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导引
48578400000036

第36章 中国近代哲学(3)

可见,“仁”在康有为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曾概括说:先生之哲学,博爱派哲学也。先生之论理,以“仁”字为唯一之宗旨,以为世界之所以立,众生之所以出,家国之所以存,礼义之所以起,无一不本于仁,苟无爱力,则乾坤应时而灭矣。故先生之论政论学,皆发于不忍人之心。人人有不忍人之心,则其救国救天下也,故已而不能自已,其哲学之大本,盖在于是。

梁启超的这种评说和概括,可以说揭示了康有为哲学的特点。

三、康有为的社会政治理论

康有为的社会政治学说主要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上,对传统学说进行批判和挖掘,继而提出孔子托古改制说和大同说。在康有为的思想中,对传统的批判与对孔子思想的弘扬相结合,既有对中国古典传统的批判继承,又有对当时西方思想的吸取。

康有为认为社会要不断变化。他继承了近代以来龚自珍和魏源的“经世致用”传统,站在今文经学的立场上,将古文经学派所尊奉的儒家经典都宣布为伪书,而直接尊奉孔子。

他在《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将历来被视为学术正统的汉学和宋学崇奉的经典与学说宣布为“伪经”和“伪学”,提出了孔子托古改制说。

康有为认为孔子之所以作六经,是假托古代的事迹来宣传自己的改制思想。孔子伪造三代以上的“圣人”——尧、舜其实并无其人,只是孔子想借以提倡民主精神。孔子学说的精华与核心实际上是《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即民主主义,但自西汉以来却衰落了,汉学和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工具。所以在康有为看来,只有把孔子学说的民主主义精髓发扬光大,中国才有希望。

康有为的学说观点,在当时是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有力打击。目的在于为他推行变法维新的政治路线作思想政治上的准备,这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他附会孔子作六经的目的是为了提倡民主主义,就显得十分牵强和荒谬。

在社会理想上,康有为认为社会既然必然改变,那么未来社会应是怎样的呢?他借用了《春秋公羊传》中“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三世”说,附会《礼记礼运》关于“小康”和“大同”的说法,认为未来社会应是“太平世”,即“大同”社会,他还专门着有《大同书》来阐述他的思想,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设计了具体方案。

康有为认为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没有贫富贵贱等人与人的差别和压迫,即“无贵贱之分,无贫富之等,无人神之殊,无男女之异”,国家成为社会成员“公共同有之器”,不再是一家的私产,人人相亲相爱。他认为大同社会是打破了各种界限的。

第一曰去国界,合大地也;第二曰去级界,平民族也;第三曰去种界,同人类也;第四曰去形界,保独立也;第五曰去家界,为天民也;第六曰去产界,公生业也;第七曰去乱界,治太平也;第八曰去类界,爱众生也;第九曰去苦界,至极乐也。

总之,在这个社会中,没有任何国界、级界、种界、家界等,一切压迫和歧视都消除了。这样的社会,就是人人公平的大同社会。

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把人类社会看成充满着各种各样痛苦的社会。这一切均源于差别,只有消灭了差别的大同社会,人人才能得到幸福和满足。他所说的破除各种差别,不仅包含贫富差别,也包括种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以及一切人所受的压迫。这种思想带有某些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在封建制度压迫下渴望获得平等自由的愿望,显示出进步意义。但他所期望的大同社会,是通过教育和改良人种的方式来实现的。他所提出的人人相爱,脱离了现实物质基础,只能是一种改良主义和空想。在晚年,康有为的“大同”学说成为保皇党对抗民主共和国的理论武器。

第四节 谭嗣同的哲学思想

一、生平简介

谭嗣同(1864-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他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政治家、思想家,是当时最有影响的维新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谭嗣同于1865年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其父谭继洵曾任湖北巡抚。他12岁丧母,由父妾所养,养成桀骜不驯、豪侠仗义的性格。他涉猎群书,研究了张载、王夫之、黄宗羲的哲学着作,深深推崇王夫之学说,也研究了从西方传入的自然科学、历史、地理、政治和基督教神学着作,企图寻找治世之道。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谭嗣同到北京通过梁启超而了解康有为的学说,回湖南后组织了学会,开始热心追术西方文化,积极提倡新学。

1896年,遵父命到南京就候补知府,但感到十分苦恼困辱,因而跟从杨文会学起了佛教,受到佛教的很大影响。1896年回到湖南,和梁启超、黄遵宪等一起办时务学堂、南学会、《湘报》等,积极开展维新运动。

1898年谭嗣同到北京参加康有为主持的新政,政变失败被捕下狱。1898年9月28日,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而最终同时与林旭、刘光第、杨深秀、杨锐、康广仁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的思想从王夫之的“日新”思想出发,抨击封建专制及其纲常名教,反对“上权太重,民权尽失”,提出“革去故、鼎取新”,体现出冲决封建网罗的斗争精神。他继承王夫之“道不离器”的观点,认为“道必依于器而后有实用”,并借用当时物理学名词“以太”表示世界本原,将世界各种现象的关联、变化和结合,看成是“以太”的作用。他还将“以太”之“用”称为“仁”,认为“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走向了佛教唯心主义。谭嗣同着有《谭嗣同全集》,哲学着作主要有《思篇》、《报贝元征书》、《仁学》、《以太说》、《论全体学》等。

二、批判封建专制及纲常名教

谭嗣同在《仁学》这部着作中,激烈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和纲常名教,发出了冲决封建网罗的号召。

他从当时中国受列强入侵的现实出发,谴责清政府残酷镇压农民起义而不思变法的保守做法,进而批判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专制的独裁政体。他认为当时中国社会正处在由“据乱世”向“升平世”过渡的时代,当时的任务就是打倒君主统治。他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

