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巢居说。“北方有窑洞,南方有石窟”,这是中国先人在人居环境上追求朴素环保理念的两大发明。一个掘土坡为房,一个凿石山为屋,不占肥田沃土,不破坏山坡山形,不毁坏山坡植被,营造出冬暖夏凉的栖息地。石窟内有房、有走廊、有石桥、有厅堂,有石水池、石水窖等,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还有皇陵说、花石冈说、晋代说、临安造殿说、方腊洞说,九黎氏部落说、青铜器工具说等等。猜想多多,言之凿凿,皆因花山谜窟毫无史料记载而难成定论,花山谜窟依然是串串难解之谜。
屯溪石窟群之谜
据有关报道,屯溪石窟群自从被发现到现在,已经有几十万人次的海内外观光者慕名走进了石窟群,并加入到趣味盎然的揭谜者行列之中,破解屯溪石窟群之谜成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课题。
屯溪石窟群呈线形沿江遍布于新安江屯溪段下游南岸的连绵群山中,分布线总长约5公里,其间林木葱郁,环溪蛇行,迄今已经探明共有36处古石窟就隐藏在树遮草封的山间。几乎每一位来参观过石窟群的游客都会生发出这样一个疑问:如此规模空前、历史悠远的石窟群,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得以发现、发掘呢?与国内诸多着名天然溶洞相比,屯溪石窟群并非天然而生的溶洞,而是古代人为开凿的怪异洞窟,石窟岩壁上当年的凿痕印迹至今依然清晰如初;与国内诸多着名石窟相比,屯溪石窟群洞内空间奇大,结构怪异,有的层层迭宕,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有的水波荡漾,迂回通幽。而且洞中无壁画、无佛像、无文字,因此疑团丛生。尤其是有两个石窟的洞口就开在新安江的水中,更让人扑朔迷离。
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判断,屯溪石窟群始建于晋朝,距今至少有1700年的历史。如今,在屯溪石窟群中,已有两个石窟(2号、35号)被开发并接待游客了。其中,35号石窟是已开发的两座石窟中面积最大的。
35号石窟又称地下宫殿、清凉宫,洞深17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全系古代人工开凿而成,是全国最大的古代人工石窟。据专家考证计算,从35号开掘出的石料足以铺成一条由黄山通往杭州使用1米长、0.2米宽的石料全长约200公里的公路。洞内有26根石柱,呈品字形排列,撑起洞府天地,规模恢弘,气势雄伟。其中的石房群、石床、石桥和石雕楼阁巧妙分布,宛若仙境。石窟内通风良好。洞内有潭水数口,常年不枯,清澈见底,最低的水面低于洞外新安江水面约2米。
诸多专家学者、探险家和旅游者在游览考察过屯溪石窟后,提出了一个个破谜大猜想。
石窟屯兵说。据《新安志》载,公元208年,孙权为削平黟歙等地山越,派大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这些水域为“屯溪”。这段史实既是“屯溪”地名的由来,也似乎印证屯溪石窟群是贺齐屯兵储备兵器弹药的地方。
道家福地说。离石窟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齐云山,它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而道家是有喜欢群洞以作福地修身养道的传统。从齐云山到石窟群有新安江水路直达,这种猜想可以解释石窟中的众多房之谜。
功能转化说。这些石窟群并非某一个朝代某一个时期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漫长历史中不断开凿而成的,最初可能是为采石,但后来人们又将它用作避难、屯兵、储粮等用途。这种假说可以解释同一石窟中石纹凿痕不同、花纹图案不同的现象。
山丘说。上海复旦大学一位教授前来考察石窟时,花了大量时间在石窟区爬山越坡,最后大胆提出:石窟群中的几十万方石料运出洞口后就地堆积,日积月累形成新的山丘。此说是揭开石窟之谜的最具震撼力的进展,因为这一论点若成立,石料去向之谜便可揭开,而石料去向是破解石窟之谜的关键。
此外,还有“被弃皇陵”说、“采石场”说、“盐商仓库”说、“巨型石文化建筑”说、“方腊洞”说、“杀人坞”说、“临安造殿”说等等,但以上所有假说都不同程度地遭到质疑或否定。
左江崖画到底代表了什么
我国广西左江流域的花山崖画气势雄伟,内容丰富,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一处崖画。自50年代以来,众多民族学、考古学、历史学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期解开花山崖画之谜。
