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法解析
中国人常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仇恨不只会造成你我的敌对,还会加重生活的不安与忧虑,既不利人也不利己。当一个人放下成见、放下恩怨,甚至是放下仇恨时,不仅能让朋友成为你永远的朋友,还可以让敌人成为你的朋友。敌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你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用招要点
1.化解你的“怨恨”
俗话说:“怀着爱心吃菜,会比怀着怨恨吃牛肉好得多。”与人相处,为一些小矛盾而发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斤斤计较、互不相让,只会使大家都得不偿失。如果有一方能够委曲求全、豁达忍让,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从而维持和谐的气氛。
乔治·罗纳住在瑞典的艾普苏那。他在维也纳当了很多年律师,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逃到了瑞典,一文不名,需要找个工作。因为他能说并会写好几国的语言和文字,所以希望能够在一家进出口公司里,找到一份秘书工作。绝大多数的公司都回信告诉他,因为正在打仗,他们不需要这类人,不过他们会把他的名字存在档案里备案。不过有封写给他的信说:“你对我生意的了解完全错误。你既蠢又笨,我根本不需要任何替我写信的秘书。即使我需要,也不会请你,因为你甚至连瑞典文也写不好,信里全是错字。”
当乔治·罗纳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简直气得发疯。于是乔治·罗纳也写了一封回信,目的是想使那个人大发脾气。但接着他就停下来对自己说:“等一等,我怎么知道这个人说的是不是对的?我学过瑞典文,可那并不是我家乡的语言,也许我确实犯了很多我并不知道的错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想得到一份工作,就必须再努力学习。这个人可能帮了我一个大忙,虽然他本意并非如此。所以应该写封信给他,但不是羞辱他而是应该感谢他一番。”
于是乔治·罗纳撕掉了他刚刚已经写好的那封骂人的信,另外写了一封信说:“你这样不嫌麻烦地写信给我实在是太好了,尤其是你并不需要一个替你写信的秘书。对于我把贵公司的业务弄错的事我觉得非常抱歉,我之所以写信给你,是因为我向别人打听,而别人把你介绍给我,说你是这一行的领袖人物。我并不知道我的信上有很多文法上的错误,我觉得很惭愧,也很难过。我现在打算更努力地去学习瑞典文,以改正我的错误,谢谢你帮助我走上改进之路。”
没几天,乔治·罗纳就收到了那个人的回信,请罗纳去看他。罗纳去了,而且得到了一份工作。乔治·罗纳由此发现,“温和的回答能消除怒气”。
也许你不能像圣人般去爱你的仇人,可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快乐,你至少要原谅他们、忘记他们。化解你的怨恨实在是很聪明的事。学会化解怨恨的方法,一般须明确以下几个步骤:
(1)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双方分歧的关键在哪里?
(2)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有哪些?
(3)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难以接受的?
(4)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
(5)最佳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并采取行动,逐渐积累经验。
2.和你的对手做朋友
美国总统林肯说:“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爱把敌人变成朋友。”林肯说得一点都没错,敌人是没有办法用武力彻底消灭的,彻底消灭敌人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爱把他们变成朋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化敌为友”。
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张姓与李姓两家是三代世仇,两户人家经常发生打斗。有一天傍晚,老张与老李从市集里出来,碰巧在返村的路上遇见了。两个仇人一碰面,倒没有开打,不过,也各自保持距离,互相不答理对方。两人一前一后走在小路上,相距约有几米之远。
天色已经相当暗了,是个乌云蔽月的夜晚,走着走着突然老张听见前面的老李“啊呀”一声惊叫,原来是老李掉进了溪沟里。老张看见后,连忙赶了过去,心想:“无论如何总是条人命,怎么能见死不救呢?”
老张看见老李在溪沟里浮浮沉沉,双手在水面上不断挣扎着。这时,急中生智的老张连忙折下一段柳枝,迅速将枝梢递到老李的手中。
老李被救上岸后,感激地说了一声“谢谢”,然而猛一抬头后才发现,原来救自己的人居然是仇家老张。
老李怀疑地问:“你为什么要救我?”
