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城市雕塑:语义、语境及当代内涵
48578100000002

第2章 绪论(2)

四、研究目的

之所以选择城市雕塑作为研究对象,笔者出发点有三:

1.时效性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规划冶、“景观设计冶已成为很多业内人士的案头书刊上最热门的词汇,而艺术品在城市建设中的介入是每个城市规划中必须涉及的问题。20世纪初西方的“城市美化运动冶(City Beautiful Movement)第一项就是如何将“城市艺术冶(Civil Art)纳入城市规划当中。但由于“决策者的集权欲和权威欲,开发商的金钱欲和挥霍欲以及规划师的表现欲和成就欲冶,“城市美化运动冶在1909年首届全美城市规划大会上为科学城市规划思潮所替代。百年之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美化运动冶这个“幽灵冶(俞孔坚先生语)又游荡到了中国,于是中国遍地都是西洋风,伪巴洛克、伪古典盛行一时,中国城市规划决策者好像打开了西方贵族世界的理想大门,盲目的攀比风在各大中小城市里像瘟疫一样流行,以致国务院于2002年13号文件明确指出,这是“劳民伤财冶的“形象工程冶、“政绩工程冶!这种城市规划建设的无序状态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设置上尤为突出——太多的不锈钢“符号冶怪物支撑在城市最显目的中央节点上,太多的千篇一律的步行街雕塑,太多的产品化的雕塑艺术公司,太多的大而无当的巨型雕塑……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问题横亘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也无法逾越。而现阶段,所谓城市公共艺术问题又集中体现在城市雕塑的问题上。从1986年始关于城市雕塑危机问题的大讨论,到前一段时间甚嚣尘上的关于伪劣城市雕塑拆建问题的争执,近二十年来中国学术界的有识之士就此问题已经大费口舌,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城市雕塑的讨论大多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城市雕塑理论领域又回到了对形式语言及设计手法等的技术层面的阐释上,更令人难堪的是,充斥坊间的雕塑专业书籍仍然是国内外城市雕塑图片的简单罗列。如果说建设者的失误归咎于决断力的失衡,那么作为指导力量的理论界,城市雕塑理论的缺乏足以让有良知的艺术理论工作者如坐针毡。

2.历史性目的

城市雕塑圈定的语义范畴对应的应该是城市文明。城市雕塑有着悠久的由西方城市公共空间铺垫出的传统,古希腊的公共广场为城市雕塑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母土。中国历代的王权政治及小农意识从根本上约束了中国社会公共领域的发生发展。作为小农经济深入骨髓的中国古代社会,城市文明始终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在演进。就城市雕塑语义及对应的历史材料看来,中国并没有城市雕塑的传统,但是没有传统的历史进程也可以解读为一种传统,因为它必定拥有一个可以解读的历史语境。城市雕塑其事实的存在,作为西方社会公共领域的造型艺术产物,早在20世纪初已随着殖民者的占领大大方方地在中国落地生根。从新中国成立“祖国江山一片红冶到处大兴纪念碑、领袖像到1978年中国美协的筹备小组雕塑工作会议关于公共场所设立雕塑的讨论,从改革开放到处是不锈钢科技符号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新区里扭曲矫情的钢铁造型,中国城市雕塑一直与历史合拍,具有浓郁的中国色彩。一方面,历史是人创造出来的,所以在对于历史解读过程中也许我们可能找寻出一个没有城市雕塑传统的地域中建设城市雕塑的启发性的理论模式;另一方面说,可能也唯有如此才能为今后的城市雕塑创作提供属于本民族的历史文脉依据。

