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中国五千年地理之谜全集
48596700000019

第19章 神秘莫测的高原林莽(3)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整个高原上被一股自西向东的气流,即气象学上称为“西风急流”所控制。“西风急流”,风速超过八级大风,有时狂风大作,从高空到地面,尘土滚滚,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十分可怕。但当沙暴过后,晴空万里,碧云满天,透明度特别好,有时还会变成一种十分柔和而明亮的水蓝色,格外诱人。

青藏高原无人区,受高寒气候的影响,地下布满着永久冻土,永久冻土又称多年冻土,它埋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内,多年连续保持在0℃以下,即使在暖季也不融化,一直呈冻结状态。厚度在100米以上。

高原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年长日久以后形成冰川。冰川是一种沿地面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有的在平缓的山顶上,像一顶雪白的帽子,叫冰帽冰川;有的在陡坡悬崖上,似银色盾牌,叫悬冰川;有的在山谷中,如一条晶莹的绸带,叫山谷冰川……在冰川集中的地区,有几条山谷冰川相汇,像条条玉龙,在山间盘绕。喀喇昆仑山和西昆仑山是冰川最多、规模最大的地区,十几公里至数十公里长的冰川比比皆是。其中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的音苏盖提冰川,长达42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冰川。冰川是巨大的固体水库,是高原上重要的淡水资源。

在暖季,冰雪融化的水,在冰川表面汇成河流。河流越过冰崖,飞泻而下,形成壮丽的瀑布,或遇到冰川中的裂隙,潜入地下,成为冰下河流。冰下河融穿冰层,沿途塑造出阴森可怕的冰井、冰隧道、幽胜迷人的冰洞和绚丽壮观的冰水喷泉。

在阳光、冰雪融水和风的作用下,冰川表面出现差别融化,形成冰蘑菇、冰桥、冰墙和冰塔等神奇无比的美丽景色。

青藏高原是我国湖泊最多的地区。据统计,我国湖泊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460余个,合计总面积为7.56万平方公里,其中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就有3.6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面积的一半。而青藏高原无人区又是高原上湖泊密度最大的地区。这里的湖泊绝大多数是内流湖,而且以咸水湖和盐湖居多。

地表的岩石和土壤不断被水浸洗冲蚀,其中的各种矿物质在水中溶解,被河流和地下水带入封密的内流湖泊,形成各种盐类沉淀下来。在干燥气候条件下,湖水不断蒸发,而盐类却不断补充,久而久之,盐类在湖泊中积聚,湖泊就变成咸水湖或盐湖。据我国科学工作者考察,这些湖泊含盐类的成分和数量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有的湖泊含盐量虽比较多,但还没有处于饱和状态,引起盐的结晶(化学沉淀);少数湖泊处于衰亡阶段,成了“干盐湖”。无人区的咸水湖和盐湖,除多数是浅水湖泊以外,还有一些深水湖泊,错尼就是其中的一个。藏语“错尼”是“双湖”的意思,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中间只有一通道相连,水深在近岸处就达30米以上,最深处为59米,含盐量相对不高,还是一个年轻的盐湖。

青藏高原无人区,湖泊众多,数以百计,海拔都在4500-4700米以上,在地球上恐怕再也不会找到比它更高的湖群了。但是,由于气候干燥,湖泊在不断缩小,多数湖泊已发展到了晚年阶段。湖泊不断退缩,在湖滩上留下一道道古湖岸线,它们像运动场四周的看台一样,一圈圈整齐地排列在湖泊的四周。科学工作者发现,在盐湖中蕴藏着丰富的钠、钾、硼、镁、铯、锂等矿产资源。其中硼、钾、铯资源分别占世界资源总量的10%、12%和26.7%,钾资源占我国资源的14%。另外在盐湖中,首次发现了盐湖大面积嗜盐菌藻。新发现的藻类含胡萝卜素极高,每公斤达10万毫克,有着重大的经济价值。水质较淡的咸水湖,一般都盛产鱼类。湖滨水草丰美,是各种珍贵禽兽的生活场所,常被人们称为高原天然乐园。

在青藏高原无人区,不仅有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和密布的湖泊群,还有众多的野生动物,如凶悍的野牦牛,善跑的藏黄羊,机灵的藏羚羊,能攀登的石羊和岩羊,肥胖的喜马拉雅旱獭,以及雪鸡、雪豹、高原兔等。它们长期在这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具有独特的适应能力。