老张说:“为了报恩。”
老李一听,更为疑惑:“报恩?恩从何来?”
老张说:“因为你救了我啊!”
老李丈二金刚摸不着脑袋,不解地问:“咦?我什么时候救过你啦?”
老张笑着说:“刚刚啊!因为今夜在这条路上,只有我们两个人一前一后行走。刚才你遇险时,倘不是你那一声‘啊呀’,第二个坠入溪沟里的人肯定是我了。所以,我哪有知恩不报的道理呢?因此,真要说感谢的话,那理当先由我说啊!”
此刻,月亮从乌云里露出脸来,在月光的照射下,地面上映着老张与老李的影子,当年曾互相打斗过的双手,如今却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与人交往,退一步绝对能海阔天空。就像老李与老张,在我们最需要帮助时,往往身边出现的人是我们的敌人。因此,多一个朋友,远不如减少一个敌人好。只要我们主动伸出和解之手,化解彼此心中的疙瘩,我们可能就会减少一个敌人,而增加一个肝胆相照的好朋友。
总之,要重视和善于交际,也包括重视和善于重修旧好和化敌为友。做到这些当然需要抓住时机,掌握方法技巧,但最重要的是要自由主动,运用心理策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对于闹了别扭的朋友,甚至是“心腹之患”的怨敌,如果你想和解,重建友情,应该怎么做呢?
(1)对于无关紧要的敌意,宽容大度,不予理睬,可以装聋作哑,或是转移话题,让对方因无趣而止,绝不可斤斤计较,发生无谓的冲突。
(2)对于有辱人格、有伤大体的讥讽攻击,应当予以还击,但这种还击不是靠争吵,而是要采取婉言、暗示、幽默等巧妙的方式,做到有理有利有节。这种还击仅仅是为了自卫,维护自己的尊严或整体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出气。
(3)发现并抓住时机,向对方表示关怀体贴,给予帮助,促成和解,从而加深或重建友情。
3.感谢折磨自己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要我们记着去感谢那些直接给予我们关心、帮助与掌声的人,这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然而要我们去感谢伤害、欺骗我们的人,我们却很难做到。但面对打击与伤害我们的人,与关心和帮助我们的人一样应该受到我们的感谢。
20世纪60年代,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登出郭沫若的白话诗之后,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科学院电子研究所从事语言声学工作的陈明远,给郭老写了一封信。信中措辞尖锐严厉:“读完那些连篇累牍的分行散文,人们能记住的只有三个字,就是您这位大诗人的名字。编辑同志大概对您的诗名感到敬畏,所以不敢不全文登载,但是广大读者却对您的诗名寄托厚望,所以不能不表示惋惜,甚至因失望而导致嘲笑挖苦……”
郭沫若约见了陈明远,笑着问他:“假若你当诗歌编辑,我的诗稿落到你手里,你怎么处置?”
陈明远认真地想了一会,回答说:“对于您的来稿,我准备分三类处理。第一类,像《罪恶的金字塔》和《骆驼》这样的好诗,还有少数合格的,予以发表。第二类,有可取之处但尚须推敲斟酌的,提出具体意见退还于您,等改好了再用。第三类,诗味索然的,不要分行,当做散文、杂文对待,或者干脆扔到纸篓里。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爱护您的诗句,也才对得起广大诗歌爱好者!”郭沫若听完哈哈大笑,连声说:“好!我要碰到你这样的编辑同志就好办了,真是求之不得哩!”