3.前瞻性目的

在当下的历史维度中,毋庸讳言,西方的生活模式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正在大同,当然是西方文化在强悍的经济大棒下对全世界民族文化摧枯拉朽。东方学者在急急地寻根,想在被西方文化大潮淹没的危难时刻喊出最后一声母语。所以此时此刻,如火如荼的中国城市建设大潮中,我们怎能忽视作为“石头的历史冶、“城市眼睛冶、“城市地标冶的城市雕塑对国民民族自尊心的影响力?我国着名的老一辈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在1982年全国城市雕塑规划学术会议上曾指出:“一个城市建设的成就,当然首先取决于它的经济建设,但是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文化状况不仅反映经济建设的成就,同时能够给予经济建设以巨大影响。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水平的一个象征,它对城市面貌的美化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独特功能。屹立街头、广场、园林、建筑物上的硬质材料的圆雕或浮雕,不分季节、不分昼夜,默默地放射着艺术的光华。它既可以歌颂革命业绩,纪念历史人物,宣扬民族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又可以装饰环境,美化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潜移默化地对群众进行美和政治思想教育。它不仅可以用革命的感情鼓舞群众,而且以美的形象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好的城市雕塑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文化、一座城市的标记。它既为当代服务,又为未来的历史时代留下不易磨灭的足迹。”

作为中国城市雕塑的民族性和教育性价值,笔者将其纳入研究的前瞻性的目的中。因为无论是纯粹的艺术创作还是功能性的艺术活动,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民族自尊和民族自强都是一个应该重新确立的前瞻性话题。如何创作出中国方式的城市雕塑作品,将是笔者着力讨论的内容。

第二节研究现状及分析

当前中国城市雕塑的研究工作正在火热的展开,关于城市雕塑的讨论文章数以百计。如果将讨论公共艺术的一部分理论文字也纳入进来的话,那真是蔚然可观。但是就研究城市雕塑的专题而言,数千言的文章居多,大部头的书籍较少。而讨论的内容集中在如何做和优劣标准的评价上,论文题目大而无当、内容浅白、人云亦云者亦不在少数。这大概与理论文字大多出于实践工作者和非专业人士之手有关。不过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些着名的艺术理论家(如邵大箴先生)、建筑学家(如吴良镛先生)以及文化部建设部的领导同志也纷纷着文参与到城市雕塑的研讨中来,为新时期城市雕塑理论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打开了局面。此外,1995年创刊的《雕塑》杂志为城市雕塑的理论建设提供了阵地,而历届的雕塑论坛也为城市雕塑开辟了自由开放的学术空间。

笔者搜寻到城市雕塑主题的国内专业文献大概分为六大类:

1.总结性的大型画册,如:

《中国城市雕塑50年》(中国城市雕塑管理委员会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

《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编委会编),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雕塑2》(王克庆主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

2.参考性的画册,如:

《城市雕塑》(上,下)(应立国编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城市雕塑环境艺术》(陈连富着),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7年;

《公共艺术2000例:城市雕塑》([日]竹田直树编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漫步欧洲:现代城市雕塑》(王培波编着),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年;

《北京城市雕塑集》(1,2)(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3.研究性的着作,如:

《当代中国城市雕塑·建筑壁画》(于美成等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雕塑·空间·公共艺术》(马钦忠着),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

《公共艺术时代》(孙振华着),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

《公共雕塑》(温洋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公共艺术基本理论》(马钦忠着),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4.实践指导类的文字书籍,如:

《城市雕塑设计》(白佐民,艾鸿镇着),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5.研究论文集,如:

《二十世纪中国雕塑学术论文集》(范迪安,许江主编),青岛出版社,2000年;

《共铸辉煌:2003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大会主题论坛文集》(于福今,王洪顺主编),长春出版社,2003年;

《雕塑与环境:城市雕塑文集》(上海城市雕塑委员会选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

《交流、融合、超越: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学术论文集》,2002年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组委会,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年。

6.报纸、杂志及网络媒体,如:

