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中国五千年地理之谜全集
48596700000036

第36章 意蕴幽远的景观览胜(4)

“怪石墨竹”写于1071年至1073年之间,距今已逾九百年。而这“怪石墨竹”经水涤石,画面如故之谜仍未揭开。相传,是写竹用墨非凡。那墨,是在其主要原料松烟、煤烟中,投入了珍稀的某种鱼的尿液,经铜炉炼制。当地百姓则说是因为龙岩处于神秘莫测的古怪位置。先前,岩顶有参天古树荫蔽,岩下有从河水中不断蒸腾升起的某种地气,加上龙洞中不止的山泉孕育的结果。更有古稀老人说,是文同的表弟——宋代名人苏东坡,在密州就任期间,从徽州买来一种“魔墨”相赠,并引举苏东坡有《送与可出奇陵州》那首七言律诗为证。根据化学原理解释,“怪石竹”处的紫色岩石,含化学元素钾,钾的化学性活泼,容易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可能生成氢氧化钾。龙岩泉水可能和指示剂石蕊有相似的化学成份,石蕊遇氢氧化钾显墨蓝色,看上去酷似黑色。

然而,到底为何泼水才能现竹,仍然没有人真正解开这个谜。

石头为什么会流血?

明故宫的午门里有一块引人注目的“血迹石”。青灰色的石面上,夹杂一团团绛褐色的斑纹,就像是鲜血渗透到石头中去了。有人说,这块血迹石是五百八十年前方孝孺血溅宫门留下的。真的是这么回事吗?

方孝孺,浙江宁海人,世称正学先生。为明初大儒,以愚忠着称于世。

公元一四〇二年,燕王朱橡率军南下,攻破南京,建文帝自焚而亡,朱棣自立为王,就是明成祖。明成祖想利用方孝孺的声望,笼络读书人,于是便命令他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坚决不从,最后被灭了十族,其中包括他的朋友和门生,先后株连落难的达八百七十多人。民间相传,血迹石里的血迹就是方孝孺当年头撞阶石所留下的。

“血迹石”在中国还不只一处,苏州虎丘也有一块渗血的石头,叫千人石。传说:千人石下即是吴王阖闾的坟墓。吴王修好自己的坟墓后,怕工匠们泄露内情,使自己死后不得安宁,在造好坟墓后,把所有的工匠和知情人都捆绑起来,挨个儿砍死在千人石上。千人石每到滂论大雨之后,都从岩石中渗出“血水”。人们说,那是工匠的血当年浸透了千人石之故,一下雨,就渗出来了。淡淡的“血水”,使人们同情那些能工巧匠的悲惨命运,痛恨吴王的残暴行径。

难道血迹石里真的有血吗?那千人石经历两千多年,为何至今还在悠悠“渗血”。

其实血迹石是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是由沉积岩中常见的石灰岩构成的。这种血迹石是在海底形成的,距今约三亿多年。当时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参与了沉积。在这期间,它们又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相作用,便出现了绛褐色的团块和条纹,经过成岩作用,便形成了血迹石。以后海底的血迹石随着地壳运动而抬升,不少血迹石也就脐身于山之上了。工匠在建造皇宫时,又将它们从山上采下,并加工成我们如今所见到的模样。而苏州虎丘一带在一亿几千万年前,是火山喷出的火山角砾,火山灰掉落的山间水盆地。距今七千万年前,才逐渐形成小丘。所谓血染之石,实际上是紫红色流纹质熔结凝灰岩。

白发怪石是怪物还是天外来客

普通的鹅卵石上长出一头飘逸的“长发”,这个世人眼中的“怪物”因梁羽生小说人物的缘故,得了个“白发魔女”的称谓。是植物,是动物,还是某种天外来客?又或者只是人工伪造的普通石头?二十年来奇石主人东奔西走希望揭开“白发魔女”的身世之谜,收藏家啧啧称奇、爱不释手,也难倒了不少科学家……

奇石主人奔波二十年,欲验明“白发魔女”正身。

11月4日,当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教授从来自辽宁的阎娜及其家人手中接过“白发魔女”,这块在社会上漂泊了近二十年的长着白头发的奇石终于找到了归宿,落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

这块“生发石”就是连续几年在“全国文化奇石展”中蝉联金奖的大名鼎鼎的“白发魔女”。它的主人、辽宁本溪的收藏家田恩宏(阎娜的父亲)还记得,自己是1987年在青岛出差时从民间购买并收藏的,对“生发石”一见钟情也是缘于这块椭圆形的鹅卵石上长着和人的头发一样的白发。

