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中国五千年地理之谜全集
48596700000014

第14章 姿态万千的名山大川(4)

蜊蚜山潮涨为礁,潮落为岛,牡蛎礁体表布满活动体牡蛎。它发育于东灶港外侧强潮淤泥质潮坪上,呈东西走向,东西长2.65公里,南北长1.67公里。蜊蚜山北隔小庙洪水道与腰沙相望,南与海门市东灶港镇潮间带滩涂相连,距海岸线3海里,距东灶港口2.7海里。1983年以后,沿海渔民一般都是步行到蜊蚜山采捕的,单程步行时间为100分钟。南京师范大学提供的《江苏省小庙洪牡蛎礁及其邻近潮滩(2001)》卫星遥感图显示:蜊蚜山与海门市东灶港镇岸滩涂连为一体。

蜊蚜山活体牡蛎礁形状多种。带有活体的牡蛎礁有三种形状:一是凸起的孤立斑礁体,礁体面积为25平方米~250平方米,高出周边潮坪30厘米~50厘米;二是互相平行的带状礁体,礁体长30米~100米,宽10米~50米,高0.5米~1.0米,间距为10米~30米,延伸方向与滨外水道大致平行,其间潮坪为破碎牡蛎骸为主的贝壳残体和贝壳砂所充满;三是环形礁体,礁体面积为250平方米~1000平方米,高出周边潮坪1米~2米,礁面起伏较大,相差1米左右。

蜊蚜山水生生物资源相当丰富。蜊蚜山是由不计其数的牡蛎固着在某种相对稳定的物体上生长后,幼贝又固着在成贝表面上继续生长,这样年复一年,渐渐地由小变大堆积而成。牡蛎是蜊蚜山海域的主要海洋生物资源,自然产量达1000吨左右,其次为沙参(海葵)、锯缘青蟹、黄蟹、竹节虾、海螺、螃蜞、泥螺、八胆鱼等多种海洋动植物。

如今的蜊蚜山,已经成为江苏南通滨海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人们来到这里,除赶海采摘、拾滩铲鲜之外,还有旅游观潮、看海采风、休闲尝鲜、摄影写生、找创作灵感的,各得其所。蜊蚜山犹如一艘漂浮的“战舰”,退潮留守的虾兵蟹将忠实地守护着它。同时它孕育的贝壳文蛤,总是取之不尽,铲采不竭……

蜊蚜山虽不美丽,也不风骚,但蜊蚜山的含蓄、无私、富饶和开发的前景,是礁滩中的骄傲。

黄骅贝壳堤古海岸成因之谜

渤海湾西岸,河北省黄骅市沿海的贝壳堤名闻遐迩。在最近的几十年内,黄骅贝壳堤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渤海湾黄骅贝壳堤由6条贝壳堤组成。6条贝壳堤都与现代海岸线平行,代表不同时代的海岸位置。科学家根据离海远近,从西向东,依次把6道贝壳堤命名为1号、2号、3号、4号、5号、6号贝壳堤。

贝壳堤是由生活在潮间带的贝类死亡后的硬壳经波浪搬运,在高潮线附近堆积形成的。黄骅1号贝壳堤形成的时代为距今6150-5340年。从开始形成到停止发育,前后经历了810年。在这810年中,该堤就是当时的海岸线。这一时期,没有大的河流在此入海,海水透明度高,适宜贝类生活。大量贝类死亡后遗留下来的贝壳,在波浪作用下被堆积在高潮线附近,形成1号贝壳堤。

在距今5340年以后,由于黄河在附近入海,海水混浊,泥沙淤积成陆,海岸线前伸,从而把1号贝壳堤遗弃在高处的陆地上。

由于黄河改道,入海泥沙剧减,海水澄清,淤积停止,海岸线趋于稳定,贝类大量繁殖,在波浪作用下又形成新的贝壳堤,即黄骅2号贝壳堤。2号贝壳堤的形成年龄为距今4740-3955年,距离1号堤15公里。该堤的形成经历了约785年。

黄骅贝壳堤的成因大致如此。6000余年来,黄河入海口摆动在渤海与黄海之间。黄骅沿岸的6道贝壳堤,都是大海和黄河的产物。从东向西平行分布的6道贝壳堤就像站成一排的6兄弟。排在最西面离岸最远的1号堤是这群兄弟中的老大,形成至今已有6150年。排在最东面的6号堤,至今仍在潮起被淹,潮落出露的高潮滩上,形成至今只有1030年。两者相距30公里,年龄相差5120年。六条贝壳堤说明,在距今6150年以来,黄骅海岸线由西向东,走走停停,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贝类动物遗体可供测定地质年代。贝壳堤是海岸变迁和海平面变化的忠实记录,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贝壳堤也有护岸作用和一定的经济价值。贝壳砂可用作建筑材料和饲料添加剂。近年来黄骅贝壳堤开发过度,为保护贝壳堤不受破坏,当地政府已经建立了贝壳堤自然保护区。

