宫的发现。
在昌黎县碣石山的北边,长城山海关外的辽宁绥中县万家镇墙子里村石碑地,正对海中有三块陡峻高大的自然礁石,民间传说为孟姜女坟。在中国很早就流传有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孟姜女的丈夫被秦始皇征往北方修筑长城,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到了这一带,得悉丈夫因劳累过度而死,孟姜女万念俱灰,痛苦不已,长城为之倾塌,孟姜女也投海而死,死后化为礁石。这一组礁石一高一低,据传说那高的礁石是孟姜女,低的礁石是她包裹寒衣的两个包袱。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从1982年开始,经过考古工作者大量的调查和发掘,学者们在孟姜女坟的海岸上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遗址,而所谓的“姜女坟”竟是秦始皇时期的“碣石”。碣石宫遗址发现了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长方形宫殿的宫墙,其中出土了与秦始皇陵相似的高浮雕夔纹巨型瓦当,都是皇家级建筑物才有的工程特征。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与石碑地宫殿建筑配套的还有两个“双闭”,其中的黑山头朔距宫殿2公里,出土了空心砖踏步,而此建筑呈多层次,多单元的布局,居高临下,由此登高观海效果极佳,当为码石宫的右朗楼。这座右闭楼据推测也有可能是“汉武台”,即汉武帝的祈仙台。所有的宫殿遗址、双朗遗址都面向海中的“姜女坟”礁石,也就是史书中所说的“码石”,所以才称为“碣石宫,秦始皇在位时肯定没有听到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也决不会想到他盼望仙人显现的这几块礁石,会被后人当作他暴政的历史遗迹。
秦皇汉武都是中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皇帝,也是求仙心切的皇帝,他们认为神秘的大海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希望通过自己真诚的祈祷来使仙人显灵。碣石宫作为中国帝王建于海边的惟一行宫,其曾有的辉煌本来就够神秘的;而它在历史上不明原因地突然消失,更是隐藏着巨大的历史之谜。
古南越王国在哪里
就目前所知,南越王宫署由南越王宫殿和御花园两大部分组成。南越王宫署有“五大谜团”。
第一大谜团:“番禺城”存在之迷
南越王宫殿目前只挖掘出一号殿的一部分和二号殿的一角,350多平方米的发掘现场只占儿童公园东南一个角,整个宫殿最精华的部分还在2万多平方米的儿童公园下面。宫殿也找到了,但是在宫署之外还有没有一个城?
据史料记载,秦末汉初时期全国有十多个商都,而岭南就只有“番禺”这一个重要的商都,来这里经商的人大多都财运亨通,发达者众。按照考古专家推测,南越王宫署之外应该还有贸易区(市)、老百姓生活区(坊、里)以及城墙等等,然而这些东西目前却一点出土的迹象都没有。“南城王宫署只是番禺的一部分,当时的城在哪里?城墙修建在什么地方?这些年我们凡是有工地的地方都去看过,还是没有任何发现。”
这同时也是所有广州人的一个历史心结——古番禺城的存在仍然是一个谜。
第二大谜团:印章上的“老外”头像之迷
这次南越王宫殿“露脸”的部分有一个有趣的考古现象—在不大的宫殿发掘现场,人们可以看到多个朝代的珍贵遗迹错落交叠;2000多年前的南越王宫、1600多年前的东晋古井、1000多年前的唐末漫道等等。在堆积成山的出土物件中,最令考古学家感到兴奋的是一枚大约5厘米高、质地坚硬、末完成的象牙印章。
别看这枚象牙印章只有一只核桃大小,上面还有一道裂痕,来头却实在不简单。
首先,这枚象牙印章刚好出土在唐代的温道上,在它的周围还有一些象牙材料,水晶,外国玻璃珠等文物,广州出土的的唐代文物向来非常有限,直令广州的考古学家有“盛唐不盛”之叹,它的出土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同时南越王墓曾出去过五根象牙,明清时期的大新路是有名的象牙作坊,这枚唐代象牙印章也使广州的象牙工艺制造史中间的空白得以填补。
其次,该印章虽然没有打磨完成,也没有刻字署名,其上却大有乾坤——上面的头像无论从脸形还是发式上来看,都是一个明显的外国人头像。从开关上看,这枚印章不是中国传统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而是椭圆形,而西方印章的形式正是以椭圆形为主。种种迹象表明,这是枚给外国人刻的印章,反映了当时广州外国人的存在。这一意义非同小可,因为据文献记载,唐代广州聚集了数万外国人,尤其以西亚阿拉伯人为多,但苦于缺乏具体物证。