岩画,或崖壁画,作为早期人类自我表述的创造性形式,记录了人类“幼年时代”成长的历程,是人类史前社会重要的文化遗产。在二十世纪,破译这些岩画的奥秘,成为众多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关注的世界性课题。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机构,于一九八〇年成立了国际岩画委员会。
左江发源越南北部,流经我国广西西部。沿左江及支流明江两岸,奇峰兀立,峭壁对峙,修竹茂林,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一幅幅奇幻的赭红色的崖壁画,时断时续地分布在沿江数百公里的悬崖峭壁上。这就是被人们称为壮族文化之一——左江崖壁画的“自然展览宫”。
这些崖壁画大都在江流的转弯处,在耸立于水面上的灰色崖壁和葱茏的绿色植物的衬托下,赭红色的画面显得格外醒目,蔚为壮观。目前已发现的崖壁画中,画幅最大、画像最多的,还是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境内、明江岸边的巴莱为首。巴莱系壮语,是花山之意,
所以人们又称左江崖壁画为花山崖壁画。崖壁画就绘制在临江的悬崖绝壁上。画面宽40多米,长170米,线条粗犷有力,形象古朴生动,共计有大小人物1300多个,最大的高达3米,最小的约30厘米。部分人物下面马步而立,两手屈肘平举,粗壮高大,似武士形象。有的头扎幞头,或插雉鸡翎,腰挂环首刀,下跨骏马,像是酋长或将领;有的头戴高帽,有的长发拖地,都体小形卑,属于下层人物和女性。众多人像之间,还穿插一些像铜鼓、铜锣或藤牌之类的圆形物件,似马似狼似虎的动物形象,林林总总,扑朔迷离。
文献中对花山崖壁画的记载始于宋代,明、清两代文献也曾提及。但对花山崖壁画真正的科学发现却是在本世纪50年代。1954年1月,广西文化部门曾前往作初步调查。1956年8月,由京、桂两地学者组成考察队,对宁明花山崖画进行了首次系统考察。负责考察工作的中央民族学院教授杨成志认为,这些崖画“与作战时集体会师或举行庆祝大会和舞蹈的表现有关”,这些画的发现为研究僮(壮)族古代的文化,提供了很大价值的史料。从此,花山崖壁画引起全国学术界注意,并成为我国着名的岩画点之一。
1985年11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民族学家张震声牵头,全国各地十多个学科的80余名学者组成一支考察团,对左江流域崖画进行了迄今规模最大、学科最多的一次考察。
通过对画中一些器物的研究和对壁画部分材料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的测定,专家们对这些崖画的创作年代已经基本清楚:距今2370年-2115年左右,即在我国战国至西汉年间。
但在对这些崖壁确切解释上学者们却众说纷纭,各有所见,至今仍扑朔迷离。多数学者认为与原始宗教的仪式有关,是当时人们举行祭祀活动的形象记录。这里又有祖先崇拜、青蛙崇拜、祭祀水神的不同看法。也有认为是表现胜利庆典,或远征誓师等说法。近20年来一直在从事中国崖壁画研究的中央民族大学研究员陈兆复认为,左江流域水灾严重,当地有对龙和水怪的迷信,这些崖画均在临水处,因此其意义为镇水降魔而举行的祭祀水神仪式。而崖画中反映的习俗,如祖先崇拜、崇尚铜鼓和祭祀水神,至今在左江一带壮族仍有遗存,这些崖画的作者“当为壮族的先民瓯骆越人及其后裔”。
最近,北京一位退休干部杨在道在对宁明花山崖画经过多年研究后,提出了一种与众多学者截然不同的解释。他认为,左江流域崖壁画是2000年前的瓯族人画的,是以图代表文字记载历史,主要是记载战争史,反映了岭南公元前300年的一段历史。
杨在道父亲杨是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的研究员。受父亲影响,他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一直有着浓郁兴趣,90年代初开始对左江崖壁画研究。他的研究成果被一些学者认为已成“一家之言,可以自圆其说”。
杨在道认为,花山崖画上的那些侧面人形不是“跳舞”,而是死人,是尸体。因为当时盛行蹲葬。蹲葬时人的四肢是折曲的,所以用那种形状来表示死人。崖画中画的那些圆形图案是太阳的变形,是先民们记载年代的符号。