把“生发石”带回家后,近二十年来,田恩宏一直想弄明白石头上为什么会长出头发,尤其令田恩宏一家人感到惊讶的是,最初两年,“生发石”的发须竟然还在生长,这个有生命力的“怪物”究竟是动物、植物还是别的什么生物呢?田恩宏走访过不少奇石收藏家,也到过一些科研单位,“生发石”的身世之谜却始终没能破解。

将“生发石”送到中科院微生物所进行鉴定。“生发石”奇特的外形让在场的研究人员大呼惊讶,却也无能为力。不过73岁的老专家、中科院院士魏江春却提供了一条线索,他怀疑,“生发石”的发须可能是某种海洋生物,建议将“生发石”送到中科院海洋所。

是植物还是动物?海洋所专家提出种种猜测。

带着最后一丝希望,阎娜把“生发石”带到了位于青岛的中科院海洋所。刘瑞玉院士以及几位教授对“生发石”早有耳闻,专家们聚集在一起,希望能替它验明正身。安建梅博士还记得第一次看到“生发石”的情景,“生发石”与普通鹅卵石并无两样,通体呈乳白色,高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形状宛若人的头部。“生发石”的奇特之处在于,石头的一面生有“白发”,上千根白色“须丝”俨然一头飘逸的长发。“白发”长约5厘米到10厘米,比人的头发还略粗一些,发须是中空的。

刚开始,大家怀疑“生发石”是不是一种海洋植物呢?如果是海洋植物,那么极有可能是一种藻类,长期从事海藻系统分类与研究工作的夏邦美教授通过检测和观察否定了这种猜测,因为通过把“生发石”的发须浸泡在盐酸中发现,发须中不含钙质。

难道“生发石”竟然是一种动物?排除了是海洋植物的推测,“生发石”被初步认定是一种生活在潮间带的海洋生物,是海洋生物附着在石块上后慢慢生长逐渐形成的,并由于某种原因被转移至浅海生活所致,而非石头长出“头发”。刘锡兴教授和徐凤山教授都长期从事海洋无脊椎动物研究,他们通过对“生发石”进行仔细观察后进一步推断,以它这种生活方式和生长状态不可能是其它动物,“生发石”的发须应该是无脊椎动物中比较高等的一种——头盘虫,属于半索动物门。

初步鉴定“生发石”是一种海洋动物头盘虫。

头盘虫最基本的构造是,虫体附着在石头或者贝壳上面,然后虫体的分泌物逐渐形成一根细细的管子,虫体前面头部像个圆盘子一样构造,所以叫头盘虫。这块“生发石”到底是不是海洋动物头盘虫呢?

在刘瑞玉院士和几位教授的鼎力帮助下,安建梅博士开始查阅大量资料和文献,对比已经发现的头盘虫种类,并对“生发石”的发须进行切片观察。

“头盘虫每一根管都是一个个体,每一根管里面都有一个虫体,主要是对发须也就是管里面的结构进行观察,看它里面原来是不是有生物,管里面即便有生物,经过这么多年也已经腐烂了,但即便腐烂了,也应该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安建梅解释说,“我们通过切片观察,发现管里面果然有细胞结构,证明一开始的推测是正确的,这确实是一种头盘虫。”

目前世界上共发现了18种头盘虫,大部分生活在南极周围海域,其中在日本和澳大利亚各发现过一种,中国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头盘虫的踪迹。那么这种头盘虫又是属于哪一种呢?

和现存的18种头盘虫形态相异,难道这是一个新的种类?

所有头盘虫的虫体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只是管的形态各异,那么要确定它的种类只能从管的形态下手了。安建梅在解剖镜下面对“生发石”的发须进行观察,并和其它已经存在的头盘虫的管进行对比,令安建梅感到惊讶的是,这种头盘虫的管和其它18种头盘虫都不一样,比较特殊。难道这是一种新的头盘虫?

