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旅游资源
48586200000048

第48章 港澳台中西文化海岛风情旅游区(3)

2)阿里山

位于嘉义县东北,属玉山山脉支脉,是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大塔山等18座山的总称,总面积为1400公顷,主峰大塔山海拔2600多米。阿里山气候温和,自然风光优美,是台湾着名的天然森林公园和旅游胜地。日出、云海、铁路、森林与晚霞合称为阿里山五奇。阿里山铁路有7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仅存的三条高山铁路之一,途经热、暖、温、寒四带,景致迥异,搭乘火车如置身自然博物馆。阿里山除了有丰富珍贵的自然资源之外,也保留了邹族200多年原住民的人文资源。2001年成立阿里山国家风景区,其范围涵盖原有的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之外,并扩大至阿里山乡、梅山乡、竹崎乡和番路乡的其他风景区。

3)阳明山

位于台北市区的正北方,海拔443米,以天然的溪谷、温泉、瀑布和森林着称,是台湾最大、景色最美的郊野公园。阳明山原名草山,因盛产茅草而得名;1950年,为纪念明代学者王阳明,改草山为阳明山。阳明山公园建于1986年5月,范围包括阳明山以及由大屯山、七星火山为中心的火山群,面积1.1万多公顷,是台湾五座“国家公园”中面积最小的。但因为有火山活动的影响,形成了地下硫气喷发孔和沸腾滚滚的磺泉,使它的景色奇特而壮观,所以名气最大,是台湾北部的游览中心和避暑胜地之一。景区可分为前山公园和后山公园两部分,而一般所指的阳明山公园则以后山公园为主。

前山公园又名中正公园,园内娱乐设施齐备,自然风景秀美。公园的东北方还有专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建的中山楼,是缅怀孙中山先生的重要地点之一。

后山公园南倚纱帽山,占地46公顷,采用中国传统园林技法而建,同时又配以自然风貌,可谓人工、自然的完美结合,故而是阳明山景区的精华。后山公园内的着名景观有小隐潭、七彩喷水池、展望台、瀑布区和最具代表性的大花钟等。园内遍植梅、樱、桃、李、杜鹃、茶花等各式花卉,每年花季,园内百花怒放,花团锦簇,游客如织。

此外,阳明山景区内还有着名的阳明山温泉,与北投温泉、关仔岭温泉、四重溪温泉并列为台湾四大温泉。

4)北投温泉

位于阳明山公园的西南部,三面环山,温泉密布,历来与日本的“汤四原”一道驰名全球,号称“温泉之乡”。北投温泉水质属酸性,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泉温大多在40℃~68℃,其中地狱谷泉温高达90℃,可以煮鸡蛋。北投着名的温泉包括地热谷温泉、行义路温泉、凤凰温泉、龙凤温泉、湖山里温泉等。

5)台北故宫博物院

位于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畔,是中国着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落成于1965年8月,占地约1公顷,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形式,采用中国宫廷式设计,是中国收藏文物艺术精华的所在之一。藏品有自北京故宫博物馆及沈阳故宫、热河行宫运到台湾的24万余件文物,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70万件,分为书法、古画、碑帖、铜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珐琅器、雕刻、杂项、刺绣及缂丝、图书、文献等14类。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宝,如铜器中的西周毛公鼎、散氏盘;玉器中的翠玉白菜、辟邪雕刻(六朝古墓出土);书法中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颜真卿、宋徽宗(赵佶)书法手迹等;毛公鼎、翠玉白菜和东坡肉形石被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

6)野柳地质公园

位于台北县万里乡,被称为“地质教室”和“奇石博物馆”,是台湾最负盛名的地质公园。长约1700米,宽仅250米的野柳岬呈东北向海岸外突出,远远望去像一只海龟蹒跚离岸,故有人称之“野柳龟”。由于受造山运动的影响,深埋海底的沉积岩上升至海面,产生了附近海岸的单面山、海蚀崖、海蚀洞等地形,海蚀、风蚀等在不同硬度的岩层上作用,形成蜂窝岩、豆腐岩、蕈状岩、姜状岩、风化窗等世界级的岩层景观,造就了千奇百怪的瑰丽景象。蕈状石是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观,尤其是“女王头”雍容尊贵的形态,早已成为野柳地质公园的象征。

野柳地质公园风景区共分为三部分:第一区有仙女鞋、女王头、情人石等;第二区有风化窗、豆俯岩、海蚀沟、龙头石等;第三区有灯塔、海龟石、二十四孝山、海狗石等。

7)大屯火山群

位于台湾省北部,是台湾火山地形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与北投温泉、士林、阳明山构成台湾北部着名风景区。大屯火山群地处“太平洋火山圈”上,是由火山反复喷发而成的。大屯火山群由七星山、大屯山、竹子山、观音山等20座火山组成,是我国火山最密集的地区。

七星山位于中央位置,海拔1120米,是大屯火山群的最高峰。大屯火山群山容奇拔,风光秀丽妩媚,很早就以“大屯春色”闻名台湾。

2.民俗风物

1)民俗风情

台湾生活习俗与我国南方地区基本一致,而且保留着更多的闽粤古风。台湾民间的传统节庆、过节形式和大陆大同小异。台湾还有不少本地特有的节庆活动,如“清水祖师”、“妈祖祭”、“盂兰会期”等。在台湾节日民俗中最具特色的是:台南盐水镇的“放蜂炮”、平溪十分村的“放天灯”和澎湖的“乞龟”等。