金丝燕为什么在大洲岛成群造巢

我国唯一的金丝燕群居之地为大洲岛自然保护区。

大洲岛自然保护区于1983年建立,1990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000公顷。保护区位于海南省万宁县东南面,屹立于烟波浩瀚的南海上。

它由南北两岭组成,南岭面积270公顷,海拔289米,北岭面积150公顷,海拔136米。地势较为平坦,沿海一带有较长的沙滩。南北两岭由一条长800米,宽40米的洁白柔软的沙带相连,退潮时,大部分沙带露出水面,人们可涉水而过。海带东面是天然的海水浴场,西面可停靠各种渔船。保护区为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大洲岛峰峦对峙,满眼尽是石峰、石洞。仰视,壁立百丈,怪石若坠;斜睨,削壁垂海,万丈深渊;平视,只见海水从洞口涌进去,涛起浪伏,拍崖声喧,惊人心魄。岛上悬崖石洞不下一百多处,有个叫“南罗”的石洞,高约二百米,入口下宽上窄,石径弯曲,斗折蛇行,因此而引来金丝燕在这阴暗狭窄的缝隙洞穴中成群造巢,其巢是用唾液胶合种种材料而成。即所谓燕窝。大洲岛也由于出产燕窝而出名。

这里出产的燕窝人们习惯上称为万州燕窝。燕窝色白透明,富有弹性,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它既是宴席的佳肴美食,又是治病补体的贵重药材。自来享有“东方珍品”和“稀世名药”之盛誉,名扬中外,此岛之燕窝,从明末清初起,就作“贡品”进贡给皇帝享用。大洲岛天然动植物丰富,常见的走兽飞禽有野兔、黄猿、穿山甲、毛鸡、老鹰、海燕、白燕、灰金丝燕。植物种类众多,有高大粗壮的厚肉树,黑营树、山猪尼树、以及珍稀贵重树种母生、青梅等,还有红藤、白藤、鸡藤……岛上盛产药材龙血树、金不换、草扣仁、石菊花、红藤仔等。

大洲岛是一个赏海观山旅游胜地,岛上燕窝洞府扑朔迷离,古木葱郁,怪石嶙峋。尤其是那两峰对峙,两港相望的“峙峰倒影山浮水”幻景,和微风鼓浪、水石击扑而造成的“碧水泻玉,银练抛空”景观,使人大饱眼福。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石,眺海览秀,还可以潜水旅游。岛周围海域,海水清晰,能见度极高。一般可以见到水下5-10米;游人到岛下,可以随心所欲登高观日出、望日落、赏云海,又可海泳、冲浪、钓鱼、抓虾、捉蟹、日光浴、海水浴、沙浴等,尽情领略海岛旅游的风韵。

大洲岛周围海域是着名的大渔场,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环岛有红藤井、鸡姆落、行龙仔、煮饭湾、称水头、九桶水、长网埠、黑鱼头、椰仔落、过水路牌、深落、坑仔、尖石、沃肚等众渔埠,年捕鱼量达200吨以上,是海南有名的丰产渔民埠之一。这里鱼、虾、贝、藻类多达数百种,价值较高的有几十种,主要有石斑鱼、马鲛鱼、枪仔鱼、西刀鱼、鲳鱼、鱿鱼、墨鱼、红鱼、带鱼、海参、海马、海蟹、角虾、龙虾以及各种螺类海鲜产品。一年四季有渔船作业,海鲜品丰富且四季不断。来这里捕鱼作业的,不仅有本地渔民,岛内其他县以及香港、台湾、日本渔民也来捕捞鱼虾。三亚、陵水的“单家船”数量较多,他们全家大小生活于船上,长年在这里捕捞,称大洲岛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蛇岛的蛇是从哪里来的

在辽东半岛南部、距旅顺港不远的海面上,有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岛,由于岛上生活着成千上万条蝮蛇,人们送它一个名字——“蛇岛”。蛇岛又叫蟒岛,当地人称小龙山岛。蛇岛的轮廓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自北西向南东延伸,长1000多米,宽600多米,面积约0.6平方公里。然而,就是这样的小岛,却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

蛇岛,除东南角有一小片卵石滩外,全部是坚硬的岩石。蛇岛上山峦起伏,主峰位于西南部,海拔216米。地貌形态西南高、东北低。岛的西南面悬崖陡立,东北面坡度相对较缓。由于雨雪的冲蚀,由山脊沿着自然斜坡向东南、东、东北和北面发育有6条辐射状沟谷,使蛇岛被切割得峰高谷深,崎岖不平。