这种头盘虫的管特别细、特别长,而其它种类头盘虫的管都是比较粗、比较短的,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重要特征,管的末端有类似伞状的结构,好多直板片组成一个圆盘状的伞,这在其它头盘虫身上从来没有发现过。而且其它很多种头盘虫的管是有分叉的,就好像树枝一样,从主干分出很多枝干,但是这种头盘虫的管是直的,没有分叉,就好像人的头发一样。

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对比检测,“生发石”的身世之谜终于揭开了,科学家鉴定为半索动物门羽鳃纲头盘虫属的一个新种,定名为多板直管头盘虫。

半索动物是介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动物类群,它的研究对整个动物界的进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无脊椎动物是怎么进化到脊椎动物一直都是科学界没有解决的问题。比如,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椎,整个身体结构和脊椎动物都有很大的差别,无脊椎动物的神经都在腹部,而包括人在内的脊椎动物都有一根脊椎在背后,体型的转变是很大的转变,但是这个转变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一直都是一个谜。

究竟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之间有哪些动物是可以连接它们的进化的,半索动物就是介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科研人员将对这种固着在石头上的高等无脊椎动物进行深入研究。

四川人悬棺放置之谜

在全世界的丧葬习俗中,悬棺葬是一种最奇特的葬俗。其主要特点是人死后,整尸被盛进棺木,然后放置在高高的悬崖峭壁上或搁置在陡峭的天然岩穴及人工开凿的石龛内,这些盛有尸体的棺木是如何放置到悬崖峭壁上的,悬棺内盛的是什么民族,这个民族为什么要行悬棺葬,这个民族有什么样的风俗与文化历史,成了人们一直盼望解开的千古之谜。

在中国古代的南方,悬棺葬是比较流行的一种葬俗。但悬棺葬分布最广最集中的地区是四川南部珙县麻塘坝及云南昭通境内的威信、盐津、永善一带。经专家考证,这些悬棺的主人应属于一个叫的民族。但这个民族在明朝年间神秘地消失了,连可供考据的文字历史也没有留下,因而悬棺之谜始终没有解开。近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对残存的悬棺进行了多次的考古发掘和清理,解谜工作有了一些进展。

对于悬棺的置放法,学术界一般存在三种说法:一是垒土造山说,二是栈道说,三是垂吊说。第一种方法,工程量十分巨大,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口又相对稀少的古代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种方法,多年来的考证,也没有得到有力的证据来加以证实。因此,垂吊法变成了可能。

三年前,有一篇《昭通悬棺族属浅探》的文章大胆地提出“僰人居处山林,攀援本领极强,当地多产苎麻,可制作韧性极强又耐磨的麻绳,因此,僰人选善攀爬者先爬至崖壁打好桩,用麻绳将棺木吊上,可能运用了物理上的定滑轮的办法,人在下用力拉开上去,或将棺木抬至山顶,先缚人下至崖壁上把木楔安好或选准岩穴,把绳缚于坚固之处,再小心翼翼将棺木放下安放。”2002年9月下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宜宾市博物馆对珙县麻塘坝三仙洞殡残存的45具中的43具悬棺进行了修复,这次修复中发现了一批珍贵文物,包括明代青花瓷碗2个,铁刀1把,小刀1把,铁梭标2把以及少量随葬器物及丝织品,还有一些岩画。此外,这次清理维护最值得注意的一个重大发现是在岩壁上发现了绳索勒放的印痕。赵永桂在《揭开悬棺之谜》一文中认为“在岩壁上发现了绳索勒放的印痕”使‘从山顶放绳索将棺木吊放置崖壁’的说法得到印证”。有关专家比较赞同用垂吊方法把棺木放置崖壁的观点。悬棺葬俗有三种,一是木桩式,二是洞穴式,三是岩墩式。由于各处悬棺所葬的地形地貌的差异,有的地方是不可能用“从山顶放绳索将棺木吊放置崖壁”的,比如云南盐津豆沙关的十多具悬棺,是放置在距关河近百米高的天然岩穴内,该岩穴凹陷进去,在岩穴之上,岩壁向外突出,还有几百米高,不少专家到现场考证过,那种从山顶用绳索悬垂吊放棺木来放置的办法是完全不可能的,2003年4月上旬,中外组织的科考队也是尝试从下面攀上去,最终也没有成功攀上去,失去了揭开悬棺之谜的一次机会。

但从豆沙关悬棺放置的特殊情况看,古代僰人放置棺木确实采取了垂吊法,大多数棺木是采用从山顶用绳索垂吊至崖壁来打桩或放置天然岩穴中或岩墩上,但少数地方则是选擅攀爬者自地面而上至欲虽放棺木之处,打孔置桩,插好木楔,然后安好绳索,采用定滑轮式的方法从下面将棺木牵引上去安放的,因为,尽管古代生产力水平不高,但随着铁器的出现和僰人长期生活在森林茂密之处,练就了一身攀爬本领,这为自下而上安置悬棺提供了一种可能。

北京“古崖居”的主人是谁

延庆与密云两地“古崖居”被正式发现并引起世人广泛关注的情况几乎如出一辙,都发现于全市大规模文物普查。前者是1984年,而后者则是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