这就是说,如果君主不善,不能为百姓做事,就应该将他换掉、废掉。他回顾中国历史,批评说:二千年来之政,秦正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乡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

谭嗣同认为,秦政的强权政治如同“大盗”,荀学倡导的忠信仁义儒学道德观念,只不过是“乡愿”,二者相互利用勾结压迫人民。

他批判封建的纲常名教,认为名教既非“天命”,又非“天理”,是上者压制下者的工具。他说:俗学陋行,动言名教,敬若天命而不敢渝,畏若国宪而不敢议。嗟乎!以名为教,则其教已为实之宾,而决非实也。又况名者,由人创造,上以制其下,而下不能不奉之,则数千年来,三纲五伦之惨祸烈毒,由是酷焉矣。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轭民,父以名压子,夫以名困妻,兄弟朋友各挟一名以相抗拒,而仁尚有少存焉得乎?然而仁之乱于名也,亦其势自然也。

在谭嗣同看来,“仁”之所丧失、混乱,完全是由于所谓的“名”。他还说:三纲之慑人,足以破其胆而杀其灵魂。

不惟关其口,使不敢冒言,乃并锢其心,使不敢涉想。愚黔首之术,故莫以繁其名为尚焉。

可见,封建纲常名教对人思想禁锢、压抑之甚,使人谨小慎微,丧失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

在对封建道德纲常批判的同时,谭嗣同发出了冲决封建网罗的呐喊与号召。他说:网罗重重,与虚空而无极,初当冲决利禄之网罗,次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学之网罗,次冲决君主之网罗,次冲决伦常之网罗,次冲决天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教之网罗,终将冲决佛法之网罗。然其能冲决,亦自无网罗;真无网罗,乃可言冲决。

“冲决网罗”就是打破一切传统的思想及束缚,这正是谭嗣同作《仁学》的目的,也是他提倡维新的思想所在。

谭嗣同对封建纲常名教的批判,打击了传统的君权、族权、夫权,冲击了封建道德,在当时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中,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

三、建立“仁学”的哲学体系

谭嗣同一方面打破旧思想、旧传统,另一方面也建设新的思想体系。他以“仁”为基点,借助于西方自然科学的“以太”概念,杂糅佛学的一些思想因素,建立了融合中学与西学、科学与宗教、唯心与唯物为一体的“仁学”哲学体系。他说: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与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论》、《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王阴明、王船山、黄梨洲之书。

可见,谭嗣同力图糅合各种学说纳入到“仁学”体系之中,同时也必然使他的思想具有矛盾性。他在解释“仁”的含义时,借用了“以太”、“电”等概念。他说:仁,从二,从人,相偶之义也。元,从二从心。儿,古人字,是亦仁也,无,亦仁也。故言仁者不可不知元,而其功用可极于无。

又说:仁以通为第一义。以太也,电也,心力也,皆指出所以通之具。

谭嗣同从27个方面论述了“仁”的含义和功用。从他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把“仁”视为万物之根本,诸多具体事物都是“仁”的表现和作用。他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

智慧生于心。

不生不死,仁之体。

谭嗣同所说的“仁”,就是物理学中的“以太”,它充满宇宙,只此一物,所以是“一而已,无对待之间”。“以太”虽充满宇宙,却看不见,听不见,闻不着,所以是“寂然不动”。一切事物、一切现象由它产生,产生的方法是“通”。正如谭嗣同所说:仁不仁之辩,于其通与塞;通塞之本,惟其仁不仁。通者,如电线四达,无远弗届,异域如一身也;故《易》首言元,即继言亨。元,仁也;亨,通也;苟仁自通不元,亦惟通而仁之量乃可完,由是自利利他而永以贞固。

“以太”虽然不生不灭,原质不增不减,但一切个别事物,无时不在生灭、变化之中,所以宇宙间只有变易,没有存亡,这就是“微生灭”。谭嗣同指出:求之过去,生灭无始。求之未来,生灭无终。求之现在,生灭息息。生与灭相授之际,微之又微,至于无可微。密之又密,至于无可密。夫是以融化为一,而成乎不生不灭。

成乎不生不灭,而所以成之微生灭,固不容掩焉矣。

这就是宇宙间一切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变易是求久不断的。这种思想体现了“一切皆变”的辩证法思想。

谭嗣同用物质的“以太”概念来解释精神道德观念的“仁”,将二者等同起来,就为他滑向唯心主义打开了一个缺口。所以他才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还将“以太”与佛教唯识论的“相分”等同起来,从而使原本是物质性的“以太”变成了主观意识所变幻出来的一种虚假现象(相分)。最终完全否定客观物质世界的真实性,滑向了精神意识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认为“一切惟心所造”。

谭嗣同哲学思想的包容和内在矛盾性,恰好反映了中国近代哲学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力图由传统向近代转化的特点,具有对旧传统的批判性和建立新体系而具有的不完善性和过渡性。

第五节 梁启超的哲学思想

一、生平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近代思想家,着名学者。

梁启超从小饱读诗书,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1891年赴京会试,落第后在广州万木草堂从学于康有为。1895年再次赴北京参加会试,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并参与建立“强学会”。

1896年,赴上海与黄遵宪等筹办《时务报》,任主编,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次年在长沙时务学堂任主讲,积极鼓吹和宣扬维新思想。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1902年在日本创办《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的批判。他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在当时的知识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辛亥革命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梁启超公开反对,离京至广西与蔡锷一同发动护国运动。1918年至1920年,他前往欧洲各国游历,撰写了《欧游心影录》。“五四”时期,反对“打倒孔家店”口号。1925年,到清华大学主持国学院,为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1929年病逝于北京。梁启超的着作主要收集在《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饮冰室诗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