蛇岛的地形是由其地质构造决定的。组成蛇岛的岩石主要是石英砂岩,间有石英岩和石英片岩,还有砾岩。这些岩层与辽东半岛和附近的岩层完全一样,都是10亿年前浅海沉积而成的,属于前震旦纪的元古代地层。地质学家认为,蛇岛在6亿年前就和辽东古陆一起上升成为陆地了,成陆以后又经受了漫长地质时期的剥蚀,最终形成蛇岛现在的模样。

蛇岛像一块巨石一样孤零零地立在海上。60年以前,当地人常见它的容貌,却没有人上去过,至于岛上面生存着成千上万条蛇,就更鲜为人知了。20世纪30年代初,要在岛上修建一座灯塔,人们上岛勘察,才发现岛上遍地是蛇,从此“蛇岛”之名传遍四方。1963年,国家批准建立了老铁山自然保护区,蛇岛就是这个保护区的一部分。

蛇岛的蛇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它们都来自大陆:在一二千万年前,蛇岛与大陆相连,大陆上蛇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后来蛇岛与大陆分离,蛇类便留在了岛上。那为什么小小的蛇岛会有这么多蛇呢?原因是在蛇岛的沧桑之变中,强烈的风化侵蚀和气候的变化,使蛇岛产生了许多石缝、岩洞,这有利于蓄积雨水,便于植物扎根。而破碎的石块与腐烂的枝叶混合又为草木提供了疏松肥沃的土壤。这样,坚硬的小岛上有了浓郁的草木。加上蛇岛与大陆隔离,很少有天敌和人为干扰,这种特殊的环境,为候鸟群集、蛇类的栖息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蛇类得以安全生息,小岛便成了蛇的乐园。那么岛上为什么只有蝮蛇呢?原来蛇岛上也有无毒蛇,但因无毒蛇以捕食蛙类为主,在岛与大陆分离后,随着蛙类的逐渐灭绝,无毒蛇也就丧失了生存条件而绝迹,这样就只剩下以捕食鸟类为主的剧毒蝮蛇了。蛇岛气候温和,草木丛生,野花飘香,昆虫繁盛,成为南来北往迁徒过境的候鸟及海鸟的良好栖息场所。每当迁徒季节,群鸟聚集,蛇岛成了鸟的世界。蛇、鸟共生也为以鸟为食的蝮蛇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使蝮蛇得以世代繁衍,并逐渐扩大自己的家族。

蛇岛是蝮蛇的王国,草丛中有蛇,岩石上有蛇,沟谷中有蛇,石缝岩洞里有蛇,乱石中有蛇,树枝上有蛇。据生物学家考证,目前蛇岛上约有蝮蛇15000多条。

蛇岛上的鸟类主要有黄道眉、柳莺、小鸥、田鹨、雨燕、雀鹰、黑尾鸥等几十种。这些鸟经常飞落于山崖、树林、枝条、草丛之上,栖息于岩洞、石穴和树上鸟巢之中。由于蝮蛇具有极好的伪装,表皮颜色十分接近树枝和岩石,缠在树上的蛇就像弯曲的树枝一样,所以当小鸟落到树枝、草丛或岩石上时,蝮蛇就会突然出击,这些鸟的绝大多数都可能成为蝮蛇的食物。

蛇岛上生存的褐家鼠,也是岛上唯一的哺乳动物,据说是渔船带到岛上的。每当蝮蛇冬眠、不食不动时,褐家鼠就开始伤害蝮蛇。冬眠一过蝮蛇复苏,褐家鼠又成了蝮蛇的食品。

神奇的蛇岛就是依靠这样的自然食物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

蛇岛独特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使得植物生长十分繁盛,植物覆盖率达75%左右,并有自己特有的群落。

蛇岛上有植物65科206种,多是些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和其他低等植物,没有高大的树木。也正是这些低矮的树木和草丛,为蝮蛇的攀缘、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三江源,源头在何处

从空中遥望地球,中国西部那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为中国内陆竖起了一道天然屏障,它遮挡住了沙,遮挡住了干旱。温和湿润的江南水乡才会有今天如此绮丽的风光。

喜马拉雅山孕育了中国三条大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等6个国家,也被誉为东方多瑙河。

青藏高原是她们的初始流出之地,亿万年的流动便是从这里出发,流向中华大地,孕育生命故事的。这个地区被称为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总面积为31.6万平方公里,占青海全省土地面积的43.88%,平均海拔4800米。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不到0.8人,有大片的无人区。

在这个地区,长江的水量占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的水量占到黄河总水量的49%,而澜沧江则占了全澜沧江水量出境的15%。因此,三江大量的水来自青藏高原,并且来自三江源地区。

正是这样一个特定地域,形成了三江源难以言说的神秘、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