作为文化名人,郭沫若对待他人的伤害与批评所表现出来的感恩态度是一种智慧和胸襟。
在交际中,你对一些人可能也有多多少少的成见,但是你不能让这些成见一直存在你的头脑中。要学会放下成见,学会感谢,你就会化敌为友。多一个朋友你就多一条前进的路,而多一个敌人你就多了一堵前进的墙。道理很明显,何不试着感谢折磨自己的人呢?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友善,收获祥和;种下仇恨,收获灾祸;宽恕他人,也是善待自身。在人生旅途上,给别人让条路,其实就是给自己留条道。
(2)学会放下成见,会让你的朋友越来越多,学会感恩则会让你的交际越来越牢固。
(3)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在感谢中让自己的交际网越来越大,越来越密。
4.以德报怨,化敌为友
善于处事、做事灵活的人,不单单只会奉承人,会说好话,更重要的是胸怀宽阔,能容能忍,善纵善收。而胸怀宽阔又莫过于以德报怨,化敌为友。
梁家与张家的地相邻。两家由于祖辈的事夙有敌意,在瓜地的相邻处各设围栏,两家在各自的地界里都种了西瓜。梁家的人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很好;张家由于家里主人病了,全家人都在忙病人,对瓜地不锄不浇,瓜秧又瘦又弱。
人比人,气死人,两家的地又相邻,张家的人觉得失了面子。在一天晚上,张家的大儿子乘着月黑风高,偷跑过去把梁家的瓜秧扯断了一些。梁家的人第二天发现后,非常气愤,说要以牙还牙,也要过去“月黑风高夜扯瓜”!
但刚过门不久的梁家小媳妇却说:“张家的人这种行为当然不对。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就更不对,那样未免太狭隘、太小气了。他们家的主人有病,忙不过来,从今天开始,我们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施肥,让他们的瓜秧也长得好。而且,这样做一定不要让他们知道。”
梁家的人一是碍于新媳妇的情面,二是听后也觉得有理,一家人就照办了。
张家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仔细观察,发现是梁家的人在夜里悄悄为他们浇地。
张家的主人病好后,看到自己的瓜长势如此好,感到十分惭愧又十分敬佩,于是备上礼物,亲自登门到梁家表示谢意,更对梁家示以歉意,结果这一对夙敌成了友好邻居。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它不仅因为梁家小媳妇虚怀若谷、胸怀宽广,更因为诚心感动人而获得双赢。当你在社会上行走时,建议你也像梁家小媳妇那样采用“双赢”的策略。这倒不是看轻你的实力,认为你无力扳倒你的对手,而是为了现实的需要。那种“你死我活”的争斗在实质利益、长远利益上来看都十分不利。
所以,我们要学会以德报怨就要懂得:
(1)怨恨就像一团麻,要想解开,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善心。
(2)放开心胸。心胸狭窄的人,只会用极端的办法加剧与对手的矛盾。而宽大为怀的人,则能化干戈为玉帛,从而“相逢一笑,泯恩仇”。
(3)有人脉意识。“一百个朋友不算多,冤家一个就不少。”如果自己总觉得有什么依靠,那就错了。人生当中,最应依靠的是自己的人缘,而这就需要学会共事才行。
5.求同存异
在“大”和“公”的方面,倘若我们自以为是、不顾大局,失败自然在所难免;但若我们紧守“求同存异”的做法,胜利同样会唾手可得。
在曹操领兵西征的途中,曹操已领兵占领东川,西川也危在旦夕,诸葛亮便以江夏、长沙、桂阳三郡为诱饵,劝说孙权攻打曹操的腹地合淝,使其腹背受敌。
孙权见有利可图,便应承下来,遂带大军攻打曹操的合淝。不日,吴将吕蒙、甘宁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隶属合淝管辖的皖城,使得驻守合淝的张辽猝不及救、悔恨不已。
曹操料到,不日孙权大军必会进犯合淝。曹操认为:张辽、李典勇锐,便令出战;乐进持重,便令守卫。便受计于张辽,“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张辽便召集诸将商议,陈述利弊,认为吴兵已胜一仗,来日必会以为他们驻守不出,若他们能以先发制人、奋力拚杀,折杀吴军的锐气便不难防守了。李典素与张辽不和,听了他的话默不作声。诸将也因为敌我悬殊,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坚守不出为妙。
张辽见此情况,痛斥这些人,说他们为私而忘公,贪生怕死,便叫人备马,自去迎敌。而在此时,一直与张辽不和的李典却首先发言,认为张辽能够损私为公,便主动请求听他调动,愿与他一同前往迎敌。
李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副手,他与张辽的联手效果可想而知,结果张辽与李典各带几千人的兵马,奋勇死战,杀得吴军溃不成军。孙权若不是得到甘宁等人的死保,甚至连命都丧在那场战役之中了。此役之后,张辽的大名响彻江南,又有人夸张地说:“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啼哭。”
不难看出,张辽取得的胜利是建立在他与李典不计前嫌、求同存异的基础之上的。值得一提的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的意思同样说的是“求同存异”的妙处。
因此人们常说,高明的人总是追求和谐,为此而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不高明的人,总是强求一致,因容不得差异而往往造成矛盾冲突。
那么,如何做到求同存异呢?