《雕塑》、《美术》、《美术观察》、《美术研究》、《城市规划》、《建筑学报》、中国城市雕塑建设委员会网站、艺术新闻网站等。

因为概念不清,以其他名称行文但主要内容与城市雕塑一致的文献资料还有很多。如《现代环境雕塑设计》、《室外环境雕塑》、《现代环境雕塑艺术》、《城市的眼睛:世界景观雕塑漫谈》等书籍及相关论文。此外,由于近年来公共艺术命题的广泛讨论,关于公共艺术的研究性论文和专着大量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城市雕塑研究领域的不足。需要着重提及的是深圳雕塑院的孙振华先生、北京大学的翁剑青先生、清华大学的邹文先生、中央美术学院的王中先生和《艺术家》杂志主编马钦忠先生,由于他们在公共艺术领域的理论专着,使得全国范围内的公共艺术研究得以展开,笔者也从他们的着作中获益良多。国外及港台地区有关城市雕塑艺术的研究工作也是在公共艺术的框架中进行的,笔者目前还未能获得关于城市雕塑直接命题的专业研究性文献。就公共艺术的西方文献资料而言,其对本书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从目前所掌握的文本资料来看,城市雕塑的理论研究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1)概念不能很好地厘清;无论是城市雕塑、景观雕塑、环境雕塑还是公共艺术,作者们往往自说自话,缺乏严格的语义限定;(2)画册多,文字少,专业性研究着作更少。这可能是艺术学科的通病。就算将上面提及的几位公共艺术领域的专家的研究着作计算进去,相对于数以万计的城市雕塑作品,目前研究性着作还是远远不够的。毫不夸张地说,关于城市雕塑这样一个直接命题,能够从历史、美学、社会学角度纵深研究的专着一本也没有。公共艺术不能等同于城市雕塑,所以虽然有几位专家的专着铺垫,并不能解决城市雕塑艺术研究理论的种种盲区。

综上所述,开展城市雕塑艺术的专门性研究工作在确切的语义指向范围内资料的收集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城市雕塑丰富的实物资料和图片资料以及正在大众媒体中广泛进行的研究与讨论,为此项专题的研究提供了多彩的阅读资料和启发性的思路。

第三节研究方法及途径

城市雕塑的研究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研究工作,其涉及的内容不仅仅是实践艺术,还包含着诸如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历史文化背景、管理体制、美学评价、城市设计与建设、建筑美学等等的相关课题。本书作为一次开先河的尝试,将从历史、美学、社会学等多角度入手进行一次系统的理论探讨。希望这一不揣冒昧的研究工作,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书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本书将通过散点式的行文结构,从语义、语境及当代内涵几个方面横向切入。

既有史论性的城市雕塑历史语境的探讨,又有从美学角度对城市雕塑艺术标准的商榷;既要关注当代城市雕塑的整体动向,又希望能够在对城市雕塑历史语境的追问中找寻出城市雕塑的民族之路、未来之路;同时在城市雕塑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问题上又必须有所涉及。虽然行文是散点式的,但有一条明确的主线,那就是对当代城市雕塑问题的逐一理清,即:语义(概念的辨析)——语境(历史的梳理)——当代内涵(当代语境中各个相关问题的解读与重构)。

在城市雕塑的定义问题上,早就有学者大张旗鼓地提出要用公共艺术代替城市雕塑的概念,这当然有其良好的初衷,而笔者认为,城市雕塑这一概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定义,这一名词的滥觞恰好表明了中国城市雕塑一段历史的脉络所在,另一方面,任何名词都有其确定的指义,以一个名词替换另一个名词不可能如同换衣服一样不触及根本。事实上,公共艺术较之城市雕塑的涵义宽泛和深入了许多,所以倒不如我们就在城市雕塑这个特定指义的范畴里就事论事,或许能解决许多的问题。再次,既然没有定义为公共艺术,必然有它特定的历史语境,这就涉及中国有没有城市雕塑传统的问题,城市雕塑是一件舶来的西装还是一次植皮,历史语境的追问可能会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市文化和雕塑传统;第三,当代性内涵。我将关于城市雕塑公共性问题、美学评价标准的问题,与当代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如何结合的问题,与建筑的关系,以及如何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雕塑等等问题,通通纳入到城市雕塑的当代内涵当中。因为这些命题都是在当代话语中的讨论,具有当场的时效性。

本书分七个章节,第一章讨论城市雕塑的语义,第二章梳理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脉络,讨论中国是否存在城市雕塑的传统,同时将城市雕塑放置于其得以发生发展的历史语境之中;关于城市雕塑当代内涵的讨论分述为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为城市雕塑与城市建设,公共性问题讨论,城市雕塑美学评价和探索中国式城市雕塑之路。第七章为结论部分。为了本书的完整性也为了真实记录中国城市雕塑管理文献的原貌,笔者将《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1993年9月14日文化部、建设部发布)及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条例《上海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1996年3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全文以及规划方案图作为附录,以资参考。