野牦牛是青藏高原,特别是无人区的特有动物,它全身呈黑褐色,样子像牛,但身上遍长长毛,尤其是腹部、体侧和四肢上的披毛,最长的有50多厘米,宛如垂缨扫地,卧下时,长毛铺在地上,成了厚厚的褥垫,而且皮下脂肪发达,汗腺少,皮肤上的皱褶也少,这些都能减少热量的散发和营养物质的消耗,所以它能御寒、防潮、忍饥、耐渴。野牦牛的气管粗短,心肺发达,因而又不怕高原缺氧的环境。野牦牛体重可达500公斤以上,头大额宽,四肢粗短,蹄质坚硬,牙利舌长,能奔善攀,常常爬冰卧雪。它们一般栖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到了夏季,就爬到五六千米的雪山上去避“暑”。野牦牛性情十分凶野剽悍,如果受人伤害,往往会趁人不备,突然猛撞过来,决一死战。在配种期间,野牦牛有角斗习惯,参加角斗的都是公牛。角斗中那些年老体衰的公牛败下阵来,这时它们只好离开牛群,独自生活,或与几头“命运”相同的在一起,而那些优胜者——体格特别强壮的公牛,与母牛合群交尾,取得配种权。在万年以前的冰期里,世界上冰川广泛发育,气候严寒,野牦牛在我国华北、内蒙及欧亚大陆,曾经盛极一时。后来,世界气候转暖,野牦牛在这些地区绝迹,而青藏高原崛起,它们被迫退缩到这一高寒地带,成为“世界屋脊”特有的珍稀动物,它同大熊猫一样,被视为“活化石”。野牦牛经常成群分布,有时几百头一群,浩浩荡荡地觅食、遨游,高原腹地的无人区,人迹罕至,成为它们的天然乐园。

千百年来,经过藏族人民的长期驯养,有些野牦牛变成了性情温顺,用于耕耘、驮役的家牦牛。牦牛体壮力大,以耐劳着称,特别可贵的是,能在海拔四五千米高的冰天雪地里驮运攀登,据说一头牦牛驮着近100公斤的货物,能连续跋涉30多天,每日行走20—30公里,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牲畜所望尘莫及的。因而牦牛享有“高原之舟”的美称。经过驯养的牦牛不仅能听人指挥,任人役使,而且同其他家畜也能和睦相处,但对凶残的野兽,它却能奋起反击,甚至以巧取胜。草原上的马、羊等大牲畜,长久以来,一直遭受狼害,牧民对此也都束手无策,唯有牦牛能对付之。为此,高原上的一些牧场,纷纷引进牦牛,这既是优良的牧畜,又是出色的牧场卫士。牦牛的适应性强,能耐寒、耐劳、耐渴、耐粗食。在别的牲畜难以到达、生存和利用的一些条件极差的高山草场,牦牛却能照常生活和繁殖,而且还能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奶、肉、毛绒和皮张产品。高原人民的衣、食、住、行几乎一样都离不开它。牦牛是“世界屋脊”上重要而必不可少的牲畜。

藏黄羊学名叫藏原羚,体长约一米,公羊有较短的犄角,而母羊无角,臀部有一块白色的大圆斑。黄羊的嗅觉差,但视觉、听觉特别灵,奔跑的速度不亚于汽车。刚生下二三天的黄羊羔,就能随母羊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奔跑。

藏羚羊体长1.2-1.4米,公羊头上长有一对乌黑、带节、顶端尖尖的长犄角,长达60—70厘米,体形优美。据说,它的后腿腋间皮下各有一个圆孔,孔旁有个皮盖,飞跑时用孔给后腿皮下充气,成为两个皮囊,所以奔跑如飞,成为高原上的长跑冠军。藏羚羊的鼻腔也很发达,鼻子两边特别鼓胀,像两个皮囊,有利于呼吸,增加氧气的供应,适应高原上空气稀薄、缺氧的自然环境;加上藏羚羊的四肢十分矫健敏捷,遇到狼、狐等凶恶的食肉野兽,也能迅速逃避,所以在高原无人区藏羚羊的数量很多,名贵药材羚羊角就是藏羚羊的角。

高山动物岩羊,又称石羊,经常结群活动,除了到草坡上去吃草外,其余时间都在陡急险要的岩坡上度过。藏黄羊和藏羚羊的蹄子窄而尖,灵巧轻便,最适合在草地上快速奔跑。而岩羊的蹄子宽而圆,蹄子的底部也较凹进,脚踵并富有弹性,在岩石上跑跳时,能像钳子一样夹住物体,迅速稳准,所以最善于在岩石之间奔驰跳跃,很少失足坠崖。

野驴俗称野马,其实,它既非马又非驴,耳朵长度和嘶声介于驴和马之间。它们常成群结队,几十匹甚至成百上千一群,行进时成一个纵队,扬蹄飞跑时沙尘弥漫,蹄声震耳,场面十分壮观。野驴真可称得上高原上的“赛跑家”,一般时速达45公里甚至更快。

旱獭是啮齿类动物中体形较大的动物,约重4千克。旱獭常在自己的洞口用两只后腿支竖起它那肥胖的身子,瞪着圆溜溜的眼睛,东张西望,或在洞口游戏,怡然自得。旱獭的毛皮是珍贵的高级衣料。