“放蜂炮”是台南盐水镇在元宵节的民俗活动,即由数万只冲天炮制作而成的鞭炮,每一个冲天炮的炮芯连接在一起,一炮点燃,万炮连响,火花四射,声光齐作,震耳欲聋,蔚为壮观。

“放天灯”是台北平溪一带元宵节晚上的民俗活动。是在纸糊的灯状球体下部点火,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将其送上夜空。因其形状像一顶孔明帽,故又称“孔明灯”。其早期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互报平安的信号,现在已成为一种娱乐与祈福的活动。

澎湖元宵节的“乞龟”习俗有趣神秘。每年元宵节一到,澎湖大小庙宇的供桌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龟”。“乞龟”,即通过祈祷获得神灵的默许后,“乞龟”人向庙方执事报账,插香,索得所乞之“龟”,以求得神灵的保佑与恩赐。

在台湾赠送礼品时禁送毛巾、扇子、刀剪、甜果、粽子、雨伞。

2)地方戏曲

台湾戏剧种类繁多,其中尤以布袋戏为代表。

布袋戏是台湾重要的传统表演艺术之一,是集雕刻、美术、文学、掌技、音乐、口技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将各种人物的戏偶以木头、布料及各种配件制作,托于掌上表演,再配以说、唱表演戏剧的演出方式,所以又称为掌中戏。布袋戏的欣赏重点首推口白与操偶,由于木制的戏偶本身并没有生命,也没有表情,只有通过表演者精湛的操偶技术,赋予其生命才能栩栩如生。除戏剧表演之外,布袋戏表演时,戏台和戏偶就是一项精致的雕刻与彩绘艺术,所以观赏布袋戏就是欣赏一种综合艺术。

3)风味饮食

台湾菜是以福建闽南饮食为主,同时又受荷兰、日本文化的影响,再结合台湾的物产及当地食俗发展起来的一种菜肴。台湾菜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更是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总体来说,台湾菜口味清淡,菜品精致,主料以海鲜为主,融会了闽菜、粤菜及客家菜的烹调手法。

代表名菜有蚵仔煎、三杯鸡、豆酥鳕鱼、酥炸鸡卷、盐酥虾、咸酥小排骨、桂花鱼翅等。

台湾特色小吃更是琳琅满目,是台湾人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肉丸、臭豆腐、豆花、肉粽、米粉、大饼包小饼、大肠蚵仔面线、甜不辣、台南担仔面、润饼、烧草、筒仔米糕、花枝羹、东山鸭头、肉圆、卤肉饭、鸡肉饭等,皆是台湾风味独特的名食小吃。

4)风物特产

台湾素有“水果王国”之美称,水果种类繁多。其中以香蕉、菠萝、柑橘久享盛名,除此还有龙眼、荔枝、芒果、木瓜、番石榴、莲雾、枇杷、水葡萄等共80多个品种。台湾素有“茶叶王国”之美称,名茶有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白毫乌龙茶、高山茶、鹤岗红茶等。

工艺美术品有台湾珊瑚、澎湖文石、台湾玉、三义木雕、朱铭木刻、高山族雕刻等。

本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香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及262个岛屿组成。

2.澳门地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台湾是由及其附近的、钓鱼岛等8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的。

4.号称台湾“四大温泉”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澳门四大经济支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香港的区花是,澳门的区花是。

7.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年设台湾省。

8.阿里山五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台湾省最大的湖泊是。

10.是俯瞰香港全貌、欣赏香港夜景的最佳地点。

二、单项选择题

1.夷洲、流求分别是哪个时期对台湾的称谓?( )。

A.三国隋唐两朝

B.隋唐元明两朝

C.两晋隋唐两朝

D.三国明清两朝

2.被誉为台湾八景中的绝胜,也是台湾岛上唯一的天然湖泊是( )。

A.罗布泊

B.日月潭

C.艾丁湖

D.洞庭湖

3.请指出下列为香港的着名景区的是( )。

A.浅水湾

B.阳明山

C.大三巴牌坊

D.北投温泉

4.香港的标志是( )。

A.浅水湾

B.天坛大佛

C.太平山

D.维多利亚港湾

5.被誉为“东方拉斯维加斯”的是( )。

A.香港

B.澳门

C.台北

D.高雄

6.《望厦条约》是在( )签订的。

A.普济禅院

B.妈阁庙

C.莲峰庙

D.黄大仙庙

7.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

A.香港岛

B.海南岛

C.台湾岛

D.路环岛

8.澳门的象征是( )。

A.妈阁庙

B.大三巴牌坊

C.镜海长虹

D.葡京大酒楼

9.素有“水果王国”之称的是(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海南

10.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是( )。

A.北京海洋公园

B.香港海洋公园

C.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

D.上海海洋公园

三、简答题

1.简介台湾省主要旅游资源。

2.简介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旅游资源。

3.简介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