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十大文豪杜甫
48591300000002

第2章 少年杜甫

杜甫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其远祖杜预,是西晋时有名的大将,平定东吴有功,又曾注解过《左传》,是杜甫引以为荣的。杜甫的祖父名叫审言,武则天时做过膳部员外郎,后来做修文馆直学士,是着名的诗人,为人非常自负,对杜甫有一定的影响。审言的儿子名闲,做过奉天县(今陕西乾县)的县令。杜甫就出生在巩县杜闲的家里,他的母亲是当时大族清河崔家的女儿。

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杜甫六岁。有一次他到郾城(在巩县东南),看见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剑器”是武舞曲名;“浑脱”本是蕃语,这里指太尉长孙无忌用乌羊毛做的毡帽,称为“赵公浑脱”,后来演为舞曲,也叫“浑脱”,合称为“剑器浑脱”。舞者戎装,手挥宝剑,表现出一种威武勇健的战斗精神。公孙大娘是玄宗时着名的女舞蹈家,也是当时教坊舞女中唯一长于舞“剑器浑脱”的人。她和她的舞姿给杜甫的印象很深,杜甫儿时的这一次观赏直到五十年后他还依然记得很清楚,好象就在眼前: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意指:观众人山人海,全都因公孙大娘的舞技而惊骇起来,感到天旋地转,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她舞蹈时下降的姿态,象后羿射日时九个金光灿烂的太阳自天坠落;那上升的姿态又象众神驾着飞龙而行;她忽然而来,好象震怒的急雷,雷过余响还在;陡然舞停,好象江海无波,被秋月的清光凝照着。总之,杜甫是被这位“玉貌锦衣”的女舞蹈家的有声有色、威武雄壮而又多变化的舞技所吸引住了。

杜甫七岁时便开始做诗,他的第一首诗是《咏凤凰》。凤凰是我国古代专说中的灵鸟,杜甫歌咏它,表现了诗人幼年时就富于幻想。到九岁的时候,他已经写满了一口袋的大字,书法便有了一点基础。后来不断努力,他的书法也就相当出色了。例如晚年的《得房公池鹅》诗说:“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就是拿晋朝的名书法家王羲之来自比的。明朝人胡俨曾在内阁看到过杜甫亲笔写的《赠卫八处士》诗,说是“字甚怪伟”,“怪伟”大约和杜甫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主张的“书到瘦硬方通神”的“瘦硬”相近。

杜甫的母亲死得很早,父亲在外面做官,不常在家,便把他送到洛阳的姑母家中寄住。他的健康情况不好,常常患病。洛阳是当时的东都,地位仅次于西都长安,皇帝常到那里去住,王公大臣也都有房宅在那里。开元十四年,杜甫十四五岁,他经常和洛阳的文人交往了,崔尚、魏启心等人认为杜甫的诗文写得很好,拿汉朝的着名文学家扬雄和班固来和他相比,是极为奖许他的。可能由于崔、魏等人的赞誉,杜甫得以常到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府第里去作客。李范好学,喜欢和文人来往,崔涤弟兄几人都能文章,对于文名骤盛的少年杜甫自然乐于接待。杜甫在他们那里还多次听到当时着名乐工李龟年的绝妙的歌唱,直到晚年在潭州(今湖南长沙)重逢李龟年时,他还回忆起少年时的这些次难忘的艺术欣赏。

杜甫的健康情况已经逐渐好转。他在家里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他象一头健壮的小黄牛,成天转来转去。当八月里梨子和枣子成熟的时候,他一天无数次地爬上庭前的树巅去摘果实。

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喜欢上了喝酒,并喜欢和有声誉的前辈如崔、魏等来往。他们在酒醉之后,环视八方,没有把世俗人物放在眼里。在杜甫日后的思想里,不免有些狂放、自负,甚至有时很颓废,和少年时的这段生活也不能说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