(1)放弃恩怨,以共同利益为重。
(2)对某一事物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身是很正常的事情。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取得共识。
(3)有时候,思想即使暂时统一不了,也不会伤了彼此的和气,时间一长,就可以看出谁对谁错了。
(4)尊重对方,平等待人。基于这一条,双方就可以争取最多的共识。
(5)“求同”是寻找事物矛盾双方的共同点,是以“存异”为基础;“存异”是为了达到“求同”,二者互相联系。
6.以德服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失道之至,亲戚叛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古人意在告诉我们,以德服人才是降服对手的最好办法。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唐太宗继位后,善用人才,知人善任,凌烟阁二十四杰,房谋杜断,还有魏征,再加上几个像李世勋一样的良将,很快国家就蒸蒸日上。
太宗又开创科举考试,建立府兵制,与周围其他少数民族交好,开创了贞观之治。隋唐之交时,北方的突厥一直对中原之地虎视眈眈,是唐的一大威胁,双方冲突、摩擦不断。贞观四年三月,唐将李靖、李绩大败突厥,俘其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唐朝的版图扩大到了今天的贝加尔湖以北,原属突厥的部落有的北附薛延陀,有的西奔西域,其余投降唐朝的尚有十多万人。如何处理这十多万突厥降众,唐太宗召集朝臣商议。
大多数朝臣认为:北方的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严重边患,今天有幸将其灭亡,应该将他们全部迁到黄河以南的内地居住,打乱他们原来的部落组织和结构,分散杂居在各个州县,引导他们耕种纺织。这样,就可以使原来桀骜不驯的游牧民族变成易于制服的内地居民,使塞北之地永远空虚。
亦有人提出:少数民族弱则请服,强则叛乱,向来如此。应该将他们驱赶到莽莽草原之上,不可留居内地,以绝心腹之患。
只有中书令温彦博力排众议,主张将突厥降众迁居到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居住,保全他们的原有部落,顺从他们的生活习俗,这样既可以充实空虚之地,又可以加强北边的边防力量。最后,还针锋相对地指出:“天子对万事万物,应该像天覆地载一样,无有遗漏。今天突厥在穷困潦倒之时归降于我,能将他们拒之于外而不予接受吗?”
唐太宗很赞成温彦博的建议,并补充说:“自古以来都是贵中华而贱夷狄,只有我对他们都是爱之如一的!”于是,唐太宗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准许少数民族内迁,定居长安,当时的突厥族相继迁入长安居住的有将近万家;在河套地区设立了定襄和云中两个都督府,统领突厥降众;任用少数民族人做官;对于愿意归附的各级酋长,都拜为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的少数民族官员就有一百多人,几乎占到了全部朝臣的一半左右;对于其他弱小的少数民族,也采取和亲等政策尽力予以帮助维护。
唐太宗的这个政策,很快便得到了周边很多民族的拥护和爱戴,他们纷纷将唐太宗尊为“天可汗”。
太宗以后的唐朝皇帝,大多沿袭了开明的国家民族政策,以德服人,感化四方。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开明的皇朝。少数民族人民或者外国人在唐朝可以为官,而且数量庞大。而因为整个国家奉行德政,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也宽广深远,亚洲的日本、朝鲜都从唐文化受益良多,而中国人至今在国外还有被称作“唐人”的。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怎么做才能以德服人呢?
(1)勇于吃亏,首先要放下私心。只有当你抛弃私心,主动为人,别人才会信服你。
(2)乐于助人,是人类的一个良好品质。你多帮助别人,别人才会帮助你。
(3)以德报怨,可能是最难做到的。当你能用宽容和善良对待你对立面的人的时候,对方也会宽容地对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