但这枚印章上面的“老外”到底是哪一国人?当时的广州外国人的数量有几何?这些谜底仍待揭开。
第三大谜团:南越王宫“石头城”之谜
在考古学界有这样一个共识——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西方古代建筑则是以石结构为主,一木一石,形成中国与西方在建筑文化上的分野。过去一般认为,中国建筑在唐宋以后才大量使用石质材料,但是在刚刚出土的南越王宫殿和以前出土的南越王御花园,不仅发现了大量的石质材料,诸如石柱、石梁、石墙、石门、石砖、石池、石渠等等,不一而足。
有人认为,整个南越王宫署的石建筑普及程度,可以用“石头城”来形容,甚至有的结构与西方古罗马式建筑有相通之处,这在全国考古界都是罕见的。有行内人士提出,南越王宫署独树一帜的石建筑,是否意味着当时的广州(番禺)已经引进了西方的建筑技术和人才?如果这些“外籍建筑工程师”真的存在,那么中外建筑文化交流史就得重新谱写了。当然,这些猜测都还只是一个谜。
第四大谜团:石渠流向图形之谜
专家预言,南越王宫殿全部出土后,将可以见证南越王宫署当时的辉煌。其实,以前在王宫一侧发掘的御花园,光一条曲流石渠就可见到“皇家霸气”之端倪。
这条曲流石渠约180米长,由北向南,再向东,注入一弯月形石池后又继续西流,蜿蜒贯穿整个御花园。图的上部分是黄河“几”字形走向图,图的下部分也是“几”字形走向的南越王御花园中的石渠流向图,只是前面“几”字向北,后一个“几”字向南,总体的形状有着惊人的相似。有专家猜测,这种惊人的相似不一定是巧合,也许正是南越王赵佗当年“觊觎中原”的“野心”所在。有一段南越王赵佗的历史轶事,秦末当政者对当时赵佗在岭南称“南越王”心有不悦,没有什么企图。现在看来,如果这张示意图早2000多年让秦王知道,恐怕赵佗也不会有105岁的命!
猜测毕竟是猜测,实情到底如何,恐怕只有泉下的南越王自知。
第五大谜团:“龟鳖石池”上的建筑之谜
目前引起参观者最大兴趣的,是御花园中东南角的弯月形石池。这个深约1.5米的石池出土时,仅存两列大石板和两根带榫的石柱,近池底还发现成层的龟鳖残骸。池壁西边顶上有三条呈放射式的石地梁,端部各有一口拳头大的榫眼,形如牛鼻,有专家称此为“牛鼻石”。
专家断定,这些遗迹给人们留下珍贵的启示——在这些石板、石柱和牛鼻石之上,会有一个不同凡响的建筑覆盖整个石池,很可能是整个南越王宫署中最具亮点的一个建筑造型。那是一个怎么样的建筑呢?
南越王宫署筹建处特别举行了一个“弯月形龟鳖池复原设想方案展览”,现在在石池一旁就有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的师生提出来的几种有关设想:有人认为是一个供帝王后宫歇息赏水赏龟的凉亭;也有人认为是一个池上舞台;还有人认为是一造型独特的曲桥……但种种设想,还必须与原有的建筑设施和榫眼等相吻合,具体到这一点,又让包括北京、香港方面的许多专家都感到迷茫。
2000多年前的石池上盖建筑的结构如何,看来又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据了解,随着南越王宫殿的进一步挖掘,南越王宫署独有“历史之谜”还会有更多,目前值得一提的还有“带刺的瓦当有什么功用?”、“黑皮黑肉的鹅卵石来自哪里?”等等。考古专家认为:历史遗迹的越不完整,留给后人的想像空间越大。南越王宫署的几大谜团,会带给您怎么样的想像空间呢?
汉代朐忍县在什么地方
在考古专家眼中,重庆市云阳县的汉代县城“朐忍”一直是个神秘的地方,没有人知道它的真实身份,也没有人知道它是否真正存在。然而吉林省文物考古所的专家们用了长达6年的时间,实地考古出土大量珍贵文物,让这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汉代古县渐渐露出“蒙娜丽莎的微笑”。
去年,由吉林省文物考古所发掘的遗址中出土了震惊国内的汉代“朐忍令碑”,它的发现使汉、晋朐忍县故址得以确认,也使这个千古传说回到人们可以想像的现实空间。目前,该发掘成果已申报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临近春节才回到长春的吉林省文物考古所三峡考古队成员今天又匆忙启程,脸色黝黑的领队王洪峰告诉记者:“在朐忍县故址的考古工地,有他们的牵挂……”
源起:一方“朐忍丞印”封泥的出现
重庆市云阳旧县坪遗址是20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当时仅初步认定此处有一古代遗址,然而对于他的身世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