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旅游资源
48586200000058

第58章 西北大漠风光丝路文化旅游区(6)

1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资源

10.4.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概况

1.自然地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地处亚欧大陆中心,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东南连接甘肃、青海,南部连接西藏,周边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是我国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全区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6,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首府乌鲁木齐市。

新疆远离海洋,四周高山环抱,境内冰峰耸立,沙漠浩瀚,草原辽阔,绿洲点布。该区地形多样,南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部横亘着天山山脉。天山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南部有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北部有中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地貌轮廓为“三山夹两盆”。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哈密、吐鲁番一带称东疆。

西南部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为新疆最高峰,同时也是世界第二高峰。区内除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外,大部分是内陆河。其中,塔里木河为中国最长的内流河,伊犁河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内流河。湖泊以罗布泊为最大,但现已濒于干涸。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少,空气干燥。

2.历史沿革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政权与西域各邦建立了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在乌垒(今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包括今天新疆在内的广大地区。从此,西域正式列入汉朝版图,归中央政府管辖。“新疆”一词是从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取“故土新归”之意而来。1884年,清政府正式建立新疆省,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新疆”作为行政区域的名称正式使用。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10.4.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资源

新疆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具有资源类型齐全、品位高、特色强、组合优的特点。新疆自然景观神奇独特,冰峰与火洲相望,沙漠与绿洲为邻,保持了粗犷自然的风貌。着名的自然风景有天池、喀纳斯湖、那拉提草原、博斯腾湖、赛里木湖、巴音布鲁克草原等。此外,新疆的文化积淀厚重,源远流长的古丝绸之路文化和历史遗迹、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活跃的边境购物旅游,形成了新疆独特的旅游资源魅力。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沙漠中的庞贝”——楼兰古城遗址、克孜尔千佛洞、香妃墓等蜚声中外,展示出古老新疆辉煌的文化画卷;而多姿多彩的穆斯林和草原风情形成了新疆独具风格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目前已形成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五区三线”为重点的旅游发展格局。

1.主要景点景区

1)乌鲁木齐市

蒙语意为“优美的牧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端,地处南北疆交通要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也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大城市。乌鲁木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雪峰、冰川、松林、草原、戈壁、湖泊等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还有色彩绚丽的多民族风情和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文化。中外驰名的达坂城、民族风情浓郁的二道桥、被誉为“冰川活化石”的一号冰川、极富挑战的博格达峰、汲取天地之精华的天池、风光秀丽的南山牧场等,都是中外游客理想的游览胜地。

(1)天山天池

位于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的山腰,距乌鲁木齐约110公里,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湖面海拔1928米,面积4.9平方公里。湖水清澈,晶莹如玉,有“天山明珠”之盛誉,素为有名的游览胜地。这里浓缩了中国西部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四周群山环抱,其景观资源是亚欧大陆腹地干旱区自然景观的代表。在短短80公里的直线距离内,囊括了高山冰川、湿地草甸、森林峡谷、湖泊山岳和戈壁沙漠等自然景观,形成完整的植物垂直景观带谱,为国内外罕见。而以远古瑶池神话及宗教和民族风情为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以其独特的神采,成为景区珍贵的文化遗存。1990年联合国设立的“博格达《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把天山天池风景区纳入了保护区的范围。

(2)南山风景区

位于乌鲁木齐以南的天山北坡,属于山岳、森林草原结构型的风景区,总面积119平方公里。景区内雪峰高耸,冰川晶莹,林木葱郁,花草遍地,泉瀑淙淙,景色迷人,尤其是山区自西向东平行分布的数十条大小沟谷,既是优良的天然牧场,又是避暑游览的胜地。南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西白杨沟、甘沟菊花台、东白杨沟、水西沟照壁山、庙儿沟和大西沟等。

(3)新疆国际大巴扎

新疆国际大巴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巴扎,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于一体,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它地处二道桥民族商圈的核心位置,占地39888平方米,建筑群落总面积10万平方米,于2003年开业。其硬件设施包括100000平方米超级建筑群,6100平方米大巴扎宴会厅,8000平方米大巴扎美食广场,3000平方米大巴扎欢乐广场,600平方米大巴扎室外表演广场,80米高的新疆第一观光塔,1座观光伊斯兰清真寺,1个露天大型舞台。新疆国际大巴扎具有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在涵盖了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集中体现了浓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是新疆商业与旅游繁荣的象征,也是乌鲁木齐作为少数民族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建筑。

(4)一号冰川

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南的天格尔山中,海拔约4000米,总面积近2平方公里。它是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冰川,其周围分布着大小76条现代冰川。由于现代冰川类集中,冰川地貌和沉积物非常典型,且古冰川遗迹保存完整清晰,因此一号冰川有“冰川活化石”之誉,是我国观测、研究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的最佳地点。

2)喀什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东望塔里木盆地,西倚帕米尔高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浓郁的西域文化、淳朴的民俗,历来被世人誉为“丝路明珠”。早在2100多年前,这里就是丝绸之路中国段内南、北两道在西端的总汇点,是中国对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门户之地。千百年来,喀什一直是天山以南着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喀什自然风光奇特、人文景观众多,民族色彩浓郁,是南疆最重要的旅游地区,主要旅游景点有香妃墓、石头城、艾提尕尔清真寺等。

(1)香妃墓

是阿帕霍加墓的别称,位于喀什市东北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占地面积30亩,是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霍加及其家族的墓地。它始建于公元1640年前后,是典型的伊斯兰式古陵墓建筑,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墓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主墓室在陵园东部,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造型宏伟壮观,风格庄严华丽,为整个建筑群之冠,也是新疆最为宏大精美的陵墓。相传墓中葬有一个名叫“希帕尔罕”的女子,曾纳为乾隆皇帝的妃子,浑身散发着阵阵香气,颇受乾隆皇帝的喜爱,死后葬于故里此墓中。但据今人考证,她的陵墓在河北清东陵,香妃墓仅仅是她的衣冠冢。

(2)艾提尕尔清真寺

艾提尕尔,意为节日礼拜场所。位于喀什市中心解放路,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也是新疆最有代表性的伊斯兰风格建筑。始建于1442年,后另经重修扩建,始具今貌。全寺布局合理,工艺精细,风格厚重,同当地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建筑采用雕刻、镶嵌、彩绘等多种技法,使建筑整体显得既古朴又典雅,充分显示出维吾尔族人高超的建筑艺术,是中国伊斯兰建筑的典范。艾提尕尔清真寺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又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群众游乐歌舞的场所。每逢礼拜日和节日,成千上万的伊斯兰教徒身着节日盛装,集结在礼拜寺及大门内外的广场上,场面十分热闹。

3)吐鲁番

吐鲁番,维吾尔语译意为“富庶丰饶的地方”。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北倚天山,南瞰罗布泊,东临哈密,西接巴州,距乌鲁木齐183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