有趣的是,高原腹地常见到一种特殊的生态适应现象——鸟鼠同穴。这是因为在广阔的青藏高原腹地没有森林树木,甚至灌木也难看到,鸟类常常无处筑巢,只能借宿在鼠洞、旱獭洞,以洞为巢。据说,鼠、兔、旱獭与鸟同穴,可借助鸟的羽毛取暖,覆护幼仔生存、繁衍。不但鸟类如此,一些两栖爬行动物和一些昆虫也是这样。

在严寒的青藏高原无人区,既没有挺拔屹立的参天大树,也难见到低小的灌木,但却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花草。在裸露的岩石和石块上,生长着五颜六色的地衣,构成许多美丽的图案。不要小看这些地衣,它们分泌出来的地衣酸,溶解和腐蚀高寒山地上的岩石,使岩石风化破碎,逐步转化为土壤,为其他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地衣分布在雪线附近几百米的地带,被称为高山地区的“先锋植物”。在石缝间积聚的土粒上,生长着一些高等植物,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雪莲花。雪莲全身密被白色绒毛,远远看去就像一只只白色的玉兔,所以又叫“雪兔子”。雪莲分布在雪线附近,它抵挡着凛冽寒风的袭击,在皑皑白雪中傲然屹立,成为高山严酷环境中争娇吐妍的斗士,它那扎根千仞冰峰的性格,为人们赞颂。当花朵盛开时,有小碗那么大,特别是雪后初晴,蕊叶上的水珠晶莹,尤为逗人喜爱。雪莲有较大的药用价值,有除湿热、止汗和活血的功能,治疗风湿很有疗效。在高寒无人区还有许多开花植物,不过除报春花和绿绒蒿株枝稍高外,一般都是10-20厘米的矮小草本。据植物学家考察,在无人区可可西里就发现250种植物,世界四大野花卉之一的紫菀类就多达三十几种。科学家特别推崇一种叫红景天的药物花卉。它含有很多种化学成分,是天然的保健药物,抗疲劳、益智、健身、抗寒、抗缺氧,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有一定的疗效。据说,红景天这种药物花卉资源,我国青藏高原居世界首位。

高原植物的花朵特别鲜艳,这与强烈的太阳辐射,尤其是强紫外线有关。此外,这些植物的叶片小,而花型相对较大,花株分枝甚多,相互交织成球状,花朵遮住茎杆,成了一个艳丽的花球,有的花朵在茎上长满一层毛绒,以防止水分蒸腾,避免太阳的辐射;有的是腊质叶或肉质叶,角质层发达,栅栏组织比较紧密,既可减缓水分蒸腾,又能傲霜抗雪,耐干旱,从而保护了叶片。植物的根系发达,深深扎入地下,便于吸收水分和养料,并把水分和养料储存在根部,维持自己的生命。总之,植物为了适应高寒的自然环境,经过长期的演化,成为高原上种种奇花异草,构成了独特的高原植物区系。

为了探索高原的奥秘,我国科学工作者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的科学考察队,踏遍了青藏高原每一个地区,深入到高原腹地无人区进行科学考察,获得了极为丰富的科学资料,揭开了青藏高原特别是高原腹地无人区的奥秘。

人们从平原初到高山环境里,会产生轻重不同的高山反应。如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心慌、气喘、食欲不振、乏力等。生理学家认为,在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引起高山反应的根本原因是空气中氧气含量降低。据研究,世居高原的人,他们的机体形成了对缺氧环境的适应。在我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顶的运动员中,大多是世居高原的藏族人。他们长期生活在低氧环境中,心血管系统存在一些特殊的生理表现。首先他们的肺活量较大,从外界吸入肺部的空气较多。其次,心脏功能较强,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的血量较多。另外,血液氧容量增大,即运氧的功能增强。因此,世居高原低氧环境中的人,能保证对机体组织的氧气供应,没有高山反应。

在青藏高原腹地无人区考察,最困难的是饮水。高原地区淡水匮乏,这里的湖泊也大多是咸水。有些泉水和河水也有一定的含盐量,不经测试,不能随便饮用,所以在青藏高原上特别是在高原腹地无人区,水比食物显得更为重要。在无人区的考察队员们,也经常面临断水的考验。有时,他们渴得难受,便在一堆砂石堆中翻来翻去,当翻到一块底面有点潮湿的石块时,大家忙抡镐开挖一个小坑,等上半天才有一碗水,常常来不及澄清大家就喝了。

在海拔5000米上下的高原上,煮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用上高压锅,但因气压低,氧气不足,火力不旺,以及风力大,火力不易集中,所以煮一锅饭也得花不少时间。

在青藏高原无人区考察,人马车辆时常有陷入泥潭、沼泽的危险,这对考察人员是一个极大的威胁。特别是在夏季,冰雪融化,地面解冻,到处是泥潭和沼泽,稍不小心就可能进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