1996年,杨在道读《史记》《南越列传》时,将左江崖壁画中破译的年代都与公元挂钩,将地名与当今的地图对号,他发现自己对左江崖壁画的破译与《南越列传》基本一致,不仅能相互印证,而且可以补充《南越列传》中记载不详的年代。如《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书中的一幅画,画的是一个头上有倒八字的人。左边有成梅花形的4个小点,右下方有两条平形弯曲向前的虚线,尽头有一粗短横线、横线前方画有一“导弹”状,另有一条虚线横插过来与外虚线第八个点相交。
杨在道认为这幅画反映的就是《南越列传》中“婴齐入朝复归”这一事件。据《史记》记载,婴齐为西汉文帝时南越(今广西一带)第四世王明王。为太子时曾入西安为质,并娶邯郸寥氏女为妻。杨在道认为,画中有倒八字的中原人就是婴齐。两条虚线是婴齐一去一回两条旅途路线,15点组成的外虚线,是婴齐入朝路线,10点组成的内虚线是婴齐的归途路线。“导弹”的尾翼是渭河、泾河和洛河。“弹头”是三条河汇合处,也就是当今的渭河平原。婴齐被软禁在渭河平原的某一秘密处。
画的右下角有一较大的圆点表示河北邯郸女子廖氏。廖氏女是历史上导致南越灭亡的重要人物。“导弹”下方那道粗短线是年代分隔线,表示婴齐入朝与复归中间相隔许多年。婴齐左侧梅花形的4点,是表示月亮。这里记载的是婴齐复归的月份。
花山崖画究竟代表了一段历史,还是一种仪式,仍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发掘。
是仙人留书“仙字潭”吗
在闽南华安县汰内乡苦田村附近有一处深潭,潭边峭壁上,留着不少古代石刻文字却无人认识,当地人传说这是仙人所留,故此处被称为仙字潭。
这些字刻在天然峭壁之上,高约3O米,下距水面大约2米,多者一二十个字,少者仅一二个字。这些字排列无序,笔划不整,深浅不一,字作人形、兽形,也有的似楷书,自东往西长约2O米。
自本世纪初以来,仙字潭即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注意,但由于其本身的奥秘,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争论的焦点在对仙字潭文字的释读、石刻的年代以及文字的族属等问题上。
对闽南仙字潭石刻文字释读的结果有两种:一种认为是记载了当时的吴部落征伐越族某一部落胜利后的情景;但另一释读结果却正好相反,认为石刻所反映的是处于奴隶社会时期的古越人庆贺收成、祭祀祖先的场面。
对仙字潭石刻的年代也是众说纷纭。有的把年代下限定在隋唐;有的认为其上限不过晚商,下限在春秋晚期;也有的认为可能在商周之间,距今约二三千年。关于石刻年代论述得比较具体的是福建岩刻字流行的时代当在楚灭越时,约当战国晚期;至于这种“古越文”产生的时代,可能在战国初期,甚至上推到春秋时期其下限,应比隋唐早,但不晚于西汉初期,即不晚于武帝强令东越、闽越北迁江淮之时,当在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
在这些问题中争论得最激烈的当属族属问题。到目前为止,共有四种观点,即蓝雷族说、古吴或先吴说、七闽族说以及古越族说。其中古越族说,从地域及历史背景、石刻文字形态结构、内容进行分析所得结论显得较为成熟。
闽南的仙字潭在今天仍是一个众说纷坛的课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揭开披在它身上的那件“仙”衣。
重庆长寿湖天然岛屿形成“寿”字之谜
一个由长1288米,宽704米,占地达475亩的天然岛屿形成“寿”字,在重庆长寿湖景区现身。
长寿以前曾叫乐温县,明朝有位叫戴渠亨的宰相,曾到此地微服访贤。为避雨,他走进一家店铺,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买酒买菜。戴渠亨觉得奇怪。老人告诉他,这是要给他的爷爷祝寿。戴随老人前往其家中,果见一位白发银髯、精神矍铄的老翁。一打听戴才知道,老翁已是150岁高龄了,而且此地长寿人还真不少。戴宰相回到朝廷后,向皇上奏明此奇地。于是,皇上便降下圣旨,将乐温县改名为长寿县。
长寿湖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长寿湖形成于1954年动工兴建的长寿湖水力发电站,这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泊。电站成库后,各种岛屿便显露出来。“以前只是听传说,没想到在岛屿里还真藏着一个寿字。”
从湖面上看,长寿湖与其他湖泊没啥两样。这个由众多半岛和岛屿构成的庞然大物,还是前不久重庆卫视对景区进行航拍时发现的。它位于长寿湖核心景区的团山堡。从空中俯瞰,由八个湖叉围合而成的众多半岛,构成一个巨大的“寿”字镶嵌在一碧万顷的长寿湖核心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